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原

夏日美膚 「基礎保養」最重要

夏日美膚 「基礎保養」最重要#過敏原

對上班族女性而言,化妝是禮貌,但使用產品不當對健康可是有害。如果皮膚狀況非常良好,任何化妝保養品的色澤、香氣都可以依您的個人喜愛而選擇,購買前只要仔細比較產品的觸感、舒適度、對皮膚沒有刺激感覺就可以了。但如果您長了痘痘、粉刺、色素斑以及皮膚敏感的時候,不妨聽從皮膚科醫師的建議,接受適當的調整和治療。臺安醫院皮膚科主任 - 沈兆煇醫師提出以下幾點夏日肌膚保養的概念:一、請勿相信「來源不明」的產品現代皮膚美容醫學已經發展得很好,但卻仍然有人用了來源不明的產品發生問題,其中不乏是朋友或鄰居相互介紹,也有透過誇大的廣告促銷,甚至是不肖業者提供非法的醫療行為,更令人沮喪的是到現在還有人迷信所謂的「祖傳秘方」!這裡面最嚴重的問題莫過於含「汞化合物」。因此消費者在使用前一定要仔細檢查產品標示,才能保護自己的健康。二、請注意常見的皮膚「接觸性過敏原」有時候產品使用方法不正確或用量過多時皮膚可能產生刺激性,然而真正的「接觸性過敏反應」卻是因為個人皮膚的特異過敏性,只要微量的過敏原即可誘發強烈的過敏性皮膚炎。據統計上,較為常見的「接觸性過敏原」為:香料、保存劑、染髮劑、綿羊油、燙髮液、溶劑(如Propylene Clycol丙烯乙二醇)、指甲油、防曬用品(如:PABA成分者)。三、請勿過度相信「天然成分保養品」天然成分部外乎來自於動物或植物的萃取物,然而其療效卻未必是經過專業的學術證明,單憑廣告宣傳,往往讓消費者誤以為有神奇的療效。此外,天然成分也會誘發過敏反應,由於萃取物當中成分複雜,在製造過程中也必須有添加物,也不見得適用於敏感性膚質的人。四、請檢視產品的功能區分與重要提示使用化妝保養品,除了要先了解自己的皮膚狀況以外,必須要注意看產品的說明和功能區隔,例如:油性或長痘痘的皮膚應該選用不含油脂,不產生粉刺,不產生痘痘的化妝保養品;相對的,過敏性皮膚的人就盡量選擇低過敏性、不含酒精、不含香精或不含綿羊脂的產品類型。購置產品時最好多詢問、多了解,有疑問的地方都應該仔細看說明書,使用後若有過敏不適,應盡快請皮膚科醫師治療。五、請勿過度使用清潔品或去角質產品臉部出油旺盛的時候,加強清潔是必要的;然而混和性或乾性的皮膚則應注意選擇適合的產品,以免過度刺激皮膚。沈兆煇醫師建議,可考慮以區隔處理不同的部位的方法,例如先以清水洗淨,在於油性的區域抹上一些洗面乳或洗面皂,然後再以清水洗淨,盡量避免過度清潔乾澀的皮膚以致於太過刺激。愈是敏感的皮膚愈是要洗冷水,因為熱水會把臉部的油脂洗去,容易讓本來就乾燥的皮膚愈來愈趨敏感。同樣的,去角質也會讓表皮受損而乾燥,建議降低使用的頻率較為妥當。六、請多瞭解自己膚質的變化膚質可以隨著環境中的溫度、濕度而稍有改變,您可以運用簡單的測試來瞭解自己,如洗臉過後不到一小時就會出油屬於非常油性,不妨多加清潔;若中午就開始覺得油油的,為油性肌膚,最好也多加清潔,有上彩妝的話,則不妨改用吸油面紙和礦泉噴液;若到了傍晚才感覺到少量出油,則屬中性,溫和適當的清潔就夠了;若只用清水洗臉,到了傍晚臉上都不出油,則為乾性;但是當您臉上已經是乾燥脫皮,從早到晚都不出油的話,這是非常乾燥的狀況,應避免清潔過度以及去角質,最好選用保濕用品,甚至請皮膚科醫師建議選擇適當的用品。以上這五種狀況可以因氣候或空調而稍有改變。七、請隨著自己皮膚狀況的變化而稍做調整皮膚的清潔、保養及彩妝的選擇,應該秉持以「平衡」為原則。在又濕又熱又出油的狀況下,清潔用品就應列為首要選擇,不要洗完太過乾澀即可,另外也可以用的是礦泉噴液。八、請奉行最重要「基礎保養」除了清潔過多的油脂,或是以保濕乳液、面霜來補充乾燥的部位給予適當滋潤之外,沈兆煇醫師表示,在皮膚科專科醫師眼中,再也沒有任何的產品比「防曬用品」更為最重要。假如您崇尚簡單的保養工作的話,「防曬」可以說是您唯一最重要的功課,認真的做好防曬措施,不但可以讓您的皮膚減緩老化的程度,原本的斑點也會相對的變得淡化,然而,防曬的觀念並非只在艷陽高照的夏季,陰雨天也一樣有紫外線,所以,從小培養正確的防曬觀念,以及一年四季做好防曬的措施不但為您帶來美白的肌膚,更可以避免日後容易罹患皮膚癌。九、請考慮用「果酸」或「左旋維他命」作為長期護膚計劃的一環「果酸」和「左旋維他命」的研發可說是二十世紀美容醫學具有實質療效的重要產品。一般的護膚用品只是覆蓋在皮膚表面,「果酸」(特別是「甘醇酸」)和「左旋維他命C」,不但作用在表皮的細胞,更能直接到達真皮層,能改善膚質,減少色素斑,抗氧化,又能促進真皮層中的膠原纖維再生。使皮膚回復年輕的彈性。尤其是高濃度的「甘醇酸」,更可以輔助青春痘、黑斑的治療。沈兆煇醫師強調,選擇適當的產品很重要,如果有發生任何的疑問,可以向您的皮膚科醫師諮詢,做適度的調整,千萬不能聽信非專業人士的建議。因為「美容醫學」是結合了皮膚生理學、免疫學、病理學、藥理學以及皮膚美容外科學和雷射醫學的一門專業領域!

5月3日世界氣喘日 邀請您一同來控制氣喘

5月3日世界氣喘日 邀請您一同來控制氣喘#過敏原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與臺灣氣喘衛教學會於5月3日(星期日)上午9:00~下午2:30在臺北市自來水博物館辦理世界氣喘日-「上面啾啾啾,下面咻咻咻,上下呼吸道,控制齊做到」活動,活動內容除了安排氣喘主題學習及展覽、過敏氣喘諮詢等活動外,現場並特別邀請小朋友的最愛--蝴蝶姐姐及鳳梨哥哥,一同藉由帶動唱、有獎徵答、氣喘太極操示範等多項趣味表演,讓民眾了解引起氣喘的主因,並注重過敏氣喘預防的重要,現場另安排Will PK賽,參賽者有機會可獲得Wii一台,歡迎市民攜家帶眷共同參與本次活動!■ 氣喘高居96年臺北市死因第12位氣喘病長久以來即為各國所重視的國民健康問題,為人們無法工作或就學兒童缺課的常見原因。其罹病率與死亡率在全球大多數的地區亦有逐年增加的傾向。87年馬偕醫院所做的大臺北地區學童氣喘病盛行率調查為16﹪,91年長庚醫院與仁愛醫院合作,發現大臺北地區學童氣喘病盛行率,其結果更是快速增加到19﹪,而氣喘病的死亡率,在91年以前一直都是臺灣地區每年10大死亡原因之一,91年才退出10大死亡原因,但目前每年仍約有1,600多位氣喘病人因氣喘發作而死亡。而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統計,96年北市死因高居第12位,仍明顯威脅市民健康。■ 過敏原接觸 氣喘控制不佳主因之ㄧ臺灣氣喘衛教學會理事長徐世達醫師表示,由於以往的氣喘診療指引於治療氣喘病人的過程中缺乏明確可量化的治療目標、多數病人持續接觸居家環境過敏原以及在忙碌的生活工作中國人缺乏適度運動等因素,造成長期過敏氣喘控制狀況不佳。其中,過敏原的接觸,容易造成過敏氣喘的反覆發作。據統計,造成兒童過敏氣喘發作的常見吸入型過敏原中90%是因為塵蟎引起,第2名佔50%則是因為蟑螂的關係,再其次是貓毛、狗毛、二手菸等。找出過敏原並避免接觸,是氣喘病人自我控制氣喘最有效的第一步驟。■ 做好氣喘自我照護 減低氣喘的負擔衛生局提醒氣喘患者該注意事項如下:1.應積極主動地參與處理自己的氣喘,預防可能發生的問題,並且維持正常生活。2.避開激發物:許多東西能夠使氣喘發作。例如:有毛的動物皮屑、香菸、煙塵、強烈氣味和噴霧、花粉、天氣變冷、跑步、運動等。3.許多病人對有毛動物過敏,可保持動物在屋外,或放棄豢養寵物,4.在屋內不要有強烈氣味,不要使用聞起來像香水的肥皂、洗髮精或者洗潔劑。5.正確地使用藥物,了解並且會區分〝急性緩解藥物〞與〝長期預防藥物〞的不同。6.以症狀及尖峰流速計的使用來監測病情:氣喘病情會變化,因此治療上也有不同階段的對策。■ 以「氣喘控制」為導向的最新氣喘診療指引 擺脫氣喘的困擾臺灣過敏氣喘及免疫學會集合學會中各大醫院治療兒童過敏氣喘疾病權威醫師的共識建議所最新出版的「臺灣兒童氣喘診療指引」,其內容包含:藥物治療、避免過敏原(allergen)與誘發因子(trigger)以及氣喘衛教等,期能提出最新的醫療資訊,讓國內眾多的氣喘學童能夠受惠,獲得氣喘最佳照護並提昇生活品質。

宜蘭氣喘盛行率高 配合醫師診療才能有效『棄』喘

宜蘭氣喘盛行率高 配合醫師診療才能有效『棄』喘#過敏原

羅東博愛醫院胸腔內科門診接獲一轉診病患,這名病患是年僅十七歲的高中女生。自過年前就有咳嗽的問題,自己認定咳嗽是因為感冒的原故,因此就近在住家附近的診所求診,但這個高中女持續咳嗽了一個月多,也換了五六家診所,咳嗽卻始終沒有痊癒。直到3月份,因為診所醫師懷疑她得了肺結核,將她轉診至羅東博愛醫院,經過胸腔內科林偉群醫師的診斷與檢查後發現,原來這名高中生並非感冒,也不是肺結核,而是有氣喘的問題。事實上,除了氣喘的問題之外,這名高中女生還有過敏性鼻炎的病史。氣喘與過敏性鼻炎的症狀讓她呼吸不順暢,夜裡無法成眠,白天也無法專心於課業。經過診斷與治療後,她的氣喘症狀已經減緩了很多,夜裡也很好好的睡覺,據陪同她前來的父母指出,這次看診,除了身體的病治好了之外,因為睡得好,白天也比較能專心上課,連帶她的成績也進步很多。林偉群醫師進一步表示,由於宜蘭的氣候潮濕多雨,因此,許多病患都有過敏性鼻炎的問題,而60%過敏性鼻炎患者併有氣喘的困擾,相對於全國5-10%的氣喘發生率,宜蘭地區的氣喘發生率為12-15%(依據羅東博愛醫院臨床統計),高台灣地的平均值出許多。由於氣喘病是終身無法療癒的疾病,因此,更需要透過適當的治療,來有效的控制氣喘的發作。但是,有很多病患不知道自己有氣喘病。林偉群醫師以自己的臨床經驗為例,每個月總有10名以上的病患因為誤以為自己感冒而前來求診,但檢查的結果卻是氣喘,這些病患都需要長時間的監控與治療。林偉群醫師表示,氣喘病除了容易被誤認為感冒外,患者可能會因為習慣疾病的症狀而輕忽了氣喘。事實上,當病患被診斷為氣喘之後,會依它的嚴重程序予以分級,包括輕度間歇性、輕微持續性、中度持續性、嚴重持續性等四級。即便氣喘的控制已達到最輕微的『輕度間歇性』,患者仍應定期門診追蹤,並觀察自身的病況是否有變化,以確保身體健康。

氣溫驟變不定 易刺激氣喘發作

氣溫驟變不定 易刺激氣喘發作#過敏原

每當季節轉換、溫差變化大,加上呼吸道感染,就會有許多氣喘病友控制不良,經常往返於醫院門診、急診之間。事實上,氣喘盛行率在許多國家都有上升的趨勢,因而造成全球性之健康問題,台灣地區也不例外。氣喘是由於支氣管壁及小支氣管壁的肌肉收縮,造成氣管的部份阻塞,因而出現喘鳴及呼吸困難的現象,通常是由於對空氣或食物中的某些物質過敏而引起。其發作可能非常迅速也可能是緩慢出現,症狀不是很嚴重時,會自行緩解或是經過適當的治療而恢復。但是急性惡化時可能非常嚴重,若未給予有效的治療也可能會致命。仁愛醫療財團法人大里仁愛醫院胸腔內科 - 王瑞欽醫師表示,氣喘是由很多因素所造成的,除了本身或家族特殊的過敏體質佔重要的地位之外,很多環境因素也會刺激引發氣喘,如家塵、徽菌、空氣污染、花粉、吸入刺激性化學物質如香煙等等,台灣平均每10人就有1位是氣喘病患,而根據很多統計結果,氣喘人口還在逐年增加當中呢!可見我們迫切需要改善環境。此外,像感冒或其它病毒感染,氣溫驟變,都會刺激氣喘發作。王瑞欽醫師指出,如果能儘量避免以上所提到的引發氣喘之因素,氣喘人口應該會減少。  氣喘症狀包括咳嗽、呼吸困難,無痛性胸部緊迫感及各種程度的喘鳴。嚴重發作時會出汗,脈博增加及高度的焦慮,更嚴重時臉部及嘴唇會發紫,這些症狀的表現會因人而異。治療上,藥物控制效果很好,另外也有噴霧式和吸粉式的支氣管擴張劑,只要按照醫生的指示使用,氣喘並不至於嚴重。至於氣喘能不能根治?王瑞欽醫師表示,大約有1/3的小兒氣喘長大了會痊癒,仍有相當多的氣喘病患需要長期追蹤治療。入春及中秋節過後天氣變化大,都是氣喘的好發季節,希望大家提高警覺,提早做好預防工作。  如何預防氣喘發作呢? 一、遠離過敏原:家裡打掃乾淨(家俱擺設盡量簡單);被套、枕頭、床單經常清洗;不使用地毯;不要飼養有毛寵物或接觸絨毛、布玩偶。二、除遠離過敏原外,還需注意以下之事項:不去人多及空氣不好的地方;避免感冒;少吃冰冷食物;運動前15分鐘先做暖身運動;保持心情輕鬆愉快,避免太緊張、大聲吼叫。   最後,王瑞欽醫師提醒民眾:為了提昇氣喘病患照護品質,獲得最佳的治療效果,並適時有效控制病情,必須遵循六項氣喘處置的計劃將可達到有效的控制氣喘: 1. 需與醫護人員密切配合,發展良好的醫病關係。 2. 利用臨床症狀記錄及肺功能測試以評估及監測氣喘嚴重度。 3. 避開氣喘誘因。 4. 建立個人長期氣喘處置之藥物治療計劃。 5. 建立急性發作的處置計劃。 6. 定期的追蹤照護。

黑眼圈跟過敏有關?電腦分析告訴你

黑眼圈跟過敏有關?電腦分析告訴你#過敏原

這幾年過敏性疾病逐年增加,已經成為國民健康上最大的威脅。而長久以來黑眼圈一直被認為與過敏疾病有關,過敏免疫科醫師也經常被問到「我們小朋友有明顯的黑眼圈是否有過敏?」,長期以來一直無法得到真正的解答。為了真正了解此一問題,台大小兒過敏科醫師,陳建翰(目前在敏盛醫院小兒科服務)、林于粲醫師、江伯倫主任與中央警察大學溫哲彥教授、台灣科技大學的邱士軒教授一同開發出一個新的電腦評估方法,可以用來客觀地測定黑眼圈的顏色深度和範圍。我們的研究結果發現黑眼圈的顏色深度和範圍與過敏性鼻炎罹病時間長短、眼部和鼻子症狀都有相關性。此一研究結果已經發表國際上過敏學研究方面排名第一的期刊【過敏及臨床免疫學】所接受,顯示受到國際上相當大的重視。也因為此一研究受到國際研究的重視,所以被美國過敏免疫及氣喘學會的通訊特別撰文介紹。此一研究成果的主要意義在於:(1) 這是第一篇利用電腦定量的方法來研究黑眼圈,同時明確地證明黑眼圈的深度和範圍與過敏性鼻炎的嚴重度和罹病時間長短的確有關。(2) 未來可以利用此一客觀的評估方法來分析黑眼圈,並用來作為治療是否有效的重要臨床參考。(3) 這是結合不同領域和校際合作的一個重要例子,結合各種研究技術應用到生物醫學疾病上,將是未來的趨勢。這是第一篇利用定量的方法來研究過敏性鼻炎患者的黑眼圈嚴重度,結合電腦科技評估的方式可以測定黑眼圈與過敏性鼻炎之間的關連性。未來,結合生物科技與國內已經很有基礎的IT和工程來發展,應是一個重要的方向。

過敏指數預報 輕鬆預防小朋友氣喘

過敏指數預報 輕鬆預防小朋友氣喘#過敏原

96年臺北市衛生局委託調查統計發現,以臺北市國小一年級學童為例,氣喘的盛行率已從73年的10.79%攀升1倍至97年的20.34%!有鑒於此,日前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推動「臺北市國小一年級學童氣喘防治過敏篩檢」服務,讓臺北市國小一年級的小小市民們,能早一步發現本身是否具有潛在的過敏體質,提前做改善及調養。臺北市政府衛生局邱局長文祥說:「小朋友的健康是國家最寶貝的資產,讓國家未來棟樑健康的成長,是刻不容緩的首要任務。希望藉由衛生局推動國小一年級氣喘過敏篩檢服務,並搭配臺灣氣喘衛教學會提供過敏指數紅綠燈預報,可以讓更多家長和小朋友都能輕鬆的預防、減少過敏不舒服情況的發生!」此次「過敏性鼻炎處置暨過敏指數」系列講座,是由臺北市政府衛生局與臺灣氣喘衛教學會及臺北市立圖書館為提供民眾氣喘防治相關資訊與服務,於98年4月12日至6月7日上午9時至11時假臺北市立圖書館十二分館合作辦理。本次系列講座活動的對象為氣喘過敏兒及家長,現場並特別邀請小朋友的最愛--蝴蝶姐姐,一同分享身為過敏兒的苦惱,並帶領大家讓過敏兒的生活,不再只是被動的接受藥物治療、浪費醫療資源,而是主動的控制環境來增加預防功效,才是正確的了解過敏、打擊過敏,歡迎家有氣喘過敏兒家長及民眾踴躍參加。民眾除了隨時都可以至臺灣氣喘衛教學會或衛生局網站查詢以及民視的氣象預報中得到最新過敏指數預報之外,臺灣氣喘衛教學會將展開一系列宣導推廣活動:包括每個月在馬偕醫院福音堂舉辦固定衛教講座外,並自4月12日起至6月7日止,與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於臺北市立圖書館總館及十二分館舉辦「過敏指數暨過敏性鼻炎處置新觀念系列講座」,提供市民過敏問題的居家照護解決方案。

賞花招惹『花粉熱』 過敏噴嚏打不停

賞花招惹『花粉熱』 過敏噴嚏打不停#過敏原

春天花草樹木盛開,形成一股賞花的熱潮。然而,花粉處處飛揚時,有過敏體質的人就會吸入或接觸空氣中飄浮的花粉,以致於出現不停地打噴嚏和咳嗽…等情形。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風濕免疫過敏科 - 張棋楨醫師指出,花粉是過敏原的一種,它會與過敏抗體IgE結合刺激免疫細胞放出致敏物質(組織胺、發炎介質等),而產生鼻子癢、流鼻水、鼻塞、打噴嚏、眼睛癢、喉嚨癢、咳嗽等症狀,這就是所謂的『花粉熱』,它包括了過敏性鼻炎及過敏性結膜炎。■ 哪些花粉會引起過敏?張棋楨醫師表示,一般會引起花粉熱的花是靠風傳播花粉的風媒花,而花朵外形色彩鮮豔美麗靠昆蟲傳播花粉的蟲媒花(如玫瑰、向日葵、蒲公英、油菊等)則較不會。風媒花可分為草本植物及木本植物二類,這些植物遍佈世界各地。許多人誤以為台灣沒有什麼會引起過敏的植物,其實這些植物也生長在你我周圍,只是大家不太熟悉罷了,根據調查台灣以狗牙根、羊蹄、刺莧、油加利及木麻黃最常見。而日本以杉木居首,美國以豕草最多。 在一年四季中有各種不同的花粉在散佈,花粉季通常是由二月或三月開始,一直延續到十月。每逢花粉季時,在美國各地的州政府會印製或公佈當時花粉的種類及每日的花粉濃度(每立方公尺空氣中所含的花粉數量),如花粉濃度達每立方公尺空氣含20~100顆微粒,便會引發過敏徵狀。提醒有花粉熱的患者要注意防範,反觀國內只有氣象報告包括溫度、濕度或舒適度而已。 ■ 如何診斷對花粉過敏呢?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風濕免疫過敏科 - 廖學聰醫師說,凡是在春天容易發作的結膜炎、鼻炎、咳嗽、氣喘或有暴露於某些植物間就容易發作的病史,都要懷疑有花粉過敏的可能性。其診斷的方式可用皮膚過敏原試驗或抽血(如MAST、CAP)來確定是哪一種花粉過敏。預防勝於治療,當對花粉過敏時,要去認識對自己會過敏植物的外觀形狀,每逢開花季節時就少去招惹它,然而要完全避免花粉是不可能的,如何減少暴露在花粉的作法,廖學聰醫師指出有以下幾種:(1)花粉濃度高時減少外出活動。(尤其是在草地運動)(2)在花粉季期間使用空氣調節清淨器。(3)趁花粉濃度較低時(花粉濃度最高時是在上午五點到十點之間),讓屋子通風。(4)外出時,要戴口罩、眼鏡及帽子。一旦有花粉熱症狀時可以服用一些抗組織胺(抗過敏)的藥物,幫助患者度過花期。若實在太嚴重,則可以考慮減過敏療法。

改善過敏不適 先隔絕過敏原

改善過敏不適 先隔絕過敏原#過敏原

全世界有將近40%的人口有過敏性疾病,具有過敏體質的人在不同的器官有不同的表現與症狀,在鼻子則是過敏性鼻炎、花粉熱,症狀有打噴嚏、流鼻水、鼻塞、喉嚨癢;在肺則是過敏性氣喘,症狀有哮喘、咳嗽、胸悶、呼吸急促;在眼睛則是過敏性結膜炎,症狀有流淚、紅眼、眼瞼酸癢;在皮膚則是濕疹、蕁麻疹、異位性皮膚炎;在消化道則是過敏性腸胃炎。天主教聖功醫院耳鼻喉科 - 蔡佳靜醫師表示,過敏體質受到先天遺傳,後天飲食及生活環境的影響。醫師可藉由病史的詢問以及過敏原的檢測來確定診斷,而一旦有了過敏體質,如何預防與保養,則首重避免接觸過敏原,其次才是藥物治療。塵及其排泄物是台灣最常見的過敏原;塵常生活於寢具、枕頭、床墊、地毯、填充玩具中,預防之道是最少兩星期一次以熱水(50~60℃)清洗更換,並於陽光下曝曬,勿使用地毯,使用除濕機與吸塵器,冷氣機濾網應定期清洗,避免填充玩具、棉花或羽毛等填充之擺飾品。對黴菌過敏者,應保持居家的乾爽與通風,避免使用地毯及塑膠軟墊,可使用除濕機,讓溼度保持在50%以下來抑制黴菌的生長;亦可使用空氣濾清機並定期清洗更換濾網,如果是對寵物的毛皮或唾液過敏者,則應盡量避免飼養貓、狗、兔子等寵物,如已飼養,蔡佳靜醫師則建議,每週梳洗寵物,以減少過敏原數量,避免寵物進入臥室。如果是高度敏感者,甚至應將寵物飼養於室外。如果對花粉過敏者,每當花粉微粒在空氣中傳播時,就有可能導致氣喘及過敏性鼻炎的發作。預防措施為在花粉值高時盡量減少外出、避免在草地上運動、或是配戴口罩。如果是對食物過敏者,則應盡量禁食該種食物及相關製品,而常見之食物性過敏原有牛奶、蛋白、蛋黃、花生、小麥、帶殼海鮮及堅果類。蔡佳靜醫師表示,如能充分了解自己的過敏體質與過敏原,進而有效地避免接觸並與醫師配合,應能讓過敏所造成的不舒服症狀減少的最低。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