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食

外食族想擺脫三高 首重補脾胃

外食族想擺脫三高 首重補脾胃#外食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由於現代人工作繁忙,多數人的晚餐是在外用餐,造成許多慢性病愈來愈多,例如小孩產生異位性皮膚炎、近視度數增加。老年人可能罹患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或失智症等慢性病。新營醫院中醫科張育誠醫師表示,補脾的效果比補腎更有效。中醫所說的「脾」也就是西醫所謂的「消化系統」,脾的功能健全,就能將食物經由腸胃完全消化吸收並代謝成營養運送到全身的各個器官組織,亦即全身肌肉的運動,都倚賴「脾」所化生的營養提供動力。中醫論調 補脾的效果比補腎更有效張育誠醫師表示,飲食入於胃,游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再將氣血津液運輸至內臟及四肢,所以身體的消化系統最重要。傳統補身體都喜歡補腎,其實直接補腎不如先補脾更好,補腎藥一般多較滋膩,不好消化,有時吃進去還不見的吸收。補脾的作用雖比較慢,但能將生化的氣血送至筋骨、關節、內臟和五官。「脾」的功能良好,則肌肉豐滿、壯實,四肢強勁有力,若「脾」的功能不好,則肌肉消瘦,四肢肌力衰退。運動是抒壓的好方法 同時幫助消化系統運作運動能對身體的幫助大家都知道,可是在工作辛勞的疲憊後,一般人已無精力再去運動。運動是抒壓的很好的方法,能強化精神的抗壓性,對睡眠也很有幫助。運動的時候可也以增加腸胃的蠕動,能幫助消化系統的運作,如前所述預,能預防慢性病的發生。張育誠醫師強調,睡眠很重要,精神好才能去運動。不過運動並不一定要鍛鍊出壯的肌肉,能增加心肺功能的運動是基本必需的!飲食要清淡 讓腸胃好吸收朱丹溪的”養老論”是提及”老年養老、首重脾胃”的典籍,其學術思想有”陽常有餘,陰常不足”的觀念。老年人常有脾胃虛弱及陰虛火旺的特點,常會有陰虛生虛熱,且更可能氣鬱生痰的現象。如眼屎多、口水多,易流鼻涕、頭昏、眼花、健忘、睡眠短、食則易飢、笑則有淚等老化的情境。張育誠醫師表示,飲食要清淡,讓腸胃好吸收;重口味的飲食,易損傷陰氣,化火生痰,致生百病,是各種慢性病的來源。現在流行的地中海飲食也強調多食天然蔬菜、全穀類,調味用洋蔥、番茄、迷迭香等香料,吃堅果及好的油脂(如橄欖油)。吃魚貝類及白肉,少吃加工紅肉及甜食,也是多含抗氧化物和不飽和脂肪酸的飲食,對身體的抗發炎、心血管疾病及抗失智都有幫助。

全家外食都便祕 水份、纖維攝取有解

全家外食都便祕 水份、纖維攝取有解#外食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一名職業婦女因工作忙碌不開伙,全家三餐都外食,長期青菜量攝取不足,一家三口都受便秘所苦。安南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醫師尤昭傑指出,門診中越來越多病人「滿腹黃金」便祕來看診,便祕成因很多,但如果排除其他病因,只是單純腸蠕動不良,一般建議先從生活作息規律、多攝食纖維質跟水分做起。每日水分補充量 每公斤體重35至45毫升尤昭傑醫師建議,補充纖維質,要多攝取非水溶性纖維,像豆子、奇異果、黑麵包、綠花椰菜、全穀類、根莖類、金針菇、香菇、黑木耳、梅乾和梅汁等。水分攝取可依每公斤體重約35至45c.c.計算,如果在冷氣房或服用茶、咖啡、酒精等,也要特別注意補充水分,很多上班族容易忽略。有些會引起便祕的食物盡量避免,尤昭傑醫師表示,例如紅肉、巧克力、乳製品等。而採取生酮飲食或重肌訓練飲食者,別忘補充富含益生菌的食物來整腸消化。大學生常揪團燒烤吃到飽,多肉少菜的飲食方式,也是造成便秘的不良習慣。提醒大家有耐心,因為飲食跟生活作息改善,通常要至少4至6週效果才會感覺顯著,常見很多人不到半個月沒看到效果就放棄,實在可惜。益生菌無法代替消化功能 主要調整腸道內菌落分布至於益生菌所扮演的角色就是整腸。尤昭傑醫師表示,益生菌其實無法代替消化功能,主要藉由稀釋掉腸道內對人體較為不好的產氣菌、厭氧菌等,重新平衡腸道菌落分佈。這能讓纖維素發酵時減少產氣腹脹情形,幫助吸收礦物質。B菌(比菲德氏菌Bifidobacterium)還能有效卡在腸道表面,構成保護膜,防護腸道。腸道益生菌在大人以Bifidobacterium lactis跟Lactobacillus casei菌較有效;小孩則以Lactobacillus casei rhamnosus Lcr35菌有效。一般先以A菌(嗜乳酸桿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加B菌,或者A菌加B菌加C菌(凱氏乳酸菌Lactobacillus casei)來使用,菌數>100億為佳,約連續服用1、2週,可發揮保健效益。補充含益菌生食物 如泡菜、納豆、味噌等尤昭傑醫師提醒大家,如果是比較不受胃酸與膽汁破壞特殊技術的益生菌,建議飯前使用。因為空腹時胃部排空約1小時,益生菌能較快速到達腸道駐紮。至於非特殊劑型益生菌,建議在飯前30分鐘或與飯中使用,存活率較高。此外,補充富含益菌生的食物,膳食纖維、菊糖和寡糖等,也可以刺激腸道裡好菌生長。例如泡菜、納豆、味噌、牛蒡、蘆筍、茼蒿、大蒜、洋蔥、大豆、玉米、胡蘿蔔、番薯、麥類、蘋果、香蕉、柑橘、黃豆、海藻類等。

講座/健康吃外食

講座/健康吃外食#外食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在異地工作的上班族,蝸居在小小的套房裡,沒有廚房下廚,工作忙碌得只能吃外食。繁重的工作若沒有足夠的飲食營養支撐,身體恐怕很快就垮下來。有鑑於此,雙和醫院將於3/20(三)舉辦營養講座,邀請營養師周于嫆主講「健康吃外食」。歡迎常常吃外食的民眾前來聆聽,講座內容豐富,歡迎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日期、時間、相關辦法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參加本活動前請先上網查看最新消息或洽詢主辦單位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健康吃外食時間:108年3月20日(三)10:00-10:30地點:雙和醫院第一醫療大樓二樓內科門診營養衛教洽詢:02-2249-0088

講座/糖尿病外食熱量知多少?

講座/糖尿病外食熱量知多少?#外食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糖尿病患常煩惱這不能吃、那不能吃。現代人生活忙碌或遇到難以抗拒的婚喪喜慶,外食場合無法避免,然而面對種種的外食型態,更是成為糖尿病患心中的擔憂及挑戰,在這些場合中,該如何選擇才能享受美味又不增加負擔呢?有鑑於此,亞東醫院將於2月21日(四)舉辦營養講座,由吳詠如營養師主講「糖尿病外食熱量知多少?」,講座中營養師將為你分析常見的外食型態的優缺點,並帶您聰明選擇、穩住血糖!講座內容豐富,歡迎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時間、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糖尿病外食熱量知多少?時間:108年2月21日(四)下午15:00-15:30地點:亞東醫院北棟一樓思源廳(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21號)洽詢:02-8966-7000轉1305或2046

外食不麻煩 這些訣竅教你選生酮餐飲

外食不麻煩 這些訣竅教你選生酮餐飲#外食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我剛開始採用生酮飲食時,整個夏天都獨自旅行。我經常前往餐廳用餐,很能夠適應在旅途中創造生酮餐飲的方式,無論我身在何處,或是遇到什麼狀況都一樣。我在餐廳時,總是有辦法點適合生酮飲食的餐點(好吧,只有一次例外。那次我們去了現成三明治店,那樣顯然就無計可施了)。別擔心,在外用餐並不代表會讓你覺得挫折或麻煩,事實上,那會是相當愉快的經驗。以下這些訣竅能讓你在下次上餐廳時獲益匪淺。基本原則‧餐廳越高級,越容易找到替代方案。‧可以尋找提供無麩質菜單的餐廳,並用脂肪來替代糖。‧選擇不含穀類的肉類與蔬菜餐點。‧加入脂肪!請餐廳給你酪梨、培根、煎蛋、美乃滋、橄欖油、橄欖。‧試著自己攜帶脂肪。椰子油是我的首選。‧注意醬料與沙拉醬!許多醬料中都含有糖。‧選用水佐餐,或低碳水化合物飲品。‧早餐時,如果餐廳供應蛋和培根,那就沒問題了!歐姆蛋是更棒的方案。餐點訣竅早餐/四顆荷包蛋,以及兩片培根以及自製美乃滋(如果是橄欖油做的)或是橄欖油。午餐/點菜單上面脂肪量最高的漢堡,再加點涼拌捲心菜(通常都適用不含乳製品的食材製作的),如果涼拌捲心菜裡含糖的話,可改點以菠菜為主的沙拉。晚餐/點菜單上脂肪含量最高的牛排(請參考下方說明)、烤鮭魚、或是浸在橄欖油當中的紅肉,佐酪梨與綠色蔬菜。特定的餐廳菜色義大利麵/將義大利麵換成一大盤蔬菜(如芝麻菜、菠菜、櫛瓜)。請注意番茄基底紅醬中的含糖量。沙拉/請餐廳多給你一些酪梨與培根,用來取代水果、果乾、穀類。醬料的話,最佳的選擇是油醋。科布沙拉永遠是最佳的選擇。請餐廳不要在當中加入玉米或是起士(你無法攝取乳製品的話),你就能吃了。蛋白質/選擇富含脂肪的蛋白質,如鮭魚、鴨肉、羊肉、豬小排等等。許多動物性脂肪是毒素儲存的地方,所以如果肉類的品質堪虞,請選擇瘦肉,並且攝取植物來源的脂肪,如酪梨油或是橄欖油。牛排/最肥的牛排是菲力牛排、紐約牛排、丁骨牛排、肋眼牛排。你對乳製品過敏嗎?可選擇佐不含奶油的蔬菜。壽司/不管吃什麼,都不要配飯。他們會把所有的食材捲在一起。如果你要求店家的話,可以用額外的酪梨代替米飯(壽司非常適合補碳法)。漢堡/確認肉排當中僅含肉(沒有燕麥、小麥胚芽、其他加入的食材),接著再請店家用萵苣代替麵包,把薯條換成沙拉。雞肉/選擇炭烤雞肉、水煮雞肉、烤雞。雞翅/確認外面沒有裹任何粉漿或麵粉、馬鈴薯粉之類的。如果你不想攝取蔬菜油,就不要吃炸雞翅,除非你知道那間餐廳的炸槽用的是牛油。墨西哥餐廳/請點不含卷餅、飯、豆類的餐點。生菜可以佐酪梨,肉盤往往是最佳選擇。辣醬玉米餅餡往往不行,因為往往和玉米餅一起煮,無法分開。你可以試著用羅曼生菜葉卷墨西哥卷餅的餡料吃。印度餐廳/可以看看沒有加麵粉增稠的咖哩。請用新鮮蔬菜棒取代麵包和白飯。要特別留意蔬菜基底的咖哩,因為當中很可能含有許多高碳水化合物的食材。你可以考慮吃炸白花椰菜或蘑菇、印度咖喱雞(含有乳製品)、奶油咖喱雞(含有乳製品)、印度雞湯等。中式餐廳/中國菜相當詭異,每道菜都含有醬汁,往往都會加糖。我通常會點乾煎肉類(鴨肉總是很安全),佐生豆芽或是新鮮沙拉。西班牙小吃/通常都沒問題,因為西班牙小吃通常碳水化合物的含量都很低,多半以肉類為主。請避免點以麵包為主的菜色,而是以肉類與蔬菜為主的餐點。咖啡館/問問咖啡館,看他們是否有不加糖的可可奶、杏仁奶或是不加糖的現泡茶(熱茶或冰茶皆可)。我的最愛:無咖啡因的美式密斯朵加上可可奶(至少我們加拿大人都是這樣點只加一點牛奶的咖啡)。至於食物的話,我在咖啡館裡向來找不到東西。如果你去的咖啡館,明天開始賣脂肪炸彈,聽起來是不是很不可思議呢?(本文摘自/完全生酮一看就懂圖文指南:沒有壓力的酮體生活,成功引導超過500萬人進入生酮飲食!/柿子文化)

講座/糖尿病外食族怎麼吃?

講座/糖尿病外食族怎麼吃?#外食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糖尿病患常煩惱這不能吃、那不能吃。現代人生活忙碌或遇到難以抗拒的婚喪喜慶,外食場合無法避免,然而面對種種的外食型態,更是成為糖尿病患心中的擔憂及挑戰,在這些場合中,該如何選擇才能享受美味又不增加負擔呢?有鑑於此,亞東醫院將於5月16日(三)舉辦營養講座,由丁秀君營養師主講「糖尿病外食族怎麼吃?」,講座中營養師將為你分析常見的外食型態的優缺點,並帶您聰明選擇、穩住血糖!講座內容豐富,歡迎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時間、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糖尿病外食族怎麼吃?時間:107年5月16日(三)上午10:00-10:30地點:亞東醫院北棟一樓思源一廳(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21號)洽詢:02-8966-7000轉1305或2046

4成脂肪肝患者外食 便當高油最NG

4成脂肪肝患者外食 便當高油最NG#外食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現代人因飲食習慣與生活作息,三高族群逐年攀升,脂肪肝也成為國民病之一,約每4人就有1人有脂肪肝。根據調查指出,36%中壯年民眾曾患脂肪肝,其中以男性居多。近4成脂肪肝患者三餐多外食,其中最常吃的食物為油膩、高熱量的「便當類」,與沒有脂肪肝的民眾相比,更愛火鍋與炒飯炒麵。長期肝功能異常 恐怕導致脂肪肝炎、肝纖維化、肝癌臺北市立萬芳醫院消化內科主任吳明順表示,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占國人脂肪肝比例7成,糖尿病和肥胖是最大成因。絕大多數患者因為沒有明顯病徵未積極控制,長期肝功能異常,統計約20至25%可能產生「脂肪肝炎」,甚至進展到肝纖維化,而後每年3至4%患者有罹患肝癌的風險。每10位糖尿病患者,可能有7位有脂肪肝問題。且每2位脂肪肝患者中1位可能有糖尿病。根據臨床觀察,脂肪肝患者有4至50%有糖耐量不良甚至顯性糖尿病的現象。若脂肪肝合併糖尿病,引爆非酒精性肝炎機會又較一般脂肪肝患者高。脂肪肝患者常見「一不三沒有」惡習臺北市立萬芳醫院消化內科主任吳明順表示,脂肪肝與肥胖、糖尿病密不可分。對於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人,只能建議運動減重和控制飲食,並無有效的治療方法,而坊間的護肝保健食品充斥,卻只有動物實驗而無臨床實證。研究結果顯示,褐藻中藻褐素相較於安慰劑,第3個月就可以顯著降低肝功能指數,第6個月可以顯著降低肝臟脂肪係數與糖化血色素。台灣褐藻醣膠發展學會營養師蔡儀冠說明,脂肪肝患者常見「一不三沒有」惡習:不知道、沒影響、沒計算、沒忌口,導致患者攝取過度油膩飲食,增加健康負擔。脂肪肝患者 多攝取黃綠色蔬菜、水果蔡儀冠營養師建議,脂肪肝患者應多選青菜類搭配,飯後也可多補充水果。青菜可多攝取黃綠色蔬菜增加膳食纖維,肉類以低脂白肉取代,另外褐藻類如昆布、海帶也屬於高纖維、低熱量食物。而褐藻中的藻褐素是很好的抗氧化物質,可協助抵抗自由基,過去在動物試驗中發現可調節血糖甚至修復受損的胰島細胞,脂肪肝患者可選擇攝取。

講座/糖尿病外食熱量知多少?

講座/糖尿病外食熱量知多少?#外食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糖尿病患常煩惱這不能吃、那不能吃,加上現代人生活忙碌、遇到難以拒絕的婚喪喜慶,外食無法避免。然而面對種種外食型態,糖尿病患心中不免擔憂及受到挑戰,在這些場合中該如何選擇才能享受美味又不增加負擔呢?有鑑於此,亞東醫院將於3月13日(二)舉辦營養科講座,由營養師吳宛真主講「糖尿病外食熱量知多少?」,營養師將分析常見的外食型態的優缺點並帶您聰明選擇,穩住血糖!講座內容豐富,歡迎糖尿病友及家人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時間、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糖尿病外食熱量知多少?時間:107年3月13日(二)上午10:00-10:30地點:亞東醫院北棟一樓思源一廳(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21號)洽詢:02-8966-7000轉1305或2046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