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

東基歷經十年打拼 浴火重生、建構愛的循環平台

東基歷經十年打拼 浴火重生、建構愛的循環平台#急救

「我很好奇,一間醫院怎麼會參加台灣企業獎?而且還通過了初審、複審的書面審查?」台灣企業獎評審前往台東基督教醫院進行企業拜訪時,道出了心中的疑惑。經過最後的總決審,東基以「打拼十年,浴火重生、建構愛的循環平台」、「不只是一間醫院」的特色,脫穎而出,榮獲2008年台灣企業獎非營利組織「最佳社會貢獻獎」!台灣企業獎被定位為企業界的諾貝爾獎,今年邁入第六屆,成立以來深獲台灣企業人士的肯定。「蛻變與挑戰」是今年台灣企業獎的主軸,主辦單位表示,這是期許台灣企業在全球經濟衰退的疑慮中,重新收拾腳步,昂首向前,走出亮眼的新未來。台灣企業獎頒獎典禮上,代表東基上台領獎的東基院長呂信雄致上深深的感謝。他把這份榮耀歸給上帝、所有獻身後山服事的宣教士和全體同事,以及給予東基支持與關懷的愛心人士、好朋友。呂信雄院長是醫界少數不是醫師的院長,因著專業的醫務管理背景,使他獨到的見解與分析,得以帶領東基衝破困境,化危機為轉機。由花蓮到台東今年剛好滿十年的呂信雄院長,回想當初被派遣來東基擔任東基院長一職時,接下的東基正瀕臨關門的危機。幾經長考,他以逆向思考為東基找到短期經營的方針:「東基是一間醫院,但它又不是很大,它比大醫院設備、人才少,跟診所比又不方便。為什麼不反過來想呢?我們可以比診所設備齊全、又可以比大醫院方便。醫院有很多行政程序,所以我把行政程序縮短,讓它比大醫院方便,但又比診所設備齊全。」就長期發展而言,呂信雄院長剖析後後認為,唯有更新醫療設備、找齊專科醫師,甚至要擴充醫院規模,東基才得以生存。定位清楚後,呂信雄院長著手「找資源重建醫院」的工作。雖然有921大地震、911事件的衝擊,靠著社會大眾的慨然義助,東基新醫療大樓終於在2003年完工啟用、舊大樓也在第二年整修完成,以嶄新的設備及親切的團隊投入照護台東人健康的行列。環顧周遭的環境,呂信雄院長苦思東基的下一步,最後他為身為地區醫院的東基找到一個獨特的角色。「我覺得在急性的醫療發展有限,這裡已經有一個區域級的台東馬偕醫院,我認為醫療不是為了競爭來搶病人,應該做一些區隔與幫補,所以東基跟台東馬偕醫院有一個很好的合作關係,他們往急重症發展,我們往社區發展。」就這樣,東基成立了「一粒麥子基金會」一起來推動社區全人關懷工作。家戶探訪(居家服務、居家護理、獨居老人緊急救援連線通報服務)、老人送餐、山地巡迴醫療、老人日托等服務,也陸續開展。以老人服務而言,每月東基服務的老人就有一千五百名。兒童關懷方面,目前已設立十一個課輔班,每學期幫助兩百二十名弱勢家庭的兒童。如何以有限資源創造無限的服務價值,並形成愛的循環平台,是東基一直努力的目標。邁入第四十五年的東基,將繼續致力「醫療志業」和「老人照顧志業」,為弱勢族群謀求幸福。呂信雄院長藉此得獎機會再次呼求,希望能找到更多好醫師來台東一起守護後山,也希望社會大眾能繼續支持東基,讓愛的循環繼續轉動。

優質救護車怎麼選 告訴你5秘訣

優質救護車怎麼選 告訴你5秘訣#急救

合法的救護車如何選擇?除了大家平時所見之外觀白色車體、車頂有警鳴器及紅色閃光燈、車身兩側漆紅色十字及單位名稱,車尾漆有衛生主管機關核准字號(如「北市護車字第XXX號」)。最重要的是,能提供優質的服務,告訴您選擇的秘訣: (1)車輛內外部清潔、(2)張貼合格救護車之標示、(3)收費合理及主動開立收據、(4)穿著制服之兩位救護人員同時出勤、(5)隨車人員之服務態度良好。有關費用收取,民間救護車收費應依「臺北市救護車設置機構救護車收費基準」收費且不得超收,例如:由臺大醫院至振興醫院里程15公里,基本費之上限應為800元+【(15公里*2)*25】=1550元,如有2名初級救護技術員出勤1小時,則救護員費用為400元*2名*1小時=800元,所以總車資上限為2350元;同時提醒市民醫材使用需另計價,故如有特殊需求(例如:氧氣使用、抽痰…等)應事前告知,除能讓救護人員了解及掌握病人狀況,亦減少勤務結束後,在費用收取部份之爭議。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為保障市民安全,每年針對合格立案之民間救護車機構所登記每一輛救護車進行3次檢查(1次定期檢查與2次不定期檢查) ;同時,每年依據緊急醫療救護法第21條規定,對於本市合格立案的民間救護車機構進行督導考核,考核項目包含機構管理、車輛管理、人員管理與教育訓練及政策法令配合度。此外,更加強車輛運行安全性,首創全國推行救護車機構自主管理措施,包含勤務前自我檢測(如酒測情形、駕照是否完備)以及救護人員教育訓練等,期提供市民優良的救護服務品質。希望民眾可多關心及提供衛生局意見,若發現或搭乘可疑之救護車輛,請記下該車輛車牌號碼並向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檢舉,共同為緊急救護品質把關,檢舉電話:臺北市民當家熱線1999轉7122。

熟悉「哈姆立克」急救法,您也可以救人一命!

熟悉「哈姆立克」急救法,您也可以救人一命!#急救

近日報載,一位大學研究生因參加大胃王比賽不幸噎死之消息令人惋惜,行政院衛生署新竹醫院急診科林保方主任表示,其實異物梗塞是可以利用「哈姆立克」急救法來救人一命的!林保方主任指出,二年前曾發生一位住院老太太由外勞餵食吃蛋糕,突然發現老太太無法發聲且嘴唇發紫,此時,照顧隔壁床的一位看護見狀,立即從老太太背後抱住她,立即施予「哈姆立克」急救法,隨即老太太便咳出了一大塊蛋糕,而且呼吸立刻就恢復正常,等病房的醫護人員火速趕到時,老太太已經脫離險境了。「哈姆立克』急救法的施行是施救者站在患者後面,一手握拳並以虎口面放在病患肚臍與劍突之間的腹部,另一手放在拳頭上並緊握,施救者雙手重覆作快速往上、往前推擠的動作,以便將哽塞食物推出,以維持病患之呼吸通暢。林保方主任呼籲,異物梗塞比較容易發生在老人、小孩及狼吞虎嚥的人身上,因此,民眾要多加注意小朋友吃果凍、椰果、湯圓、堅果等零食;而老人部分,則要注意假牙是否固定好,咀嚼能力差者儘量將食物打碎食用,湯圓、果凍宜避免,一般人則要避免口中有食物時說話以及狼吞虎嚥。更重要的是,這是一種簡單而且有效的急救術,若人人都能學會「哈姆立克』急救法,則任何人都能在緊急的情況下救人一命。

蛇咬傷的處置及預防

蛇咬傷的處置及預防#急救

台灣氣候溫暖潮濕,森林茂密,是毒蛇適合繁殖的環境,特別在東部因開發較少,被毒蛇咬傷的機會大,容易危及生命,因此能認識各種毒蛇的特性,預防被毒蛇咬傷及被咬傷後正確的緊急處置方式,並儘早送醫院治療,就能避免致命的後果。 (一)出血性毒:百步蛇、赤尾鮐(赤尾青竹絲)、龜殼花。(二)神經性毒:眼鏡蛇、雨傘節。(三)出血及神經性毒:鎖鍊蛇。  出血性毒可造成咬傷處局部腫脹、瘀血、疼痛,若未經治療,腫脹會迅速由咬傷處向上擴展,形成水泡、肌肉壞死,各器官出血、血壓下降、休克及昏迷。其中以百步蛇為體型最大的毒蛇,毒液量較多,致死率也最高,但目前因數目稀少,已被列為保育類動物。赤尾鮐分佈廣,數量最多,咬傷率最高,但致死率低。龜殼花的咬傷率則僅次於赤尾鮐,致死率也不高。  神經性毒作用於運動神經與肌肉接合,造成肌肉麻痺複視、眼瞼下垂、無力、瞳孔擴大、噁心、嘔吐、呼吸麻痺及昏迷,不似出血性毒局部腫脹會擴散,較少疼痛。其中雨傘節具有神經毒及心臟毒,致命率較高。另外鎖鍊蛇相當少見,為合併出血及神經性毒蛇,毒性不亞於百步蛇。  毒蛇有喜歡棲息的地方,如草堆、石縫、枯木、竹林、陰濕處、溪畔,在經過時應特別注意,持杖打草驚蛇讓牠自動走開,且個人宜穿皮靴或厚長褲,勿嘗試抓蛇及逗蛇。※緊急處置法如果不幸被蛇咬傷後,台東基督教醫院 洪樂堯醫師建議,有幾樣緊急處置非常重要:(一)認清蛇的形狀、顏色及特徵。  (二)除去患肢上的戒指及束縛物。  (三)患肢位置低於心臟,盡量保持靜止不動,減緩毒液擴散的速度。  (四)以彈性繃帶包紮於傷口上方,減少毒液回流,包紮範圍愈大愈好。  (五)不可使用冰敷,以免造成組織壞死。  (六)不可使用酒精,以免毒液擴散。  (七)傷口毒液用口吸吮,非不得已,不建議使用。  (八)儘速送醫院接受治療。

正確處理眼睛的外傷

正確處理眼睛的外傷#急救

意外傷害造成的眼睛傷害正確處理可避免視力喪失,因為 決定眼睛傷害的程度是困難的,所以只要初步處理完成就要趕快醫處置,送到眼科醫師,家庭醫師,或者立刻到就近醫院的急診室。 諾貝爾眼科 張朝凱醫師指出急救處理對眼睛預後非常重要,常見的眼科的外傷和注意事項如下:( 1 ) 細片在眼睛中:不要揉搓在眼睛中的細片或微粒,拉起上眼皮超過下眼皮讓睫毛把在上眼皮內面的細片刷下,眨眼數次,使眼睛中的微粒移出,假如細片還是存留,把眼睛閉上並且求醫。 ( 2 ) 眼睛撞擊:立刻用冰敷15分鐘來減少疼痛和腫脹,若有眼球變 黑或眼睛模糊通常是眼內傷害的信號,立刻去看你的眼科醫師。( 3 ) 眼睛和眼皮的割傷:輕輕的將眼包紮且立刻求醫,不要嘗試用水沖洗掉或移除黏在眼睛內的物體,絕不要加上任何壓力到受傷眼或眼皮,且要小心不要揉搓眼睛。 ( 4 ) 化學灼傷:立刻要水沖洗,用手指儘量使眼睛張大,將頭置於水龍頭下或者從任何清潔容器的水將它澆在你的眼睛內至少15分鐘,慢慢的且是持續的,儘量轉動眼球使化學物能洗出,不要使用眼罩,也不要包紮眼睛,當上述步驟處理完之後,要立刻求醫。 因此立刻且正確的處理眼睛傷害能夠拯救視力,記得急救處理是相當重要的,也就是立刻處理直到有經驗的醫師來,萬一有意外傷害到眼睛立刻求醫是明智之舉,尤其是有痛感或任何影響或傷害視力的疑問。拯救視力最好的方法就是安全第一, 而對眼睛傷害最有效的治療就是預防。

高山症的陷阱

高山症的陷阱#急救

【高山症的發生與身體強健與否,沒有絕對關係】台東基督教醫院 陳政介醫師指出早期症狀的確很像感冒:頭痛、頭暈、全身無力、注意力無法集中、咳嗽等。但千萬不可以當作感冒來處理,應該這麼說吧,「在山上,寧可把感冒當作高山症來處理而不要做反了!」強健的人照樣得高山症,不得不慎。【下降、下降、再下降】這七字箴言是處理高山症的黃金定律!問題就出在「下降」。什麼時候下降?怎麼下降?下降到哪裡?深入剖析「下降」的意含。「下降、下降」,表示還有機會下得了山。一般說來,在天候許可下,才會不放棄繼續攻頂。然而天候不是一直不變。災難多數就是天候突變,導致失去下山的第一時間所造成的。天候不好,不用說,通常會立刻下山。問題就在「天候好」的情況。不要被矇騙了,心中要感謝老天爺賞賜機會下山,而不是等等看,更不是鼓勵繼續攻頂。【別太依賴高科技或空消、直昇機】不是我們的空消、直昇機救援訓練不好,而是台灣山地特殊地形與天候的影響。如果曾有午後行車於中橫、南橫的經驗,就明白什麼是霧鎖山林。入夜,即使開了車子的霧燈,可視距離也僅數公尺,遑論直昇機在空中要看到你。大家電玩打多了,以為高科技就可以解決一切,就算座標衛星定位,告訴空消,空消也知道得很清楚,但事實是「下不來,就是下不來!」強風、大霧、峭壁、懸崖可能造成直昇機撞山,垂降隊員可能掉落山谷。多次的山難教訓也已顯現出來,空中救護有其極限。故所謂緊急災難應變的建議是「做最壞的打算」,是完全正確的。山友們必須謹記「靠自己正確的判斷,正確的處置」才是救命的不二法門。   所以領隊有責任在上山的行進中,就要事先規劃好下山的中繼站。中繼站的條件要合乎平坦、較大空地,能否紮營、避雨、適合空消及直昇機垂降,以及通訊無礙等。【回顧歷史發生過的大小事】你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登山客。當選定登山路線時,記得一定要回顧曾在這條路線發生過的歷史大小事,歷史是最好的鏡子。莫非定律:你認為它不可能發生,它就會發生。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