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疾病

中國疫情爆發!人類間質肺炎病毒是什麼?醫警告「3大高風險群」當心

中國疫情爆發!人類間質肺炎病毒是什麼?醫警告「3大高風險群」當心#呼吸道疾病

「人類間質肺炎病毒」(hMPV,中國稱人類偏肺病毒)疫情近期在中國升溫,引發香港、馬來西亞等鄰近國家地區高度警戒。台灣民眾該如何防範?哪些族群需格外小心?急診醫師表示,人類間質肺炎病毒容易導致支氣管水腫,進而引發肺炎、支氣管炎,5大高危險群應特別當心。

孩子夜咳不停恐氣喘上身!醫揭「7大徵兆」:症狀超過●●歲要當心

孩子夜咳不停恐氣喘上身!醫揭「7大徵兆」:症狀超過●●歲要當心#呼吸道疾病

天氣冷颼颼!冬天早晚溫差大,每當入夜後溫度驟降,有些小孩常出現咳不停的狀況,甚至有時夜間咳到醒來,讓家長好擔心是不是氣喘發作?榮新診所副院長潘俊伸指出,慢性咳嗽的原因很多,若本身有過敏體質、呼吸道疾病、氣喘病史等,更容易出現夜間咳嗽,家長若擔心小孩是否有氣喘,可以透過7大徵兆來判斷。

200萬台人患氣喘,半數病情難治!反覆胸悶、喘鳴⋯恐是「嚴重型氣喘」

200萬台人患氣喘,半數病情難治!反覆胸悶、喘鳴⋯恐是「嚴重型氣喘」#呼吸道疾病

秋冬冷氣團一波波來襲,常讓人胸悶、喘不過氣,當心是氣喘發作前兆!年達5旬的劉小姐有氣喘病史,因家中有飼養寵物,加上本身對巧克力過敏,一旦嚴重型氣喘發作,就算家中只有2樓也爬到無法呼吸,更遑論出門,急性惡化時甚至導致肺功能一度只剩下40%。經醫師建議使用新型生物製劑治療後,呼吸狀況獲大幅改善,肺功能恢復至70%,與家人出國旅遊、健行跑步都不成問題。

為什麼我家小孩會過敏?揭密常見「5大過敏原因」爸媽遺傳佔一半

為什麼我家小孩會過敏?揭密常見「5大過敏原因」爸媽遺傳佔一半#呼吸道疾病

你的寶寶是過敏兒嗎?過敏體質有很強的遺傳傾向,你知道是為什麼嗎?引起過敏症狀的原因我們稱之為「過敏原」,過敏原種類大致可分為2大類:食物性過敏原和吸入性過敏原。《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了解過敏可能對孩子造成的成長發育問題。事實上,若父母一方有過敏疾病,孩子過敏機率約為30~50%;雙親都有過敏體質,機率則高達50~80%。

無法避免與病毒共存!為幼兒建立防護罩,醫籲補打新冠疫苗,提醒「二寶家庭」更要留心

無法避免與病毒共存!為幼兒建立防護罩,醫籲補打新冠疫苗,提醒「二寶家庭」更要留心#呼吸道疾病

與病毒共存已是全民重要健康課題,面對秋冬來臨呼吸道疾病的多種流行,家中幼兒的健康更需要家長們留意,特別是目前已經有最新新冠疫苗,但家長對於幼兒的疫苗接種仍有疑慮,兒科醫師如何解答?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兒科教授/長庚大學、清華大學專教師暨台灣疫苗推動協會監事徐任甫醫師表示,面對新冠疫情,幼兒感染的症狀與成人相比漸有顯著差異,且症狀相對不明顯,使得診斷更加困難。 兒童症狀不典型常誤認為一般感冒 徐任甫醫師說明,成人感染新冠病毒通常有較為明顯的症狀如高燒、咳嗽等,但小朋友的表現常較輕微,如低燒、食慾下降、輕微咳嗽、呼吸急促等,這些不典型症狀反而容易讓家長忽略以為只是一般感冒。另一方面,由於市面上大部分的快篩試劑是針對成人設計,因此在兒童身上可能出現較高的偽陰性率。因此,醫師在判斷兒童感染時更需依賴臨床症狀觀察進行治療。 徐任甫醫師強調,新冠病毒在兒童身上特別容易傳播,加上停留時間很長,如果孩童沒有完全恢復健康便回到托兒所或學校,就會增加群體感染風險。此外,由於兒童免疫系統尚未發育完全,感染新冠後更容易出現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IS-C)這類免疫反應異常的情況,一開始的症狀可能類似感冒,但隨著病情發展,可能出現如發燒、皮疹、腹瀉、腹痛甚至是呼吸困難。因此,家長若發現兒童出現不尋常的發燒或腹瀉、皮膚出疹、呼吸急促等症狀,且有與家庭染疫過的成員有接觸史,應及早告知醫師才能獲得最正確的診斷與治療。 新冠與流感防護相同應持續補打最新疫苗 徐任甫醫師也提醒,新冠病毒就在我們的身邊,且病毒對兒童健康的影響不可小覷。小兒科專家也認為在兒童第一次與新冠病毒觸前,最好用疫苗來保護,對孩子來講是比較健康的選擇。今年新冠病毒的嚴重併發症較前兩年少,主要與有接種疫苗有關,但新冠病毒變異快,就跟流感疫苗要更新一樣,必須補打最新疫苗才能持續有防護。部分家長對疫苗有疑慮,徐任甫醫師說明,今年孩童新冠疫苗劑量減少也有調整配方,安全性和副作用反應都在合理範圍,疫苗接種後的反應普遍較輕微;如果家長有疑問,應多向兒科醫師諮詢,避免只憑親朋好友的經驗判斷。徐任甫醫師也強調,隨著疫情的變化起伏,忽視接種疫苗的重要性可能導致病毒再度反撲,尤其更要提醒有慢性病的孩子,由於免疫力較弱,感染風險更高,更應盡快接種。 隨著秋冬季節到來,呼吸道疾病包括流感、新冠等感染都可能持續增加,加上天氣涼待在室內空間的機會更多,對主要透過飛沫、接觸傳染的呼吸道疾病的防範意識尤為重要。徐任甫醫師更特別提醒,如果家中有二寶,哥哥或姊姊回家一定要先洗手、清潔口腔甚至是洗頭洗澡,之後才能接觸寶寶,以保護還無法施打疫苗的嬰幼兒。另一方面,建議定期清潔消毒室內環境,並盡量減少帶幼兒前往人潮擁擠的公共場所。除了保持日常良好習慣,施打最新JN.1新冠疫苗仍舊是CP值最高的疾病預防方法。

有食譜》小雪節氣養生吃什麼?超暖身「杜仲黃耆蔘雞湯」用電鍋就能煮

有食譜》小雪節氣養生吃什麼?超暖身「杜仲黃耆蔘雞湯」用電鍋就能煮#呼吸道疾病

天冷超有感!小雪是進入冬天的第2個節氣,時間大概落在每年的11月21到23日,代表冬季氣候更進一步寒冷與乾燥。中醫師提醒,小雪典型的氣候特徵是乾冷,容易感覺手腳冰冷、口乾舌燥,推薦民眾可善用溫和運動、艾灸足浴及養生食譜等3大保養心法,促進身體氣血活絡保持溫暖。

早產兒染RSV竟喘到「胸凹」插管搶救!醫警告「這時期」感染最危險

早產兒染RSV竟喘到「胸凹」插管搶救!醫警告「這時期」感染最危險#呼吸道疾病

入冬當心!呼吸道融合病毒感染是造成嬰幼兒肺炎與細支氣管炎的主要病因,尤其對早產兒威脅更大。雖然健保有條件給付早產兒施打單株抗體,以預防RSV感染重症,但仍跟不上日本、韓國政策,台灣新生兒科醫學會攜手早產兒基金會,呼籲政府放寬早產兒施打週齡,同時儲備多種預防武器,更能提供新生兒完整保護力。

死亡率為流感5倍!台大醫警告「RSV流行高峰」不固定:1時機最易爆發

死亡率為流感5倍!台大醫警告「RSV流行高峰」不固定:1時機最易爆發#呼吸道疾病

天氣忽冷忽熱,呼吸道疾病齊發!除了慎防流感、新冠肺炎,還要慎防呼吸道融合病毒(RSV)感染。台大兒童醫院小兒部主治醫師李秉穎指出,受全球暖化影響,導致秋冬季節交替不明顯,RSV病例在一年12個月中都可見到。然而,只要天氣一變化,就會爆發RSV病例,提醒老人與新生兒等高風險群當心。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