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心理

愛亂發脾氣 恐為間歇性暴怒症

愛亂發脾氣 恐為間歇性暴怒症#精神心理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你身旁的親友會經常出現壞脾氣嗎?小心可能是有間歇性暴怒症。有名37歲男子就時常會莫名的發脾氣,不但會對家人兇,也會和同事起衝突;沒想到就是因為腦部神經傳導物質不平衡,以致出現間歇性暴怒症惹禍!會有難以控制的衝動行為收治這名男子的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陳大申表示,該名罹患間歇性暴怒症男子的為人其實很好,但就是會有壞脾氣,並且還可能會有難以控制的衝動行為;他甚至還曾經與同事起衝突,被控告有傷害罪。常合併憂鬱與酒精濫用陳大申醫師指出,間歇性暴怒症也常合併憂鬱與酒精濫用,由於衝動行為難以控制,也會容易出現有家暴行為,以致婚姻、家庭、工作等都會受到影響,並會導致生活有很大的壓力,若是不治療,預後會不好,對家庭的威脅很大,要非常注意。腦部神經傳導物質不平衡導致如果發現自己容易脾氣暴躁,最好還是就醫診治,確認是否有間歇性暴怒症或是有其他病況。陳大申醫師進一步指出,間歇性暴怒症是因為腦部神經傳導物質不平衡導致,是可以服用抗憂鬱劑以及心理治療來獲得改善。(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燃燒自己 用微光照亮「家」的模樣

燃燒自己 用微光照亮「家」的模樣#精神心理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房子,不等於家。長大之後才知道,有安全歸屬感的地方,才叫家。「去小地方,不用扛業績,當個花瓶就好,而且像妳待過大酒店,店家還願意給出高額的日薪。」聽到經紀人這麼說,不用跟客人多交流,省卻不必要的應酬,我就欣然同意了。於是,來到苗栗的「天天開心」。店如其名,確實是個歡喜地。「這些小姐不管到幾歲了,只要還需要一份收入,我們就願意給她機會,於是就有了另一間『快樂皇宮』,讓一些年紀較長的姐姐,還有地方可以去。」「這些小姐沒有親人、沒有地方去,需要工作,這裡有種讓人安心的魔力,於是,幾乎成了小姐們最溫暖的避風港。」我聽著兩位「媽咪」這麼說,內心湧起一股感動。因此,「天天開心」和「快樂皇宮」兩家店,就像孿生姊妹一般的存在。也許,對願意奉獻的人來說,看見身邊的人有好的歸處,是比錢還重要的事。反倒是我,過去自立自強習慣了,對於突如其來的互相幫助、親切待人,竟覺得不太適應。「壞壞,來吃薯條啊!」「柿餅很好吃啊!給妳一個。」食物傳來傳去,彼此之間扶持的愛也是。廚房阿姨煮好飯,吆喝大夥圍成一桌,餐桌上笑笑鬧鬧,氣氛溫馨,就好像一家人。小姐不只是店裡最重要的資產,還如家人一般的重要。因此,客人賒帳、鬧酒都好商量,但只要傷到小姐,那就是比天塌下來還嚴重的事。曾有個客人,帶了一些朋友談生意,其中有個人喝了酒硬要扒小姐衣服,一開始叫我坐他旁邊,還好找藉口,一下子胃痛、一下子上廁所,在包廂中走來走去,忙得沒時間坐下。而後,竟變本加厲,拉著小姐去撞鋼管,還讓打了一巴掌!小姐一哭著出包廂,事情絕對大條了!客人見苗頭不對,當下想要離去,一到門口,少爺就把鐵門拉下來,通知所有包廂,人都暫時不要出來,還打了救護車預備,這下,就看小姐要怎麼處理。「打了我家的人,沒有解決,今天就別打算走出這家店。」少爺這麼說著。結果,這一巴掌,代價是十八萬八千八百八十八元。在這裡,沒有誰可以欺負我們,這就是天天開心,充滿家的氣味。大都市的冷漠、姊妹的鬩牆,讓我遠避至此,我像朝聖者一樣,懷著孤獨和悲苦的心情來到此地,卻因為媽咪們有如火炬般的熱情,燃燒自己,成就他人的無私理念,感染了我。當我臣服於內在的失落,才發現,想要實踐一份偉大的輝煌,其實沒有那麼難,這裡的微光照亮了「家」的模樣。原來,這正是歸屬感。她們,都是我的家人。<BOX尋路線索>別害怕,任誰也無法撼動生命的希望火焰,讓我們一起守護內在的輝煌。迷路小語其實很多女孩子從事酒店行業,迫於無奈。請不要用有色眼光看待她們,而且這不是一件可恥的事情,小姐只是一種職業選擇,既不偷也不搶。酒店少爺也是一樣,一般世俗認定他們好吃懶做、不務正業,才會從事這份工作,其實不是這樣的。儘管有些少爺會迷失在燈紅酒綠的世界中,也有些對自己極有想法,充滿規劃,累積資本後,持續邁向往後的人生目標。我想藉由自身的經歷,把所見所思真實的寫下來,不期待能扭轉偏見,只希望能獲得更多理解。住在「天天開心」的日子,可以說是一段天天開心的時光,不用害怕會受到傷害,那大概就是安全感吧。有安全感的地方,我想,那是家,住在其中的人,就是家人!(本文摘自/迷路回家:生命為我轉了許多彎/博思智庫)

止痛藥別吃了!4招解頭痛

止痛藥別吃了!4招解頭痛#精神心理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開始發生頭痛的症狀,大約是在兩年前。當工作一忙或是久坐電腦桌前,頭就會像是被勒緊般疼痛。雖然一吃止痛藥,就立刻不痛了,不過隔天又會出現相同狀況。這樣的情況不斷重複,不知不覺中演變成沒有帶止痛藥就無法工作,內心開始感覺不安。睡飽精神好 有效消除緊張型頭痛許多人出現頭痛症狀時,可能會馬上吃止痛藥或是一直忍著。有不少人,已經習慣吃止痛藥解決頭痛症狀。像上述案例主角因長久持續的狀態下,可能就會採取放任不管的態度。遇到頭痛時,最重要的是先搞清楚原因。如果能夠查明原因,頭痛的症狀幾乎都能夠解決。頭痛大致分為偏頭痛型、叢發型(Cluster headache)與緊張型等幾種。其中,偏頭痛型的特徵是伴隨脈搏的疼痛;叢發型的特徵是眼睛上方、或太陽穴的激烈疼痛;緊張型的特徵是頭部有沉重感。造成頭痛的原因是壓力、疲勞、睡眠不足還有肌肉痠痛等。許多人的頭痛都屬於緊張型。每到傍晚時,身體開始感到疲累,頭就開始痛,但是晚上只要好好地睡一覺,隔天早上就會覺得舒緩許多。這是因為過度使用眼睛與神經,或是姿勢不良導致肩膀痠痛所引起。消除痠痛,是紓解頭痛症狀最好的方法。如果不運動身體的肌肉,血液循環就會變差而引發疼痛症狀,頭痛當然也不例外。預防頭痛的保健法 後頸部熱敷1) 可將毛巾放在熱水中,浸溼後擰乾;或是把溼毛巾擰乾後,放在微波爐裡加熱,以500W加熱一分鐘即可。請注意溫度,不要被燙傷了。2) 把熱毛巾貼在後頸部熱敷。利用熱氣刺激以調節體溫,讓自律神經正常運作,消除頭痛症狀。另外,肩膀痠痛的部位也可以使用這個方法處理。伸展後頸部(改善血液循環)1) 後頸部的肌肉與眼睛一樣,最常被過度使用。將雙手手掌置放於後腦,把手肘拉到眼前位置。2) 一邊吐氣、雙手一邊慢慢地加壓,以伸展後頸部。建議可在休息時間,多多進行後頸部與肩膀的伸展運動。穴道按壓(消除肩膀痠痛)後腦髮際線可摸到一條較粗的筋,兩側旁的穴道就是天柱穴。可按壓天柱穴舒緩疼痛。如果感覺後頸僵硬,就要多花點時間仔細按壓。天柱的外側有風池穴,離天柱穴外側約一公分凹陷處。以雙手抱頭的方式,可以簡單地利用大拇指刺激風池穴。找出「喜愛的事物」有助放鬆身心消除壓力的方法因人而異。投入熱中的事物忘卻外界的一切,例如與寵物玩耍、整理庭園、聽音樂等,找出適合自己的事情,放鬆一下吧!血液循環不好時,身體就會產生痠痛,這時可以採取溫熱身體的方式放鬆。像是淋浴、洗頭、泡澡等,都有助放鬆身體。如果加上按摩或按壓穴道,效果更好。(本文摘自/擺脫痠‧痛‧僵,恢復自癒力、找回身體舒暢感/商周出版)

和過去和解 試圖走出人生迷霧

和過去和解 試圖走出人生迷霧#精神心理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當生命突然近在眼前,我們想要看清什麼?「蔡小姐,我數三、二、一,慢慢閉上眼睛入睡──」麻醉師說著輕柔的聲音,同時緩緩注入麻醉藥,我在迷濛之間昏睡過去,卻在下一刻看見另一個真實沉睡的軀體。我的靈魂注視著手術檯上的自己,醫生和護士緊密圍繞、傳遞刀剪紗布,試圖以科學的方式,清除體內的壞東西──腫瘤細胞。腰痛、脖子腫 竟是癌症徵兆二○一○年,醫生宣判我得了淋巴癌末期。父親、母親、伯父、堂哥、堂妹在一旁陪著聆聽宣判,看著他們,不知怎麼覺得異常疲憊。原本只是無來由的腰痛、脖子莫名其妙腫起,看了醫生才知道,是癌症。「雖然我們說癌細胞有轉移,就是第四期,但是妳的狀況只有轉移一點點、一點點而已。」醫生不斷解釋,說得很委婉,試圖讓眼前的病人安心。但是,無論言語上如何輕描淡寫、避重就輕,仍然無法掩蓋,再過不久,我的人生可能就走到了盡頭。人生若是這樣過了,似乎也未嘗不可。「如果我死了,叔叔、伯父,還有親戚們,全部都不可以來參加我的喪禮,如果你讓他們來的話,我永遠都不會原諒你!」此刻的我,內心充滿無限恨意,覺得這場病都是因他們而起,我對著父親講著:「把我的骨灰全部撒在海裡就好了,下輩子千萬讓我不要再遇到你……」走出人生迷霧 和過去和解被推入開刀房的路程,過往的一切,突然間像電影畫面般,在腦海,一格一格快速放映,儘管片段卻清晰無比。幼時家庭不睦──母親出走、父親冷漠、哥哥不斷闖禍,一再被遺棄的自己;──寄人籬下的心情,親情是什麼,我不懂;受到侵犯的夢魘,失溫的身體;──墜落的起點,為了賺錢,踏入燈火霓虹的酒店,嚐盡人生百態。失敗的婚姻、逃避、尋死、無從解脫的宿命;──為母則強,爭取女兒扶養權南北奔波;──卻在病痛纏身時,出賣靈魂,恍惚中當起詐騙集團的車手,利字當頭,看不見架住脖子的那把刀──只是夜路走多了終究要償還,有幸受到堂哥的引導,因而明白,錢財買不到的東西很多……「三、二、一,蔡小姐,慢慢睜開眼睛──」然而,開始倒數生命時鐘的我,還能做些什麼?是否走得出眼前這團人生迷霧?「好好的看看自己吧,唯有與過去和解,傷痛才有癒合的可能。」耳邊有人這麼說。還有痊癒向前的可能嗎?「有的,誰不曾迷路?有時迷路反是好事,稍微停下腳步,調整方向,隨時可以再次出發。」該如何開始呢?「好好擁抱過去的妳,和自己對話,面對傷痛很苦,但是很有用。」要剝開已經結痂的傷口?療傷止痛 擁抱過去再放下 「不要怕,接下來,妳將循著某種引導,像是內在聲音或是如真似幻的夢境,帶領妳再次走訪過去的經歷,重返當下,從每一站迷宮拼圖中找到未完成的課題,唯有妥善理解和回應,才能拿到那份通行的禮物,往下一站繼續邁進。」這是什麼意思?耳邊的聲音似乎來不及說完,突然一陣深沉的靜默──「怦怦、怦怦、怦怦──」隨後傳來自己清楚的心跳聲。醫生們開始縫補我的殘破身體,生理上的壞東西清除了,然而心理的呢?是時候停下來,回溯生命,走進療傷止痛的源頭。「嘿,稀尹,醒來吧!」護士拍拍我的臉頰,彷彿對著我說:「開始好好地審視過往,難過就哭、開心就笑,擁抱後全然的放下,和過去的自己合而為一,走向未來吧。」現在開始了,我的迷路之旅。(本文摘自/迷路回家:生命為我轉了許多彎/博思智庫)

隱忍家暴 惡性循環恐釀悲劇

隱忍家暴 惡性循環恐釀悲劇#精神心理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家庭暴力隨時都有可能發生在你我身邊,前陣子家暴話題不停躍上新聞版面,家暴案件不時在上演。烏日林新醫院身心內科主任黃于誠表示,根據統計,台灣家暴通報率低於5%,在醫院診療過程中,接觸過許多家暴受害個案,不少當事人抱持著家醜不外揚的心態,大部分多會選擇隱忍,等到開始尋求外在協助時,通常已被家暴多年;即使周遭的親朋好友早有察覺,大多也認為夫妻床頭吵、床尾和,常勸受害人為了家中兒女、經濟來源著想,不如退一步海闊天空。可是這樣的情況下,卻面臨愈演愈烈的長期家暴傷害。 子女也背上一輩子的家暴陰影長期家庭暴力,不只造成身體傷痕累累,更是心理上的折磨,造成心靈嚴重受創的案例不在少數。黃于誠主任指出,許多受害人會開始失去自信,沒有安全感,休閒娛樂及社交生活減少,出現失眠、焦慮,甚至憂鬱症狀。在這樣的家庭環境成長的子女,不僅對於人格發展產生不良影響,更會造成一輩子的家暴陰影。 一開始不被制止就會接二連三的發生黃于誠主任進一步剖析,從國內外的研究可發現,家暴是一種行為模式 ,一開始不被制止,就會接二連三的發生造成惡性循環,家暴發生的頻率也會越來越高,甚至一次比一次嚴重!施暴者不僅會一再重複家暴模式,還會合理化自己的行為,認為配偶不對在先。 黃于誠主任指出,有不少施暴者的心態是「我只是在用自己的方法教導另一半」,甚至有人會說「我只是太愛對方」,可見得施暴者會由初期的愧疚感,在反覆出現暴力行為後不再覺得自己有錯,逐漸形成習慣性家暴;施暴者或許有自己生活上的煩惱,但將自己的情緒轉嫁到旁人,其實是一種自私且不成熟的釋壓方式。 預防再犯是家暴防治最重要的工作台灣在1999年開始實行家庭暴力防治法,輔導施暴者預防再犯,是家暴防治的重要工作;受害者千萬不要單獨面對,讓傷害影響更多人,撥打「113」婦幼保護專線,尋求社會資源協助,可減少悲劇發生。黃于誠主任表示,目前醫院的身心內科針對家暴案件中的施暴者、受害者,提供精神、心理、認知行為,以及評估是否有藥酒癮來進行輔導,幫助受害者走出家庭暴力的陰影,防止施暴者繼續家暴的惡性循環。(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研究:自言自語可防痴呆!

研究:自言自語可防痴呆!#精神心理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如果想度過有活力的人生,很多人都知道要多活動手腳,但是意識到「口部運動」的人或許不多。例如,有許多實驗已證實嚼口香糖時,整個頭腦的血流會增加。大聲給自己打氣 能防止頭腦停滯口部咀嚼時活動的肌肉(咬肌)與腦部神經連接,因此可活化腦部。另外還能產生唾液,促進消化酵素的分泌。口腔照護的專家指出:「保留有較多自己的牙齒,或是假牙非常吻合,能夠充分咀嚼的老年人,較不易失智。臥床而且攝取流質食物的人,精神機能會快速下降。」「大喊大叫能趕走壓力。」這一點經由各種實驗也已獲得證實。與人交談也能轉換情緒,刺激感覺和心情。一個人自言自語,或是批評電視節目等,都是好的習慣。「喝!」大聲給自己打氣,據說能「防止頭腦停滯」。害怕、擔心做不到、沒有信心……等腦子裡的雜念都可消除一空,發揮超水準的力量。因此,大聲喊叫有助於發出力量。多活動口部不易痴呆大笑是沒有副作用的良藥。心跳和呼吸次數增加,改善血液循環,橫隔膜大幅度上下移動,可幫助腹肌與背肌運動。而且能刺激胃腸,使排便順暢。大笑時的深呼吸效果則可調整自律神經與荷爾蒙的平衡,維持血糖值和血壓的穩定。大笑也是臉部的肌肉運動。在平常生活中,表情肌只使用了全部的30%左右,因此最好盡可能張大嘴巴笑。唱歌也是很好的運動。治療失智症的先進方法中,最受注目的就是卡拉OK。病患想要配合歌詞、旋律、拍子把歌唱好的意圖,能活化情緒和頭腦。而且透過歌曲可抒發悲傷、喜悅、愛情等各種感情,使心情開朗,改善身體狀況。唱歌與大笑同樣能利用深呼吸使橫隔膜上下移動,提高心肺功能。吃東西也可以帶來愉快,刺激所有感覺,提高內臟功能,可說是最佳的體內伸展運動。經常活動手和口 頭腦也能充分發揮功能科學家提出「人類的腦子裡住著一個小人」的想法,認為人的腦子裡有一個兩手和舌頭特別發達的「小人」(Homunculus)。這是加拿大的腦神經外科醫師潘菲爾德提出來的,他將掌管人類身體各部位的大腦神經細胞的量,以立體圖形呈現出來。由此圖可看出與手和指、口和舌相關的神經細胞占壓倒性多數。換言之,如果經常活動手和口,頭腦也能充分發揮功能。(本文摘自/不被醫生殺死的47心得/如何出版)

動一下才舒服 4點出現這病上身

動一下才舒服 4點出現這病上身#精神心理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12歲的小明活潑外向,在校上課時因為腳總會不自覺動一下,無法集中注意力上課,時常被認為是過動。每到晚上睡覺時,腳也會不自覺抽動,非得動動腳才能入睡,有時甚至會在睡眠當中醒過來。,造成他生活上很大困擾。透過睡眠門診發現,小明幾乎每晚都會因為此症狀入睡困難,且他媽從前也有類似的症狀。檢查後發現小明血中的鐵蛋白(ferrtin)濃度較低,證實他患了「不寧腿症候群」。不寧腿症候群4大特色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小兒神經科主治醫師黃正憲指出,根據國外統計,兒童的不寧腿症候群的盛行率約2-3%,通常10歲過後開始有症狀。這個病好發甲狀腺疾病、過動及注意力不集中症候群、妥瑞氏症、貧血、懷孕、糖尿病、巴金森症等族群。缺乏充足睡眠者或是使用抗憂鬱藥物者,也容易患此症。不寧腿症候群(Restless legs syndrome, RLS)有4大特色,包括:1) 莫名的腳不舒服。2) 不適感在不活動時會更嚴重。3) 身體動一動後會改善。4) 白天時不明顯,晚上時更嚴重。與體內鐵質不足有關黃正憲醫師表示,由於這些特色都是主觀感覺,而孩童的口語表達能力不及成人,所以診斷上比較困難。不寧腿症候群可能和身體中缺鐵,進而影響了多巴胺調控系統有關。因此針對患有此症的孩子,而且檢測也確定身體中的鐵質不足者,往往第一線治療是補充鐵劑。其它治療藥物包括多巴胺接受體促效劑(dopamine receptor agonists)、抗癲癇藥物、苯二氮平衍生物(benzodizepines)等。黃正憲醫師強調,每個年齡層的兒童都可能有睡眠障礙,可能會影響孩子的身心發展,家長應多加留意孩子的睡眠狀況,早期發現問題,進而早期治療。

不睡覺亂花錢 季節過度害的

不睡覺亂花錢 季節過度害的#精神心理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季節交替,氣溫濕度的改變幅度較大,若出現心情煩躁導致失眠、亂花錢行為,可能是季節過渡期導致躁鬱症惡化的表現。精神科醫師提醒,憂鬱、躁鬱等精神疾病困擾的朋友在季節交替之際病情容易波動,建議民眾多出外走走、適度照光,保持適當的晝夜及生活節律是保養之道。勿停藥物 應規律回診接受評估治療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心身醫學組醫師蔡昀霖表示,情感性疾患患者常在季節交替之際病情變化,憂鬱症狀易在秋、冬惡化,躁鬱症的躁期則在春天好發,這段時間復發的病人相對平時確實會多一些,在此時節,病人切勿停用精神科藥物,應規律回診接受評估治療,家人亦應多關心病人情緒及症狀,適時協助就醫,避免精神症狀復發。躁期時數天不睡覺、亂跑、亂花錢躁鬱症又稱為雙極性情感型精神病,是相當常見的精神疾病,躁鬱症患者的躁期常在季節變換時發作。躁鬱症患者平時一如常人,在躁期時,可能數天不睡覺、到處亂跑、亂花錢、活動量大,招惹事端,甚至攻擊別人,讓家人不得不帶他就醫;鬱期常見的症狀包括失眠、心情沮喪、對平常嗜好失去興趣,思想悲觀,嚴重時還有厭世想法或自殺行為等。避免因為天氣不佳而足不出戶 有變化就快就醫蔡昀霖醫師呼籲,季節交替時,如果有固定服用藥物的患者,在症狀變化需要調整劑量時,應先與醫師溝通調整,平常避免因為天氣不佳而足不出戶,最重要的是觀察自己的症狀,一發覺有變化就盡快就醫。同時家屬應多注意病人是否有規律服藥及情緒症狀變化,多給予病人關懷,若病情復發時能及早接受治療,規則的服藥,多數精神疾病症狀都能獲得改善。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