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變

小心腎臟病變 謹記「泡水高貧倦」5字訣

小心腎臟病變 謹記「泡水高貧倦」5字訣#病變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台灣有洗腎王國稱號,且由於慢性腎臟病初期幾乎沒有明顯症狀,容易被人忽視,一旦確認是腎臟病,往往不可回復,不僅需要接受長期治療,更嚴重影響家庭品質。因此呼籲大家從日常生活做起,如維持理想體重、養成適度運動習慣、不酗酒不吸菸、均衡飲食、少鹽、不濫用藥物,同時自我監測及定期健康檢查等。嘉義市衛生局指出,慢性腎臟分為5期,前2期除了尿液及抽血檢驗外,臨床上並無明顯症狀,進入慢性腎臟病第3、4期的病患,再不注意健康維護,下一階段就是進入末期腎衰竭需洗腎階段,因此提醒民眾,應該隨時注意自己是否已有「準尿毒症狀態」,所謂「準尿毒症狀態」的臨床表現,簡單來講就是「泡水高貧倦」,就是泡泡尿、水腫、高血壓、貧血與倦怠等5症狀,如果發現有上述5項症狀,而且原因不明,應該立即找腎臟專科醫師,進行檢查。腎利人生  牢記「3多3少4不1沒有」衛生局也呼籲,牢記腎臟保健「3多、3少、4不、1沒有」口號,就是做好3多:「多纖維、多蔬菜、多喝水」、3少:「少鹽、少油、少糖」、4不:「不抽菸、不憋尿、不熬夜、不亂吃來路不明的藥」及1沒有「沒有鮪魚肚」即可降低腎臟疾病風險。

長期便秘 小心大腸癌上身

長期便秘 小心大腸癌上身#病變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你有便秘困擾嗎?長期大不出來,要小心大腸癌找上你!萬芳醫院血液腫瘤科張家崙醫師表示,大腸的主要功能是儲存食物消化後不需要的廢物和水分,產生糞便後加以排除,所以長期便秘,會將毒素累積在體內,很容易產生病變。張家崙醫師說,長期食用高卡路里食物、攝取過多紅肉及飽和脂肪、喝酒、吸煙、久坐不動與肥胖者,都是罹癌的高危險群;建議他們留意大便習慣、並定期作糞便潛血檢查,此外也應養成良好飲食習慣、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肉類和高油脂食物,並每天規律運動來降低罹癌風險。張家崙醫師解釋,大腸癌早期常無明顯症狀,需透過篩檢才能早期發現,目前可藉由糞便潛血檢查來得知是否患有大腸息肉或不正常出血的情形。另外,民眾也可留意大便習慣是否開始改變,或是有食欲降低、體重減輕、虛弱、腹痛甚至下消化道出血的情況,這可能都是大腸癌的警訊。糞便潛血檢查 提早發現大腸癌、息肉大腸若有腫瘤或息肉造成的出血,會附著在糞便上,因此糞便潛血檢查可有效提早發現大腸癌,準確率高達6~8成。所以醫師建議,50歲以上民眾應每1~2年定期接受糞便潛血檢查、確保健康,若檢查出現異狀,要立即到醫院接受全大腸鏡檢查,進一步確認。

糖尿病患應定期做眼睛檢查 否則當心失明

糖尿病患應定期做眼睛檢查 否則當心失明#病變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我國糖尿病患越趨增多,可是真正了解糖尿病衛教知識的民眾卻是不多,造成我國糖尿病患者時常併發許多病症,例如,視網膜病變、腎病變、神經病變等,而失明則是三大病變中,最令人感到絕望併發症,呼籲民眾一定要嚴格控糖,才能健康生活!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很麻煩 病患應多檢查眼睛狀況對此,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眼科部主治醫師林純如指出,糖尿病併發症,最難處理的就是增殖性視網膜病變。嚴重時,病患往往須要切除玻璃體,以清理新生血管纖維組織與出血。林純如說,內科治療進步,糖尿病患壽命延長,本來是件好事,然而一旦因病導致失明,對老年病患生活的影響更大。另一方面,雖然醫學突飛猛進,但對於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迄今仍無預防及根治方法。唯一有效的應對之道,是經由良好血糖控制,加上眼科定期檢查,以及必要時進行網膜雷射或切除玻璃體,來穩住視力狀況。  值得注意的是,糖尿病會無聲無息的影響視網膜,亦即病變初期通常沒有症狀,眼科定期檢查因而非常重要。林純如建議,病患得知自己罹患糖尿病後,每年至少要接受一次視網膜檢查,患病五年以上,更應加強為半年檢查一次。此外,懷孕、高血壓、高血脂、腎臟病及肥胖因素,也會加劇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雖然嚴控血糖並不能保證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無由出現,但研究顯示,更加嚴格的控制血糖,確可減少增殖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發生率。

糖尿病易引併發症 失明風險增25倍

糖尿病易引併發症 失明風險增25倍#病變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糖尿病控制不好,小心眼睛失明!根據統計,去年(101年)全台糖尿病患約176萬人,比前一年成長6%,一年增加約10萬名患者。糖尿病患者容易合併視網膜病變,失明風險為一般人25倍。彰化基督教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任杜思德指出,台灣失明的民眾中,有3成是糖尿病引起,主因就在於血糖控制不佳引起的併發症。一名46歲婦人,因為賣麵包,生活幾乎天天都以麵包裹腹,連吃幾年下來,身高160公分、體重卻高達75公斤,不過,日前體重卻急速下降異常倦怠,被送至急診,確診為糖尿病,合併視網膜出血。杜思德表示,第二型糖尿病患者被確診時,約有兩成視網膜已產生病變,血管產生病變,引起血液滲出,就會造成黃斑部水腫,組織缺血缺氧,且罹病時間越長、發生率越高,建議第二型糖尿病患一經確診,就應立即接受視網膜眼底檢查。且黃斑部水腫等疾病初期無明顯症狀,一旦就醫確診,視力幾乎都已發生不可逆的影響。

基因檢測 及早發現粒線體病變

基因檢測 及早發現粒線體病變#病變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發展遲緩、抽搐、意識改變、身材矮小、滋養不良、肌肉無力、糖尿病、心臟病、偽性腸阻塞、呼吸窘迫、眼瞼下垂、聽障等情況,這些都是常見的疾病,但是否為粒線體病變所導致,需要經由基因檢測來得知;確診病因後,醫師才能對症進行治療計畫,病患與家屬也無須因揣測而心生恐懼。童綜合醫院兒童醫學部副院長遲景上,於98年與醫學研究部,完成粒線體全基因檢測系統,可進行粒線體全基因點突變檢測,及分析粒線體全基因片段缺失分析,以助確診後提供病患相關的醫療資源。除了幫助早期療育外,還可幫助老化及癌症的相關研究,並提供他院送件進行檢測服務;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肯定童綜合醫院醫療研究團隊所做的努力,特由吳副總統頒發「SNQ國家品質標章」。遲景上副院長表示,粒線體是身體細胞產生能量的地方,當粒線體無法釋放出足夠能量時,器官就會產生病變;粒線體病變恐影響腦細胞、神經、肌肉、腎、心、肝、眼睛、耳朵、胰臟、腸胃,有些病人僅一器官受影響,但有些則有多重器官受影響,目前已知有症候群及非症候群的粒線體疾病,每個臨床個案的病狀都有不同,且發生在不同年齡。遲景上副院長呼籲,醫師如懷疑病患是由粒線體基因突變而造成相關疾病或症狀,可進行細胞全基因檢測方式,經由抽血,讓研究人員對病患的粒線體基因進行突變偵測,可以提高基因變異的檢出率,並提供醫師於臨床診治上做出正確的判斷。(圖片: 童綜合醫院提供)

若痣產生病變 惡性機率極高須當心

若痣產生病變 惡性機率極高須當心#病變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般所謂的痣最常見的是黑色素細胞痣,這些痣可以是出生就存在,或在孩童至成人期陸續出現。它們也可以出現於人體任何部位的皮膚,從頭皮至腳底,甚至指甲。痣的數目多寡與遺傳體質有相關性,依黑色素細胞的多少及位置,痣可大可小,顏色深淺不一,有些痣是平的、有些是凸起的、有的上面還會有毛髮。大部分的痣都是良性的,但是當痣出現了不正常的變化,所謂的ABCD:Asymmetry不對稱、Border邊緣變化、Color顏色改變、Diameter直徑變大,或出現潰爛出血,痛癢症狀,突然長大等情形,就必需切除作病理檢查,診斷是否有惡性變化。痣的治療方法可用外科手術加上雷射來治療,至於痣治療的次數,決定因素在於痣的深度,而不是大小。有些痣在雷射治療後,還可能會再復發,常見原因如下所述。第一種情況:打完感覺乾淨了,沒有殘留的黑色素,但有些較深的痣細胞因為還在「沉睡」中,沒有產生黑色素。這樣的痣細胞我們是無法由肉眼判定有沒有根除的,但是在雷射後,他們可能逐漸活化,開始增生並產生黑色素,於是痣又復發了;另一種情形:雷射治療完還是覺得有殘留;由於有些痣太深了,這個時候寧願多打幾次也不希望形成一個凹疤。基隆市立醫院江耀國院長提醒民眾若痣產生病變,惡性度極高。民眾若有疑慮,建議至醫院就診,以獲得確切的診斷及治療。

別害羞!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避免病變

別害羞!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避免病變#病變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許多婦女朋友們不僅忙於職場繁重的工作,更花了大半時間照顧一家老小,但卻忘記花一些時間照顧自己的健康,根據基隆衛生局指出,仍有許多婦女朋友因為種種原因不願意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這樣很容易成為子宮頸癌的犧牲者,若早期發現癌症或其癌前病變,經治療後除可以降低死亡率外,還可以阻斷癌前病變進展成癌症。如果婦女朋友們都能有此警覺,就不會造成不必要的遺憾了。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補助30歲以上婦女每年一次免費的子宮頸抹片檢查,凡有性經驗的婦女,尤其是早婚、生育子女多及性伴侶較多的危險族群婦女,更應該接受檢查!子宮頸癌絕大部份是經由性行為感染人類乳突病毒所致,有些人會有持續感染的現象,再加上其他引發癌症的因子,就容易轉變為子宮頸癌了。基隆市衛生局呼籲婦女朋友為了保護自己的生命及健康,一定要養成定期檢查的習慣,早期發現就能早期治療,更呼籲婦女朋友的先生或是家人,為了健康及家人的幸福,能一起陪同至各區衛生所或婦產科醫療院所進行檢查,或是藉由衛生局所辦理的社區闔家歡篩檢只需要花短短的6分鐘進行抹片檢查,就可避免終生遺憾,鼓勵婦女朋友能多加利用。

溫泉造景石刮傷小腿 男子染沙門氏桿菌致敗血症

溫泉造景石刮傷小腿 男子染沙門氏桿菌致敗血症#病變

一名在台中市和平區溫泉飯店工作的40歲吳姓男子,日前因左小腿被溫泉區旁的造景石頭刮傷,腿部腫脹了兩倍大,但是外觀上並沒有任何傷口感染,就醫後經手術治療,傷口及血液培養發現是沙門氏桿菌作怪,引發小腿有化膿性肌炎與關節腔聚積膿液,又合併左小腿壞死性筋膜炎,發生嚴重敗血症,這種沙門氏桿菌在四肢造成病變的情況相當少見,目前仍然在釐清男子致病的感染途經。新竹馬偕醫院小兒科衛教文章表示,沙門氏桿菌是食物中毒中一個很重要的致病源,它是屬於一種革蘭氏陰性桿菌,會引起腸胃炎、菌血症及傷寒等疾病,經由食入不潔淨的牛奶、蛋、家禽肉、加工肉品、海鮮等或接觸已感染或帶菌的動物而感染,從接觸到發病,有8-72小時不等的潛伏期, 感染沙門氏桿菌的併發症,最常見的是嚴重的腸炎,造成毒性巨大結腸症,甚至於難以預期的腸穿孔等,在罕見的情況下,沙門氏桿菌會擴散到其他器官,造成瀰漫性發炎或局部化膿。根據網路媒體報導,神木谷飯店總經理羅進洲談到,這種情況在和平溫泉區真是從所未聞,溫泉池中竟然有沙門氏桿菌,可見水質大有問題,羅進洲總經理更研判,業者至少三天沒換水或放水過後沒有消毒就直接加水,病菌才有機會留在池中,傳出這樣的事情,真是引發消費者對溫泉水質的堪憂。睡眠不足或熬夜還泡溫泉 恐致休克或腦部缺血!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323盛夏多注意飲食衛生 慎防”沙門氏菌腸炎”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6087天冷暖暖泡湯趣 提供13禁忌要注意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9726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