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潔

口腔健康不「破病」 刷乾淨是重點

口腔健康不「破病」 刷乾淨是重點#清潔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嘴破,是民眾很普遍會碰上的毛病。說大不大,但是如果不去管它、任由著反覆發作、或久潰不癒,那後續病變的麻煩,就會差很大!我們的口腔有幾個特性:1) 含菌種很多。2) 新陳代謝很快。3) 血液循環充沛。人的口腔內通常有5到600個不同的菌種存在胚胎的發育,口腔黏膜、皮膚、生殖器黏膜,都是來自外胚層,有抗原的交叉性,所以免疫的相關反應,會在口腔黏膜中表現出來。在人的口腔裡,通常有5到600個不同的菌種存在,其中有40%是全新的菌種,以牙菌斑來說,一毫克就有一億個細菌;如果個人的口腔衛生習慣不好,那就可能高達2到10億個細菌,在口腔中伺機而動。而1CC的唾液,含有6兆個細菌,在抵抗力低、免疫力差的時候,就會發生菌血症。身體內外有600兆的細菌,消化道就有100兆,最多的在大腸,再來便是口腔。就全身的代謝來看,腸道黏膜最快,2天到12天1次更新,其次是口腔黏膜,4到14天脫換一次皮,但是壓力、情緒、營養等的問題,都會影響代謝速度。舌下含片是利用舌下黏膜血管豐富吸收快的特性口腔中,特別是我們的舌頭,是身體臟器唯一外露的器官,因此微循環障礙、自律神經失調、免疫或內分泌失調等,都可以從舌診觀察中,得到相當準確的判斷。某些急救用藥,例如心臟病發時的硝化甘油舌下含片,用意就是在利用舌下黏膜血管豐富、吸收快、以及避免藥物因經過腸胃道,而破壞了藥效所設計的。正常人的口腔中,原本就有各式各樣的細菌,細菌間不但彼此維持平衡,也和人體局部或者全身免疫系統、我們平常慣說的「抵抗力」,保持均衡。一旦這樣的均衡狀態被打破了,便會引發疾病的發生。口腔黏膜、唾液、免疫力,都是對抗病菌的尖兵,當這些防衛組織出了問題,就會導致口腔黏膜產生病變。不同年齡的口腔菌群也會改變在局部原因方面,比如口腔黏膜受傷、牙結石、牙菌斑堆積、唾液減少、局部放射照射、假牙有問題、或咀嚼檳榔等等。全身性的因素,則例如過度使用抗生素、營養不足、缺乏維生素、免疫系統受到藥物壓制、罹患慢性消耗性疾病、重金屬中毒、內分泌機能障礙、骨髓造血功能異常、情緒壓力…等等。不同的年齡時期,由於口腔和顎面部發育、生活習慣的改變,及各種外在因素的影響,會使口腔內部環境也發生變化,當然,在這一個環境中生存的菌群,也隨之發生演變。口腔微生物群,也是要經過長期動態變化磨合,才能逐漸達到穩定的狀態。菌種由簡單到複雜,數量由少到多。在早期階段,以需氧菌和兼性厭氧菌占優勢,隨著年齡的增長,厭氧菌的比例增多。所以除新生兒期與嬰兒期外,無論在任何年齡組,兼性厭氧菌總是優勢菌。口腔微生物在口腔內,以兩種狀態存在,一種是游離狀態,微生物存在於經常流動的唾液中;一種是定植於口腔黏膜及牙齒表面形成牙菌斑,引起齲齒和牙周病。在口腔中定植的主要微生物有:細菌、真菌、原蟲和病毒等幾大類。其中,細菌的數量最多,種類最複雜。細菌增殖會產生壞死性齦口炎、齲齒和牙周病在正常情況下,口腔微生物之間,微生物與宿主口腔間,處於生態平衡狀態。由於體內、外環境因素的影響,可導致菌群失調,一些細菌過盛增殖,正常口腔微生物失去生理組合,即產生生態失調的變化,導致疾病。生態失調與口腔疾病的發生密切相關,口腔黏膜病,諸如白色念珠菌、壞死性齦口炎、齲齒和牙周病等等,就是口腔生態失調的表現。齲齒,是宿主、食物和微生物,相互作用導致的牙體硬組織疾病。實質上,它是牙面局部環境、細菌和食物,相互關係失調的表現。齲病活躍的病人,局部環境因素改變,包括滯留區增加,唾液分泌減少,使牙面聚集的細菌增加,再加上大量蔗糖的攝入,使牙面微生態,發生明顯變化,變形鏈球菌等產酸菌的數量增多,產生大量有機酸而致琺瑯質脫鈣,而了形成齲洞。微生物群間產生菌群失調才會造成損害牙周病,是發生於牙周支持組織的一組疾病,由內外環境多種因素影響,導致齦下菌斑生態失調所引起。表現出來的症狀,是細菌組成比的改變,和絕對數量的增加,其中某些種類的細菌可增殖很多,比如產黑色素類桿菌、螺旋體等。此外比如牙髓、牙根尖周疾病,和一些口腔黏膜病,也是口腔菌群間生態平衡失調所致。例如口腔內白色念珠菌的大量增殖,可導致大家熟悉的「鵝口瘡」。在我們口腔環境中,存在著正常微生物群,它們對口腔健康和疾病負有重要責任。一般情況下,口腔正常菌群是不造成疾病的,只有在口腔微生物環境,發生雜亂情況下,使一些細菌大量繁殖,口腔正常微生物群間產生菌群失調,才會對宿主造成損害,發生疾病。所以,對一般民眾來說:口腔衛生是不可忽略和偷懶的;對醫生而言,要預防和治療口腔疾病,首先要採取生態調整措施,建立口腔的正常生態平衡,而不是將口腔內所有微生物徹底消滅。(本文摘自/小心嘴破:身體免疫拉警報/大塊文化)

廚房鍋具這樣洗 事半功倍又乾淨

廚房鍋具這樣洗 事半功倍又乾淨#清潔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我們家每個鍋子都是我的心肝寶貝,如果能用心的保養和清潔,就能常保鍋具如新,煮起料理也能更得心應手還能當作傳家寶交給女兒使用唷,下面就介紹幾樣常用鍋具的清潔與保養方式,步驟都非常簡單唷!● 電鍋超強檸檬去漬法/1) 準備1~2顆檸檬,切半丟進電鍋外鍋。2) 倒入8分滿的水,按鍵按下去 30分鐘沸騰後拔掉插頭,靜置2~3小時。3) 倒掉檸檬及水,用乾布擦乾淨即可。Point/此方法已和電鍋公司客服確認過,只能用少量的檸檬清洗,不能用大量檸檬唷,另外只能洗外鍋,內鍋不適用此方式,再請大家注意一下喔!● 琺瑯鑄鐵鍋一般來說,鑄鐵鍋分成「琺瑯鑄鐵鍋」,和「無塗層鑄鐵鍋」二種,每一種鑄鐵鍋的開鍋、清洗和養鍋都不太相同。瑯鑄鐵鍋分成白琺瑯和黑琺瑯兩種,皆鍍上兩層琺瑯防酸防鏽,只是顏色上不同,但開鍋、清洗和養鍋過程皆一樣。此種鍋因為有做防酸處理,很適合做果醬或是需長時間燉煮的食物。開鍋/1) 先將鑄鐵鍋標籤撕掉,不需使用洗碗精,直接以清水清洗後立即擦乾。2) 烹飪之前,塗抹一層薄薄的油,於鑄鐵鍋表面。3) 以小火慢慢加熱鍋子,即完成開鍋步驟。清洗/1) 料理完後等溫度冷卻後進行清洗,不然溫差太大會讓鍋具破裂。2) 刷具須使用海綿,不要使用鋼刷或是粗硬的菜瓜布。3) 可使用少許洗碗精清洗,亦可使用蘇打粉或茶籽粉清洗。4) 不可使用洗碗機清洗,如遇到較難洗的食物沾黏,可長時間泡水靜置,再輕輕用海綿刷洗。養鍋/白琺瑯因為有做兩道琺瑯處理,平日不需養鍋,唯一就是加熱前一定要先加油,冷鍋冷油使用,空燒則會導致琺瑯傷害而破裂。鍋緣因為是生鐵,平時清洗完畢擦乾後,可抹上薄薄一層食用油,以防止生鏽。● 不鏽鋼鍋白醋清潔法/1) 倒入白醋至鍋中深度,接著用中火讓醋沸騰後熄火沖乾淨(剛買的新鍋可用此方式開鍋)。2) 沖洗乾淨後再重新將鍋子加熱,加到水珠滴落會蒸發的程度。3) 熄火擦乾鍋子,接著倒少許油、用紙巾將鍋子塗抹均勻,持續加熱三分鐘熄火,即完成養鍋程序。● 烤箱異味處理/烤箱如果拿來烤味道比較重的食材,如魚、大蒜等,常常會殘留味道,這些異味若不處理,就會影響到接下來要烹調的料理,影響風味,利用一些天然的食材,就能有效去除異味,而且也很簡單喔!1) 檸檬消臭法/將檸檬對切,放進烤箱中烤約3~5分鐘,就能有效去除異味。2) 咖啡渣去異味/將沖完咖啡的咖啡渣放入烤箱,用200℃烤約20分鐘,直到咖啡渣烤乾為止,也能有效去除味道,還能有淡淡的咖啡香味。內部清潔/烤箱內部可以用稀釋的白醋水清理,將白醋:水的比例為1:2稀釋,接著再用乾布沾溼擦乾淨。● 無塗層鑄鐵鍋這種鑄鐵鍋因為沒有鍍上一層琺瑯,非常容易氧化生鏽,也盡量不要做酸性食物或長時間燉煮的菜餚,因為生鐵容易與酸性食物產生化學變化,會影響食物的味道和顏色,此種鍋較適合做做煎烤和油炸用途。開鍋/步驟同琺瑯鑄鐵鍋。清洗/1) 可使用熱水與鋼絲或尼龍刷清洗,但不建議使用清潔劑。2) 不可將熱鍋直接放置冷水中清洗,以免鍋具破裂。3) 不可使用洗碗機清洗,如遇到較難洗的食物沾黏,可在鍋內注入水燒開幾分鐘,有助於殘留物清洗。養鍋/洗乾淨後的鑄鐵鍋,需放在瓦斯爐上烘乾,並在鍋子內外層包括把手,都抹上薄薄一層油,以隔絕空氣。(本文摘自/矽谷美味人妻一鍋幸福煮/三采文化出版)

打掃法寶 這2樣一定要認識

打掃法寶 這2樣一定要認識#清潔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沒有任何一項物品能比醋或檸檬酸的用途還多。以下整理出使用範例。用2倍的水、稀釋醋,成為醋水後裝入噴霧瓶。這瓶淡醋水,可以在各種場合派上用場。用醋水打掃各種地方1) 把衛浴蓮蓬頭浸泡在醋水中,可消除出水孔的阻塞現象。2) 醋水噴在浴室裡的皂垢上,再用海綿輕刷,皂垢就能輕鬆溶解。水垢,也能輕易去除。3) 在臉盆裡裝入醋水放置一個晚上,再用海綿刷乾淨。當然也能擦掉椅子上的頑垢!醋水+鹽 威力更強大先將醋水噴在冰箱內壁,再用撒過鹽巴的布擦拭,光是這麼做就能達到除臭、和防止細菌繁衍的效果。因為只用了醋和鹽,不必清空冰箱裡的所有食材,也能打掃冰箱內部。醋水+肥皂 清潔紗窗有一套用柔軟的刷子沾取肥皂後,刷洗紗窗,之後再噴上醋水就能抗菌。最後再用抹布擦拭,烏漆抹黑的紗窗一樣變得乾乾淨淨。檸檬酸的活用術1小匙+水1杯就完成了檸檬酸水了,直接將50克檸檬酸粉末,放入洗碗機,啟動之後就能清潔內部。對付冰箱裡的腥臭味,只要噴上檸檬酸水。在家電產品上,噴上檸檬酸水即可去除汙漬。醋和檸檬酸效果比較雖然同樣屬於酸性物質,效果也一樣。但檸檬酸無臭無味,醋則有一種獨特的氣味。此外,檸檬酸的酸有可能無法完全發揮作用而殘留,因此不適合使用在容易受傷的材質上。清理木製家具時,建議還是使用醋比較好。這2種材料,比較適合用在塑膠類或鋁製品、玻璃製品。不過,用在鐵製品上都可能造成鏽蝕。另外,絕對禁止使用在大理石製品上,因為酸會分解大理石中所含的碳酸鈣。而屬於氯系製品的清潔劑若遇到酸,可能造成氯氣中毒,相當危險。(本文摘自/江戶時代的生活智慧/商周出版)

「妹妹」保養術 清水洗就好!

「妹妹」保養術 清水洗就好!#清潔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採訪報導)一般來說,因應寒流來襲,民眾家裡不僅會使用暖氣,就連洗澡水也要開到最熱,這樣一來,肌膚的水分都被環境吸收,洗澡用太熱的水、洗完以後再搭配使用暖氣,皮膚越來越乾,沐浴後仍存在肌膚保水不足造成的乾癢、敏感問題。冬日「妹妹」保養怎麼做,婦產專科醫師不藏私大公開!洗澡水太燙、穿太多都會導致下體搔癢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婦產科主任陳麗琴表示,洗澡水洗太燙,反而會讓肌膚水分流失得更快。45到65歲的中高齡婦女,因為正值更年期,這個年紀的婦女在停經後皮脂腺會分泌的比較少,最敏感的下體肌膚容易變得乾澀。因此中高齡婦女冬日保養祕訣第一步,不建議使用太燙的水清潔肌膚。另外,中高齡婦女較怕冷,常包得密不透風也會導致私密部位搔癢。此時若為了止癢,持續使用熱水沖洗並用手搓洗私密肌膚,很容易導致敏感的下體紅腫更加嚴重,甚至導致破皮,洗完澡後若為了保暖,再穿上好幾層衣褲,悶熱的衣褲也可能會導致搔癢情形不斷。用清水洗 最適宜的溫度約低於39度近日寒流來襲,一般家庭洗澡水的溫度約落在42度左右,陳麗琴主任表示,中高齡婦女洗澡時,首先要注意溫度的調整,而最適宜清潔下體的溫度為39度以下,最好要比平常洗臉的溫度低、盡量和夏天洗澡的溫度差不多。另外,洗澡時要注意,千萬不要使用沐浴清潔劑,只需用清水仔細沖洗下體部位,洗完澡後也不要使用乳液塗抹於下體部位,只要簡單用毛巾擦乾、盡量穿著通風衣褲。保養不必太複雜,只要簡單幾步驟一樣能維持私密部位清潔。經血量異常、失調 有可能是子宮出問題更年期間,中高齡婦女若出現貧血,要小心子宮內膜異位症可能是元兇!在更年期時,若出現經血量異常、失調情形,很有可能是子宮出了問題,陳麗琴主任表示,臨床上許多患者曾出現過這類情形,有的認為是更年期普遍現象,有的則是害羞不敢就醫。另外有些民眾,因為擔心看了醫師須拿掉子宮,所以一直隱忍不說,直到家人發現患者因為貧血昏倒,就醫後發現患者血色素從13降到3,詢問病徵才找出貧血主因。也有病人出現月經量異常情形,勿以為自己是提早更年期,沒想到竟是子宮肌瘤作怪!中高齡婦女是弱勢地位 常不好意思就醫45到65歲的中高齡婦女,因為荷爾蒙改變,會有熱潮紅、睡不好等情形,嚴重的可能也會出現恐慌症,另外,因為在家庭中,母親實際上要擔當起更大的照顧與保護責任,即便如此,中高齡婦女在社會及家庭中通常還是會被認為是弱勢地位。陳麗琴主任表示,在家中,孩子的成長與父母的衰老往往是最重要的事,然而夾在中間的母親也該時常關心自己,延誤就醫不只會影響體力,家庭也會因為失去支柱而陷入混亂。私密部位發生病變的機率非常高,只要維持心態活潑,發現異狀時盡速就醫,中高齡婦女維持健康一樣很簡單!

清水洗就好!中高齡「妹妹」保養術

清水洗就好!中高齡「妹妹」保養術#清潔

(撰文/優活健康網記者 徐平) (諮詢/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婦產科主任 陳麗琴) (圖片提供/優活健康網) 你也是怕冷一族嗎?相信很多人都是只要天氣一冷洗澡水就開到最燙,然而這麼做會不會導致私密部位受到傷害呢?一般來說,因應寒流來襲,民眾家裡不僅會使用暖氣,就連洗澡水也要開到最熱,這樣一來,肌膚的水分都被環境吸收,洗澡用太熱的水、洗完以後再搭配使用暖氣,皮膚越來越乾,沐浴後仍存在肌膚保水不足造成的乾癢、敏感問題。冬日「妹妹」保養怎麼做,婦產專科醫師不藏私大公開! 洗澡水太燙、穿太多都會導致下體搔癢 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婦產科主任陳麗琴表示,洗澡水洗太燙,反而會讓肌膚水分流失得更快。45到65歲的中高齡婦女,因為正值更年期,這個年紀的婦女在停經後皮脂腺會分泌的比較少,很容易有乾癢、龜裂的皮膚,最敏感的下體肌膚容易變得乾澀。因此中高齡婦女冬日保養祕訣第一步,不建議使用太燙的水清潔肌膚。 另外,中高齡婦女較怕冷,常包得密不透風,穿太多件也會導致私密部位搔癢。此時若為了止癢,持續使用熱水沖洗並用手搓洗私密肌膚,很容易導致敏感的下體紅腫更加嚴重,甚至導致破皮,洗完澡後若為了保暖,再穿上好幾層衣褲,悶熱的衣褲也可能會導致搔癢情形不斷。   (保護私密肌,洗澡不宜使用過熱的水。 圖片提供/優活健康網)  用清水洗 最適宜的溫度約低於39度 近日寒流來襲,一般家庭洗澡水的溫度約落在42度左右,陳麗琴主任表示,中高齡婦女洗澡時,首先要注意溫度的調整,而最適宜清潔下體的溫度為39度以下,最好要比平常洗臉的溫度低、盡量和夏天洗澡的溫度差不多。 另外,洗澡時要注意,千萬不要使用沐浴清潔劑,只需用清水仔細沖洗下體部位,洗完澡後也不要使用乳液塗抹於下體部位,只要簡單用毛巾擦乾、盡量穿著通風衣褲。保養不必太複雜,只要簡單幾步驟一樣能維持私密部位清潔。 (不必使用乳液,只要用毛巾擦乾並著通風衣褲即可。 圖片提供/優活健康網) 經血量異常、失調 有可能是子宮出問題 更年期間,中高齡婦女若出現貧血,要小心子宮內膜異位症可能是元兇!在更年期時,若出現經血量異常、失調情形,很有可能是子宮出了問題,陳麗琴主任表示,臨床上許多患者曾出現過這類情形,有的認為是更年期普遍現象,有的則是害羞不敢就醫。 另外有些民眾,因為擔心看了醫師須拿掉子宮,所以一直隱忍不說,直到家人發現患者因為貧血昏倒,就醫後發現患者血色素從13降到3,詢問病徵才找出貧血主因。也有病人出現月經量異常情形,勿以為自己是提早更年期,沒想到竟是子宮肌瘤!   (許多患者不願就醫,直到貧血暈倒才發現病因。 圖片提供/優活健康網) 中高齡婦女是弱勢地位 常不好意思就醫 45到65歲的中高齡婦女,因為荷爾蒙改變,會有熱潮紅、睡不好等情形,嚴重的可能也會出現恐慌症,另外,因為控制膀胱的神經隨著年紀越大會變得越敏感,副交感神經興奮也會導致膀胱收縮、尿道鬆弛,頻尿的情形越來越嚴重,時不時就想上廁所。 另外,因為角色轉換,在家庭中,母親實際上要擔當起更大的照顧與保護責任,即便如此,中高齡婦女在社會及家庭中通常還是會被認為是弱勢地位。步入更年期的婦女經常因為繁忙的家務忘記照顧自己的身體,時常誤認為這些症狀正常而不理會,即使出現更嚴重的婦科症狀也會不好意思就醫。 維持心態活潑 有異狀盡速就醫 陳麗琴主任表示,在家中,孩子的成長與父母的衰老往往是最重要的事,然而夾在中間的母親也該時常關心自己,延誤就醫不只會影響體力,家庭也會因為失去支柱而陷入混亂。私密部位發生病變的機率非常高,只要維持心態活潑,發現異狀時盡速就醫,中高齡婦女維持健康一樣很簡單!   (步入更年期的婦女,維持身心健康、心情活潑是最好的藥。 圖片提供/優活健康網)

醫訊/牙周病面面觀

醫訊/牙周病面面觀#清潔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刷牙時容易流血嗎?已知超過90%的病人都有罹患牙周病,因為牙周病是一種慢性的細菌感染,因此大部分的病人因為沒出現痛感而沒有警覺。長期的細菌堆積造成牙齦發炎,就有可能形成嚴重的牙周炎!保護健康,鞏固牙齒,維持高生活品質的重要關鍵,牙周清潔不可少,此次講座將會由牙周病科臨床講師王振穎主講,進行口腔衛教宣導,講座內容豐富,歡迎踴躍參加!名稱:牙周病面面觀時間:106年2月09日 星期(四) 下午14:00~15:00地點:兒童醫療大樓B1視聽講堂(台北市中山南路8號)洽詢:(02)23218403、23562114 

快拿筆抄 7口訣戰勝牙周病

快拿筆抄 7口訣戰勝牙周病#清潔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牙周病的治療成效,一定要患者與醫師共同努力,才能贏得這場與牙周病抗衡的持久戰,別忘了牙周病的致病菌,是時時伺機而動、會復發的。我要分享7個自創口訣,來幫助患者們更容易記憶,戰勝牙周病的策略:•  1縫,每天至少1次刷縫隙/關於縫隙的清潔,健康的年輕人只需用牙線,對於有牙周病或縫隙已經變大的老年人,就建議使用牙間刷及牙線並用。•  2刷,每天至少刷2次牙/建議是早上一次晚上一次或是中午一次睡前一次。•  3圈,清潔要清到3大圈/分別是外圈、裡圈、咬合圈。•  4具,口腔清潔有4個必要的工具/分別是牙刷、牙間刷、牙線、牙膏,來做全方位控制。•  5面,每顆牙齒有5個面需要清潔/指的是外面、裡面、咬合面,兩牙相鄰的兩牙間面。•  6回,每6個月要回診一次/這樣的保養動作是不能省略或偷懶的,接受牙周病治療完成後的頭兩年,每六個月要回診照一次X光片,之後如果狀況穩定、控制得宜,則改為一年回診一次即可,除非又有出現任何異狀,則要立即回診。•  7位,牙弓有7個位置供牙刷清潔/7個位置包括:後大牙、小臼齒、犬牙及側門牙、正門牙另一側、犬牙及側門牙、小臼齒最後兩顆、後大牙。牙刷刷頭最佳狀況是一次可涵蓋2~3顆牙,可交疊來做清潔的動作。(本文摘自/牙周病,真的會要人命/大塊文化出版)

早晚都刷 學童竟8成有蛀牙

早晚都刷 學童竟8成有蛀牙#清潔

(優活健康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你知道刷牙姿勢怎麼樣才正確嗎?每天只有早晚刷牙夠嗎?世界衛生組織訂定5歲兒童90%沒有齲齒,但根據國內統計,國內學童齲齒率偏高,6歲學童齲齒盛行率約80.7%,7歲的盛行率更高達96%,到底是何原因導致學童齲齒率與世界標準的差距呢?8成以上的小朋友都刷錯地方豐原醫院牙科主任黃廷芳表示,許多小朋友只知道早上起床跟睡前要刷牙,但卻有8成以上的小朋友都刷錯地方,常拿牙刷拼命地刷牙齒表面,正確的刷牙是將毛刷跟牙面成45-60度,涵蓋一點點牙齦部分,每次刷2顆,來回刷約10-15次,才能真正清除牙縫不潔的地方。甜食、飲料都容易導致牙齒生病,錯誤的刷牙技巧更容易導致蛀牙,即使每天早晚都刷牙,因為沒有認真清潔、加上不曉得正確的角度及姿勢,很容易使得沒有耐心而隨便敷衍清潔。落實刷牙技巧 就能減少齲齒某些學童曾表示,以前刷牙時,就是將牙刷放在嘴巴裡,隨便刷兩下就漱口,或是吃糖果時被媽媽要求要刷牙,牙刷隨便沾一下水,放進嘴巴,就跟媽媽說刷好了,蛀牙後經過醫師的詳細講解才終於了解刷牙程序。黃廷芳主任表示,刷牙看似簡單,但如果能從小落實正確刷牙技巧,學會如何保護自己的牙齒,就能減少齲齒的發生。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