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身

事事仰賴妻子 男性老年單身怎麼辦?

事事仰賴妻子 男性老年單身怎麼辦?#單身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一般提到長壽,大家容易聯想到女性,其實,男性也不少,因此當我們思考單身族時,男性的部分也是重大議題,不能忽略。因為對於要獨自度過老後時光,沒有心理準備、且不具備相關知識的男性,多數會罹患被遺棄症候群,而在孤立的黑暗中獨自啜泣。職業婦女還需照顧家庭 壓力大、工時長女性進入社會工作,在社會中取得一席之地,我認為這是好事,但從生物學角度來看,在女性生來就較為柔弱的身體與精神上,加諸超乎本人所能承受的壓力,這個壓力正是壓垮女性健康的最後一根稻草。這樣說,或許有語病,但我發現,與靠丈夫薪資度日的女性相比,職業婦女的癌症發生率確實高出許多。令我擔心的是,未來的時代仍舊是女性進出職場的時代。若是雙薪家庭,女性還需要同時肩負育兒工作,需要工作的時間是丈夫的兩倍以上。即使年輕時,可以靠年輕體壯來支撐,但隨著年歲漸長,難免不會出現累積出來的壞影響。妻子恐先離世 男性須獨自自理生活因此,未來女性先於男性離世的可能性,遠高出現在許多,屆時獨留人世的男性,真能靠自己的能力幸福地過著單身生活嗎?或許現在的你在公司擔任部長,但試想,如果未來退休後,那個身兼母職的老婆已經不在人世。過去在職場的豐功偉業已然過去,如同不存在,只剩下上了年紀又單身的現在的你,人生已經接近終點,雖然可悲,但這就是年老的真實。我期待,認真面對「老後單身一人」的男性人數能再增加,男性們能更大聲地為自己發聲,那麼日本的福利狀態也會有所改變。(本文摘自/獨老時代/世茂出版)

你的單身體質如何?4大要點來檢視

你的單身體質如何?4大要點來檢視#單身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單身好嗎?」這是一個困擾無數單身者的問題,尤其做為一個單身女人,時間久了,變得愈來愈獨立,生活上的大小事都能一個人自在面對。然而,伴隨年齡增長,想法不再像以前那般單純,對喜歡的事物也逐漸有了定見,雖然偶爾感到孤單、寂寞、有點冷,但終究不願失去對自由的想望。選擇單身,等於給予自己重新看待生活的機會。因為單身,最能體現一個人最自由、最無所畏懼的狀態。但你確定一個人能過得好好的嗎? 能夠獨自到餐廳吃飯民以食為天,人每天都要吃飯,單身一個人是否還是想吃什麼就能吃什麼,這點顯得非常重要。然而,獨自一人到餐廳吃飯,可不是指在便利商店、小吃店、拉麵店用餐,而是指到高級餐廳,神情自若地選擇面向門口的大桌,點上需費時兩到三小時的套餐,大聲地宣告:姐吃的不是餐點,而是「氣氛」。 能夠抵擋各方暗箭「還沒有對象啊?該不會是有什麼缺陷吧?」「要不要去檢查一下,搞不好是同性戀?」「欸,再不隨便找個男人嫁了,就生不出來囉!」如果有「惹火單身女性的一句話」 競賽,單身者一定能夠立刻列出一百條金句, 秒登冠軍,拿下最大獎,並且還可再附贈解法大全,嘉惠各方大德。 能夠自在找樂趣日本曾經做過一項「孤單級數表」,判斷自己對於寂寞的容忍度,從等級較低的一個人看電影、唱KTV、打保齡球、看海,到等級較高的去動物園、水族館和遊樂園,想必厲害的人一定還可以一個人坐在雲霄飛車的第一排,自嗨到不行。 能夠沒有工具人單身的人,尤其是女人,一人得分飾多角,一會兒成為電腦維修技師,一會兒又化身水電工。經過多年的角色磨練,哪天真要拍成電影時,想必連奧斯卡金像獎影后梅莉.史翠普、艾瑪.史東都比不上自己的純熟演技,能榮獲最佳多重演技大獎。(本文摘自/我的生活我作主/好的文化)

單身輕鬆只限年輕人!老了陷孤獨

單身輕鬆只限年輕人!老了陷孤獨#單身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我本身就是個單身族,這許多年一直專注於「獨居生活」這個主題,從事撰稿工作。之後隨著年齡增長,在四十歲時代、五十歲時代,我所關心的是「從獨居生活轉變成為老後獨居生活」。以往單身者被當成異類 貼上孤獨標籤已過了三十個年頭,單身這個名詞早就被社會大眾所接受,但在當時,單身指一般未婚的單身者,還飄散著淡淡的孤寂感。社會大眾根本無視單身者快速解決飲食問題的優點,單就物理性的一個人來看,常自動為我們貼上孤獨的標籤。請各位回想一下,距今不久前,當男性女性未婚者即將要面臨三十大關的時刻,身邊的親朋好友無不催促著「儘早結婚吧」,宛如單身是異類的那個時代。我自己在其中也未曾能倖免,所幸就算是親朋好友催促,父母也從未提過隻字片語,即使如此,經常得面對他人對於單身孤寂的提醒,也讓我困擾非常。單身好輕鬆 只限年輕人沒想到,時間一轉來到現在,「一個人」或「單身」等於「寂寞的人」的刻板印象已經改變,隨著時代演進,人們的想法也有所轉變了。最近的趨勢更是每個家庭都有一位未婚的孩子,未婚者已然增加,看來不論是父母或是社會大眾,已經不再拘泥於「快快結婚吧」的想法。我覺得,現在當大家說著「一個人」或是「單身」時,反而給人一種「好輕鬆」的意涵,而不再是「寂寞」。只是,這樣的現象只限於年輕人,如果是接近能實際感受到死亡的年齡時,「好輕鬆」就會隱去身影,取而代之的是「單身的寂寞」,這個現實將宛如僵屍般復活,使人深陷其中。(本文摘自/獨老時代/世茂出版)

與父母同住很穩定?易失去財務警覺心

與父母同住很穩定?易失去財務警覺心#單身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財務自由需達成幾個要件才算完整,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不管想做什麼,錢都要夠用。前提就是沒有任何負債,即使有也必須要有能力清償,並且考量財務槓桿的貸款,而非單純的負債。生活穩定、開銷少 仍無法防備意外今年三十二歲的Helen,單身和父母、妹妹同住,薪水不高,沒有什麼特別的物欲也沒有多采多姿的社交生活,唯一樂趣就是一有錢就到國外旅遊。因為住在家裡,父親工作位居高階,收入頗高,所以家裡的房貸、水電瓦斯、伙食費等,Helen從來沒出過一毛錢。扣除自己的基本開銷,每次戶頭上只要多出一萬,她就開始訂機票,不足的部分就刷卡分期付款,最愛到日本旅遊,錢全都用在旅遊上。即使戶頭上的存款沒有增加,當了好幾年月光族,Helen也沒擔心過自己的生活。直到有一天,因為大環境不景氣,父親的公司開始無預警資遣高階員工,父親被迫提早退休,家中頓失主要收入。單身和父母同住 對財務失去警覺Helen的父母親沒有太多的存款,房貸需要由她跟妹妹負擔,這時才發覺原來妹妹沉迷購買名牌包,卡債竟高達上百萬。家裡的問題一個接著一個爆發,最後只好賣掉長久居住的房子,一家人過著欠債度日的生活。人生的難題很多時候都是發生於一瞬間,沒有穩健的財務狀況,就得失去選擇的權利。即便單身與父母同住,很多生活開支其實都是父母負擔,才會出現「目前不太需要錢」的錯覺,對財務狀況失去警覺心,陷入卡債的惡性循環。此外,若家中出現不長進的兄弟姊妹,或因父母親幫親戚作保而牽連財務問題,除了需面對自身的財務狀況,甚至還得替家人解決困難。(本文摘自/我的生活我作主/好的文化)

單身真好!讓自己優雅的老去

單身真好!讓自己優雅的老去#單身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經過多年單身來的內在外在自我鍛鍊,練就一身出得了廳堂的落落大方,和入得了廚房的賢淑能幹,煮飯、洗衣、拖地、倒垃圾樣樣都能自己來。相較於朋友們的貴婦生活,單身「跪婦」生活更厲害,隨時可以變身時下最夯的「掃地機器人」。除了不需另外花錢買,做完這件事還能立刻做另一件事,一機多用途,堪稱史上最划算。單身自我時間安排很重要美食、美酒、名牌當前,能否抗拒忍不住伸手的衝動?一邊是顏值爆表的韓劇歐巴,一邊是性感腹肌人魚線的美劇男星,能否按耐得住整夜追劇的強烈欲望?身為新時代單身女性,就算看到尺度超乎想像的肌肉男,和種種美好誘惑,都要學會不流口水。單身找不到人一起出去玩,選擇自己在家看電影,剛好看到很可怕的鬼片,只好把聲音關小一點、被子裹緊一點。還好就算鬼片再恐怖、驚悚,外加懸疑又血腥,也比不上三姑六婆竊竊私語的威力。照顧好自己 美好的老去單身生個小病還貼上FB討拍取暖,實在太幼稚,備好基本的常備藥箱,讓自己少受點罪才更實在。雖然說自己的健康自己顧,只是現代醫學好到讓人動不動就活超過七、八十歲,搞不好還得擔心太懂得照顧自己,活到連保險公司的存活率都沒比自己高。在單身無所畏懼的情況下,提前安排老年住所、生活方式,並為自己的離去方式做主,是一件幸福的事。優雅的老去,也代表過著有自我堅持的質感生活,所以就算只是想喝口水,儘管穿著寬鬆的睡衣,也堅持要走到廚房,拿起珍藏的英國皇家高級骨瓷杯才肯喝。(本文摘自/我的生活我作主/好的文化)

男性上班族小心 年老恐淪為自大男

男性上班族小心 年老恐淪為自大男#單身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男性跟女性不管個性、思考還是價值觀都大不相同,女性即使單身也能很堅強,原因在於「她們並沒有想要從跟男性的關係中獲得幸福」。女性喜歡與同性朋友熱熱鬧鬧大聊特聊。即使先生去世,只要跟朋友們談話就不會墮入孤獨的無底洞。重點在於「有說話的對象」。不需要異性存在,也能泰然自若的生活。年老男性失去工作 也失去鬥志在我住家附近,有許多八、九十歲的未亡人,她們都能硬朗地獨自生活。有人熱愛聽某個演歌歌手的演唱會、有人熱愛書法,一整天都沉浸其中、外向的人則與朋友去看看寶塚劇團的演出、參觀各種展覽等。另一方面,男性又是如何度過單身生活呢?在我看來,不少男性在失去妻子當下,就宛如氣球洩了氣般,失去了生氣。好比日本男性在失去職場的頭銜後,就一併失去鬥志一般。其中,尤以上班族男性的狀況最糟。他們在年輕的時候力拚事業,看不見其他東西,結果在職場生涯中失去了自己。女性比起男性 年老更懂得享受生活原本極其平凡的人,一旦在公司招牌下長期生存,多會誤以為自己遠比原本的自己來得偉大,即使退休也無法忘懷曾經的豐功偉業,因此讓身邊的人避之唯恐不及,進而遭到孤立。從生物學的角度來看,女性其實遠比男性要來得有生命力。女性具有較強大的意志力,也較堅強。只有體力較男性弱而已。沒錯!女性只要有足夠的經濟能力,真的什麼都不怕。男性多老後單身 應提早開始考慮要從九十歲以上的超高齡者之中,找到活力充沛的男性相當不容易,但要找到活力充沛的女性卻簡單得不得了,從這一點就可看出女性的生命力。說起來,男性才更需要好好思考關於「老後單身一人」這個人生課題才是。高齡單身男性,在未來人數將急遽增加。一聽到「老後單身一人」,不知為何令人直接聯想到孤獨死,但是各位千萬不要悲觀,也有不少男性在年老後是過著幸福的單身生活的,請不要放棄尋找積極且幸福的老後單身人生。(本文摘自/獨老時代/世茂出版)

單身花費少?反而易出現財務漏洞

單身花費少?反而易出現財務漏洞#單身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單身是一場自我探索之旅,雖然現在一個人過得輕鬆自在,但未來也是得一個人生活,必須面對現實層面中生老病死的問題。凡事都得靠自己的單身者,更需要為未來生活提前做好準備,透過縝密的財務規劃就能避免恐慌與焦慮,才不會被突如其來的意外打亂生活節奏。單身更享受當下 忽視財務問題無論你現在幾歲、單身的原因為何,你想過未來的生活需要多少錢才夠嗎?很多人認為單身的人花費會比較少,反正一人飽就全家飽,但因為感覺不到錢的重要性,常會覺得夠用就好,而且沒有家累的單身者更會落實「享受當下」的想法,為了讓單身生活精彩不留白,反而比較容易忽視財務問題。沒有節制地吃喝玩樂,左手賺右手花,無論是外出旅行、與親友聚餐,還是藉由購買精品、各種課程投資自己,有時反而比有家庭的人花費更多,最後才發現財務出現大漏洞。奉養父母、景氣不穩 不時急需用錢然而進入三十歲後,各種家庭責任、疾病及意外負擔紛紛報到,隨著年齡增長, 各式各樣的花費名目也愈來愈多。沒有小孩的人即使不用養育下一代,但父母卻漸漸步入老年、面臨退休,奉養父母和照護需求的費用逐漸增加。再加上大環境景氣不穩定,也可能突然就失去收入來源,無人可分憂互助之際,一旦遇上重大關卡,臨時需要用錢卻拿不出來,就顯得捉襟見肘。看待理財這件事,很多人的藉口都是「等有需要再來學習」,但正所謂:「你不理財,財不理你」,理財最重要的目的就是達到獨立自主,唯有財務自由,才能讓生活有更多選擇。(本文摘自/我的生活我作主/好的文化)

別亂攻擊 「老處女」是讚美!

別亂攻擊 「老處女」是讚美!#單身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在現代社會,我們相信身體是自己的財產,無論是安樂死或隆胸手術,要作甚麼都沒有人管的著,我們將高度自尊心視為身心健康的證據,但大家卻不想跟自己相處。獨處是最有效率、培養創意的方法我們認為道德與社會習俗為個人自由帶來限制,但是我們卻害怕那些離開群體、發展出「古怪」習慣的人,我們相信所有人都有個人的「聲音」,而且無疑富有創造力,可是,「獨處」明明是公認最有效率、培養創意的方法,但我們卻會以有色眼光懷疑這麼做的人(或作出更糟的反應)。我們自認獨一無二又特別,值得擁有幸福,但我們卻害怕獨處,我們將個人自由與自治稱為我們的權利、是值得讚頌的東西,但有時卻覺得行使自由自治權的人很「可悲、錯亂或壞心」,甚或是同時冠上這3種污名。老處女 由讚美變為人身攻擊老處女這個字在中世紀其實是讚美詞,Spinster是最擅長紡紗的人,通常是女性,擅長紡紗的女性可以自給自足,這也是中世界女性達成經濟獨立的少數途徑之一。這個詞後來廣泛應用到所有女性身上,表示適婚年齡女性是自由選擇進入這段關係,而非出於經濟窘迫,現在這個詞成了人身攻擊,因為我們害怕這種女性可能有反社會人格,而這種恐懼也延伸到了男性身上。單身和獨處 被認為是自己的錯單身和獨處就跟吸菸一樣,是任何人都覺得自己能隨口無禮批評的特質,這種情況相當嚴重(而且跟吸菸一樣,會被認為是你自己的錯),甚至連一般的社交禮儀和容忍度都會被拋到腦後。社會將單身男女形容成「可悲」還不夠,通常提及自認為悲傷的事情時,我們都會躡手躡腳,甚或過分如履薄冰,我們不會輕易開口評論許多悲傷的事件,大多數人還會盡可能避開死亡、無子、殘缺和末期疾病等話題,在晚宴上問人殘疾和疤痕的由來不符合社交規範。(本文摘自/艾倫狄波頓的人生學校 開始享受獨處/時報出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