#就醫

腸病毒就醫率急升!症狀多為口腔潰瘍

腸病毒就醫率急升!症狀多為口腔潰瘍#就醫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根據桃園市衛生局監測發現,全國腸病毒急診就醫比率,過去4週已急遽上升1倍,全國由2.52%增加至5.05%,超過流行閾值。而目前流行病毒型別以克沙奇A16型腸病毒為主,因腸病毒主要傳染途徑是接觸傳染,所以,「勤洗手」是預防腸病毒的重要方法,透過洗手時的搓洗動作,可有效減少病毒數量,且指縫間最容易被忽略,因此,提醒家長應留意孩子指縫清潔,洗後記得將手擦乾,以減少再沾附病毒的機會。稀釋漂白水來消毒 可防治疫情流行衛生局提醒,教托保育機構環境,也應定期清洗消毒,如幼童常接觸的門把、桌椅、餐桌、樓梯扶手及玩具等,應以500PPM稀釋漂白水擦拭消毒,靜置10分鐘後再用清水擦拭,可以有效防治腸病毒疫情流行,若以一般市售漂白水來說,與清水比例1:100即可。此波疫情症狀 常見為口腔潰瘍、發燒在監測的過程中發現,本波感染腸病毒症狀以口腔潰瘍(74.2%)、發燒(49.7%)、手腳出疹或水泡(23.6%)最為常見,家中幼童如出現類似症狀應在家中充分休息及就醫,若出現高燒不退、嘔吐、肢體無力、睡夢中抽搐等腸病毒重症前兆時,應迅速送往腸病毒責任醫院就醫,以掌握治療黃金時間,獲得妥適治療。

憂鬱症成因非單一 就醫+社會支持效果好

憂鬱症成因非單一 就醫+社會支持效果好#就醫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近期媒體報導德航墜機事件,大都以疑似副駕駛患有憂鬱症而引發墜機為方向,導致社會大眾對憂鬱症的誤解,但是憂鬱症真的會使一個人做出這麼極端的事情嗎?醫師表示,憂鬱的成因有許多,如生理、心理與環境因素影響等。因此,必須避免過度簡化歸因,以減少造成不必要的誤解,導致患有憂鬱症患者不願意就醫求助。草屯療養院心身組呂尚恒醫師表示,即使是憂鬱症或其他身心疾病,在治療下通常有良好的改善,民眾對於自己的症狀與治療有疑慮時,可請親友陪同就醫,並且和醫療團隊共同討論,以減少不安與不確定感。激動生氣、迴避他人皆是警訊建議若身邊有疑似憂鬱症又不願就醫的親友,應注意以下幾點:時常悶悶不樂或激動生氣、過度指責或是迴避他人、較多的負面思考或感到沒有希望、身體不適或是生活作息改變,就應該協助適當處理,可以考慮轉介精神科評估與治療。呂醫師依臨床經驗告訴大家,面對憂鬱症或其他身心疾病,除了盡早就醫與完整的治療之外,親友的情緒支持、理性溝通與耐心陪伴是最佳良藥,因此社會大眾要對憂鬱症有更清楚理性的了解,經常關心他們、陪伴他們也是很重要的,才能改善憂鬱症的預防、診斷與治療。

長年飽受心臟病之苦 蒙古男跨海千里來就醫

長年飽受心臟病之苦 蒙古男跨海千里來就醫#就醫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跨海千里來就台醫!日前,一名來自蒙古的奏古特先生,長年來飽受心臟病之苦,且2年前被診斷出心肌無力,而在當地僅能用藥物治療,因此,醫師建議他到海外接受手術,經過多方詢問後,來到了台灣接受檢查。結果發現幾條血管嚴重阻塞,又加上他本身患有糖尿病及腎臟病,若不治療恐有生命危險,所以,在醫師的建議下,接受了心臟冠狀動脈繞道手術,而目前恢復迅速,已順利出院返蒙。心臟冠狀動脈阻塞 好發60歲以上長者台北醫院心臟內科黃建元醫師表示,心臟冠狀動脈阻塞好發於60歲以上長者,且大部份病患可經由心導管手術治療,不僅如此,隨著心臟外科手術的進步,目前此手術已不如想像中危險,若以常規心臟冠狀動脈繞道手術來說,成功率已高達95%以上。另外,近年來也已發展出各種微創,及低侵襲性的技術,來幫助患者降低術後所產生的不適,恢復也更為迅速。  

天冷大發威 類流感就醫逼近4萬人

天冷大發威 類流感就醫逼近4萬人#就醫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據疾病管制署統計顯示,臺灣自103年12月28日至104年1月24日止,共計3萬9,551人因類流感症狀就醫,其中19人引發重症,2人死亡。顯示全國已進入流感流行期。桃園市衛生局提醒,民眾如規劃於農曆春節期間旅遊,享受家人團聚的同時也應儘早接種流感疫苗,並於旅遊途中注重個人衛生防護,避免受到流感病毒侵襲。 衛生局表示,今年公費流感疫苗全市已有28萬6,683人接種,幼兒流感疫苗(0.25mL劑型)已全數用罄,即日起配合中央政策將成人0.5mL劑型公費流感疫苗減半後使用於6個月至3歲以下幼兒。衛生局也呼籲,因氣候變化大常導致流感發生,市民應持身分證及健保卡儘速前往各衛生所或合約醫療院所免費流感疫苗。

延遲診斷多!4成5愛滋病患竟拖到發病才就醫

延遲診斷多!4成5愛滋病患竟拖到發病才就醫#就醫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據衛生署統計資料顯示,國內從73年出現第一位愛滋病例以來,截至今年9月底止,本國籍愛滋感染者累計 28,173人。 愛滋病目前雖無藥可癒,但有方法可預防的,若能熟悉感染途徑、積極防範,仍可遠離愛滋威脅。南投縣衛生局指出,由於感染愛滋病毒後,剛開始並沒有什麼特殊症狀,外表是看不出來的,但透過主動愛滋篩檢,感染者可以在尚未發病前即被檢測出來並提早治療,可有效提升病人生活品質及延長生命。依據國內愛滋個案通報資料分析,將近有45%的新通報個案是因為病症而就醫,且新通報感染個案,有33%的個案在通報一年內發病,顯示延遲診斷的情形仍相當普遍。 免費匿名愛滋篩檢    及早發現免遺憾為鼓勵民眾早期進行檢驗愛滋病毒,南投縣衛生局提供免費匿名愛滋篩檢及諮詢服務。接受「匿名篩檢」民眾,無需留下任何身分資料,檢驗結果也不會記錄在病歷上面,可以充分保護受檢者隱私,呼籲民眾能破除心理障礙,主動接受愛滋病毒檢測,並透過諮詢瞭解愛滋病防治相關訊息,以降低感染風險。

嬰兒髖關節脫臼不痛不癢 恐延誤就醫須動刀

嬰兒髖關節脫臼不痛不癢 恐延誤就醫須動刀#就醫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一般民眾若是關節脫臼,肯定痛到幾乎昏頭,但在嬰兒的身上,髖關節脫臼卻是不痛不癢,無任何症狀,直到學走路,並且有長短腳且一跛一跛的現象,父母才會驚覺寶寶出現問題,帶至醫院看診,但此時往往為時已晚,需進行難度較高的的髖關節脫臼復位手術治療才能治癒。小妹妹行為正常 竟有髖關節脫臼台中就有一位一歲兩個月大的李小妹出生之後,成長發展都十分正常,不過近來李小妹開始學走時,家長竟發現孩子蹣跚走路搖晃的十分厲害,好像有長短腳。經大甲光田醫院小兒骨科鄭本岡醫師診斷,發現李小妹是罹患了「新生兒髖關節脫臼」,且因為出生至今已過了一年多的時間,延遲發現已無法穿背帶矯正,只好接受難度高的髖關節脫臼復位手術治療。鄭本岡醫師表示,在台灣,大約每一萬名新生兒就有15名有髖關節脫臼的問題,其中, 女嬰因為女性荷爾蒙的關係,骨關節更柔軟,所以發生脫臼的比率又比男嬰高。台灣新生兒髖關節脫臼大部份可經由物理檢查加上超音波診斷出來。若能在出生後6個月內發現,通常只要穿著背帶數月就可以痊癒。但因為寶寶可正常翻身爬行,站立,較不易發現異常,一歲之後開始學走路時,可能所有嬰兒都是蹣跚走路,所以容易被忽略,等到父母發現好像有長短腳、跛行,此時才就醫通常為時已晚,必須要經由手術才能痊癒,而且手術難度高,術後仍可能留下如長短腳、髖關節發育不良及半脫位等令人遺憾的後遺症。台灣多數髖關節脫臼嬰兒 發現早已晚期 大甲光田醫院王迺輝醫師也強調,在台灣,新生兒髖關節脫臼被延遲診斷的比率及手術治療率都偏高,大甲光田醫院過去17年,約有400多位幼兒髖關節脫臼接受手術治療,被延遲診斷出及接受手術治療的數量很大,對醫療充沛的台灣而言,是一大諷刺。王迺輝醫師特別呼籲新生幼兒之家長還有小兒科及婦產科醫師都要對此疾病提高警覺。家長若發現小寶貝有兩腳不對稱,疑似長短肢或有一側髖關節外展受限,或大腿內側皮膚皺摺不對稱時,要儘快去醫院檢查,早期治療,以期減少手術之發生率,別讓寶貝留下終生跛行的遺憾。

家長漠不關心?竟八成過動症孩童由老師帶去看診

家長漠不關心?竟八成過動症孩童由老師帶去看診#就醫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你時常關心你家的小孩嗎?現代的孩子,因為父母繁忙,時常不能留心注意孩子的生活狀況,導致孩子出了哪些事情,常常渾然不知!根據研究指出,我國孩童罹患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盛行率高達8%左右,幾乎是每十個就有一個可能罹患過動症,但大里仁愛醫院身心內科醫師官達人表示,疑似過動兒帶來門診接受鑑定的,有高達8成是學校老師,只有2成小朋友是由家長帶過來,顯現台灣家長對於過動症的輕忽,與衛教知識的不足!過動症容易延誤就醫 家長不帶孩子去身心科看診,大部分家長會覺得小朋友的行為表現只是年紀還小好動而不是過動,以及忌諱帶孩子到精神科看診!官達人醫師指出過動的小朋友會有三大症狀,注意力不集中、無法持續注意力做事、坐不住、情緒無法控制等情況。且常見於學齡前的小朋友。因此家長對於家中如有上述症狀的小朋友要注意,並提早到醫院就醫,藉由醫師的臨床專業問診及過動量表的填寫,已確定小朋友是否為過動症候群的小朋友,如果鑑定的結果為是,也藉由藥物的治療及行為規範,來改善此症狀。調皮孩子不是他的錯 恐是過動症惹禍官達人醫師表示,在臨床上曾有一位6歲男童無法安靜的坐著上課、常常在上課時走來走去、坐不住、逃避、排斥須要專心完成的寫功課、干擾他人,經老師一再的勸說之後,行為仍不受控制;最後由學校轉介到門診中鑑定確診治療。官達人說,幼稚園大班是最佳的治療時機,透過藥物及行為的訓練,都可達到不錯的成果,使用藥物唯一的副作用是胃口較不佳,官主任建議可透過少量多餐的方式讓孩童進食。過動兒透過提早發現及早治療,能避免孩童長大後有行為偏差及破壞傾向發生。提醒/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時常因為家長的疏忽,而延誤就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將有注意力不足、容易分心、成績起伏很大、看書容易落字、易衝動、好動、會突然打同學等等症狀,若老師時常以聯絡簿告狀,家長則要高度懷疑孩子罹患過動症,以免延誤就醫,進而讓孩子出現憂鬱症、焦慮、反社會的傾向!

補助就醫交通費 保障偏鄉原民就醫權利

補助就醫交通費 保障偏鄉原民就醫權利#就醫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偏鄉地區原住民就醫不便,常需舟車勞頓,也耗費許多時間與金錢,花蓮縣衛生局為減輕民眾就醫交通費負擔,向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爭取經費,提供原住民就醫交通補助,希望能提供偏遠地區經濟弱勢的原住民朋友最實質的幫助。花蓮縣衛生局局長徐祥明表示,由於花蓮縣地形狹長多山,原住民就醫交通不便,雖然這項經費得來不易,但最希望的是能真正提供偏遠地區經濟弱勢的原住民朋友最實質的幫助。據了解,目前花蓮縣原住民人口數佔全台之冠,約九萬多人,花蓮縣吉安鄉為全台原住民人口第二多的鄉鎮,約15000人,而花蓮縣秀林鄉為全台山地鄉中原住民人口數最多的鄉鎮,約13000多人,所以衛生局積極向中央爭取經費,對於居住較為偏遠的原住民而言,確實能帶來相當的助益。衛生局進一步指出,這項補助每人每季申請三次為原則,每年以十次為限,且申請案應於就醫當日起六個月內提出申請;就醫當事人或家屬,須持戶口名簿或戶籍謄本、就醫繳費收據及相關證明正本,至當地衛生所辦理。這項就醫交補助項目包括,轉診就醫、重大傷病、慢性疾病就醫、緊急傷病就醫的交通費。衛生局指出,這項補助是以地區範圍的遠近,分成居住地離最近醫院路程達四十公里以上者,每人每次交通費補助一千元,若居住地離最近醫院路程達二十公里以上未滿四十公里者,每人每次交通費補助六百元,符合條件者可開始向各地衛生所申請補助。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