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

衛福部首開誠長營 培養孩童廉潔品德

衛福部首開誠長營 培養孩童廉潔品德#衛福部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兒童為國家未來的棟樑,必須更加用心與謹慎教育。由於兒童之家係安置家庭發生重大變故或兒少法規定應予保護的兒童,為此今年暑假衛福部為完善兒少保護網絡,尊重住在兒童之家家童們表達意見的權利,同時也讓他們瞭解負責任、誠實信用的重要性,特別結合廉政署在各縣市辦理「108年『天使有愛、廉政有情』廉心童心專車」的宣導。由廉政署鄭銘謙署長與衛福部社會及家庭署簡慧娟署長公開頒發獎狀及獎品予參加閱讀「廉潔與誠信的故事」心得比賽之16位優勝獲獎國小家童,透過激勵閱讀廉政故事,啟發誠信的觀念,從小培養廉潔品德,得獎小朋友們「揪感心ㄟ」,特別製作一張感恩紀念卡回贈給鄭署長,感激之情溢於言表,鄭署長並鼓勵家童不要怕跌倒,勇敢的爬起來,要有奮鬥的精神邁向光明面。另外,安排家童們參觀廉政展示中心,讓家童們瞭解廉政署是我國預防和打擊貪腐的重要機關!衛福部陳時中部長與蘇麗瓊次長也與家童們一起享用午餐,閒話家常,近距離關心飲食起居及課業情況。食藥署並實施新世代反毒宣導,讓家童真正瞭解及免於遭受毒害。最後以生動逗趣、寓教於樂方式表演廉政誠信話劇,深受家童喜愛,引領體認盡責、誠信的重要性。衛福部陳時中部長特別勉勵家童們,廉潔觀念要從小做起,這次「誠」長營就是要引導同學們瞭解負責任、誠實信用的重要性。部長並贈送所有兒童之家200多位家童每人一盒彩色筆,勉勵大家只要跟著誠信走,就能大力揮舞自己手中的彩色筆,描繪出一個豐富又美麗的彩色人生。廉心童心專車後續將開至北部、中部、南部等各地區兒童之家,透過「誠」長營系列活動,引導家童對於誠信品格的基礎認知,共同為下一代的廉潔教育努力,幫助兒童之家家童們個個都能成為「有廉潔」、「守誠信」的好國民。

衛福部准2款戒酒藥物 擺脫酒精危害

衛福部准2款戒酒藥物 擺脫酒精危害#衛福部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長期酗酒會造成人體的中樞神經系統紊亂,人感覺健忘、煩躁、情緒低落、精神緊張、手抖、抑鬱、胃腸性及功能減退、以及睡眠不佳、酒精肝也因此產生等,腎製造成失能或提早死亡。此外酒駕新制於2019年7月上路,包含加重罰鍰及同車連坐處罰,酒癮治療及加裝酒精鎖預計明年3月實施。酒是一種中樞神經抑制劑。在飲後40分鐘內,血中酒精就會到達最高濃度,並逐漸抑制大腦皮質之 『抑制作用』,使人呈現失去自我控制的興奮狀態,進而到達暫時疏解壓力與不快的情緒。但只是暫時的,所以會一再地以喝酒來逃避現實。酒癮的定義當一個人對酒精產生依賴性,即可能已經染上酒癮。治療戒酒的方法:治療酒癮有許多藥物與非藥物治療方法。常見非藥物的方法,包含鼓勵參加自助團體,協助酒癮者避免飲酒或是有效因應飲酒情境、處理心理問題、改善自尊、提升自我效能、提供家屬的正確的支持技巧,更能讓戒酒效果穩定。至於治療酒癮的藥物,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已核准3種對於酒癮治療具有實證醫學基礎的藥物。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成癮治療科陳厚良醫師說明以下3種藥物可治療酒癮的機制。1)Naltrexone(那曲酮):是一種鴉片類藥物拮抗劑,可減少飲酒後的刺激與愉悅的效果,減少對酒精的渴求。主要作用機轉在於減低興奮感,阻斷成癮的神經傳導,歐美國家已經證實該藥物配合行為治療確實有效。2)Acamprosate(阿坎酸):可以減少酒精戒斷的不適與渴求,許多歐洲研究顯示,若合併心理治療,可以提高戒酒率。3)Disulfiram(雙硫崙):抑制乙醛去氫酶,導致飲酒後產生嫌惡反應,如:面潮紅、冒汗、噁心、嘔吐,增強酒精負向回饋作用,讓個案不輕易喝酒,提供強烈抑制使用酒精的制約力。 Naltrexone和Acamprosate兩項口服藥物 可輔助戒菸喝酒上癮與毒癮的共同點是有興奮的感覺,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丁碩彥副院長指出,目前衛生福利部已准許37間醫療機構使用專案進口Naltrexone「那曲酮」 及Acamprosate「阿坎酸」兩項口服藥物。草屯療養院也在衛生福利部核准醫院中,可以用藥物治療幫助更多酒精使用疾患的個案。呼籲要戒酒成功,病人的意志力還是最有效的根本良方,但若有酒精使用困擾的個案及家屬,覺得僅靠意志力無法有效戒酒,可至成癮治療科諮詢適合的治療方法、擺脫酒精的危害。

愛美?選擇衛福部公布醫美機構保權益

愛美?選擇衛福部公布醫美機構保權益#衛福部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國內所稱「醫美」一詞,考量係為專業醫師、或護理人員於醫師的指導下執行醫療業務,應正名為「美容醫學」,而不是「醫學美容」。為保障民眾接受美容醫學服務之安全與權益,衛福部於107年9月6日修正發布「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下稱特管辦法),並自108年1月起實施,針對削骨、拉皮、鼻整形、義乳植入、大量抽脂、腹部整形等八大類較高風險之美容醫學手術,規定執行醫療機構及手術醫師之資格條件,並要求涉及需全身麻醉者,應由麻醉科專科醫師在場親自執行。另外,99床以下之醫院或診所並應訂定緊急後送轉診計畫。美容醫學品質認證 認明執照「停、看、聽」對於美容醫學糾紛之主要原因包括醫美可能風險未充分告知、醫美項目及品質資訊不易取得、執業人員資格及經驗未充分揭露或說明。愛美民眾在追逐青春與美麗前需『停、看、聽』,並注意『三要一不訣』,要檢視開業執照、醫事人員執業執照、要主動詢問醫療儀器仿單說明、不要參加團購。認證標章為綠色 侵入性手術標章為紅色衛福部表示,由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推動辦理的「美容醫學品質認證」制度,通過者將授與標章,申請低侵入性光電治療或針劑注射治療者,將授與綠色標章的證書,申請侵入性美容手術者,將授與粉紅色標章的證書,證書上將詳細記載實際通過認證的美容醫療項目。民眾可由診所是否張貼有綠、紅標章,來掌握診所是否參與「美容醫學品質認證制度」認證,可提供高品質的醫療服務,且讓民眾透過認證標章,選擇質優且安心的醫療機構。截至108年5月底,經地方衛生局核准得施行特管辦法美容醫學手術之醫療機構共168家(含醫院60家、診所108家),相關機構名單及項目,已公布於衛福部官網-醫事司首頁「美容醫學資訊專區」及各地方衛生局網站,可提供民眾查詢。美容醫學基於醫療業務屬性,為維護民眾健康權益,將一方面藉由醫策會辦理機構認證鼓勵高品質的美容醫學機構,並將認證結果提供民眾選擇美容醫學機構之參考。衛福部重申,民眾接受美容醫學手術及處置前,應多方收集資料審慎思考,並詳閱手術同意書、麻醉同意書之內容與執行醫師資歷,保障自身安全及權益。

衛福部估 11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

衛福部估 11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衛福部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衛福部統計我國已於82年成為高齡化社會,107年轉為高齡社會,依國發會推估將於11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我國老化程度較日本約晚25年,加上日本平均餘命較我國多4歲,所以我國現階段及未來5年死亡率約為日本20年前狀況,即死亡率介於7‰~8‰之間。惡性腫瘤、心臟疾病與肺炎 居主要死因前三位依死亡率排序,107年十大死因依序為1)惡性腫瘤(癌症)2)心臟疾病3)肺炎4)腦血管疾病5)糖尿病6)事故傷害7)慢性下呼吸道疾病8)高血壓性疾病9)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10)慢性肝病及肝硬化55歲以上之高齡族群 癌症占8成5107年死亡率(死亡人數除以年中人口數)為每十萬人口733.1人,較上年上升0.5%;以WHO 2000年之世界人口結構調整後之標準化死亡率為每十萬人口415.0人,降2.2%。受人口高齡化影響,107年死亡率上升0.5%。自99年以來,十大死因都一樣,排名順位則自105年以來維持相同。107年死亡人數以肺炎增7.5%及心臟疾病增4.5%較為明顯,慢性肝病及肝硬化減5.2%、糖尿病減 4.8%較大。長期而言,因人口老化影響,肺炎及高血壓排名逐漸往前。長期觀察胰臟癌、食道癌排名往前107年與106年比較,十大主要癌症的順位皆不變,肺癌及肝癌已連續39年排名前2。長期觀察,口腔癌、 前列腺癌、胰臟癌、食道癌排名往前。胃癌、子宮頸癌排名往後 年輕族群自殺人數及死亡率略升107年事故傷害在1-14歲及15-24歲為死因排首位,107年事故傷害死亡人數為6,846人,其中運輸事故3,20人(占46.9%)、跌落及溺水1,735人(占25.3%)。24歲以下年輕族群自殺死亡人數及死亡率略升,須關注年輕族群自殺問題。

衛福部中藥圖鑑 教你聰明挑

衛福部中藥圖鑑 教你聰明挑#衛福部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為增進中藥材真偽、優劣之辨識能力,建立正確且快速的鑑別方法,確保中藥用藥安全,衛生福利部特別出版「臺灣市售易混淆中藥圖鑑」一書,委託中國醫藥大學張永勳教授,及弘光科技大學何玉鈴副教授編撰,其中藥材及中藥植物原形態圖片,由執行團隊親赴各大藥材集散地、藥園及藥材栽培基地考察所拍攝,共整理收錄124組易混淆藥材品項,並記載正品與混淆品之植物或動物形態及性狀,提供辨認使用。藥易受產地、貯存條件影響 品質差異大傳統中醫藥為我國具優良文化特色之健康服務模式之一,中藥自古流傳至今,已有數千年歷史,即使在西藥盛行的現代,中藥在國人疾病治療、免疫提升、健康維護及生技研究與應用等各方面,均占有一定之重要性,由於中藥藥材取自動物、植物及礦物等天然物,易受產地、栽種、採收時期及貯存條件影響,致使藥材的品質差異大。化學鑑定 澄清品名制定鑑別標誌「臺灣市售易混淆中藥圖鑑」針對市售藥材外觀相近、同名異物、同物異名、非藥用部位過多、添加增重粉、燻硫磺及有效成分被提取等情形,運用性狀鑑別、組織鏡檢及化學鑑定方法,澄清品名,制定鑑別標誌,務求正確明晰,互不混淆。為加強中藥從業人員知能,衛福部將於7月至8月間委託中國醫藥大學舉辦「中藥販賣業人員中藥材辨識研習會」及「中藥製造廠人員易混淆中藥材辨識研習會」共7場實體辨識課程,歡迎中藥從業人員報名參加。此外,也編製「易混淆藥材辨識」、「中醫基礎理論」、「中藥概論」、「中醫臨床簡介」、「中藥臨床應用」及「中藥炮製應用」等6門中醫藥數位學習課程,提供多元學習認識中醫藥之平台,可至全民e學堂(http://public.nacs.gov.tw)或文官e學苑(http://ecollege.nacs.gov.tw)「中醫藥好好玩」專區免費上網學習。

台灣平均每十八分鐘 新增一例虐兒案

台灣平均每十八分鐘 新增一例虐兒案#衛福部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根據98年至102年的統計,國內每年平均有2萬8,121位兒少被通報為疑似兒虐事件,等於每18分鐘就有一位兒少被通報,每31分鐘就有一位兒少急需我們的援助。這還不包括未被通報或忽視的案例,所以實際遭受虐待的兒少人數有可能遠超過這個數量。衛福部將建立全國兒紹保護醫療服務衛生福利部指出,為能即時防止兒少遭受虐待,適時提供醫療照護、撫平創傷陰霾、協助日後正常身心發展,補助「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長庚醫療財團法人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等六家醫院,建置全國兒少保護醫療服務網絡,設立醫療服務示範中心,未來將持續推展並輔導各直轄市、縣市醫院建立身心治療服務模式,強化我國兒少保護工作,促進兒少身心健康及福祉。衛服部說,我國率先仿效歐、美等先進國家,以個案為中心,整合跨專科之醫療團隊,於急、門診與住院提供疑似受虐兒之篩查與各項身心醫療照護,出院後並持續提供後續的追蹤輔導與社會福利資源,期能有效減少受虐兒的身心創傷,預防日後身心發展受到影響,避免未來龐大的醫療支出與社會成本。衛生福利部也呼籲民眾與專業人員,當面臨兒少疑似受到不當對待時,應提高警覺並審慎看待,並依法通報警察單位或各地家庭暴力防治中心,即時保護並挽救無辜孩少的生命,避免人倫悲劇發生。

衛福部設立服務據點 照護全台13萬失智症患者

衛福部設立服務據點 照護全台13萬失智症患者#衛福部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失智症人口正快速增加中,因此,對於失智症患者的照顧服務刻不容緩,尤其是資源不足地區更加重要,為提升失智症照顧服務可近性,政府將在資源不足地區優先設置長照樂智社區服務據點,提供社區中失智長者及家屬包括健康促進活動、關懷訪視、照顧訓練及社區宣導活動等服務,讓失智長輩及家庭在社區中獲得幫助及喘息,讓長期照顧服務在地化,建構多元長期服務資源網絡。設置樂智服務據點 提供病患與家屬更多資源根據102年台灣失智症協會辦理之全國失智症盛行率調查結果顯示,102年65歲以上之輕度以上失智症約13萬人,盛行率4.82%,另外,待觀察者約為9萬人,盛行率3.27%。有鑑於此,衛生福利部將特別委託台灣失智症協會,針對23個樂智據點,進行輔導中心工作,並技術移轉台灣失智症協會9年的瑞智學堂的服務模式,以及傳承瑞智互助家庭、失智症關懷專線、社區宣導、家屬支持服務的經驗。此外,各據點也提供電話關懷諮詢、訪視服務及轉介服務,掌握失智者平常生活狀況並適時給予家屬照護支持,另辦理家庭照顧者照顧技巧訓練課程,使家屬可獲得更多照顧失智者之支持及資源,各樂智據點亦辦理社區宣導活動,以提升社會大眾對失智症的認知。

衛福部:精神分裂症正式更名思覺失調症

衛福部:精神分裂症正式更名思覺失調症#衛福部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為去除精神病人汙名形象,台灣精神醫學會與社團法人中華民國康復之友聯盟,積極推廣「精神分裂症更換譯名運動」,,衛生福利部為呼應該項活動,開始全面推動Schizophrenia中文譯名由「精神分裂症」更名為「思覺失調症」之相關配套事宜。更名後盼提高就診率 擺脫汙名化衛福部表示,為使「精神分裂症」更名為「思覺失調症」作業順暢,首先由心理及口腔健康司於103年5月21日函文通知各直轄市、縣市政府衛生局督導轄區內醫療院所於3個月內完成相關更換譯名作業。接續由社會及家庭署於103年5月22日函請各直轄市、縣市政府及社會局(處),於身心障礙手冊核發系統,配合更換譯名作業等等。衛福部指出,日本花了7年的時間,於2002年成功將「精神分裂症」更換譯名為「統合失調症」,經宣導後,隨後2年的相關統計顯示,其就診率提升20% ~40%。參考日本經驗,衛生福利部積極結合民間團體及專業學會推動「精神分裂症」更換譯名活動,期盼透過更換譯名,可以去除長久以來社會上對精神病人的偏見與錯誤認知,也給予精神病人一個健康、公平的治療與照護環境。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