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原

皮膚炎找出過敏原 避免乾燥注意保濕

皮膚炎找出過敏原 避免乾燥注意保濕#過敏原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你知道肥皂也會使皮膚過敏嗎?當皮膚起紅疹、皮膚癢,又稱為皮膚炎或濕疹。皮膚炎十分常見,通常不會危及生命,也不會傳染給別人,但會感到不舒服或不自在。皮膚炎是一種發炎反應,它可能有很多不同的原因,大多是以紅、腫、癢的方式表現。接觸性皮膚炎因為接觸到刺激原或者過敏原而產生,常見的有肥皂、藥品、金屬、化妝品、尿布等。異位性皮膚炎常常是因為家族有過敏性體質而發生,通常在嬰兒時就會出現。大多由臉部開始發生。在幼童及青少年時期病情變化比較大,可能會發生在手肘內側、膝蓋內側皺摺處。特色是乾與癢。但是,有時如果有感染則是以潮濕與紅腫呈現,在成人時期則比較不嚴重。據研究顯示,脂漏性皮膚炎可能與遺傳有關。或在季節變化或壓力較大時比較會復發,好發的位置在人體皮脂腺最多的地方如眉毛、鼻翼、兩側頭皮、耳朵及前胸。皮膚呈現發紅及脫皮。有時候會有發黃及油膩的皮屑。神經性皮膚炎又稱為「慢性苔癬化濕疹」。可能在關節及脖子這些部位因為皮膚的敏感度與易刺激性有關。通常是因為衣物的摩擦而發生,並呈現出界線分明、脫屑、皮溝加深及皮膚增厚的病灶。通常會很癢,逼得患者無法控制地去摳、磨、搔抓。要預防皮膚炎,要先知道得的是哪種皮膚炎,首要避免接觸過敏原或讓皮膚過於乾燥;適當地用溫和的肥皂或洗潔劑,以免造成皮膚上的脂肪流失,使皮膚過度乾燥;洗手的次數不宜過多;清洗肌膚的時間應控制在10至15分鐘,洗完後再輕輕用浴巾拍乾就好;在皮膚上未完全擦乾時,可使用保濕乳液保濕;皮膚過於乾燥時可使用潤滑液。較不嚴重的皮膚炎可以自我照護,應多注意盡量避免抓、摳病灶所在。癢的地方以不刺激的衣物蓋住,如果實在忍無可忍,需要將指甲修剪乾淨,並且在睡前戴上手套。衣物穿著要適當,不要穿太多,可以避免過度流汗。穿著比較舒服的棉製衣物,可以避免與皮膚的摩擦刺激。盡量避免再次接觸過敏原。洗澡時勿使用太熱或太冷的水。若皮膚的小膿皰疹或分泌物過多,且持續發炎應尋求醫師診治。(資料來源:衛教週報第177期)

從小喝母乳 避免過敏體質產生

從小喝母乳 避免過敏體質產生#過敏原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兒童過敏不斷增加,根據衛生署衛教週報指出,兒童異位性皮膚炎、過敏性鼻炎和氣喘的罹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趨勢,衛生署建議,要避免過敏體質,最好從小喝母乳,因母乳中含有許多具有保護特性的物質,如抗體可保護寶寶的腸胃道,而且也可以避免過敏症的發生。在初乳中含有高濃度的免疫球蛋白IgA及溶菌素(lysozyme)等,可增進寶寶免疫力的物質;這種免疫力可以維持到4~6個月大時,使寶寶不易生病。部分過敏體質可能由食物所引起,指的是食物中的某些物質進入體內(通常是蛋白質),被免疫系統當成入侵的病原,發生了免疫反應。當引發過敏體質後,在氣候變化流行性感冒好發的季節,過敏兒容易因感冒的呼吸道感染加上過敏反應,而飽受鼻塞、流鼻水等症狀的困擾。任何食物都可能造成過敏,最常引起兒童消化道過敏的食物包括:牛奶、蛋(蛋白)、乳酪、小麥、魚(貝類)、堅果類(花生)、番茄、柑橘類、酵母和調味料;另外,巧克力和草莓的過敏反應雖然常被談論,但尚未證實。衛生署也建議,避免過敏寶寶產生,應該要避免過早添加含蛋或小麥的副食品、對麩質過敏的人應避免攝取小麥、裸麥、燕麥等穀類、患有氣喘的孩童儘量避免冰冷的食物、此外除了食物之外,環境、陽光、藥物、植物等都是造成過敏的原因,想找出真正的過敏原,必須到醫院去做詳細檢測,萬一具有家族遺傳性過敏體質的嬰兒則建議至少須以母乳餵哺3個月為佳,最後一定要了解自己的過敏原,進而有效避免與過敏原的接觸,將過敏傷害減到最低。(來源:衛生署衛教週報第155期)

月經週期變化 也會誘發哮喘!?

月經週期變化 也會誘發哮喘!?#過敏原

近日氣溫變化大、冷熱無常,使得各類病毒活躍,造成上呼吸道疾病盛行。其中支氣管性哮喘病患更是反覆發作,疾病病程時好時壞,嚴重者會造成呼吸衰竭而需要插管治療,甚至有些患者因為來不及急救,變成植物人或是死亡。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胸腔內科主治醫師鄒志翔表示,哮喘是一種慢性呼吸道發炎疾病,症狀反反覆覆、好壞可持續相當久。事實上,很多患者罹患哮喘而不自知,經常認為只是一般感冒,咳嗽較不容易好,而疏於治療。其他哮喘發作的特殊症狀還包括:呼吸困難、喘鳴、胸悶。除了氣溫因素之外,其他重要誘發哮喘的因子包括:過敏原(花粉、黴菌孢子、動物毛屑、家塵)、呼吸道感染、藥物、情緒因素、運動,此外如油漆、香水、香煙、空氣污染、月經週期的變化、胃食道逆流等,都會誘發哮喘發作。鄒志翔指出,最近在醫學上已經對於哮喘治療有非常長足進步,目前的藥物(尤其是吸入性類固醇等藥物)對於病患疾病控制與生活品質提升具有相當療效,並且很少產生嚴重副作用。哮喘雖無法痊癒,但可以控制,如果控制得宜,可以跟一般正常人一樣生活工作。

食物激發試驗精準檢測過敏原 過程複雜冗長醫師卻步

食物激發試驗精準檢測過敏原 過程複雜冗長醫師卻步#過敏原

根據美國報導,越來越多的小孩有過敏的現象,但是醫生卻沒有使用正確的診斷方法來幫助病童,因此沒有辦法避免接觸到過敏原,造成過敏症狀不斷地發作。芝加哥的兒童紀念醫院(Children's Memorial Hospital)的古普塔(Ruchi Gupta)醫師表示,如果我們沒有辦法採取食物激發試驗(Oral food challenges)的方法來測試過敏病患,就無從知道病患對於何種物質過敏,讓病患不斷誤食過敏物而引起過敏。根據徐世達醫師在其網站上的文章指出,透過食物激發試驗可以診斷出,哪些食物會造成急性過敏反應,並觀察過敏反應來確定過敏物質的劑量;確認一些跟食物過敏原相關的慢性病理狀態,看是否會造成立即型的反應等。所以透過食物激發試驗,可以讓病患清楚瞭解自己有哪些可以吃,哪些不能吃,會造成什麼樣的反應等等,便於日後的診斷。但是美國的研究人員調查發現,在4萬名兒童中確定了3千多份食物過敏的案例,但是只有61%會被醫生診斷出來,15%的兒童會經過食物激發試驗來確定過敏原;因為很多兒童沒有進行食物激發試驗,造成很多家長、小孩並不知道什麼會造成過敏,而導致小朋友誤食過敏食物引起過敏現象。古普塔醫師表示,很多醫師不喜歡進行食物測試的原因,應該是食物激發試驗需要3到6個小時來進行測試,還需要準備不同的過敏食物,讓很多醫師打退堂鼓。早期發現不孕症早期治療 30歲以上應提早就醫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318光也可以治療癌症 新技術免受化療痛苦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317國外專家分享豐富母乳哺育經驗! 盼大幅提昇國內水準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319

季節交替過敏易發作 生活小建議遠離過敏原

季節交替過敏易發作 生活小建議遠離過敏原#過敏原

現在正逢季節交替的時節,不少人開始因過敏而打噴嚏、流鼻水、鼻子癢或皮膚發癢等症狀,根據自由時報電子報報導,建議給你幾個從飲食、生活改善起的小撇步。首先克制吃冰的欲望,因為加工食物及過量的糖都容易引起過敏,平食烹煮時建議盡量用好油、吃好菌(例如乳酸益菌)、補充維他命等,可抑制發炎、增強免疫力,另外生活起居方面可以保持寢具乾淨、善用空氣清境機來淨化空氣環境、多開窗等來改善。改善過敏不適 先隔絕過敏原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6080不再癢到爆 中醫可以治癒蕁麻疹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049配合用藥、避過敏原 可有效控制氣喘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743

蕁麻疹發作癢到快抓狂 可抽血檢驗以遠離過敏原

蕁麻疹發作癢到快抓狂 可抽血檢驗以遠離過敏原#過敏原

秋天除了是感冒的旺季,還是過敏最容易發生的時候。在季節交替的過程中,因為空氣中的溫度、濕度改變,容易誘使特殊類型的蕁麻疹(如寒冷性蕁麻疹)發作。台北慈濟醫院皮膚科主任王淳樺表示,目前醫院都提供簡單的過敏原抽血檢測,方便過敏病患者辨識自己會對哪些物品過敏,然後遠離過敏原。王淳樺主任表示,過敏性的蕁麻疹很難根治,最主要的處理方式,還是以遠離過敏原是最主要的方法,如果民眾不清楚自己對哪一種物質過敏,可以到醫院去檢測,目前醫院都有提供25種常見過敏原檢測或40種常見過敏原檢測,針對食物、藥物、吸入性(花粉、粉塵等懸浮物)過敏做簡單的抽血檢測,就能判斷患者對哪些物質有過敏現象。王淳樺主任表示,蕁麻疹大多由過敏引起,主要可分為六類,食物過敏(海鮮、酒類、蛋等引起)、藥物過敏(抗生素、止痛藥、安眠藥等引起)、感染(受傷所造成的過敏)、空氣懸浮物過敏(花粉、粉塵、貓狗毛等引起)、自體免疫系統(甲狀腺、內分泌系統等引起)、物理(陽光光線、空氣冷暖、壓力等引起)。一般嚴重的蕁麻疹過敏,通常伴隨血管性水腫,會視病情採用不同的治療方法,通常會採用打針、吃藥的方式,如果只是一般皮膚癢的蕁麻疹過敏,一般就採用抗組織胺的藥物來控制即可。蕁麻疹會因食物引起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336慢性蕁麻疹須知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4553猛吹冷氣吃冰品 越消暑越罹患皮膚病?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11482

媽媽暴露二手菸 恐致小孩過敏

媽媽暴露二手菸 恐致小孩過敏#過敏原

秀傳醫療體系醫研部針對胎幼兒期過敏疾病防治作研究,發現基因影響過敏抗體產生在產前就開始了,因此,母親注意孕期的飲食、生活環境,盡量避免過敏源,或可減少過敏兒的發生率。秀傳醫療體系醫學研究發展部副營運長楊崑德教授指出,最新的研究數據顯示,台灣的兒童10個有4個過敏體質,飽受過敏性鼻炎、氣喘、異位性皮膚炎等病症的困擾,尤其冷風一來,氣喘病童更容易發作,而過敏性鼻炎的患者一早打噴嚏、流鼻水、鼻塞、頭昏,影響兒童的健康和學習。統計顯示,5歲至10 歲學齡前的兒童過敏性鼻炎患者約佔40%~50%,氣喘約有10%~15%,異位性皮膚炎5%,嬰兒的牛奶過敏約5%,而氣喘患者有不少合併鼻炎、皮膚炎等過敏症狀。研究發現,懷孕母親過敏或暴露二手菸會與兒童過敏病發生有關,因此,胎幼兒期篩檢喘鳴基因和控制致敏因子將有助過敏病的早期防治。母親的子宮是胎兒的生長環境,母親吸收過多的過敏原,會透過胎盤傳達給胎兒,此環境因素將造成過敏兒的機率增加;在長期的實驗研究中,發現母親戒菸、多食益生菌及不飽和脂肪酸,控制胎兒生長在少過敏原的環境,新生兒致敏因子相對減少。延伸閱讀「防治過敏」:http://www.uho.com.tw/sex.asp?aid=12220

徐若瑄有過敏體質? 動物毛、灰塵讓她起疹子

徐若瑄有過敏體質? 動物毛、灰塵讓她起疹子#過敏原

之前傳出藝人徐若瑄因擔心會過敏,要求走紅毯時,必須在紅毯上舖高級床單,讓工作人員頗為不滿;徐若瑄的經紀公司則趕緊澄清,指徐若瑄有過敏體質,灰塵或動物毛料的衣物會讓她起疹子,至於走紅毯要求舖床單的說法則是子虛烏有。醫師表示,會引發氣喘、鼻過敏等疾病發作,主要是吸入過敏原有關,像是塵蟎、灰塵、貓狗等動物毛屑等。據了解,徐若瑄從十幾歲時就對動物毛過敏,曾經因動物毛過敏,導致眼睛腫起來;有一次徐若瑄拍攝MV,因為有一段要與小貓玩耍的鏡頭,讓她感到很害怕。根據國民健康局估計,全國大約有700萬人有過敏症狀,其中大部分人從春天開始發作直到秋季才擺脫苦惱,更有不少氣喘病人過敏症狀相當嚴重,需要終身接受治療。過敏性疾病是國人常見的急、慢性病,近年來,隨著工業的發展、空氣的污染及飲食習慣的改變等因素,過敏性疾病有逐年增加的趨勢,根據醫院統計,台灣地區受氣喘、過敏性鼻炎、異位性皮膚炎所困擾的民眾約有三分之一,常造成個人、家庭生活品質降低。過敏產生原因極多,且常常是多種原因交互混合影響,過敏病人要控制自己的病情,必須要有長期的藥物治療計畫,同時,日常生活要減少跟過敏原接觸的機會,才能避免過敏反覆發作。˙抗過敏的飲食撇步 ˙鼻子過敏 中醫可緩解症狀 ˙夏季「癢眼」雙煞:紅眼症與過敏結膜炎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