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腺癌

男子膝蓋、指頭疼痛 檢查竟是肺腫瘤病兆

男子膝蓋、指頭疼痛 檢查竟是肺腫瘤病兆#肺腺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46歲的蘇先生從1年前開始出現雙腳膝蓋、腳踝疼痛,手指關節腫痛不適,因為疼痛加劇到醫院求診,經觀察手部關節外觀發現有杵狀指,懷疑是肥大性骨關節病變,再經胸部X光檢查發現確實有肺部的腫瘤,進而轉由胸腔科治療,幸運的可以進行手術切除腫瘤並進行化療,目前病況穩定。 過敏免疫風濕科高堅凱醫師指出,肥大性骨關節病變有可能是無成因的原發性症狀,但要小心合併有其他疾病,包括肺部感染、心臟病,跟最應該小心診斷的肺部腫瘤,像這個案例就是。當心!杵狀指是明顯徵兆而跟肥大性骨關節病變最有相關的肺部腫瘤是肺腺癌,因此若看到杵狀指和多發性關節炎,都應該要照個胸部X光片,排除肺癌的可能性。杵狀指的特徵是末端指節明顯增寬增厚,指甲從根部到末端會拱型隆起,指端背面的皮膚與指甲所構成的基底角等於或大於180度。正常指甲從指端長出時是160度的鈍角,和杵狀指明顯不同。 高堅凱醫師提醒,當觀察到杵狀指時,都應該詢問病史,小心檢查身體有無其他疾病。高堅凱主任指出,就因為這是個表現在外又明顯的症狀,而且又與肺腫瘤或其他疾病有關,臨床面對病人時更應該小心注意。  

可怕!4成男性、9成女性不吸菸仍患肺癌

可怕!4成男性、9成女性不吸菸仍患肺癌#肺腺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肺癌的發生除了吸菸引起外,還有許多不可控制的成因,包括基因問題、環境污染因素等,因此「健康科學文教基金會」與「台灣癌症基金會」提醒民眾,遠離肺癌一定要謹記三大叮嚀「禁絕菸害、早期診斷、早期治療」。2012年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統計資料顯示,癌症是全球第一大致死因素,而五大致死癌症雄居第一的就是肺癌。此外,肺癌與吸菸行為脫離不了關係,WHO說明,吸菸將導致鼻咽癌、食道癌、胃癌與胰腺癌等,且因菸害引起不同癌症死亡者,其中肺癌占71%,因此WHO呼籲,防治肺癌一定要戒絕菸害。但台灣有個特殊現象就是,最近10多年來所發生的肺癌,分析病患的生活習慣顯示,除了吸菸是引起肺癌的危險因素外,有相當高的比例反倒是不吸菸的族群。由於台灣肺癌的類型多數為肺腺癌,而此種肺癌與吸菸行為較不密切,容易讓非吸菸族群輕忽,因此透過定期篩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才能保全健康。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主任表示,肺癌患者中有將近5成為肺腺癌,其中女性占肺腺癌的7成,但病患卻有9成為不吸菸者;且罹患肺腺癌的男性,這幾年不吸菸的比例上升,將近4成。不吸菸卻罹患肺腺癌的比例逐年攀升,令人憂心,可能的隱形殺手因子包含基因問題、家族病史,及致癌環境問題等。肺癌並非全然由吸菸引起 良好生活習慣與定檢顯得重要因此提醒民眾除了遠離二手菸外,生活中的預防,如多吃蔬果、多運動,高危險群定期篩檢絕對是必要的。台北榮民總醫院胸腔部主任蔡俊明醫師也表示,雖然肺癌的發生與致死率如此高,但是它並非難以治療,根據臨床數據,肺癌1公分內以手術切除,其治癒率為85-95%,若是2公分以手術切除、治癒率也高達70-80%,也就是說,只要早期發現,肺癌的治療機會非常大。肺癌高危險族群如下:1.吸菸族群2.有肺癌家族病史者3.曾經罹患肺結核或是其他肺部慢性發炎疾病者4.長期暴露於致癌環境者(如金屬業、冶礦業、石綿接觸者,與長期曝露在放射線環境下者)

早發現治療肺癌 存活率可達九成

早發現治療肺癌 存活率可達九成#肺腺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肺癌為國人十大癌症第一位,佔癌症死亡率19.9%,85%肺癌在初次診斷時,常已非早期,因此五年存活率低,若能利用胸部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可以找到早期肺癌,則其五年存活率可以高達90%以上;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放射線診斷科主任王德珍說,由於肺臟密度較一般軟組織為低,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LDCT)在不施打靜脈內顯影劑的狀況下,仍然可以清楚偵測到肺內的微小病灶。一位44歲不吸菸女性,過去健康狀況良好,胸部X光檢查正常,在一次防癌健檢中,接受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low-dose CT, LDCT),發現一個約0.6公分的毛玻璃狀節結於右下肺葉,由於病灶持續存在一年未改變,在無法排除肺癌的狀況下,接受手術切除證實為早期肺腺癌。由於並無肺門與縱膈腔淋巴腺影響,術後恢復良好,且不需接受化學治療。美國國家癌症研究中心(NCI)的國家肺癌篩檢試驗中心(NLST)在2011年提出一份研究報告顯示,透過廣泛運用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於大於五萬位受試者的前瞻性肺癌篩檢,可達到早期發現和早期治療肺癌目的,相較於使用傳統X光胸部攝影於吸菸的高危險族群,可以降低肺癌死亡率達20%。王德珍指出,肺腺癌為最常見的肺癌組織病理形式,常與吸菸無關,在電腦斷層影像上可以毛玻璃狀陰影或實心狀節結表現,若為毛玻璃狀節結通常其預後較好,然而一般胸部X光幾乎難以看到。王德珍表示,對於有明顯肺臟病灶的病患、多數肺癌病患在治療中或術後的追蹤,此時仍應該以疾病的正確評估為主,一般較建議仍以標準劑量胸腔電腦斷層檢查為主。肺癌腫瘤最大徑小於3公分為T1期,若無縱膈腔淋巴病變與遠端轉移,為第一期肺癌,外科切除後其預後良好。因此在健康檢查時,如果加做胸部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可以對自己身體健康多一層保障。

只是爬山後喘氣不止 竟患肺腺癌末期

只是爬山後喘氣不止 竟患肺腺癌末期#肺腺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廖詠琦/綜合報導)肺腺癌早期幾乎沒症狀,民眾別忽略健康檢查的重要性!一名64歲的曾先生是個登山愛好者,每次爬山都是第一個登頂,就連年輕人也跟不上他的腳步。卻不料去年六月一次爬山時,才走幾步路就很喘還不斷地乾咳,喘到身子都站不起來,到醫院進一步檢查後發現竟然是肺腺癌第四期。林新醫院胸腔內科湯榮興主任表示,經胸部X光檢查發現曾先生左側肺部已白茫茫一片,肺積水已相當嚴重,當下引流出肺積水3000cc。進一步胸部電腦斷層檢查發現左上肺葉有一顆3.7公分大的腫瘤,且有淋巴腺轉移,切片檢查病理報告確診為肺腺癌第四期。湯榮興說,經過腫瘤治療討論會,採7週35次的放射線治療合併標靶治療,三個月後電腦斷層顯示腫瘤縮小至2~3公分,肋膜積水的現象也改善,穩定控制住病情,並且沒有繼續惡化的跡象。曾先生現在仍每天外出做運動,採取清淡的飲食,依照醫師指示按時服藥,放鬆心情樂觀面對,拒絕來自四面八方的偏方或另類療法,是曾先生的抗癌之道。湯榮興指出,肺癌早期幾乎沒有症狀,當有咳嗽、咳痰帶血、胸痛、呼吸困難、頭痛等症狀時,近8成已經是晚期的肺癌,多數已經轉移或擴散;樞機主教單國璽、薰衣草森林創辦人詹慧君診斷出肺腺癌時也都已是末期,呼籲民眾遠離危險因子外,應養成定期接受健康檢查包括照X光,若有抽菸習慣者,建議接受低劑量胸部電腦斷層掃描,早期肺癌越早被篩檢出,預後相對較佳。

醫訊/肺癌防治知多少

醫訊/肺癌防治知多少#肺腺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依據衛生署的統計顯示,男性癌症死因中,肺癌(肺腺癌)僅次於肝癌,為第2的癌症死因;在女性,肺癌則均高居癌症死因的第一名。97年後,肺癌總死亡數已經躍居國人癌症死亡原因之第一。近幾年來每年有將近六千人死於肺癌(肺腺癌)。有鑑於此,梧棲童綜合醫院特舉辦「肺腑之癌病友會」,邀請胸腔內科主任蔡慶宏醫師主講「肺癌的標靶藥物治療」;胸腔外科主任童詠偉醫師主講「肺癌的輔助性療法」;枋欣妮護理師主持「病友分享」。活動須預先報名,名額有限,請及早報名,並自備喝水容器。名稱:肺肺腑之癌病友會-肺癌的標靶藥物治療&肺癌的輔助性療法時間:101年11月10日(六)上午09:20~11:00地點:梧棲童綜合醫院(台中市梧棲區台灣大道8段699號)20樓交誼廳洽詢: 04-26581919分機3514 癌資中心 枋欣妮護理師

單國璽抗癌5年 近傳癌細胞轉移

單國璽抗癌5年 近傳癌細胞轉移#肺腺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天主教樞機主教單國璽上周四傳出肺腺癌癌細胞肺癌轉移至腦部,今日上午於台北三軍總醫院進行電腦刀治療,近年來肺癌在國人十大癌症死因中榜上有名,最常見的就是肺腺癌,在台灣一年約有8000人死於肺腺癌,不少名人也傳出罹患肺腺癌的消息,上月樞機主教健康狀況良好,仍親自出席他在台北的新書發表會,天主教主教團祕書長陳科則說「若真需要開刀,我們會為他祈禱。」前晚消息一傳出,不少網友紛紛表示關切與祈禱他能順利恢復健康,單國璽在2006年診斷出肺腺癌第四期,當時醫生告訴他僅剩半年壽命,但他控制病情狀況良好,而今已抗癌超過5年,單國璽把握生命在全台進行逾200場的「告別生命之旅」講座,跟民眾分享抗癌的艱辛與樂觀的精神。全台每年罹患肺腺癌的人數居高不下,,為了讓民眾了解對抗肺腺癌的艱辛,單國璽在上月的新書發表會中曾公開自己抗癌的艱辛,包括接受標靶藥物治療已出現抗藥性,治療的藥物也引發頭皮冒水泡、疼痛、耳鳴等副作用。嘉義長庚醫院院長蔡熒煌表示,有家族病史、菸齡逾20年、55歲以上的民眾,都屬於高危險群,現可藉由電腦斷層篩檢監控肺部狀態,若能早期治療效果最佳。 

年輕男性不抽菸 咳嗽兩月竟患肺腺癌

年輕男性不抽菸 咳嗽兩月竟患肺腺癌#肺腺癌

一名37歲的年輕男性,身材高大強壯,無抽菸等不良嗜好,任職公務員,工作上也沒有接觸油煙等空氣污染,咳嗽兩個月後,前往胸腔內科門診就診,竟檢查出肺腺癌,且已是末期了,臺北市立聯合醫院胸腔內科醫師陳家豪說,一般人對肺腺癌的刻板印象是:中年以後的不吸菸女性容易得到肺腺癌,例如前陣子著名的歌星鳳飛飛。臺北市立聯合醫院胸腔內科醫師陳家豪提醒民眾,肺腺癌並非中年以上女性的專利病,連續咳嗽兩週以上,一定要去照胸部X光片,甚至做低劑量胸部電腦斷層檢查,陳家豪醫師表示,肺腺癌一般在症狀(例如咳嗽、咳血、肺部積水、氣喘等)出現時才被發現,多半已進入疾病後期。肺腺癌的原因目前還在探討,可能和基因、飲食、環境污染、空氣品質或居住環境有關,可能是多重因素造成,許多研究也正在探討相關危險因子,正常人罹患肺癌的機率是十萬分之一,吸菸者是十萬分之五十至七十,可見吸菸會增加罹癌風險。陳家豪醫師指出,吸菸對肺部就會造成傷害,有抽菸習慣的人則屬於高危險群,癮君子應該及早戒菸,但是不吸菸的人也要注意,長期咳嗽不止、體重莫名減輕、有喘、咳血、胸痛等現象,都要特別警覺,建議40歲以上成年人,至少每年做一次包含胸部X光的健康檢查。

咳血、胸痛、體重減輕 當心肺腺癌!

咳血、胸痛、體重減輕 當心肺腺癌!#肺腺癌

千萬別輕忽莫名的胸痛!一名61歲的林先生一個月前開始出現胸痛,曾至不同科別就診服藥治療,疼痛並未好轉。後經童綜合醫院胸腔內科主任蔡慶宏診治,檢查發現患者罹患了「肺腺癌合併肋骨轉移」,目前患者持續接受化學治療。胸腔內科主任蔡慶宏表示,這名61歲的林姓患者,因為左胸疼痛在外院診治,症狀未改善而來本院就醫,經安排X光檢查,發現靠近縱膈腔及左側肋骨有不明顯陰影,初步懷疑惡性腫瘤,安排住院檢查,經骨頭掃描及電腦斷層檢查顯示約有5公分大的腫瘤,切片檢查證實為「肺腺癌合併肋骨轉移」,也因為腫瘤轉移至肋骨才造成患者左胸疼痛。將患者的檢體送至基因中心做上皮細胞生長因子接受體突變與否的基因檢查,結果並無突變,所以患者後來接受化學治療。蔡慶宏醫師提醒民眾,若咳嗽超過三個禮拜、或咳血、胸痛、食慾不振及體重異常減輕,或是身體各部位有不明原因的疼痛時,就要提高警覺儘快就醫,因為此時大多會被誤以為是一般的神經肌肉痛,而持續的服用止痛藥,沒有查出真正的病因,而延誤治療。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