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

遵循30天法則 3招跨出舒適圈

遵循30天法則 3招跨出舒適圈#心靈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人都有惰性,要讓一件事情從零開始變成習慣,需要花費非常多的時間與心力。尤其是心靈要堅持與強壯,戰勝心魔。要培養好習慣不可輕易中斷,否則又得重頭開始。想建立良好的習慣,最好維持一段時間。30天法則欺騙大腦 養成好習慣當我們在三十天裡持續不間斷重複進行某些事,像是不要自己滔滔不絕,練習專心聽別人講話;或者與人為善,不要雞蛋裡挑骨頭,持續一段時間後,我們的大腦就會記得這些行為。為了讓大家可以成功養成好習慣,且不會輕易放棄,以下提供幾個方法:1) 欺騙你的大腦「持續改善」(Kaizen)是日本人追求進步、要求自己改變的作法。這種方式強調,要達成目標不須耗盡力氣,只要一點一滴努力付出,一定會有成功的時刻。不須滿頭大汗,也能掃除眼前的阻礙,就是持續改善的作用。像是想和別人建立關係,不須戰戰兢兢和別人攀談,倒不如誠懇地和對方打聲招呼。累積小小的努力,就成為日後成功的根基。2) 跨越界限貪圖舒適常常成為我們的絆腳石;或是面對新的挑戰,我們又會感到莫名的害怕。只要把握「做了就對了」的原則,面對每一次事件,我們要懂得忽略負面的想法和感覺,並馬上執行預定的計畫──跟經過程式設定的機器人一樣反應迅速。舉例來說,想更進一步認識某人,就得跳過內心的想法:「他應該會覺得這樣很煩」,並且寫封email 給他;或是,忽略「紅色對我來說太高調了」的念頭,立刻穿上紅色的洋裝。3) 向心中的榜樣學習人與人之間的影響力超乎我們的想像,因此,兩個有關聯的人,可以很迅速地適應彼此。只要有一方不健康,另一個人也會不舒服;正向的影響力亦是如此。所以,經常與我們心目中想學習的榜樣交流,能帶來好處。我們也可以用崇拜的口吻請教對方──稱讚別人,不僅能給對方好印象,還能獲得善意的回應。欺騙大腦、學習榜樣 慢慢展翅高飛透過30天的習慣,欺騙大腦、跨越原本心裡那無形的畫地自限。就算心裡有猶豫或反對的想法出現,也不要輕易慢下來或停頓,不妨多多接觸心目中的榜樣。有時候,那些自己加諸的限制,都只是為了讓自己待在舒適的地方不用冒險,但若要成長,一定要破繭而出。(本文摘自/你不必完美,但可以更有魅力/大好書屋)

用行動展現道歉 夫妻間相處更融洽

用行動展現道歉 夫妻間相處更融洽#心靈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馬文是名農夫,有憂鬱和暴躁易怒的傾向。他在醫生的要求下來找我做心理治療。他的多年婚姻陷入僵局,我問他家裡的狀況怎樣。他說妻子柏妮絲早就放棄他了。馬文說自己是不稱職的丈夫,並舉了許多實例說明他經常不在柏妮絲的身邊支持她。他描述那些事情時,語氣像聊天氣一般,事不關己。憂心時刻不相伴 拉遠夫妻距離例如,柏妮絲六十二歲時動乳癌手術,時間安排在秋收的時候,她麻醉醒來聽醫生告知分析結果時(無論消息好壞),馬文不在她的身邊。田裡的工作再怎麼繁重,馬文都可以一肩扛起,但他不擅長面對令人情緒激動或澎湃的情境。柏妮絲老早就不冀望他的關心了,也一直跟他保持距離。促使一個人改變的原因,有時是個謎。不過,馬文來找我治療的那段期間,我注意到他整個人有一些改變。他開始告訴我柏妮絲是個好女人,他知道自己常讓她失望、虧欠她很多,但他沒辦法為過去的行為道歉,或是把那些事情拿出來討論。「木已成舟,多說無益。」馬文告訴我:「我覺得道歉於事無補,柏妮絲也這麼覺得。」用行動實踐道歉 彌補過去的不足不過,他確實相信道歉是可以用行動實踐的,他只是表現的方式不同罷了。他的岳母病重時,搬到他家附近的安養之家靜養,馬文主動擔負起照護的工作。我親眼目睹他在人生的下半場,突然搖身一變成為模範丈夫和女婿的驚人改造過程。他告訴我,他決定改過自新,彌補過去沒做好的一切。即使岳母很難搞,從不道謝,而且和柏妮絲的母女關係不太好,馬文無怨無悔照顧了岳母三年,直到她過世。每當柏妮絲覺得不堪負荷,馬文就馬上接手,負責接送岳母去醫院。岳母是個信仰虔誠的人,馬文和柏妮絲並沒有宗教信仰,但是馬文每週日都會送她去教堂。岳母過世時,妻子請他打電話安排喪禮。我覺得這段日子以來,他們夫妻倆的關係變得更融洽了,也比以前更快樂。(本文摘自/如果那時候,好好說了「對不起」/究竟出版)

新面孔如何決定深交?先通過3點考量

新面孔如何決定深交?先通過3點考量#心靈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第一印象是種求生機制,結識一個新對象之後,你必須立刻決定自己是否想要對方在你人生中占一席之地。我們在一場互動的最初幾秒鐘,就會試著針對新認識的對象回答三個基本問題:1) 你是朋友或對頭?這是我們潛意識裡的個人安全檢查。2) 你是贏家或輸家?剛認識一個人,我們就會立刻想要評估對方看起來像領導者,還是跟隨者?3) 你是盟友或敵人?你在最後這個層次會決定對方是否應該加入你的團隊,這個人喜歡你的程度是否足以支持你。現實人際需通過3點 演講則不是如此某人一旦成功回答這三個問題,我們就會提升與對方的關係,對他們更加信任。陌生人因此成為熟人,熟人成為朋友,潛在顧客成為客戶。如果是一名講者站在一大群聽眾面前,這種現象會如何發展——例如在一場TED演說上?我在搜尋欄位鍵入「領導」,結果出現兩部影片:一部是西奈克主講,另一部是維克爾繆林主講。這兩場演說都長約十八分鐘,同樣發表於二○○九年九月,講者也都是他們所屬領域裡備受敬重的思想領袖。不過,這兩部影片在觀看次數上卻有很大的差別。這兩位講者既然獲選登上TED講台,自然在演說前就受過審查。TED組織花費許多心力維持演說活動的一致風格,並致力於挑選全世界最優秀的演說家,這些演說家都有很棒的想法。所以,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第一印象的關鍵 在於說話的方式我設計了一項實驗,想要找出答案。受試者看不見影片的觀看次數,而且我們也確認了他們以前沒看過這兩場演說。接著,我們把評分表交給另一組受試者,但他們只看了同樣這兩部TED演說影片的七秒鐘片段,結果評分沒有重大差異。我們有可能在一場TED演說的頭七秒鐘就已認定自己會不會喜歡嗎?頂尖的TED講者如何在這麼短的時間裡通過信任的三個層次?我們的程式工程師分析數百小時的TED演說,找尋觀看次數最少與最多的影片之間有何差異。我們計算手勢,並衡量語調變化、微笑及肢體動作,發現其實有固定模式。第一印象的力量不在於我們說了什麼話,而是我們怎麼說那些話。最受歡迎的TED講者在提出重大觀念前,就先提升了與聽眾之間的關係。(本文摘自/和任何人都能愉快相處的科學/方智出版)

自我實現的原因 畢馬龍效應告訴你

自我實現的原因 畢馬龍效應告訴你#心靈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希臘神話中有一則關於雕刻家畢馬龍的著名故事。根據傳說,畢馬龍用一大塊象牙刻出了他理想中的女性。他的雕像非常美麗又逼真,讓他不禁愛上那尊雕像。畢馬龍很難為情,又羞於承認自己的渴望,於是向愛神阿芙蘿黛蒂獻上祭品。在她的祭壇上,他暗中祈禱自己能遇見一名「和我的象牙女孩一模一樣」的女子。畢馬龍效應 遠大期望會有傑出表現回應事後,畢馬龍回到工作室,輕輕吻了那尊雕像一下,卻驚訝地發現那象牙嘴唇竟然是溫暖的。他又吻了她一下,結果雕像就活了過來,畢馬龍於是娶了他自己創造的女子為妻。畢馬龍的神話所談的,是「期望」具有的自我實現力量。畢馬龍根據自己想要的創造了一份藍圖,結果那個藍圖就實現了;換句話說,遠大的期望會被回應以傑出表現。心理學家發現這種觀念不是神話,而這個現象就稱為畢馬龍效應。受到讚美或某種期待 會報以更踴躍的表現當選民被告知,他們比自己的同儕更「政治活躍」(儘管他們只是被隨機選中的),他們的投票率就比對照組高了15%。當捐款人被告知,其捐贈金額高於平均(儘管實際上並非如此),他們就會因此捐更多錢,而變成捐贈金額高於平均的捐款人。當飯店清潔人員被告知,他們從事的是一份會消耗許多熱量的高強度工作,他們就會因此消耗更多熱量。當電腦對學生發出自動化讚美,他們就會因此表現得更好——就算那些學生明知那些讚美只是電腦的自動回應,結果依舊不變。(本文摘自/和任何人都能愉快相處的科學/方智出版)

說出「我不接受道歉」 更需要勇氣

說出「我不接受道歉」 更需要勇氣#心靈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有時我們不接受道歉是合情合理的,或許是因為道歉的人並未真心傾聽自己內心真正的想法,也可能根本搞不清楚狀況,或者暗指我們反應過度、誤解問題所在。又或者,我們已經不想再聽到道歉了、厭倦那種呼天搶地但顯然很空泛的悔悟,因為對方仍一再犯下他們曾為其道歉的行為。如果對方沒有真心悔改,我們或許可以讓他知道,我們不想再聽到他一再道歉。受到質疑容易惱羞成怒 不自我反省道歉聽起來很虛假,或是對方想要反過來怪罪我們時,可能需要勇氣去反嗆對方。我想起一個很難忘的例子,有一次我和幾位家長在學校操場上聊天,我們聊到小學教室裡的學生種族不夠多元。一位母親說,她兒子班上有兩位黑人小孩,最後又隨口補上一句:「……但是他們看起來挺乾淨的,也守規矩。」在場的一位父親是我的朋友,他平心靜氣地回應:「黑人但是乾淨又守規矩?能不能請妳說明一下這話是什麼意思?」那位母親聽他這麼一說,反應有點激動,就像我們被指控種族歧視的反應一樣。給予對方空間思考 展現智慧與耐心翌日,這位母親又在操場上遇到我的朋友,她說:「我想跟你道歉,很對不起讓你覺得我說的話是種族歧視,因為我真的沒那個意思。」那位父親淡淡地回應:「如果妳覺得問題是出在我的反應,而不是妳說的話,我恐怕無法接受妳的道歉。」那個母親堅稱他過度解讀,受夠了講話還要戰戰兢兢,以免政治不正確得罪人。那個父親一聽,無奈地搔搔頭說:「好吧,我想我們就是見解不同。」接著就不再多說了。我很佩服他的反應方式,尤其他並未跟她爭辯或堅持己見。他選擇給予對方空間,讓她去思考自己講的那些話有什麼意涵,也許她想久了會悟出道理。(本文摘自/如果那時候,好好說了「對不起」/究竟出版)

吃虧就是占便宜 親子關係也一樣嗎?

吃虧就是占便宜 親子關係也一樣嗎?#心靈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父母與子女的關係出現裂痕時,有時候正因為愛得很深,反而無法原諒對方。那麼究竟要如何從這個深淵中逃出來呢?透過工作和許多人交流過後,我找到一個關鍵詞,就是「吃虧」。原諒這件事說到底,就是吃虧。與父母產生隔閡時會缺乏安全感父母自從我們呱呱墜地、還是需要保護的小嬰兒開始,就照顧著我們,是我們的守護者,也是為我們付出最多的人。對我們來說,父母守護著我們的身體、心靈安全,給予我們愛,並接受我們的好意與溫情。於是,當與父母的關係不融洽時,人會覺得自己心靈與身體的安全被剝奪,覺得自己得不到親情,覺得自己的好意與溫情得不到回應而哀傷、難過。這種感情被剝奪、得不到、被拒絕了,但他們卻不向你道歉。如果他們對你道歉的話,說不定你的感受就會不一樣,但父母卻不這麼做,所以你覺得自己很吃虧。我認為,這就是無法原諒父母的情緒的真實面貌。坦然面對親子關係因此,如果可以認為就算吃虧也好,去原諒對方的話,與父母的關係就能破冰。安慰自己如果感覺被剝奪、得不到也沒辦法,勇於接受這種吃虧的狀況,我覺得這才是最重要的。就像聽到「人人有獎!」這句廣告標語去買了那項商品,自己卻沒得到獎品;或像聽他人說:「買到賺到!」而去買股票,卻只有自己賠錢一樣。請把這種吃虧,看成沒辦法的事,坦然接受。話雖這麼說,但一想到要把應該從父母那裡得到的愛,看成「吃虧」,還是很困難,所以原諒別人不是件容易的事。就算再不甘心、再挫敗、再無法原諒,還是要試著原諒。請做好覺悟,就算有可能做不到,也請試試看。別活在失去親情的陰影之下對你做出那些過分行為的父母,對你來說或許就像犯人一樣。而原諒這樣的他們,就像做出無罪赦免的釋放一樣,再也沒有比這感覺更吃虧的。但是,就算這個罪犯被判了死刑,被剝奪的東西、所吃的虧也找不回來,也不會得到補償(或許有時候可能會得到補償)。要是你一直無法放下,就會過著緊盯著那個人的人生。緊盯著罪犯過活,自己也無法獲得自由。因為必須一直盯著他,活在他的陰影之下,因此,請提起勇氣放手:「我就吃虧給你看!」這是我的建議,希望你能試試。雖然到底要不要這麼做、要不要提起勇氣,最終的選擇權還是在自己手上。(本文摘自/我們總是用惡毒的話傷害最在乎的人/大是文化) 

輕描淡寫的道歉 對人傷害更深

輕描淡寫的道歉 對人傷害更深#心靈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道歉時太過輕描淡寫令人反感。我去芝加哥造訪一位朋友時,困在旅館的電梯裡長達四十五分鐘,但感覺像受困了四十五年。那發生在午夜之後,電梯的警鈴似乎壞了,那實在是很可怕的經驗。輕描淡寫的道歉 傷害更深、更久我打電話給旅館的負責人,也寫了一封抱怨信給她,收到的回應是:「很抱歉造成您的不便,我們會盡快處理問題。」我實在很想當面對她怒吼,但我沒有那樣做,我實在無法接受她的用字遣詞。輕描淡寫的道歉發生在重要的人際關係時,這種於事無補的道歉反而傷害更深、更持久。如果犯錯的人無意彌補過失,「我很抱歉」聽起來會更加空洞,缺乏誠意。我有一對夫妻朋友,平時省吃儉用,最近花大錢去一間高檔餐廳慶祝結婚紀念日,但服務糟透了。他們等了很久才吃到開胃菜,等了更久才上主菜及結帳。他們一開始就告訴服務生,他們用完餐後還要去聽演奏會,必須在幾點以前離開,所以服務生很清楚他們的狀況。道歉加上適切彌補 更能傳遞歉意後來妻子向服務生抱怨,要求他們找經理出來。但經理只會頻頻道歉,說他會把問題轉告給廚房,他至少說了三次「我實在很對不起兩位」。偏偏就是沒說:「今天的酒由餐廳免費招待」或「開胃菜免費」,他完全無意彌補過失,也許這樣做幫公司省了一點錢,但他也永遠失去了兩名客人。在人際關係中,若無法做出適切的彌補也一樣糟糕。例如,你不小心把咖啡灑在朋友的地毯上,並為此道歉十次,卻從未起身幫忙清理,或主動表示你願意支付清洗地毯的費用,十次那種道歉就只是隨口說說而已。好友生日你剛好安排遠行,你為此向他道歉。如果能馬上想出替代方案,展現出你真的在乎,那會更有幫助。(本文摘自/如果那時候,好好說了「對不起」/究竟出版)

怕孩子變小霸王 爸媽該順著孩子嗎?

怕孩子變小霸王 爸媽該順著孩子嗎?#心靈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有一種孩子,凡事一定要按照他的方式去做,固執到近乎無法溝通,像這樣的狀況也很讓父母傷腦筋。有位媽媽就曾很頭疼地對我說:「我的孩子有很重的次序感,幫他開水龍頭的水,他就非常生氣,非得要關掉讓他再開一次;電梯不是他按的,馬上尖叫大哭,要重按一次;還沒進門,就急著來搶鑰匙,一定要自己開門進去,不然就又哭又鬧的。這種鬼打牆的事好多,該順著他,還是該堅持原則?」關於這類的情況,我有幾點看法,大家先思考看看。1) 年齡還小的次序期/當孩子年齡還小,在心智發展過程中,會有一個次序期的發展,也就是對於日常生活裡的事,都覺得一定要有他的標準步驟。次序感比較重的孩子,可以被改變的彈性就比較低,所以爸媽很容易踩到地雷。2) 最佳時機不是衝突當下/很多爸媽選擇在地雷爆炸當下,直接教育,深怕孩子變成小霸王。這樣的原則及觀念是對的,但做法不一定正確。因為孩子年齡還小,情緒一上來後,很難進到思考的層次。這當然要教,但絕佳時機是在平常的時候教,而不是總在衝突當下教。3) 孩子覺得沒有被尊重/其實小小孩也需要人家尊重,如果你告訴他什麼不可以,一定也要簡單地把原因告訴他,或者是給予其他的選擇,轉移孩子的注意力。不然,其實教養的當下,是再放大衝突,讓孩子覺得爸媽很討厭。我最近看到一個孩子,在買玩具時不能等待排隊,跟爸媽說:「為什麼這麼久?我好想趕快玩!」爸媽跟他說:「不行,怎麼可以插隊!」接著孩子就大哭大鬧,又搥又打的。看來,父母要堅持是對的,但他們該如何面對當下的情緒,這是當爸媽都逃不掉的一課。引導孩子反思行為及情緒才是教育的目的前陣子,我的指導教授跟我說:「我本來期待你的腦科學研究結果,是推翻前一位心理學大師提出的定律,結果你順著他的理論講下來,研究就沒這麼精彩了。」我想想,真的是如此。都已經在追求最高等的學問了,還這麼中規中矩,哪有可能有什麼突破呢?如果擇善固執是通往成功道路的一扇門,那麼,有彈性的思想與思考能力,可能就是打開那扇門的鑰匙!引導孩子可以反思自己的行為及情緒,自我調整固執的行為,就是教育的目的。(本文摘自/教養的秘密/時報出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