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噴嚏

姿勢不正確 小心打噴嚏也會受傷

姿勢不正確 小心打噴嚏也會受傷#打噴嚏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脊椎就像傳統帳篷,由肌肉、骨頭、肌腱、神經等連結在一起,密不可分,其中,肌肉擔負支撐力量,如果肌力逐漸流失,退化也會跟著產生,所以要有柔軟健康的腰,肌力必須強,骨科醫師游敬倫不斷強調,肌肉訓練以及腰部的柔軟度鍛鍊能預防腰椎退化。因此,平常的站、走、睡等姿勢就變得很重要,隨時保持正確姿勢並養成習慣,就可遠離腰背痛。振興醫院骨病科主任周溫祥提供以下建議:1) 走路時挺胸縮小腹,不要拖著腳底板/站或走路時不要彎腰駝背,肌肉容易疲勞,踏出步伐時要把腳的重心放在腳跟,然後沿著腳的外緣到腳趾,邊走邊留意讓身體的重心保持在骨盆的位置,挺胸、微縮下巴。2) 維持良好坐姿/坐著辦公或打電腦時儘量把椅子拉近桌面,讓電腦螢幕靠近自己一些,避免讓身體太往前傾,增加脊椎負擔。臀部要把椅子坐滿,讓腰背完全緊貼椅背,如果椅子深度太深,臀部無法坐滿椅背,就放個靠墊在椅子上,讓腰能完全緊貼著靠墊,並且兩腳平放地上。如果身材較矮小,腳很難平放在地上,可以在腳下墊個小板凳。切記不要雙腿交疊翹腳,這會讓髖關節的關節囊變得緊縮,大腿內側肌肉緊縮,腰部及髖部的活動度降低,嚴重時身體無法完全挺直,造成彎腰駝背,增加腰椎壓力,游敬倫提醒。即使坐得再舒服,也不要坐超過半小時,設個鬧鈴,提醒自己起來動動。3) 不要彎腰提重物/搬任何東西,只要比身體的位置還低,就要蹲下或屈膝搬起,不要騰空彎腰(也就是背與大腿呈九十度),以免增加腰椎負擔,「彎腰提起一公斤的物品,腰椎就會承受五倍的力量,」周溫祥說。「搬舉物品時,記得重物不過腰、輕物不過肩,」萬芳醫院復健部主任林伯威提供保護腰背的祕訣。4) 揹包包要平衡負重/很多人外出時喜歡揹大包包,周溫祥建議背包重量不要超過三公斤,揹包包時仍要保持身體筆直,如果包包過重最好左右手輪流拎。背帶比較長的斜背包,揹的時候最好把包包放在腹部,不要放在身體兩側。如果每天都必須揹很重的東西出門,最好能使用雙肩背包,讓背包重量緊貼著脊椎,平衡受力。5) 打噴嚏或咳嗽時要稍微往前彎/姿勢不正確,即使用力打個噴嚏也會受傷。建議打噴嚏或咳嗽時要讓身體往前彎,兩個膝蓋稍微彎曲,可減輕腹部和背部承受的壓力。(本文摘自/跟著天氣養生/康健出版)

忽視久咳未癒 小心恐致氣喘

忽視久咳未癒 小心恐致氣喘#打噴嚏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隨著時序進入秋冬交替季節,氣溫漸漸轉涼、日夜溫差大,據統計,每年到了這時節,因氣喘求診的患者就會增加到4成,流感疫情悄悄升溫,不少未按時服藥的氣喘患者也開始出現嚴重症狀,鼻水流不停、狂打噴嚏、有時還會咳嗽咳到喘不過氣來。氣喘患者在流感好發季節做好預防成功大學過敏及臨床免疫研究中心主任王志堯表示,氣喘患者的氣管很敏感,一旦得了流感,常會誘發氣喘,使病情加重,建議氣喘患者在流感好發季節,做好預防或施打疫苗,減少感染機率。平滑肌痙孿、黏膜水腫、黏液分泌過多台灣氣喘學會理事長江啟輝說明,氣喘患者的氣管容易因溫度變化劇烈而收縮失調,使得平滑肌發生痙孿、黏膜水腫、黏液分泌過多,進而出現咳嗽、呼吸困難的症狀,因此,每當天氣從熱轉涼時,患者只要吸入冷空氣,呼吸道就開始狀況百出。一咳就是1個星期、半夜咳醒忽冷忽熱的天氣,不只是流感病毒,感冒同樣不可輕忽,門診醫師觀察,這波感冒以咳嗽症狀最為嚴重,不少患者一咳就是1個星期以上,甚至半夜咳醒、白天上班上課無精打采,也讓許多氣喘的患者出現誤解,以為自己久咳不癒是感冒引起。對此,臺大醫院內科部主任余忠仁分析,氣喘引起的咳嗽好發在清晨或半夜睡覺時,感冒則沒有時間上的規律性,且感冒引起的咳嗽一般在2到3周就能痊癒,當感冒症狀拖了超過1個月都不見好轉,就應進一步找出原因,臨床上,平均每10位久咳者中,有1~2位確診為氣喘。 

他罹鼻咽癌復發三次 打噴嚏都會爆血管奪命

他罹鼻咽癌復發三次 打噴嚏都會爆血管奪命#打噴嚏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癌細胞如此難纏,竟然連續復發三次,台中一名四十一歲陳姓男子,不久之前在頸部左側,摸到兩塊腫塊,原先還不以為意,但腫塊竟慢慢變大,到醫院就醫後,確診罹患鼻咽癌第二期,頓時之間神色慘淡,不可置信,因為他早已不菸不酒長達好幾年,更沒有家族病史,不過因為家中妻小,讓他決定立即振作,好好接受治療,對抗病魔。癌細胞超級煩!竟復發三次抗癌路程,可說是顛頗曲折,治療起初,他積極配合醫師接受了36次的放療及化療,熬過嘴破喉嚨痛,吞嚥不適的困難,終於成功消除癌細胞,讓全家人都鬆了一口氣。不幸的是,經過兩年的追蹤,腫瘤竟然再度復發,陳先生這次仍決定坦然面對,迎戰病魔,這次的治療也以放療為主,不過療程中因顱底骨髓發炎、鼻腔分泌物增加,陳先生必須咬牙撐過頭痛與發燒等副作用。最嚴重之時 打個噴嚏都可能喪命好不容易戰勝癌細胞,沒想到過沒多久,陳先生回診接受正子造影追蹤時,又發現棘手的癌細胞三度復發,而且腫瘤這次往顱內侵犯,已經完全包覆著內頸動脈。因為內頸動脈周邊有許多重要的神經及血管密佈,這次癌細胞簡直像被追到無路可退的通緝犯,緊緊纏著陳先的生命命脈求生,不然就玉石俱焚一般。病情嚴峻,當時陳先生甚至只要打個大噴嚏,就有可能會導致動脈大出血死亡,所以治療的風險極高,不容許有半點差錯。所幸經醫師,經過充分的討論之後,光田醫院耳鼻喉科醫師沈炳宏決定幫他進行「經鼻內視鏡導航微創氣化刀」切除手術, 經過6個小時的手術,幾乎所有的腫瘤都被醫療團隊小心的移除乾淨。此外,先前因放療引發的骨髓炎也一併清創,並覆蓋上局部的鼻中膈皮瓣以加速傷口復原。術後陳先生傷口復原極快,幾無不適,隔天就出院返家;經過術後輔助的口服化療藥治療以及1年多的追蹤,目前都未有復發的跡象。

病菌擴及範圍將可達200倍 打噴嚏務必掩口!

病菌擴及範圍將可達200倍 打噴嚏務必掩口!#打噴嚏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你知道打噴嚏,飛沫與氣體和病菌,可以飛多遠嗎?根據美國科學家的研究指出,一個噴嚏,可以讓看不見的氣體,飛出至200倍之遠!換句話說,一個噴嚏,恐怕可以擴散至好幾公尺之遠!打噴嚏看不見的氣體 將遠傳百倍以後打噴嚏務必要用手遮住,美國科學家,從一支慢速影片中得知,打噴嚏所噴射出去的病菌距離,比想像中的還要遠非常多。科學家指出,當打噴嚏或咳嗽時,雖然可以看到飛沫噴出去,但看不見的氣體,卻可以擴散的很遠。從慢速影片中顯示,飛沫若以不同的方式進行傳播,擴散範圍將最高將可達到兩百倍以上。可見打噴嚏,與沖馬桶一樣,都將把不知名的病菌一同傳播出去。

頸椎遭結核菌吃光 婦打噴嚏竟骨折

頸椎遭結核菌吃光 婦打噴嚏竟骨折#打噴嚏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輕輕一個噴嚏,竟頸椎骨折!上個月彰化一名43歲婦女打完噴嚏後,忽然頸椎劇痛,就醫檢查後發現頸椎骨折,進一步確診原來是她感染開放性肺結核,結核菌透過血液入侵頸椎,導致頸椎第5、6節塌陷,才會輕輕打了個噴嚏就骨折。台中榮總神經外科崔源生醫師表示,細菌幾乎快吃掉頸椎,才脆弱到一打噴嚏就骨折,該婦女第5、6節頸椎不但塌陷,還差點壓迫到脊髓,如果再遲些就醫,恐怕就會壓迫到脊髓,導致四肢癱瘓。結核菌釀禍!崔源生醫師說,原先懷疑是癌細胞作祟,才會使頸椎如此脆弱,進一步檢查發現她罹患開放性肺結核,結核菌從肺部一路入侵到頸部,幾乎把頸椎骨頭吃垮,才會導致頸椎一受力就塌陷骨折;醫師提醒,如果有久咳症狀,千萬別輕忽,儘早就醫確保自身安全健康。

鼻子癢、打噴嚏是感冒? 別被過敏給騙了!

鼻子癢、打噴嚏是感冒? 別被過敏給騙了!#打噴嚏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您的孩子是否在清晨或是季節變化時容易鼻子癢、打噴嚏、流鼻水,又或是會有陣發性呼吸急促或喘鳴呢?這些症狀看似感冒,但其實潛藏著過敏體質!據統計,小兒過敏疾病與遺傳有相當大的關聯,不論父母是否有無過敏體質,生下過敏寶寶的機率已高達一半,確認孩童過敏原,能相對提高孩子的生活品質。9歲的叡叡,每天清晨起床就得跟鼻子抗戰,不是鼻子癢一直揉、鼻水直流,就是狂打噴嚏,非常不舒服,初期媽媽都以為是感冒沒有完全根治,但確沒有留意到這些症狀是叡叡每天起床的例行公事,其實叡叡有過敏體質,而每天清晨的抗戰是過敏性鼻炎所引發的症狀。豐原醫院小兒科馬志豪主任表示,常見的過敏疾病有氣喘、過敏性鼻炎、異位性皮膚炎等,都和過敏體質有密切關係,不同的過敏也會有不同的症狀表現,如過敏性結膜炎會眼睛癢、紅眼睛;過敏性鼻炎會鼻子癢、打噴嚏、流鼻水,特別是在早晨或季節變化的時候;異位性皮膚炎會有濕疹,特別是在頭、臉、軀幹、四肢關節附近;氣喘,陣發性的呼吸急促或喘鳴等,若家中孩童經常出現以上症狀時,幾乎可以確定就是有過敏體質。氣喘及過敏性鼻炎的患者有50%~70%會併發鼻竇炎,若長期處於發炎狀態,還會加重氣喘的嚴重度,容易造成孩子白天精神不濟、嗜睡,甚至會引響日常生活,造成學習障礙,注意力不集中等。馬志豪主任說,一般感冒通常3~5天即可痊癒,但若為過敏性的流鼻水、打噴嚏或是氣喘的咳嗽則會持續1~2週,且氣喘多為半夜或季節交替冷熱變化才咳,過敏性鼻炎則多為清晨起床較易引起不適,若家中孩童有以上所述的症狀或本身體質敏感者,皆建議透過專業醫師的評估及檢測來確診,找出過敏原才能徹底控制過敏問題,藉以改善孩子身體狀況及生活品質。 

樂閱讀/常打噴嚏怎麼辦?

樂閱讀/常打噴嚏怎麼辦?#打噴嚏

如果睡覺時穿著短袖、短褲,那麼寒氣會從大腿和上臂的皮膚侵入身體,再進入膽經和胃經。年輕人氣血較高,第二天早上就開始把前一晚進入的寒氣排出去。因此,一到夏天身體每天都上演相同的戲碼,於是就形成了過敏性鼻炎。改穿長袖、長褲之後,早上就不再打噴嚏了。我把這個例子放在網路上,一個媽媽寫信給我,她不相信可以這麼簡單的改善孩子的過敏性鼻炎,我建議她自己做實驗。兩個星期之後,她又寫了一封信。她真的拿孩子實驗,讓孩子一天穿短袖短褲,一天穿長袖長褲睡。結果孩子就一天打噴嚏一天不打噴嚏。還有一次,在深圳的一個演講會上,我說了這個例子。第二天在一個簽書會中, 來了一個讀者。他說他太太前一天聽了我的演講,回家告訴他這個例子。他是個過敏性鼻炎的患者,當天晚上就試著穿長袖、長褲睡覺,第二天早上果然打噴嚏的問題大幅改善。因此,特地跑到簽書會上向大家做見證。這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許多慢性病是患者可能在生活上有一些小問題,每天不斷製造新的病因,如果不先杜絕新的病因產生,今天創造的病因,明天還是會形成新的疾病,沒完沒了的,老怪醫生無能,不能斷根。再高明的醫生也只能治昨天的病,不能治明天的病。除了這個原因之外,吃冰吃得太急、冬天穿得不夠保暖、淋雨、洗頭沒吹乾等生活習慣,也可能在經絡裡堆積寒氣。身體排經絡裡的寒氣是過敏性鼻炎的主要原因。另外,家中空調系統的不良也可能形成過敏性鼻炎。老式的空調系統採用開關式的溫度控制模式。這種控制方法設定了一個溫度,假設是攝氏26度。溫度從高溫降到26度時,空調的壓縮機就自動停掉。但是溫度不會馬上停止下降,會繼續下降一兩度,可能到了24度,溫度才會停止下降,然後反轉慢慢上升,等溫度升到28度時,壓縮機再重新開動,溫度再逐漸下降。這種空調機會使室內溫度在攝氏24度到28度之間反復的變化。當室溫升高到28度時,孩子覺得熱了,開始流汗,自然把被子踢掉。過幾分鐘室溫又降到24度, 這時孩子正在流汗,毛孔大開,氣溫又低,寒氣就進入身體了。整個晚上都在冷熱之間變來變去,即使健康的人都會因此而生病。現在市場上新的空調機採用變頻式溫度控制,可以利用改變頻率來調整馬達的出力,精確的控制室內在穩定不變化的溫度。這種空調機不會有溫度上下波動的問題。只要吹風口不對著身體,就不會受到寒氣侵入。這種新式的變頻空調,除了健康的考量之外,還能節約能源。因此,家庭中都應該把空調機換成變頻空調機,特別是有過敏性鼻炎孩子的家庭。市場上變頻空調的宣傳都集中在節約能源,其實更應該強調的是對健康的影響。(本文作者/吳清忠、吳嘉維)(摘自/人體使用手冊:親子漫畫版/布克文化出版)

預防食物中毒 食材處理有學問

預防食物中毒 食材處理有學問#打噴嚏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夏天一到,外食族三餐老是在外,對於外食的便當和餐廳衛生一定會別注意,但其實如果家裡的廚房不注意細節,可能會比餐廳更不安全。為預防食物中毒,先從廚房開始,從清洗、保存、用具、加熱,每一個環節都馬虎不得!台灣夏秋之際氣候悶熱,更容易引發食物中毒。根據衛生署統計,7~9月為國內食物中毒高峰期,其中以存在海鮮中的腸炎弧菌最多,佔68.2%,所以食物的清洗與保存方式就顯得非常重要。錯誤的清洗方式容易造成哪些食物中毒?家醫科陳柏臣醫師說,會有金黃色葡萄球菌,前兆為肚子脹氣、頭暈、想吐,嚴重造成腸胃炎。其實冰箱也是造成食物中毒的溫床,冰箱不是萬能,有些細菌是在高溫下存活,也有細菌在低溫下繁殖的非常快,所以冰箱東西超過一週以上,不但不美味也可能吃了對健康有影響。而且無論是處理什麼肉,都必須先將血水洗掉,將水分吸乾,再放入冰箱。而肉再食用前先川燙是對的,若直接將生肉放進湯煮,血水會汙染湯,喝了容易拉肚子。食物解凍也是一大學問,陳醫師指出:食物從冰箱拿出來,會和袋子黏在一起,必須自然解凍10分鐘,讓食物與袋子分開之後,再以熱水川燙即可;但值得注意是「紅肉的魚類」反覆解凍溫度太高太久,小心組織胺中毒;組織胺常出現在鯖魚、鰹魚、鮪魚、旗魚、秋刀魚、沙丁魚、鬼頭刀等魚類。過去10年國內已有48起組織胺中毒事件,以旗魚居首,其次是鯖魚、鮪魚。因此紅肉的魚類若購買返家後若未立即料理,應低溫冷藏或冷凍,避免反覆冷凍、解凍。陳醫師也提醒,預防食物中毒的撇步,要洗手:調理時手部要清潔、傷口要包紮;要新鮮:食材要新鮮、用水要衛生;要生熟食分開:生熟食器具應分開,避免交互污染;徹底加熱:加熱食必須煮滾;要低溫保存:保持低於7℃,室溫下不宜久置。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