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官捐贈

蕭媽媽捐出兒子器官 延續生命與愛的希望

蕭媽媽捐出兒子器官 延續生命與愛的希望#器官捐贈

蕭媽媽說:「兒子用生命教父母體會,什麼叫『無償』。」蕭媽媽的兒子蕭智謙六年前剛考上文化大學資管系,開學不到三個月,一次聯誼返校途中,不小心摔車、撞到頭部,轉院搶救仍腦死,蕭媽媽替兒子捐出六個器官,連骨骼與皮膚也捐出。由於華人傳統中保留全屍的文化,衝擊著器官捐贈的議題,近幾年來中華民國器官捐贈協會極力宣導及推動,希望在尊重生命的理念下,推廣「器官捐贈同意卡」的簽署,讓每個生命走至終點的人,捐贈器官、遺愛人間,讓另一個生命得以延續下去,成就另一個家庭,讓自己的身體用另一種形式活在世界上。蕭媽媽痛失兒子,曾經萬般掙扎捐出兒子器官,有一天無意間,看見電視台播出器捐故事,意外發現兒子肝臟受贈者是一位四十八歲的洪先生,數月後,兩人在醫院所舉辦的器捐感恩會不期而遇,原本只剩兩個月生命的洪先生,是智謙的肝臟讓他獲新生,洪先生開心對蕭媽媽說:「謝謝妳的大愛,我不會浪費妳兒子給我的肝臟,我會好好活下來。」每年母親節及蕭媽媽生日,洪先生全家都會親手做卡片感謝她。在新竹馬偕醫院電子報中提及,根據器官移植登錄中心的統計,截至2009年10月底,全台登記等待器官移植的人數約六千九百多人,其中等待腎臟的病患超過五千人,等待肝臟七百多人、等待眼角膜亦有六百多人,但每一年實際捐贈人數卻不到兩百人,在遙遠差距的情況之下,無數病患因等不到器官而離開人世。器官捐贈讓愛99 我支持器官捐贈!http://w3.uho.com.tw/hotnews.asp?aid=8977感恩器官捐贈 串起生命的緣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5351器官捐贈可以在健保IC卡登錄!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7293

健保卡加註器捐意願 重罰買賣器官行為

健保卡加註器捐意願 重罰買賣器官行為#器官捐贈

器官移殖條例自從1987年施行至今,僅小幅度修法過3次,在這一次誤植愛滋器官事件爆發後,器捐議題備受社會關注,因此立法院與衛生署趁勢於本月27號進行審議,在「人體器官移植條例修正草案」中,從原本的25條,修改成了33條,除了器官分配原則、移植醫院的管理外,也將規劃在健保IC卡上加註器捐意願,還有加重買賣器官的罰則。衛生署長邱文達表示,愛滋移植事件爆發後,衛生署特地將人體器官移植條例提出來修改,做出大幅度的修正,衛生署還參考先進國家,以駕照作為民眾表達死後捐贈意願,考量國內健保卡使用率高於駕照,因此修正草案當中擬定,健保卡可以加註個人器官捐贈意願。因為器官捐贈屬於無償行為,所以修正草案中針對器官買賣的管理,將比以往更加嚴格,未來買賣器官將受到重罰,罰金從20~100萬元不等。此外,為了降低危急病人承擔的風險,未來將簡化部分審查程序,讓器官分配更加法制化。邱文達指出,衛生署未來將促進細胞治療科技相關應用,並提升活體器官捐贈移植品質,修正案預定下週一會進入逐條審查階段。影音/愛滋器捐事故 柯文哲:覆核、溝通不良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735名醫神棍詐財延誤病情? 器官移植排斥作用可能致死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945新肝與病肝共存 肝移植男獲重生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603

永不放「器」 器官捐贈暨二代健保宣導活動

永不放「器」 器官捐贈暨二代健保宣導活動#器官捐贈

台灣目前有超過六千餘位病人在等待器官移植來重獲生機,然而每年腦死捐贈器官人數皆在百人上下,供需比例相差極大懸殊,因此,為了向民眾宣導器官捐贈以及簽署安寧緩和醫療意願書之理念,衛生署台南醫院特別規劃器官捐贈宣導週活動,自8月15日起19日每天早上在門診大廳辦理宣導活動,倡導尊重生命、延續生命的大愛精神,並鼓勵民眾簽署器官捐贈同意書與安寧緩和醫療意願書。為擴大宣導活動,特選在8月17日(星期三)上午10時假門診大廳舉辦「許下心願 永不放「器」器捐宣導暨音樂會活動,希望能引起民眾對器捐關懷,衛生署台南醫院蔡院長致詞時特別表示:去年器捐活動就踴躍支持,已親自簽署器官捐贈卡,希望透過活動,讓民眾更加了解及認識器官捐贈大愛精神,藉由活動,達到拋磚引玉效果,特別舉辦器捐宣導暨音樂會活動,請大家多多宣導及關懷。現場設置一個很特別布置,就是「心願牆」,心願牆中間是由四個拼圖組成的一個大愛心,拼圖代表每一位進行器官捐贈者及受贈者都是需要透過媒合和配對,而愛心代表捐贈者遺愛人間的大愛精神,請院長、副院長及現場來賓一起拼出大愛心。音樂會有文藻外語學院盧蔚淇之長笛及李鈞揚之鋼琴表演,還有就讀勝利國小鄧笙敔同學小提琴演奏,三位同學為了此次演出,準備多日,其中李鈞揚同學自己編曲,將多首老歌重新組合,讓人耳目一新,獲得現場來賓好評,許多前來門診的病患,也一起加入欣賞的行列,聆聽一場音樂饗宴。活動中,特別穿插器捐及二代健保宣導行動劇表演,台南醫院特別找來四位來自各大學社工系實習學生,自編自演「平貴與寶釧18年後的重逢」,用有趣幽默行動劇來展現器捐之意義與影響,加深民眾對器捐之印象。另外,健保好、健保不能倒,二代全民健保核心價值重視品質、效率、公平性,今日健保局南區業務組人員也與醫院接洽,藉由活動進行宣導,讓民眾了解二代健保重要性。配合器官捐贈宣導,衛生署台南醫院安排本週為宣導週活動,在門診大廳都有設攤,由志工伙伴們詳細向民眾解說,想要更了解器官捐贈的民眾皆可前往洽詢。

「小三」有貢獻了?衛生署放寬五等親器捐

「小三」有貢獻了?衛生署放寬五等親器捐#器官捐贈

美國實施非親友間進行器官捐贈的制度已經行之有年,但在台灣,根據「人體器官移植條例」規定,器官捐贈只限五親等以內或是配偶才准捐贈。不過日前衛生署表示,將會參照美國相關規定,評估非親屬間活體器官捐贈的可行性,若能實施可望造福更多等待器官捐贈的患者。衛生署表示,過去禁止非親屬器捐主要在於防止器官買賣,但在少子化現象的衝擊下,要找到五等親內願意捐贈器官的親屬將會越來越困難。因此,衛生署將著手評估非親屬關係如同居、朋友乃至於「小三」等實施器官捐贈的可行性。評估過程既要顧及人情世故,還得在醫學倫理層面積極把關,杜絕器官買賣的情形發生。但醫師指出,一旦開放非親屬間活體器官捐贈,則必定會有私下買賣器官的行為發生,要如何監督及預防,難度很高。也有民眾質疑,若讓「小三」也可以進行器官捐贈,人都還沒救活,就先起家庭革命了,背後延伸出來的社會問題將會更加複雜。對此,衛生署回應,有鑑於國內社會狀況的變動,將會請各方持續提出相關問題,衛生署將參考各方意見,俟時機成熟才會正式進行全盤的評估及討論。感恩器官捐贈 串起生命的緣 ˙活得要精彩 死後大愛精神永「留」傳 ˙器官捐贈 感謝有您讓生命再現! ˙台灣女婿泰籍男子器官捐贈 讓愛轉換綻放希望

器官捐贈可以在健保IC卡登錄!

器官捐贈可以在健保IC卡登錄!#器官捐贈

「器官捐贈」是指當人結束生命,選擇延續他人生命的愛心行動,是一生命的禮物。「器官捐贈」多半是意外腦傷的病人,經二位腦死判定醫師判定為『腦死』後,經由檢察官同意後才能進行器官摘取手術,如此便可完成救人的善行。救人是所有醫護人員的責任,他們會盡力來挽救病人的生命,不會因病人器官捐贈的意願而有所疏忽,而且醫師也只有在病人已確定被判定腦死才可以摘取器官。根據「人體器官移植條例」第十二條規定,「提供移植之器官已無償捐贈方式為之」,器官是出於愛心的捐贈,絕不能有任何交易的行為。澄清醫院平等院區保險課 鄭翠婷組長表示,為了配合推動器官捐贈風氣,健保IC卡也於93年11月起加入了器官捐贈的註記,民眾可向中華民國器官捐贈協會或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填妥相關資料後,交由該協會或登錄中心,再由登錄中心彙集資料,轉送健保局,由健保局將民眾資料載入健保IC卡資料庫,如此,民眾便可在健保IC卡中,看到自己器官捐贈的意願了。鄭翠婷組長指出,過去許多簽署器官捐贈卡者,因為器官捐贈同意卡經常未攜帶在身上,以至於意外發生時,醫療院所無法知道其捐贈器官的意願,但現在民眾可在健保IC卡更新時,寫入同意註記器官捐贈或取消註記,將有利於瞭解其器官捐贈意願,無形中也能提高器官捐贈的風氣。「器官捐贈」讀入健保IC卡,是器官捐贈宣導上的一大突破。特別是在醫療的工作上,更是一大推進器,不僅縮短了醫護人員在關鍵時間裡的掙扎與困難度,也點燃了等待移植者生命的盼望,更重要的是,適時的幫助患者完成遺愛人間最終的心願。因器官捐贈意願登錄於IC卡上,讓這張卡更顯其意義與價值,背負著多重生命的重任。

白髮人化悲傷為大愛 腦死男子捐器官救人

白髮人化悲傷為大愛 腦死男子捐器官救人#器官捐贈

四十七歲男子因廣泛性缺氧性腦病變瀕臨腦死,因家人希望讓他捐出器官遺愛人間,十一日轉進花蓮慈濟醫院,在十二日晚間通過第二次腦死判定,並在昨天(十三日)完成器官摘除手術,捐出肝、腎臟、眼角膜,給五位病人接受移植,化無用為大用。 捐贈者是在五日因為廣泛性缺氧性腦病變被住進醫院急救,因為病況不穩、危急,轉到花蓮一家醫院治療。捐贈者的姊姊因見他的病情直下,瀕臨腦死,因而在八日徵詢父親的意見,希望讓弟弟做器官捐贈。 這項提議隨即獲得捐贈者父親同意,七十七歲的老先生,儘管百般不捨白髮人送黑髮人,卻堅定的認為,若是兒子往生時能捐出器官救助別人的生命,也可以讓兒子無遺憾的離開人間。 捐贈者雖然因為心臟功能不良無法捐出心臟。經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分配原則,將有三家醫院五位病人接受移植。慈濟器官移植中心除向捐贈者及家屬的大愛致上最高敬意,也虔誠祝福受贈者重獲新生。 根據財團法人器官移植登錄中心到2009年7月13日為止的資料顯示,本年度屍體器官捐贈者總數為118人;而等候接受器官移植病人總數為6674人,其中等待心臟119人、肺臟23人、肝臟749人、腎臟5159人、胰臟53人、眼角膜609人。

安寧病房護士意外身亡 器官捐贈遺愛人間

安寧病房護士意外身亡 器官捐贈遺愛人間#器官捐贈

行政院衛生署新竹醫院安寧病房護士邱鈺翎(24歲),於4月7日上班途中受傷,因創傷性顱內出血、顱底骨折、脾臟破裂、出血性休克等。院長張景年聞訊後立即組成醫療小組,親自坐鎮指揮,在該院醫療團隊徹夜未眠的搶救之下,經過了兩天的努力及祈禱,仍無法改變腦死的事實,於是在家人的支持及同意下,於4月10日清晨完成器官捐贈,捐贈了腎臟二枚、胰臟、心臟、肝臟。其遺愛人間的精神令人感佩。張景年院長表示,醫院失去了一位如此好的員工令他十分難過且遺憾,此時更令他確定推動「急性悲傷輔導」的重要性及必要性。今年初,張景年院長積極推動「急性悲傷輔導」計畫,聘用個案管理師進行輔導,即是希望協助醫院中突逢意外而痛失親人的家屬,以幫助及陪伴他們度過低潮。只是沒想到,此次輔導及陪伴的是自己院內同仁的家屬。護理科溫如玉主任憶及邱鈺翎於新人甄試時,當她問邱鈺翎為何非要選擇7C病房時,她臉上散發著天使般的微笑,語氣堅定的表示,她於該院腫瘤病房實習時,見到護理人員對癌末病人付出極大的愛心及關懷,且與病人及家屬互動良好,宛如家人或朋友,令她對7C安寧病房的護理工作充滿熱情與憧憬,於是畢業後毅然投入該院7C病房的團隊服務。7C病房的林素珍護理長表示,邱鈺翎總是笑容迎人、善解人意,對病人親切和藹。她也會幫忙不會寫字之癌末病人書寫卡片送給家人完成願望;除了做事主動積極外,她也多才多藝,在7C病房每個角落佈置著她親手製作了許多精緻的小圖卡,這些小圖卡不僅鼓舞了醫護人員疲倦的身軀,也溫暖了病人及家屬的心,她也協助單位製作衛教光碟,並參與醫院「住院服務指引」設計,每年更負責佈置「安寧之夜」的舞台。凡事總是為別人著想的她,與同事有良好人際互動,更於去(97)年代表該院參加衛生局舉辦的洗手Logo比賽獲得優勝獎。想到鈺翎種種的好,林素珍護理長紅了眼眶、哽咽了!張景年院長稱許家屬決定將鈺翎身上的器官捐贈出來之善行義舉,也驕傲有鈺翎如此優秀的部屬,一位年輕可愛的白衣天使,一直到人生的最後一刻,她還是選擇付出,此遺留人間的大愛精神值得社會大眾效法。延申閱讀:白衣天使,再見了!

器官勸募海報創意徵選 即日起開始報名囉!

器官勸募海報創意徵選 即日起開始報名囉!#器官捐贈

近日花蓮縣有位9歲孩童因罹患重症不治身亡,他於生前簽署器官捐贈卡,死後將身體的器官組織捐贈遺愛人間造福60多位病患,讓年輕的生命因大愛得以延續。據財團法人器官移植登錄中心截至2009年3月6日止最新資料顯示,國內簽署器官捐贈同意卡已超過53萬人,96年實際接受捐贈人數僅151人,97年為195人,且仍有6千多名病患在長期等候,或因等不到愛心而遺憾的往生。在台灣器官移植存活率約79%至98%,已可與各歐美國家並駕齊驅,在國內心臟移植病患目前已存活將近20多年;近年來,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積極推廣、呼籲民眾響應器官捐贈,將自身的小愛透過器官捐贈而轉化成大愛,但器官捐贈認同觀念需要及早紮根、長期耕耘,國人往往避諱談死,而要如何和學生談死亡與器官捐贈,在他們心裡播下器官捐贈觀念的種子,更是對器官捐贈宣導的一大挑戰。為此,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即日起舉辦器官勸募推廣—「海報創意徵選」活動,以「器官捐贈、移植及勸募」為主題,分別以高中(職)組、大專組及社會組三組進行徵選,每組各評選前5名作品,獲獎者將頒發獎狀及獎金(等值提貨卷)獎勵,第一名:獎金5千元、第二名:獎金3千元、第三名:獎金2千元、佳作2名:獎金各為1千元,並將得獎作品刊於捷運站燈箱中展示,希望透過本徵選活動,引導青年學子及民眾正確瞭解器官捐贈與移植的觀念,並帶動器官捐贈的風氣及提昇簽署器官捐贈同意卡率。            您心動了嗎?自即日起至民國98年3月31日截止投稿,作品請郵寄至臺北市信義區市府路1號東南區1樓,臺北市政府衛生局醫謢管理處品質管理股,「器官勸募推廣計畫—海報創意徵選」收,電話:1999轉7111,陳小姐,相關報名表及投稿格式,詳情請至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網站http://www.health.gov.tw/ 下載。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