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科

根管治療不痛不回診?小心牙齒斷裂

根管治療不痛不回診?小心牙齒斷裂#牙科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1名20多歲患者因原先根管治療的上排小臼齒咬裂了,原本以為牙齒不會痛可以繼續用,想不到吃完東西牙齒就整顆裂掉。講話、吃東西都很不習慣,更不敢張口笑。經檢查發現牙齒咬頭斷裂,根管治療的充填物早已暴露且變色,X光片影像更顯現牙細菌已經跑進根管內。經2個月的臨時固定牙套製作以及重新根管治療後,患者的牙齒接受釘柱和複合樹脂的復形,印模完成假牙牙冠。根管治療未做完填補 恐致牙齒斷裂奇美醫學中心牙醫部贋復科主治醫師林靖傑表示,牙科常見因外傷撞到牙齒或蛀牙太深而需根管治療(抽神經),解決牙齒因牙髓神經感染造成疼痛的症狀,讓牙齒能夠保留下來繼續使用。很多人根管治療後,症狀獲得紓解改善就不再繼續回診,接受牙齒正式填補或製作正式假牙。時間一久,臨時填補物脫落,口水及細菌污染原本的根管系統,造成根管治療失敗,甚至牙齒斷裂。研究指出,根管治療的入口窩洞會降低5%牙齒強度,牙齒有鄰接面的缺損,牙齒強度將降低20至63%。但需要根管治療的牙齒因為外傷或蛀牙,往往缺損很多齒質,尤其是牙齒邊緣脊的喪失,大幅影響牙齒的強度。抽完神經的牙齒對於疼痛的感覺比較不明顯。疼痛的刺激是一種人體的保護機制,如果牙齒的本體感覺降低,咬到硬物或咬合力過重而不自知,不自覺增加牙齒斷裂的風險。根管治療需經填補 避免再次受感染牙齒根管治療後適當的復形填補物修補能夠取代缺損的齒質空間,避免根管系統再次感染,保護剩餘牙齒齒質。牙齒復形方式則需視齒質多寡,如果齒質結構完整,沒有鄰接面喪失,可考慮直接以正式材料填補(如複合樹脂),如果缺損較大,但牙齒鄰接面結構完整可以做嵌體復形。牙齒鄰接面喪失則要考慮冠蓋體復型。林靖傑醫師表示,如果牙齒大範圍結構喪失,則可能要考慮在根管內放置釘柱復形後,再製做牙冠復形。根管治療成功率超過9成,但治療完如果沒有適當的復形物保護冠部密封性,將大幅降低長期成功率。有學者認為根管治療後,有適當的假牙贋復物製作,根管治療才算完成。

看牙亂動危險?兒牙鎮靜助治療更精準

看牙亂動危險?兒牙鎮靜助治療更精準#牙科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不少小孩很害怕看牙,只要一進牙科診所、躺上診療椅,馬上躁動、大哭。兒童牙科邱博敏醫師表示,門診中,曾遇到小孩一坐診療椅,檢查器械一靠近,馬上大哭。邱博敏醫師指出,門診中上述情況並不少見,小孩一旦有蛀牙,又沒接受詳細診斷、治療,情況只會越來越嚴重,而小孩對看牙所產生的恐懼,不只可能讓療程中斷,也會增加看牙風險。小孩一亂動 牙科治療風險就會上升舉例來說,小孩小小的嘴,要以高速器械治療,已有一定困難度,如果小孩又因緊張亂動,高速器械很容易引起口腔破皮,甚至可能割傷舌頭,因此小孩若需要接受全口治療,或需要接受根管治療等較複雜療程,醫師就可能建議運用兒童牙科鎮靜技術,降低小孩看牙恐懼,進而幫助小孩在安全、平靜狀態下接受完整、精準的治療。兒童牙科鎮靜技術 幫助治療、檢查更精準兒童牙科麻醉專科醫師李怡慧表示,兒童牙科鎮靜必須透過經專業訓練、認證的團隊才能精準執行。目前兒童牙科鎮靜除了可用於治療,也能協助治療前的牙科診斷,有些小孩需要接受完整評估、影像學檢查,一旦亂動,檢查結果就會產生偏差,此時兒童牙科鎮靜就能發揮效果,讓檢查更仔細、更精確。養成良好潔牙習慣 才是預防蛀牙根本之道邱醫師也提醒,小孩若在牙科手術前有重感冒,或剛打過疫苗,便暫時不宜接受鎮靜療程。想要預防蛀牙,就要養成良好潔牙習慣,最好每半年接受一次牙科健康檢查,當發現有蛀牙、異常症狀,就要及早就醫,在醫師評估下,擬定適合的治療與鎮靜策略,不只讓治療更有效率,小孩看牙恐懼也會大幅降低。(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患者福音!牙科到宅服務開跑

患者福音!牙科到宅服務開跑#牙科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一名85歲女士中風後因插管下顎前牙鬆動,做了下顎前牙的鋼絲固定治療。日前因鐵絲部分斷裂,刮牙肉、牙齦常常自發性流血的情形頻繁,但因臥床無法前往牙科看診,醫院提供牙醫到宅服務,拆除斷裂鋼線及口腔清潔,減緩不適,提供照護者口腔衛教,且定期每2個月牙醫到宅服務。牙醫到宅服務可提供牙周病緊急處理、牙周敷料、牙結石清除、牙周病控制基本處置、塗氟,其他有潛在危險性的,再安排後送至醫院進行。身心障礙者缺牙、殘根、齲齒恐致身體惡化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口腔醫學科主任賴智信表示,身心障礙者受限於本身的障礙類型與程度,多數無法完善自我照護口腔健康,且因為牙科治療需要在治療椅上進行,無法至牙科看診的臥床病人,口腔照護需求總是被忽略。加上配合不易,缺乏足夠的口腔健康知識,使得口腔內缺牙、殘根、齲齒、牙周病等情形相對嚴重,不僅咀嚼進食不便,更可能因齒源性感染,造成身體狀況惡化。先評估口腔狀況 擬定治療計畫為服務嚴重行動不便無法到院治療的病患,提供適切安全口腔治療及衛教,經診斷符合居家照護條件(清醒時,50%以上活動限制於床上及有口腔醫療需求者),先請牙醫師到宅訪視病患,評估其口腔狀況,再依其口腔醫療需求擬定治療計畫,以及藥師提供藥事評估,經報備支援核准,與家屬確定時間,前往病人家進行治療。

美女牙醫撿珍珠做公益多才多藝熱愛助人

美女牙醫撿珍珠做公益多才多藝熱愛助人#牙科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醫師撿珍珠?對美女牙醫潘韞珊醫師來說,每一個孩子都是一顆美麗的珍珠,不能因為貧窮而被埋沒在塵土中,因此她推動台灣撿珍珠計劃,以資助這些未來的主人翁能夠繼續升學,未來再將愛心延續,讓更多孩子發光發亮。關懷社會「讓愛延續」從澳門嫁做台灣媳婦的潘醫師,從學生時代就認為幫助他人是件快樂的事,一直到她成為牙醫師,都不曾間斷對社會的愛心關懷,除了每月從不間斷的捐款及參加貧困地區的義診以外,2013年潘醫師發起了一個「讓愛延續」--台灣撿珍珠計畫,幫助有需要的團體或弱勢家庭找助學資助人,所有捐助金額直接送到被資助人手中,她動用個人所有人脈資源,一同資助從各個團體轉介過來的個案,並印製「讓愛延續」之社工筆記,介紹助學計劃源起與已(待)資助案例,希望更多人知道這項計劃並提供幫助。除此之外,潘醫師也將她對藝術的熱情與公益結合,她於自己親手設計的診所內規劃一條藝術走廊,展示了眾多藝術家與她個人的藝術作品,所義賣之金額全數捐予有需要的弱勢族群及藝術家本身。而工作之餘,像是每年春節都到市政府現場揮毫贈送春聯,更曾在台大醫院幫忙”藝術治療”,教癌症病房的患者做卡片,舒緩病患治療的痛苦。熱衷參與公益的潘醫師常被問到身具美女、慈善家、牙醫師、藝術家等多重美譽時的感想,她表示,美女不敢當,行善及藝術是個人興趣,也讓她做了許多有意義的事。說到本業牙醫師,卻自信滿滿的表示,聽過她「全口美齒重建」、「牙科與微整的結合」、「免開刀微創雷射牙周及植牙治療」等演講的醫師們,相信沒有人會質疑她的專業臨床治療,在國際研討會中也是如此!創新求變貢獻所學看來十分年輕的潘醫師,很難想像她執業12年,診所內的獎牌,感謝狀不計其數,更擁有國內外上百場牙科專業演講的豐富經驗,被封為「牙醫界的美女講師」。潘醫師由於不斷的整合與創新;已把現代牙醫學引領至融合美學與功能的顏面改造新概念,她更表示,全臉都可以化妝,唯獨牙齒無法上妝,小小的一顆卻影響人體如脊椎及足弓等部位的健康,甚至在顏面美型也極為重要,真的要好好保養自己的牙齒,才能由內到外,成為全方位的型男美女!< 讓愛延續官網 >   讓愛延續─撿珍珠計畫「讓愛延續」計畫需要社會熱心人士共同的支持,使這社會本來被遺棄或埋沒的珍珠生能得到更多關懷與照顧。人生在世,除了吃、喝、玩樂能讓我們感到心情愉快外,如果能盡自己的力量,幫助到有需要的人,把行善變成一種習慣,那也是一件讓人很快樂又很有意義的事情!您也能跟我一樣,成為”行善最樂”的一份子,讓我們一起加入志工吧!www.loveprolong.org   

非法牙科私自注射 打擊密醫認明執照

非法牙科私自注射 打擊密醫認明執照#牙科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坊間不少非法牙科隱身民宅中,因將擺設成類似醫療機構,吸引民眾前往,但不具醫師資格,卻執行醫療行為,或於民宅執行醫療處置,民眾聽信親友介紹往往不加查證就進行醫療行為,為提供民眾正確就醫資訊及建構安全就醫環境,高雄市衛生局特別於今年規劃訂定密醫稽查計畫,針對醫療機構及非醫療機構進行查察,以杜絕密醫之情事發生。高雄市政府衛生局特別鎖定高度懷疑場所及民眾檢舉案件,102年1月份結合警察局共計稽查22件疑似密醫案,稽查場所包含西藥房、齒模、推拿、民宅等等。102年1月發現齒模所擺設有牙科診療椅、牙科器械等設備,現場64歲張姓男子未具牙醫師、鑲牙生資格,卻替民眾執行牙科醫療行為,另發現63歲楊姓男子未具醫師資格,卻私自於民宅幫民眾注射針劑等醫療行為,另調查發現65歲黃姓藥師未具醫師資格卻在藥局執行問診、診斷治療、給藥等醫療行為,依據醫師法可處新台幣30萬元以上150萬元以下罰金。根據統計,99~102年1月止衛生局稽查疑似密醫案共178件,其中14件(齒模4件、中醫3件、牙醫2件、西醫3件、檢驗所2件)移送高雄地方法院檢察署辦理,經分析,民眾大多因不了解醫療機構是否合法及聽信旁人介紹,盲目就醫,進而危害到自身健康。    衛生局表示,為病患進行磨牙、修假牙,包含齒模製作後為病患進行咬模、試模及安裝,皆屬於醫療行為,應由牙醫師或鑲牙生資格者,或由領有齒模製造技術員依齒模製造技術員管理辦法,在牙醫師或鑲牙生指示下,始得為之;另醫療工作之診斷、處方、手術等醫療行為,皆屬醫療業務核心,應由醫師親自為之。衛生局呼籲民眾要認明醫療機構是否懸掛開業執照疑似密醫情事可衛生局檢舉,以確保自身健康。(圖/高雄市衛生局提供)

醫訊/如何預防口腔癌

醫訊/如何預防口腔癌#牙科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WTO國際癌症研究總署(IARC)認定「嚼含菸草的檳榔」或「同時吸菸與檳榔」會致癌,如口腔、咽及食道罹癌。I.A.R.C.又據新有的研究,發表「檳榔子屬第一類致癌物」,所以無添加物的檳榔子也會致癌。有鑑於此,台大醫院健教中心將舉辦「檳榔與口腔癌」講座,邀請該台大醫院總院牙科部鄭世榮總醫師主講,他是台大臨床牙醫所博士、台大牙醫學院專任助理教授,並名列商周良醫推薦網。活動內容日期時間以主辦單位最新公告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做確認,以免臨時更動或取消,當天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檳榔與口腔癌時間:101年1月11日(五)下午15:00~15:50地點:台大醫院總院兒醫大樓(台北中山南路8號,靠捷運台北車站M8出口或台大醫院站3號出口)B1講堂洽詢:02-2312 3456轉62114

兒童蛀牙率高 應養成牙科定期檢查

兒童蛀牙率高 應養成牙科定期檢查#牙科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根據調查,全國5~6歲兒童齲齒率達73.65%,而臺南市政府衛生局根據今年曾舉辦「健康101,寶寶一等一」兒童健康篩檢園遊會,參與口腔檢查的幼兒園學童中,發現罹患齲齒人數約佔80%,且約40%學童的齲齒顆數高達五顆以上,由此可見,如何將齲齒率降低,儼然已成為目前急需努力克服的目標。為了建立學童養成每年定期口腔檢查的習慣,台南市衛生局今年起,針對本市所有幼兒園學童發給口腔檢查表,希望能藉此降低孩童看牙醫的恐懼,達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目的。且從預防的角度著手,藉由轄區衛生所護理人員進入校園,宣導口腔保健及如何正確刷牙的重要性。根據研究報告指出,使用氟化物可降低齲齒率發生,所以國民健康局針對國小學童已開始實施每星期一次含氟漱口水使用;針對五歲以下孩童健保也提供每半年塗氟一次的服務。「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曾表示,要知道一個國家健康水準,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了解該國是否關心該國的孩童健康。所以讓兒童有一個健康的開始是各國政府必須優先關心的施政重點。而牙齒健康也影響到孩童的健康,因此臺南市政府衛生局提醒家長,應定期帶孩子到牙科診所接受檢查,對於年紀較小孩子要再次檢查牙齒是否刷乾淨及定期帶孩子到牙科塗氟。

高市12歲以下身障童 享牙科補助

高市12歲以下身障童 享牙科補助#牙科

人人都希望有一口好牙,但特殊需求者(身心障礙者)常因生活無法自理、且家屬不易幫忙清潔牙齒,產生了口腔問題,而需接受牙科醫療服務。因此,凡經高雄市政府社會局核發身心障礙手冊之12歲以下兒童,已寄發101年度口腔保健護照,持此護照至高雄市120家合約牙科醫療院所看診,即可享有健保掛號費、健保部分負擔、口腔篩檢及塗氟、裂溝縫填補及不鏽鋼金屬牙冠共五項費用之補助。身心障礙兒童因智能、行為或肢體受到限制,其口腔保健及治療較一般兒童困難,故為了讓身心障礙兒童可以就近接受口腔醫療服務、接受到更完整的口腔醫療照護,以落實口腔保健及早期治療之目的,並期能減輕家長的照護負擔,本局特提供十二歲以下身心障礙兒童口腔保健護照,只要家長善加利用手冊,相信定可幫助小朋友提升整體口腔健康狀況。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