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官捐贈

器捐新制上路 外甥遺愛人間舅受惠

器捐新制上路 外甥遺愛人間舅受惠#器官捐贈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透過先進的醫療技術,讓一個即將消逝的生命,擁有選擇的權利,將愛延續下去,受惠給每個需要幫助的人!日前,在台東有一名糖尿病患者陳先生,2年前因腎功能衰退開始洗腎,並且完成器官移植申請登錄,但隨著時間流逝,仍苦等不到捐贈者,再加上忍不住一周三次洗腎的痛苦,使得他一度想要放棄。直到今年9月衛福部公告器官捐贈者,親屬受贈排序可提前的新制後,因為外甥是器官捐贈者,在完成相關資料登錄後,他接受了外甥的捐贈,從等待器捐排名的2千多名,躍升為第一名,而目前陳先生已完成腎臟移植,此外,也是器捐新制後首位獲得腎臟捐贈的親屬。 器捐新制上路 三等親、配偶皆可捐贈花蓮慈院器官捐贈移植中心主任李明哲表示,器官來源不足是各國共同面臨的困境,在台灣光是一年就超過6000位病患在等待腎臟移植,但一年卻只有不到300位病患能接受腎臟移植。然而,衛福部在今年公告訂定「人體器官移植分配及管理辦法」中,特別採納器官捐贈家屬團體意見,將器官分配的相對因素加入待移植者之配偶或三親等血親曾為死後器官捐贈者,讓原本只是利他精神的救人行為,也能幫助未來可能有需要的親人。 器官捐贈個案 較往年同期增加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江仰仁執行長表示,「人體器官移植分配及管理辦法」新制一個月來,器官捐贈個案跟前幾年同期相比有明顯增加,十一月份共有33例,簽署器官捐贈同意書在健保IC卡註記的朋友也有增加的趨勢,而且已陸續有捐贈者的親人受惠。 這項鼓勵器捐的新制就是說當器官待移植者的配偶或三親等血親,也就是說包括父、母、(外)祖父母、(外)曾祖父母、兄弟姐妹、子女、(外)孫子女、伯叔、姑姑、舅父、姨媽、姪男女、外甥子女等親屬曾捐贈器官,包括心臟、肺臟、肝臟、腎臟、胰臟、眼角膜或小腸等,器官待移植者獲得器官分配的機會將大為增加。

器官捐贈有迷思 胃、鼻子不能捐

器官捐贈有迷思 胃、鼻子不能捐#器官捐贈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器官捐贈在台灣已推廣多年,但實際簽署器官捐贈同意卡的民眾僅有2%,因此,中華民國器官捐贈協會為了解民眾對於器官捐贈的認知,特地進行調查,結果發現,只有4成民眾願意在辭世後,將器官捐贈出來,但其中只有半數網友有簽署器官捐贈同意卡;6成不願將器官捐贈出的民眾中,死無全屍及摘除器官會痛為考量因素。胃、手腳為民眾容易誤認可捐贈的器官在調查中也發現,有近7成民眾自認了解器捐,但卻有不少人將胃、手腳、鼻子、子宮、乳房、腦等認為是可以捐贈的器官,對此,中華民國器官捐贈協會龍藉泉理事長表示,雖然上述器官不在捐贈範圍內,但像胃其實對於需要換整個消化系統的民眾來說,也是可以做更換的,只是它無法單獨捐贈,至於其他器官,對於人體而言只有美觀功能,就算少了它們也能生存,因此,就沒有捐贈的必要。簽署捐贈卡前應先與家人溝通取得同意最後,協會表示每天接觸社會大眾與器捐家屬中發現,即使健保IC卡加註器捐已具有法律效力,但現有的民情及多半家屬因情感的連結,不忍心死者過世後還遭受痛楚、或無法留全屍而反對、甚至阻止器官捐贈,往往在尊重家屬的立場下,無法尊重過世的親人,所以,呼籲民眾在簽卡之前,要先與家人溝通、得到同意後,才不會發生無法遺愛人間的憾事。

兒子器捐遺愛 母:好似多了五個家人

兒子器捐遺愛 母:好似多了五個家人#器官捐贈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我多了五個小孩,還有五個家庭照顧我兒子!」器官捐贈者鄭良志先生的母親,這樣形容兒子器捐後她的感受。43歲的鄭先生,過年前因為腦膿瘍到成大醫院開刀,後來細菌蔓延至腦幹,職於成大醫院人體試驗委員會的妹妹,看到哥哥被救起的機會渺茫,和媽媽與二哥討論後,主動向護理人員表達器捐想法:「人的身體是個軀殼,不代表哥哥這個人,所以並不會太眷戀。」經醫師腦死判定後,鄭先生一共捐出了心臟、肝臟、肺臟和腎臟2枚,成大醫院於2月6日下午1點開始同步進行多重器官移植手術,手術到2月7日清晨6點結束,透過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公平公開配對,16小時馬拉松手術,一共有5位受惠者,目前受贈者術後狀況穩定。哥器捐延續愛 妹不捨但無遺憾看到哥哥的生命因為器捐被延續下來,靜茹小姐覺得不捨但是無遺憾,她相信哥哥也會很開心自己的家人替他做這個決定。靜茹小姐說,爸爸是慈濟人,對於器捐態度很正向,認為這是一件帶有好因緣的事情。儘管爸爸生前因為做化療,沒辦法完成當大體老師的遺願,但是爸爸器捐的觀念,早已深植一家人的心裡面,所以當哥哥的狀況必須面對器捐選擇時,他們一家人並沒有遲疑,馬上作出器捐決定。

讓愛延伸!3天環島行動提倡器捐

讓愛延伸!3天環島行動提倡器捐#器官捐贈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為提倡國人器官捐贈的正確認知,宣導志工陳文國先生展開為期3天2夜騎機車環島宣傳器捐的行動,希望讓愛無限延伸下去、不因死亡而終止。陳先生表示,從台南出發、沿途經過屏東、台東、花蓮、宜蘭、基隆、台北、桃園、新竹、彰化,途中遇到知名景點都會停下來拍照留念,主要拍照地點以車站、風景區為主。為了引起更多人注意,他會拿出宣導布旗和團體出遊的旅客拍照,如此一來,就能達到最大宣傳的效果,讓大家知道器官捐贈的觀念。他說,環島之旅中遇到的每個人都十分友善熱情,只要我們的出發點是好意,台灣人都會非常樂於贊同與支持,環島行動讓更多人看見器捐的重要。台南市立醫院捐贈團隊也表示,他們希望透過各種不同方式,提高民眾的捐贈意願,除了在院內提供相關訊息、進行宣導教育外,也積極與鄰近醫院合作進行推廣器官勸募及觀念宣導等工作。神經外科閻漢琳醫師也說,移植醫學最大的阻礙是器官來源不足,許多等待器官移植的病患,常因等不到大愛捐贈而往生。其實,器官捐贈的範圍不僅是心臟、肺臟、腎臟、肝臟等器官的捐贈,也包括骨骼、眼角膜、皮膚、血管等組織的捐贈,一般民眾可能因為對器捐觀念的了解不夠深入,因此捐贈意願較低。若有意願 可簽署捐贈卡希望透過多重宣導讓國人重視相關議題,瞭解器官捐贈是項義舉,不只讓生命延續、還能幫助更多人。大愛需要大家以行動來完成,若民眾有捐贈意願,可簽署器官捐贈卡或讓身邊家屬知曉,如此一來,不僅您的意願日後能被執行,也能免除家屬為你做決定的壓力,讓大愛遺留人間變得更容易。

生命有限挑戰 捐贈器官讓愛流傳

生命有限挑戰 捐贈器官讓愛流傳#器官捐贈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顏佩瑩/綜合報導)為推廣器官捐贈,今年度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特邀請徐生明總教練及知名藝人譚艾珍母女,為中心拍攝宣傳影片。為了讓大眾能輕鬆的更進一步了解器官捐贈,器官捐贈中心特舉辦「希望永駐」微電影徵件比賽,讓民眾及年輕學子們發揮創意,拍攝出感動人心的作品,透過器捐議題結合微電影元素,將正確的器捐觀念在網路上推廣,不再是親子間禁忌話題。凡對所有支持器官捐贈以及熱愛攝影的社會大眾皆可報名參與,得獎者將於頒獎典禮(日期另行公告)表揚暨發送獎勵。同時為了讓愛與希望能夠傳遞,首屆器官捐贈接力馬拉松將在10月19日早上7點,由宣導大使歐陽靖於大佳河濱公園領跑,20公里的賽程中,一隊4位跑者,將用最熱血的態度傳達「用愛心接力,讓生命延續」的無私奉獻。此次採用網路報名方式,民眾請上活動網站http://www.love818.com.tw,填寫報名表並繳交1000元保證金,保證金會於活動當天請隊長憑身份証及報名確認mail辦理退費。

東華女大生遭酒駕 今日器捐遺愛人間

東華女大生遭酒駕 今日器捐遺愛人間#器官捐贈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東華大學歷史系王姓女大生,六月十二日深夜遭酒駕男子逆向撞上,車禍重創送至花蓮慈濟醫院急救,但送醫急救後仍宣告不治。於今天(十九日)經家人同意,完成器官捐贈,遺愛人間。社工師轉述表示,王姓女學生的個性就像天使一樣,在家人及親朋同學的眼中,心地柔軟,非常喜歡幫助別人。家人在病床前也不斷地鼓舞捐贈者要勇敢、加油。因此,當多發性創傷、缺氧性腦水腫導致捐贈者腦幹功能衰竭,家人因想起女兒生前樂於助人的種種情景,因而決定簽署器官捐贈同意書。經完成腦判後,於今天手術摘取器官,捐出心臟、二枚腎臟,二枚眼角膜。東華天使器官捐贈 幫助五個病人及家庭家人很感謝主治醫師楊穎勤、外科部主任李明哲等醫療團隊對捐贈者的照護,七天來,讓捐贈者可以與家人在病床旁相伴,同時還可以在生命的最後,捐出器官幫助五個病人及家庭,讓一個不幸的事件有圓滿的結局。根據器官移植登錄中心公布資料,統計至102年6月19日,全臺灣有效等候接受器官移植病人總數為7979 人,其中等待心臟有162人 、肺臟19人、 肝臟1131人、腎臟6097人、胰臟74人、眼角膜 552人。

美贈H7N9疫苗株 23日通過安全檢測

美贈H7N9疫苗株 23日通過安全檢測#器官捐贈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為儲備我國新型流感疫苗的產製能力,衛生署成立H7N9流感疫苗工作小組,並積極與世界衛生組織流感合作中心的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與日本國家感染症研究所聯繫,獲得該二單位同意分讓H7N9流感候選疫苗病毒。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分讓之疫苗株已於5月18日送達我國,存放於-80度冰箱中, 5月23日也正式通知我國該疫苗株已通過安全性檢測。衛生署為積極協助提升國內疫苗研發能力,已於5月23日公告補助H7N9流感疫苗研發案,期望學校、學(協)會、研究機構及醫療機構踴躍提出申請。H7N9流感疫苗研發補助案是為開發H7N9流感疫苗量產製程,完成驗床試驗第二期及第三期,並能通過查驗登記,取得藥證。依照既定的疫苗研發時程,預計於一年內成功研發H7N9流感疫苗,並核發藥證。如果未來疫情等級提升,發生人傳人疫情,將會儘速進行疫苗採購,供應民眾接種。

器官捐贈追思會 正面態度探討生死議題

器官捐贈追思會 正面態度探討生死議題#器官捐贈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亞東醫院為了感念捐贈者無私的大愛,自民國94年開始舉辦「懷恩節」,並自95年起定每年五月的第三個星期六536( I Thank you )為「懷恩節」追思會舉辦的日子,每年定期舉辦器官捐贈追思活動,邀請捐贈者家屬、受贈者及活體移植病患參加,透過此活動向捐贈者表達懷念與追思,並向捐贈者與捐贈者家屬表達感恩之意。也藉此讓更多的民眾認識器官捐贈。台灣傳統家庭對於生死往往難以開口,在家人面臨是否為病患做出器官捐贈的抉擇的時候,常常會有不知道病患想法的疑慮與為難。一名捐贈者郭女士的子女說,慶幸家中可以有機會用開放正面的態度討論對於生死的議題,讓她們得知媽媽助人的想法,才有機會完成媽媽的遺願,讓她們在為媽媽做器捐的決定時,沒有太多的疑慮。因此也希望藉由簽署器官捐贈同意卡,開始有機會用更正面開放的態度與家人討論生死的議題。自今年一月開始亞東醫院與台北榮民總醫院、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共同成立「北區聯合器官捐贈網」,透過三大醫院體系,率先打破醫院藩籬,建立跨院際之間的友善合作網絡,共同服務器官捐贈者及其家屬,並共享資源。也透過此次的懷恩節,邀請兩家合作醫院參與協辦,將愛心連線持續地推動「器官捐贈家屬的永續關懷」,建立器官捐贈者家屬心理支持與悲傷輔導的制度。而台灣目前有8116人在等待器官移植,今年截至5月17日僅有207人接受移植。等待移植的患者當中,又以腎臟需求最大,共計6000多人等待中。(圖片來源/亞東醫院提供)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