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

為生命終期預做準備 簽署安寧緩和醫療

為生命終期預做準備 簽署安寧緩和醫療#急救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醫療最終目的是以病患為中心,但是醫療是有所極限的,突發的重症疾病或意外事故不但擾亂日常生活節奏,也讓我們被迫在短時間內面對許多困難的決定,病程進展至死亡已是不可避免時,就要以精進的醫療技術與高端的醫療設備延長生命,或是接受適切的支持性醫療照護,讓生命自然的劃上句點,基隆市衛生局局長吳澤誠呼籲年滿20歲以上具有完全行為能力的市民邀集三位親友相互見證共同簽署「預立選擇安寧緩和醫療意願書」。隨著平均壽命延長與時代進步,人們對於生死的討論早已不再是禁忌的話題。局長吳澤誠提醒民眾,突發的傷病在發生的同時多半會伴隨著焦急、忙碌與混亂等情境壓力。特別是遇到生命垂危,醫護人員基於尊重病患權益與專業職責,說明可能的治療方式與預期結果要病患或家屬做出選擇時,如果不是早有準備與意向的簽署,試想有多少人能在慌亂的旦夕之間,做出不讓日後遺憾與懊悔的決定。為了避免自己在生命終期接受痛苦又無謂的醫療處置,或是因為無法清楚表達個人意願而迫使家人做出困難的決定,即時為自己的生命終期預做準備,是對自己和家人愛與負責的表現。若罹患嚴重傷病,經醫師診斷認為不可治癒,而且病程進展至死亡已屬不可避免,特依安寧緩和醫療條例規定,簽署本意願書並同意加註於本人之全民健康保險憑證(健保IC卡)內,選擇接受安寧緩和醫療,於臨終、瀕死或無生命徵象時,願接受緩解性、支持性之醫療照護及不接受施行心肺復甦術。

急救與道路安全年 職業駕駛學急救

急救與道路安全年 職業駕駛學急救#急救

(優活健康網記者廖詠琦/綜合報導)鑑於歐美等先進國家大多已將急救教育列為核發駕照必要條件,為了強調駕駛人扮演急救尖兵的重要性,中華民國紅十字會16日在總統府前北廣場舉辦千軍萬馬誓師大會,政府單位及民間運輸業者皆到場支持響應,王清峰會長表示,本會自民國52年辦理急救訓練至今,已開辦近四萬班,培訓合格人次超過165萬,會長特別邀請大家支持紅十字會暨紅新月會國際聯合會將2013年「急救與道路安全年」,呼籲全民一起學急救。根據衛生署統計,台灣一年平均有2萬人,到達醫院前已沒有正常心跳,救活率僅1%到5%,但若在1分鐘內給予電擊,急救成功率達9成,廣設AED可望救回更多寶貴的生命。如果在道路上馳騁的駕駛朋友,具備急救技能而即時施救,更可提升搶救生命的比率。歐盟會員國已將急救訓練做為發照基本條件,且每五年要回訓一次,日本則是將CPR作為考照的條件之一,而美國各州亦逐漸將急救技巧列為考照條件,國內急救訓練與交通安全觀念與作為,實際上仍落後先進國家,有待迎頭趕上。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為了響應號召,自三月開辦「急救天使」訓練班,邀請所有車輛的職業駕駛人,接受紅十字會AED與CPR的完整急救訓練,希望所有駕駛人都能接受訓練,成為「奔馳的天使」,大幅提升「救活率」與道路交通安全。(圖/紅十字會提供)

醫訊/市民有約 急救教育訓練

醫訊/市民有約 急救教育訓練#急救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意外何時會發生總是難以預測,隨時可能發生在自己或親愛的人身上,當腦中缺氧超過幾分鐘就無法挽回,等救護車來到時就來不及了,導致遺憾終生,所以最好事先學會 CPR及外傷包扎基等急救知識及技術才是最安全的方法,當緊急狀況發生的時候就可以救人救己。對此,為推廣急救知識與安全教育,訓練民眾使其具備簡易的急救技能,以便能夠正確處理送醫前之突發傷害、並減少傷亡,達到「自救」及「救人」的目的,高雄榮總醫院特別舉辦「市民有約~急救教育訓練」課程,課程內容包括心肺復甦術、異物哽塞訓練教學等。該活動需事先報名,名額有限,報名請早,活動內容日期時間地點以主辦單位最新公告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當天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市民有約~急救教育訓練時間:102年3月13日(三)下午13:50~17:30地點:高雄榮總醫院(高雄左營區大中1路386號)急診大樓6樓第5、7、8會議室洽詢:07-346 8380

CPR與哈姆立克法的重要性是什麼?

CPR與哈姆立克法的重要性是什麼?#急救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當自己的親人,突發性的暈倒,或是因為支氣管遭食物堵住而無法呼吸時,對於這樣的緊急情況,我們該怎辦?屬南醫院表示,日前有位病患81歲王伯伯,在家裡吃媳婦煮的水餃,沒想到因為吃得太快,突然臉色發青,隨即昏迷,送至醫院時,發現嘴巴裏頭還有大量水餃,支氣管也被抽出好幾片水餃皮,而當下王伯伯已無生命跡象,明顯的是遭到嗆死。從上述故事中,王伯伯的家人顯然沒有對王伯伯做哈姆立克法或是CPR才會導致這樣的不幸發生。對此,署立台南醫院急診科許桓誠主任指出,吞嚥困難的患者,為避免食物嗆傷,引起吸入性肺炎,甚或阻塞氣管導致猝死,建議放置鼻胃管或胃造瘻灌食。若當事人不願意,飲食也應細嚼慢嚥,並採坐姿,避免類似情況發生。但是,若真的發生不幸,家人忽然被食物噎到,或是突然暈倒,許桓誠指出,旁人應立即施予哈姆立克法排除氣管異物。而CPR對於無呼吸無脈搏者,亦能增加存活機會。顯現哈姆立克法以及CPR,在日常生活急救中的重要性。

醫訊/全民CPR研習及外傷包扎基礎課程

醫訊/全民CPR研習及外傷包扎基礎課程#急救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意外何時會發生總是難以預測,隨時可能發生在自己或親愛的人身上,當腦中缺氧超過幾分鐘就無法挽回,等救護車來到時就來不及了,導致遺憾終生,所以最好事先學會 CPR及外傷包扎基等急救知識及技術才是最安全的方法,當緊急狀況發生的時候就可以救人救己。 因此,「南投縣春風關懷學會」志工團體承辦「免費 全民CPR研習及外傷包扎基礎研習」,邀請消防單位潘續文教官來教導CPR及外傷包扎基等急救知識及技術,鳳凰志工擔任助教,該單位歡迎民眾踴躍參加,名額有限,請及早預先報名,活動內容日期時間以主辦單位為準,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該單位確認,以免臨時更動而向隅,當天請自備喝水容器。 名稱:免費全民CPR研習及外傷包扎基礎研習時間:101年12月2日(日) 09:00~16:00地點:埔里殘障福利大樓(南投埔里鎮八德路17號,八德路夜市旁)2樓禮堂洽詢:[email protected]://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00176870434

為患者檢查竟挨告 消防員不起訴處分

為患者檢查竟挨告 消防員不起訴處分#急救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茂軒/綜合報導)新北市政府消防局一名張姓消防隊員,日前執行一件酒醉路倒的救護案件,在處理的過程中,為確認患者意識狀況給予「疼痛刺激」,不料該名酒醉患者酒醒後卻以胸口疼痛、有擦傷等理由,對消防隊員提告。不過檢察官調查後認為,消防隊員的作為符合標準作業流程,因此張姓消防隊員獲不起訴處分。在所有的急救過程中,評估患者的意識狀況皆為首要之評估。一般民眾執行的「叫、叫、C、A、B」CPR急救流程中,第一個叫即是輕拍患者雙肩、判斷患者的意識狀況;對於專業人員而言,除了拍患者雙肩外,還會以指節在患者胸口摩擦,這就是所謂的「疼痛刺激」。患者的意識狀況可分為「清、聲、痛、否」四種,其中的「痛」即代表患者對「疼痛」是否有反應。如否,則表示患者的意識狀況已經很糟糕了,必須趕緊接受各項緊急檢查及處置,否則可能會有生命危險。一般而言,在確認患者對聲音沒有反應後,才會進行疼痛刺激的檢查,清醒的患者則不用。張姓消防隊員為確保患者生命狀況,竟被誤解提告,所幸經調查獲不起訴處分。不過專業人士透露,不管白天或是夜晚,總有民眾在飲酒過後遊蕩街頭,有熱心民眾或警察看到,就會通報119派遣救護車協助處理。但根據經驗,酒醉民眾多半表示自己只是在路旁休息,無大礙拒絕送醫,無形中浪費了醫療資源,如因此耽誤真正急重症患者使用救護車的權益,後果不堪設想。

新生兒急救模擬 安妮寶寶不可少

新生兒急救模擬 安妮寶寶不可少#急救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從寶寶剛出生,產房送至嬰兒房,開始餵食,進加護病房…等,每個新生兒所在的場所、所有可能接觸的從業人員、醫護人員都應具備急救能力。為接近真實急救情境,新生兒醫學會與大型醫院雖有嬰兒安妮進行訓練,但是多年下來,多不堪使用,出現構造失真、燈不會亮等現象,訓練品質大打折扣。新生兒醫學會理事長林其和說,新生兒一旦發生危急情況,須搶時間急救,幾分鐘的缺氧恐致未來數十年的遺憾。「急救可不是想幫就可以幫,要救一個孩子,一定要接受嚴謹訓練。」醫學會多年來提供小安妮給醫院使用進行訓練,也特別針對醫療資源缺乏地區、基層婦產科診所醫護人員進行急救訓練。朱世明說,小安妮分兩種,一種是插管安妮,真實模擬寶寶呼吸道的生理構造,包含舌頭、口咽、聲帶、氣道等,讓急救者清楚瞭解構造,確保呼吸道暢通,檢視插管位置是否正確。另一種小安妮透過電腦模擬寶寶心跳停止、呼吸窘迫。訓練時,若按壓力道不夠、過多,小安妮會亮紅燈,正確才亮綠燈。無實務經驗的人員學習急救,除了講師與教材,更需要器材進行模擬訓練。朱世明說,急救成功,並保護腦部與器官,才能確保被拯救的寶寶未來有更好的生活。寶寶生理構造脆弱,急救過程不容許任何閃失,或不符標準動作,以確保急救正確、有效。若操作錯誤,孩子的心肺功能很脆弱,恐造成合併症。」他表示,孩子是台灣未來的力量,政府、各醫院都應編列足夠預算投資。

安寧療護進步!癌患臨終急救下降六成

安寧療護進步!癌患臨終急救下降六成#急救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為了解癌症病人死亡前一個月內的醫療處置情形,國民健康局分析89至99年癌症死亡病人,其於死亡前1個月內申請健保急救等醫療處置情形,分析11年間共計405813名癌症死亡民眾,結果有1至3成民眾於死亡前1個月內曾接受急救等醫療處置。再進一步分析前述3種急救處置歷年使用情形,發現3項急救處置有顯著下降,CPR、插管治療及使用呼吸器,分別由民國89年的13.6%、27.2%與29.6%下降至民國99年的5.4%、15.6%與26.5%,下降幅度分別達6成、4成與1成,其中以接受CPR下降6成最多。若假設民國90至99年癌症病人死前1個月接受CPR同89年的13.6%,則90至99年估有50901人接受CPR,而實際接受CPR為32836人,換言之10年來接受CPR人數減少了18065人。同時期之癌症病人死亡前一年內曾接受安寧療護(如安寧住院、安寧居家或安寧共同照護服務)利用率則由民國89年的7%大幅成長至民國99年的42%,大幅成長5倍。對此,國健局表示,民國89年是國內安寧療護推動重要的里程碑,這年「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立法通過,且健保將癌症病人之安寧住院與安寧居家納入試辦。為評估癌症病人安寧療護推動至今相關急救處置情形,國健局委託專家利用89至99年癌症死亡病人,分析這些病人死亡前1個月內申請健保急救等醫療處置情形,結果3種常見急救處置─CPR (心肺復甦術又稱為心臟體外按摩)、插管治療與使用呼吸器都呈現下降情形,且同時期癌症病人死亡前曾接受安寧療護(如安寧住院、安寧居家或安寧共同照護服務)利用率則大幅成長至民國99年的42%,11年來大幅成長5倍。不過相較歐美國家的6至7成,仍有很大努力空間。國健局指出,自2005年起,英國的世界安寧療護聯盟(Worldwide Palliative Care Alliance)將每年10月第二個星期六訂為「世界安寧日」,並於這天號召各國安寧療護同好者共同宣揚安寧療護理念。國內相關民間組織亦會配合該節日全面宣導安寧療護的重要性。近年來各國安寧療護推動者,更強調尊重臨終病人自主權,免除末期病人不必要的急救處置,以確保病患的醫療權利並維護其生命尊嚴,進而達到善終的目的。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