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

夏天沐浴5要點 呵護幼童肌膚健康

夏天沐浴5要點 呵護幼童肌膚健康#夏天

(撰文/Miu Wu)(採訪諮詢/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皮膚科陳建宇醫師)(圖片來源/優活健康網)盛夏高溫屢創新高,氣象局更預測今夏飆破35度以上的氣溫將多達50天左右,甚至會一路熱到10月。這樣越來越高溫、悶熱的天氣,常常讓活動量大的小朋友稍微動一下就滿身大汗,身體很容易出現又溼又黏的情況;這時,如果能和小寶貝一起洗個舒服的澡,可以說是爸媽跟小孩最放鬆、最舒服的夏日時光。但是,由於1~4歲的幼童肌膚發展尚未完全,若清潔過度或使用錯誤的沐浴用品,恐嚴重刺激幼童嬌弱的肌膚。因此,如何在炎熱的氣溫保護幼童肌膚的健康,真的是每位爸媽的夏日課題。 高溫、潮濕悶熱 夏季常見的5種肌膚問題台灣夏季氣候高溫悶熱又潮濕,再加上戶外活動增加,不管是大人或小孩,很容易就引發許多肌膚的問題。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皮膚科陳建宇醫師指出,1~4歲的孩童在夏季最常發生的肌膚問題,大多是濕疹、汗疹、毛囊炎、尿布疹、蚊蟲叮咬等5種。其中,幼童出現汗疹的情況又比大人嚴重許多,原因在於幼童肌膚構造尚未完全,對於排汗、調節體溫的能力比較弱,所以更容易產生肌膚問題。另外,門診也常出現,因為天氣太熱,家長幫幼童「不當清潔」身體(如洗澡次數過多、使用不當的沐浴用品等),造成肌膚出現過敏不適的情況也屢見不鮮。 1~4歲幼童肌膚脆弱、敏感 夏日肌膚清潔更要注意陳建宇醫師解釋,由於1~4歲幼兒肌膚構造還在發育,肌膚也較成人薄,所以水分及養分流失的速度也相對較快。除此之外,在角質層尚未健全的情況下,除了保水力不佳外,幼童肌膚也容易吸收有害的物質,對外來物的刺激也比較沒有抵抗力。因此,如何正確幫幼童洗澡,以及使用的沐浴產品,也變得格外重要。 選擇溫和、低敏的沐浴乳 保護幼童肌膚健康隨著氣溫越來越高,幫小孩洗澡的次數也增多。陳建宇醫師提醒各位爸媽,照護幼童肌膚有兩個重點,1)即使在夏天,也不宜太頻繁的幫幼童洗澡;2)避免使用清潔力較強的沐浴產品,因為這兩者都有可能破壞幼童肌膚天然的保護層,反而更容易引起肌膚乾澀,甚至過敏。至於,在幫小孩挑選沐浴用品時應避免含有酒精、石灰等成分,可以選擇較溫和、低敏感、不刺激,或有相關醫學實驗認證的沐浴用品來幫幼童清潔肌膚。此外,「有些大人會使用藥皂或標榜有殺菌功能的沐浴產品,是否也可用在幼童身上呢?」陳建宇醫師表示,這些並不適合用於幼童肌膚,這類型的肥皂或沐浴產品,普遍都有鹼性太強的問題,容易將幼童肌膚的脂質帶走,降低皮脂對皮膚的保護能力,進而引發各種肌膚不適症狀。 5要訣正確洗澡 幼童肌膚健康成長針對幼童的肌膚狀況,陳建宇醫師也提供5點正確的洗澡觀念,以保護幼童的肌膚健康。1)幫幼童洗澡時,應先洗頭,且須特別注意脖子、腋下、關節等容易藏匿汙垢部位的清潔。2)洗澡時,水溫不宜太高、洗澡時間不宜太長,避免將肌膚的脂質帶走,造成乾澀。3)無論何種清潔用品都不要停留在身上太久,避免過度刺激肌膚。4)不宜太常泡熱水澡或泡泡浴,避免引起肌膚不適。(醫師表示,偶爾和大人一起泡可增進親密感,但次數不可太頻繁或泡太久)5)洗完澡後,可適量幫幼童抹上保溼產品(如凡士林、乳液),不讓肌膚乾燥。 最後,陳建宇醫師也強調,幼童在使用沐浴用品後,若肌膚出現任何過敏不適症狀,應立即停止使用,提醒家長應細心觀察幼童的肌膚狀況,才是照護幼童肌膚健康的正確觀念。</p></body> </html>

夏天也會感冒 中醫茶飲助預防

夏天也會感冒 中醫茶飲助預防#夏天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在夏天裡最令人感到不舒服的地方,莫過於就是時而酷熱、時而雷雨的天氣了,而在這樣的天氣裡就容易使人中暑,甚至得了熱感冒。對此,台北慈濟醫院家醫科許瀞分醫師表示,在炎熱的氣候下,人體為調節溫度,血管會擴張、毛細孔會打開,但許多民眾常常耐不住熱,而藉著洗冷水澡、喝冰涼飲料或吹冷氣來消暑,但突然受到風寒,使得體表微細血管收縮與汗腺毛孔閉合,體內熱氣無法散出而導致熱感冒,其中又以老人、小孩、慢性病患、服用安眠藥、抗過敏藥、精神用藥者,因人體溫度調節功能較差需更要小心。夏天多喝水、穿薄外套 降低感冒發生率為有效預防熱感冒,許瀞分醫師也表示,在衣著上最好選擇棉、麻等天然材質,並以淺色系為主,此外,進出冷氣房時,最好要加件薄外套,當身處炎熱的戶外時,也不要把外套脫掉,不僅可預防水分蒸發,也可避免陽光直接曝晒肌膚。另外,進到冷氣房裡,毛細孔還處於打開的狀態,因有穿長袖外衣的關係,也不會馬上受到寒氣的侵襲,所以,最好採用慢慢穿慢慢脫的方式,讓人體逐步適應溫度,同時要多補充水分,建議每天最好喝2000c.c.~2500c.c.的水為佳,但切記千萬不要喝冰水。飲食以消暑利濕食物為主助解熱除此之外,台北慈濟醫院吳佩青醫師表示,就中醫的觀點來看,熱感冒分為暑熱感冒及暑濕感冒兩種,暑熱感冒症狀以發熱為主,伴隨著咽喉疼痛、口渴、心煩、倦怠感、頭昏、頭痛、小便量少、顏色較黃等症狀,然而,暑濕感冒症狀和暑熱感冒類似,只是有時會出現胸悶想吐或腹瀉的症狀。在飲食方面,建議民眾要以消暑利濕的食物為主,像是白扁豆、綠豆、薏仁、瓜類、甘蔗、蓮藕、蓮子、百合、蘆筍等,此外,也可透過茶飲來達到預防的效果,針對不同症狀者,醫師也提供3種茶飲,幫助民眾緩解不適,有效預防熱感冒:1) 益氣生津消暑茶/人參鬚(或西洋參)10克、麥門冬12克、五味子2克、菊花9克、甘草1.5克、薄荷1.5克,洗淨後用800 c.c.開水煮沸後飲用即可,主要是預防熱感冒。2) 菊花茅根飲/白茅根12克、菊花12克、薄荷3克,將白茅根、菊花加水煎煮,滾後加入薄荷燜3分鐘,去渣放涼飲,適合咽喉微痛、頭痛、眼睛不舒服的症狀。3)香薷飲/香薷10克、厚朴5克、白扁豆5克,將香薷、厚朴剪碎,白扁豆炒黃搗碎,以熱開水燜一小時放涼飲用即可,適合濕熱感冒者。

冬病夏治調體質 三伏貼揮別過敏症頭

冬病夏治調體質 三伏貼揮別過敏症頭#夏天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高溫熱浪來襲讓人受不了,不過對於患有過敏及氣喘的病人而言,反而是冬病夏治的最佳時機。針對冬天較容易發病的氣喘、過敏性鼻炎等疾病,在夏季透過三伏貼穴位敷貼調整體質,冬天時就可減少發作的機率。依據節氣曆法計算,今年的三伏天分別是7/18、7/28、8/17「三伏貼是運用古人冬病夏治的概念,利用一年中最熱的三天,調理臟腑功能助長陽氣,增加對寒邪的抵抗力。孕婦、1歲以下幼兒較不適用研究顯示,以三伏貼連續治療3年,對氣喘及過敏性鼻炎的療效可達80%以上。而花蓮慈濟醫院中醫科的沈炫樞醫師表示,氣喘、過敏性鼻炎及慢性咳嗽是冬季好發的難治疾病,根據中醫春夏補陽原則,在一年最炎熱的三伏天,將中藥餅敷貼患者背部的穴位三次,可減少腸胃道干擾,延長藥效外,特別適合不喜服藥的兒童及服藥過多的老人。沈炫樞醫師表示,特別針對氣喘、過敏性鼻炎及反覆上有上呼吸道感染的小朋友,或是患有成人哮喘、老年性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等疾病的成人,都可經由此法改善症狀。但提醒三伏貼並非所有體質都適用,孕婦、一歲以下幼兒、嚴重心肺功能不足、及短時間敷貼皮膚即會大量起泡的病患,以及有發燒和咽喉發炎者,都不宜進行。

夏天礦泉水放車內?恐釋出超毒物質

夏天礦泉水放車內?恐釋出超毒物質#夏天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在夏天裡,最令人受不了的就是炎熱的天氣,對於開車族們而言,瓶裝水、瓶裝飲料隨手可得極為方便,加油站也經常將瓶裝水當成贈品發送,但你知道嗎?瓶裝的水或飲料在高溫下,會釋放出毒性,長時間飲用會有致癌性。寶特瓶在高溫下 會釋放出生殖毒性、賀爾蒙干擾素市售的瓶裝水、瓶裝飲料所使用的容器,大多都是PET材質的1號寶特瓶,雖然PET是低毒性的容器,但經過長時間的高溫照射,仍會釋出有害物質,尤其是夏天,室外溫度常處於30~40度左右,而車內溫度甚至飆破60~70度左右,因此,倘若民眾習慣把礦泉水隨手一丟,就放在車子內經過高溫烘烤,再拿來飲用,恐怕很容易把毒性喝下肚。毒物科顏宗海醫師表示,寶特瓶在高溫環境中,會產生所謂的生殖毒性及賀爾蒙干擾素,若是女童長時間飲用,會導致性早熟性,恐怕4、5歲時月經就會來潮,而男童若是長時間飲用,可能會影響第二性徵的發育,除此之外,若是大人長時間飲用的話,也會對生育能力造成影響。有顏色的寶特瓶 毒性更高寶特瓶五顏六色,若購買到有顏色的瓶子時就需要更加注意,顏宗海醫師表示,寶特瓶的染色主要是使用工業用的染料,這種染料經過高溫曝曬後,便會釋放出重金屬鉛與鎘,恐對身體造成傷腎、心血管疾病,此外,鉛也會引起神經毒性,鎘則會引起骨頭病變。運動水壺出現刮痕 也會釋放有害物質最後,醫師也提醒民眾,在使用上,寶特瓶建議不要重複使用,也不要放在車內,以免有毒物質釋放,造成身體傷害,另外,運動水壺雖然比寶特瓶好,但若是使用水溫過高或是有刮痕時就要小心,因為它會釋放出雙酚A,也就是所謂賀爾蒙干擾素,因此當有刮痕出現時就要立即做更換,以避免對身體造成影響,如果要在車上喝水或飲料,也建議改用瓷器、玻璃、不銹鋼304等材質都會比較安全。

好熱!氣溫升1度油脂分泌增加15% 防曬不當恐致痘

好熱!氣溫升1度油脂分泌增加15% 防曬不當恐致痘#夏天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夏天到來,氣溫一天比一天還要悶還要熱,導致許多女性臉部出油的情況也日趨嚴重。根據研究顯示,氣溫每升高1度,將使臉部的油脂分泌量增加15%左右,但最讓女性朋友躊躇與猶豫的是,倘若在出油不止的臉部上塗抹防曬乳,容易使臉部更加油膩,造成毛孔阻塞,進而長出粉刺與痘痘;但不擦防曬乳,又會害怕曬黑甚至長斑,時常陷入擦與不擦的兩難之中!防曬用品選擇認知不足 擦了無效還長痘根據調查,女性朋友最怕防曬乳會產生油膩與長痘狀況。其中,女性因害怕高係數防曬所帶來的悶熱黏膩感,而減少防曬乳使用量,甚至不擦防曬就直接出門,反而造成肌膚不良狀況增加。對此,皮膚科醫師廖苑利就指出,曾碰過擦防曬乳,痘痘狂長的案例;還有民眾明明都有乖乖擦防曬,但臉上的雀斑還是一直長不停,甚至一天還比一天黑,這些都是防曬用品認知不足的狀況。夏天防曬乳液到底擦不擦?重點要「無油、抗UVA」廖苑利醫師表示,目前門診最常見的防曬問題就是「油膩不舒服感」,主要是因為市面上的防曬乳大多添加合成油脂,藉此達到潤膚效果;但事實上,這些添加油脂不但會造成黏膩厚重感,若是遇到高溫與日曬,可能造成油脂氧化,因此加重肌膚的傷害。提醒女性,除需瞭解本身的膚質狀況外,建議防曬的產品盡量挑選「無油」添加,以避免黏膩感上身。研究新發現 超長波UVA影響肌膚問題更深層防曬到底有多重要?醫師表示,陽光中的紫外線是肌膚老化的最大元兇!又紫外線會依照不同波長分為UVB與UVA,前者波長較短,主要影響於皮膚的表皮層與真皮層的交界,雖然深度未達真皮層,但會造成紅腫、起水泡與曬黑;另一方面,紫外線中有90%以上為UVA,能量深達肌膚真皮層,進而影響纖維母細胞、膠原蛋白細胞的正常運作,久而久之,肌膚老化的現象就會產生。而近期研究甚至發現,UVA中還有所謂的「XL超長波UVA」,對於肌膚的影響深度更廣更深,使得出現皺紋、斑點、細紋、鬆弛的風險暴增!因此提醒,除了選擇合適膚質的無油防曬外,在戶外活動時,也要記得固定時間進行補擦防曬的動作。廖苑利醫師表示,防曬補擦可依照SPF進行推算,例如:若站在太陽下10分鐘即會曬傷,就以曬傷的時間乘上SPF係數,作為補擦防曬的時間參考;而長期在戶外奔走則會因流汗脫妝,建議可以2小時作為基準。此外,防曬的塗抹量需達50元銅板大小才算足夠,以幫助減少肌膚傷害的機率!呼籲女性,防曬不可避免!根據多個案例顯示,發現老化的最主要原因就是紫外線,因此女性千萬要慎選防曬產品,建議可挑選適合自己膚質的「無油」防曬,以避免油膩感增加;同時留意產品是否有抵抗造成老化的UVA,才能避免其他肌膚問題找上你。

夏日一到光之美少男女皆現身 三招教你免除滿臉油光

夏日一到光之美少男女皆現身 三招教你免除滿臉油光#夏天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夏季一到,許多人的臉上便開始泛出一道道閃亮的油光,各個走在街上均油光滿面,成了光之美少女或美少男,因此為了擺脫油膩膩的臉頰,民眾便會開始用力清潔,但你知道用力清潔的後果,將會使油水失衡,讓臉部更加油膩嗎?為了民眾臉上的肌膚健康,食品藥物管理署,提出夏日臉部保養清潔三要點,希望民眾的美麗臉龐能安然度過這夏天的熱辣浩劫!1)清潔剛剛好─水溫不過熱,每日 2 次不過度 清潔是美肌的第一步,過度的清潔會帶走油光,也帶走了肌膚該有的光澤。正確清潔肌膚的方式是使用比體溫還低的涼水,不要使用熱水,基本上,每日清潔肌膚 2 次就足夠。另外,清潔類化粧品在臉上僅停留 1、2 分鐘,最後又被洗掉,皮膚也沒有足夠時間吸收。因此選擇清潔類化粧品時,首重在清潔而非其他功能訴求。 若民眾平日真的受不了臉上油光,建議可於中午時分,用清水洗臉,就可把臉上多餘的油脂與老廢角質去掉,並可避免痘痘的產生。但切記,中午清潔可別再使用洗面乳,以免過度清潔讓油脂分泌更旺盛!2)保濕最重要─保濕做得好,肌膚不乾燥 消費者的膚質由皮膚角質層的含水量以及皮脂的多寡來決定,水分占表皮基底層的 70%,占表皮有棘層的 65%,占角質層的 10 ~ 20%,富含水分的皮膚,膚質會較為豐潤,皮膚外觀看起來就會光滑、細緻、柔軟。當氣溫變化時,油脂腺分泌油脂的能力會減低,臉上的油脂減少時,皮膚就容易緊繃缺乏彈性,臉部、四肢就會出現細紋,甚至還會產生脫屑發癢症。因此適當加強保濕,讓角質層健康,更能維持皮膚的自然屏蔽功能 。另部分民眾會誤認,臉部油膩膩就不需要保濕,但事實臉部油膩的民眾,更需要落實保濕,才能維持適當的油水平衡,減少油脂的分泌,建議油性膚質的人可選擇較為清爽的保濕產品進行保濕。3)防曬一定要掌握防曬 1,2,3,炎炎夏日不曬傷 防曬化粧品無法「完全」防止紫外線傷害,透過物理性的遮蔽也很重要,正確的防 曬 1,2,3 為,一,要避免在上午 10 點至下午 3 點之間,曝露在陽光下。 二,塗抹適當防曬產品,以防止肌膚曬傷及曬黑。 三,出門可適時撐陽傘、戴帽子、戴太陽眼鏡,穿淡色長袖衣服防曬。民眾可別忘記防曬要定時補妝,皮膚科醫師建議,最好是能每小時補一次防曬,才能得到最佳的防曬效果!

入夏禽流感會緩和?疾管署:沒人能保證

入夏禽流感會緩和?疾管署:沒人能保證#夏天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中國禽流感,自從去年入秋以來,感染病例數,持續快速增加,已累積至180例,幾乎每日都有新增感染案例產生,對此,我國疾病管制署副署長周志浩指出,入秋這一波的禽流感的確比去年嚴重許多,且已確定H7N9在幾個家庭出現「有限度」的人傳人跡象。雖各種流感入夏之後,疫情會逐漸緩和,但周志浩態度保守地指出,此次沒人能保證入夏後H7N9警報就會解除。中國活禽市場不關 禽流感將持續蔓延中國禽流感疫情逐漸失控,但大陸官方至目前為止尚未出現積極作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調查指出,H7N9最主要的感染源來是來自所謂的活禽市場,而上海自從關閉活禽市場之後,疫情的確獲得有效控制,而至目前為止,因中國春假的人潮往返,以及人群頻繁進出活禽市場,導致春節期間,感染人數快速增加,周志浩坦言,若要防堵H7N9持續蔓延,還需要中國政府積極關閉活禽市場,才能夠見效。把焦點轉至台灣,至今我國確診H7N9感染個數共2例,且一例經過積極治療還是宣告不治,而台灣與中國大陸民眾頻繁交流往來,周志浩說,雖目前我國都有通報、管制機制,但未來還是即有可能再出現禽流感新增案例,但周志浩樂觀表示,目前已有多家疫苗廠正積極製作禽流感疫苗,等到時機成熟後待疫苗問世,禽流感疫情則能夠活得控制。

夏天也會中風?三高族群大熱天水喝太少恐中風!

夏天也會中風?三高族群大熱天水喝太少恐中風!#夏天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夏天除了中暑之外,你知道高溫也有可能會引發中風的情況產生嗎?過去,民眾對於中風的季節性概念,都會以為秋冬之際,因為溫差過大,才容易引起腦中風,但是,其實夏天的氣溫過高,三高族群如水分補充不足,也容易產生腦中風的現象!三高族群 夏天水分補充不足小心中風阮綜合醫院神經內科陳巧霓醫師指出,現代人偏好西式飲食,造就高血壓、高血糖與高血脂的「三高」族群暴增,年紀輕輕,健康就亮起紅燈,且中壯年族群正拚事業的年齡層,更容易對健康掉以輕心。而以往中風好發在冬季第一波、第二波寒流來襲,或是季節交換時,但如今,連在炎炎夏日,都會見到出血性或是缺血性中風患者,其中不少是30、40歲的中壯族群,這和「三高」族群暴增,以及夏季水份補充不足有關。為什麼夏天也會誘發中風?陳巧霓解釋,天氣炎熱時,血壓不易控制,一旦水份補充不足,血液的黏稠度增加,血管就像水管,正常情形下是軟軟的,一旦血管裡液體不足就會塌陷,水份的不足,可能造成腦中血液灌流量不足或血液過度濃稠,提高中風機會。基本上,一公斤體重需要的喝水量大約是30至40CC。三高族群 應多多留意水分補充足不足那如何判別喝的水量夠不夠?最好的方式就是觀察自己的尿液。如果顏色變深,又有濃濃的異味,就表示喝水量不足,應盡速補充水分。大量流汗後,最好能在礦泉水中加上半小匙食鹽,來補充汗液中所流失的「鈉離子」。對此,陳巧霓呼籲,炎熱天氣在戶外活動,民眾如出現體溫上升、情緒不穩、噁心、嘔吐、頭痛、暈眩、虛弱、心跳加快、血壓下降、呼吸加快、脫水等症狀,尤其是老幼或有心血管病更需留意,應先挪到陰涼處躺下,將頭部放低,並鬆開衣服,趕快補充水分或運動飲料,用冷水擦拭讓身體散熱,若情況沒有改善持續惡化,宜儘快尋求醫療協助。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