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

想變美魔女?2種凍齡水果大公開

想變美魔女?2種凍齡水果大公開#水果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近年來「凍齡美魔女」概念,逐漸成為台灣女性追求的目標,為了使自己不被流逝的時間隨意在臉上踐踏,留下蒼老的痕跡,許多女性便開始下足功夫,找尋更多抗氧化、除皺、美白等方法,就是要讓他人難辨年齡真假!但要成為美魔女之前,你知道保持年輕體態,青春樣貌,最重要的就是攝取足夠的蔬果嗎?營養師趙函穎就指出,根據統計,國人普遍攝取蔬果量嚴重不足。趙函穎表示,根據國民健康署的調查,現代人一周至少5天外食的比例逐年增加,且高達82%受訪者每天攝取不足3份蔬菜、2份水果。導致女性朋友顧此失彼,在大肆購買保養品,進行醫美療程時,卻忘了身邊其實有許多蔬果能夠抗抵抗自由基,延緩身體老化。因此趙函穎就建議兩種極具抗氧化能力的水果,建議民眾能適量攝取:1) 巴西莓/其果肉中含有豐富的花青素、類黃酮、前花青素等等,都是極具抗氧化的植物營養素,更有多種人體必備的氨基酸與礦物質,除了能夠抗氧化外,對人體也是相當健康的水果。2) 蔓越莓/蔓越莓又稱作「濕地的紅寶石」,顯見其營養價值不凡,而裏頭的抗氧化物質,也和巴西莓不相上下,花青素、初花青素、黃酮醇等植物素也都囊括在內。另外蔓越莓對於女性泌尿道的感染預防也有很大的幫助。值得注意的是,以上兩種莓果,都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與E,能有效幫助身體抗氧化與維持身體健康!趙函穎也說,幫助身體抵抗自由基,水果中的維生素C與維生素E,很建議女性朋友能多多攝取。像是人稱時尚不老人妻的李詠嫻,在生活中就是靠著攝取大量水果,以及含有維他命c與E的果汁來維持美麗的外表。但趙函穎也提醒,民眾要靠果汁來補足平日攝取不足的維他命與水果,則要特別注意熱量的攝取,建議能留意果汁所標示的熱量,才能夠在喝出身體不老傳奇之前,也能維持曼妙的身材!

10大美顏水果 吃出紅潤好氣色

10大美顏水果 吃出紅潤好氣色#水果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近年來,美魔女這個名詞相信大家一點也不陌生,是形容35歲以上的女性,身材依舊保持得玲瓏有緻,肌膚粉嫩透白,讓人總是猜不出年紀。且無論是日韓、或是中港台的美魔女們,她們抗老的秘密武器,除了多喝水、多做有氧運動外,也都非常注意所謂「美顏水果」的攝取!好氣色  用吃的更簡單趙函穎營養師說,其實只要掌握水果營養價值,選對水果「進補」,無論直接食用或是飲用果汁,都能讓忙碌的現代人補充能量;因此,營養師也列出以下10大美顏水果,讓你由內而外都展現如好氣色:1)巴西莓/含有獨特的抗氧化酵素、胺基酸、鈣、鐵以及大量植物營養成分,其抗氧力居水果之冠,可維持皮膚青春,提高身體抗氧化力。2)蔓越莓/有北美紅寶石之稱,含有維生素C、前花青素與鞣花酸,除了美白肌膚之外,還可維持女性私密處菌叢平衡。3)蘋果/富含果膠纖維質,有飽足感且能幫助清除腸道廢物,還含有天然的多酚及黃酮類抗氧化物質,讓肌膚由內到外散發紅潤光澤。4)葡萄/富含花青素及類黃酮植化素、特別存在於葡萄皮跟籽中,能延緩衰老、維護皮膚健康、減少紫外線對皮膚的侵襲。5)草莓/含維生素C、果膠及花青素等,可增強皮膚抗氧化力,具有美白和滋潤的功效。6)檸檬/富含維生素C、檸檬酸和鉀元素等,有很好的美白功效,也可以調整酸性體質,幫助浮腫的肌膚,排除多餘的水分。7)奇異果/含有豐富維生素C、奇異果酵素及膳食纖維等,可幫助腸道蠕動,排除體內廢物,使皮膚白皙明亮。8)番茄/含有豐富膳食纖維、礦物質及茄紅素,幫助排除毒素又有飽足感,可幫助降低膽固醇,及提高身體抗氧化功能。9)鳳梨/含豐富的鳳梨酵素、膳食纖維及類胡蘿蔔素等,不僅能調整腸胃機能,還可促進肌膚新陳代謝。10)櫻桃/含有豐富的维生素C、鐵質及花青素,可提升肌膚抗氧化力,且改善貧血使氣色紅潤。

天然水果茶取代糖水 地瓜湯圓低卡高纖

天然水果茶取代糖水 地瓜湯圓低卡高纖#水果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天氣冷颼颼,這周五就是一年一度的元宵佳節,元宵節吃元宵、湯圓,是象徵闔家團聚、團圓幸福。但市售的湯圓大多屬高油高熱量的食品,當心一個元宵過完加上過完年所累積的肥胖,體重又將再破表!元宵節傳統上都會吃包餡湯圓來慶祝,但是隨著健康觀念進步,包餡湯圓熱量太高,而且含有較高的油脂與糖分。趙函穎營養師也表示,一般市售湯圓熱量不可小覷,4顆元宵的熱量大約是300多大卡,相當於一碗白飯的熱量,所以她也提醒民眾,為了不要等到元宵節後再瘦身,元宵要盡可能的「少油,少糖,多纖維」,才能享受美食又歡度佳節。自製甜鹹湯圓 健康熱量低口感佳因此,趙函穎營養師也提供甜、鹹湯圓的健康吃小撇步,讓你歡度佳節不致胖:● 甜湯圓/因市售湯圓大多是花生或芝麻等高油高糖份內餡,想要吃的健康,營養師建議可自製天然健康美味的湯圓,使用地瓜當內餡、因為地瓜1公克僅4大卡,不僅熱量低,同時是低升糖食物,慢性病患也可安心食用,而湯底部分可以天然水果代替砂糖的甜味,搭配如蘋果、鳳梨、橘子熬煮的水果茶取代以往的糖水湯底,天然蔬果入菜,營養更豐富,也可添加白木耳,白木耳除富含纖維還可增加口感、幫助消化。● 鹹湯圓/至於鹹湯圓的部分,一樣可以自己製作吃的更安心,趙函穎營養師說,鹹湯圓內餡可以使用瘦肉搭配豆腐、豆干,因為黃豆類食品,不僅不含膽固醇,還可使湯圓口感更佳;而湯底則應避免傳統的紅蔥頭、肉燥等高油膩湯頭,可準備昆布、香菇加入高湯熬煮,最後加上青菜,如小白菜、高麗菜、茼蒿都是不錯的選擇,繼能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取量又可吃得更均衡。最後,趙函穎營養師也提醒,食用湯圓應以小碗分裝,才不會過量,而湯圓可當作一次午點或晚上點心食用,但應和飲食計畫中的主食類做代換,並搭配一個拳頭大的蔬菜水果,才能吃的健康又不變胖!

小心臉比月圓!糖飲配烤肉熱量暴表

小心臉比月圓!糖飲配烤肉熱量暴表#水果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大口吃肉、大口喝酒,不亦快哉!中秋連假「烤肉馬拉松」一攤接一攤,小心身材因此圓了一圈,董氏基金會提醒民眾,烤肉先醃後塗大量烤肉醬,若再配上含糖飲料、酒類,可說是「油糖鹽全餐」,4天下來熱量不容小覷,恐怕月圓臉更圓,因此提供幾個原則,讓民眾烤的健康。生菜、蔬菜配烤肉 均衡新吃法少吃紅肉及高脂部位,如牛小排、豬五花、雞翅膀、雞心等,是屬於紅肉或白肉中脂肪較多者,容易攝入過量的動物性脂肪,建議可適量吃去皮白肉、海鮮,搭配大量蔬果食用,如改吃烤魚、去皮雞胸、豬里肌等;且菜肉需均衡、勿將肉類當主角,可搭配青椒、香菇、筊白筍、番茄等串燒吃法,或是效仿韓式、用生菜夾烤肉,增加纖維攝取量。一口肉 一口酒 一口糖 熱量超標吃烤肉免不俗會來杯冰涼的飲料、汽水或啤酒,熱量更是高得嚇人,建議無糖茶飲、白開水最佳,也能加入新鮮檸檬片增添滋味、並去油解膩;柚子雖是賞月最佳良伴,也含有高纖維和維生素C,但熱量較高,建議酌量攝取,可和芭樂、蘋果、奇異果等搭配食用,減少熱量。食物原味最鮮 海鹽、檸檬調味最棒烤肉通常會先醃過,烤時再塗上厚厚的醬料,容易攝入過多的鈉,建議烤肉醬加水稀釋後再使用,或是享用食材鮮味,改灑海鹽或檸檬汁;此外,香腸、熱狗、丸子等加工品,含有高鈉高脂和添加物,盡量少吃;而許多人喜歡用奶油烹調蘆筍、絲瓜和金針菇,建議可改用柴魚、蛤蜊等和風調味,降低心血管負擔。最後,注意烤肉勿烤至焦黑,以免吃下增致癌風險,且留意酸性物質和鋁箔紙接觸,容易產生致癌物,若要加檸檬汁調味,可等食物烤熟、拿掉錫箔紙後再加入。

吃水果有助降低糖尿病風險?三水果必吃!

吃水果有助降低糖尿病風險?三水果必吃!#水果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我國的糖尿病患者,一年比一年還要來得多,根據統計,已經達到一百七十萬人之多,因此,怎麼預防糖尿病上身,成了很多人的健康課題。而英國「醫學雜誌」近期來,發表了一項新的研究結果,多吃藍莓、蘋果、葡萄等水果,有助於降低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藍莓、葡萄、蘋果 有助降低罹糖尿病風險許多人可能會認為,葡萄、蘋果等是高甜度的水果,常常吃反而會使糖尿病上身,但是此項研究,研究人員針對攝取哪些水果,與第二型糖尿病有無關聯性的研究結果顯示,每星期攝取三份藍莓可降低百分之二十六罹患糖尿病的風險,其次是葡萄可降低百分之十二的風險,蘋果則是百分之七。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喝藍莓汁則無效。而為什麼吃這三樣水果有助預防糖尿病?研究指出,因為這些水果裏頭,富含強大的抗氧化物,有助保護身體免受自由基的損害,同時還可促進血液中的葡萄糖被細胞吸收,所以才能降低人們罹患糖尿病的風險。

樂閱讀/唸書時最好的點心:新鮮水果

樂閱讀/唸書時最好的點心:新鮮水果#水果

學習(唸書)與運動一樣,在身體能量枯竭的同時,專注力也會消失。不論是在工作或學業上,有時候用腦過度的話就無法思考,這時候表示大腦的能量已經完全被用盡了。新鮮水果,才能讓大腦運轉。很多人知道這時候可以藉由吃甜食補充能量──的確有這樣子的說法,但我希望大家吃的不是蛋糕等甜食,而是多吃新鮮的水果。大腦的能量來自「葡萄糖」,而大腦缺乏葡萄糖的話則無法運作的。葡萄糖會由多糖類的碳水化合物或貳醣類(disaccharide)的砂糖來分解,如果突然同時攝取大量砂糖的話,體內血糖值將會急速上升。於是,為了讓急速上升的血糖值能夠下降,胰島素(insulin)便大量分泌,接著血糖值又急速地下降。血糖值像坐雲霄飛車一般地急速上上下下,反而導致更無法集中專注力,對身體反而造成很大的影響。相對地,水果裡的果糖比較不會讓身體的血糖值急速上升,所以這是最適合用來緊急補充身體能量的食物。大家應該常在電視轉播上看到職業網球選手在比賽之間吃著香蕉的畫面。因為他們想藉由吃香蕉快速補充身體能量,但不想讓血糖值急速上升,所以最好的選擇是水果。當你覺得自己「注意力不集中」的時候,請不要用甜食類點心來填肚子,請選擇健康的水果吧!(本文作者/西田一見)(摘自/成功者不說的7種驚人學習法/核果文化出版)

端午健康吃粽 少沾醬配水果

端午健康吃粽 少沾醬配水果#水果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端午飄粽香,今日是一年一度的端午佳節,豐原醫院營養科謝惠敏主任特別叮嚀,粽子是糯米製品,不易消化,且因含油量較高,建議一般人一餐至多吃1~2個,老年人或有腸胃道潰瘍、消化道問題的患者則最好不要餐餐吃粽子。營養科謝惠敏主任表示,糖尿病友最常有的疑問是吃了粽子血糖會上升,其實糯米和米都是五榖類,只要不過量,以粽子代換飯量即可,糖尿病患者一餐以一個粽子為限,須選擇適量大小粽子(女生的一個拳頭大),避免含糖及含油量高的豆沙粽,即使是糖尿病友也能健康吃粽。一般建議正常人一天1顆蛋,粽子餡料中若含蛋黃,食用上則需要特別注意,對於血脂肪過高的患者,可能一週僅能吃3個蛋黃,遇到含蛋黃的粽子須將蛋黃去掉,建議包粽子時,每個粽子包入1/4~1/2個蛋黃,如此可降低膽固醇攝入量。若有沾醬的習慣,如蕃茄醬、甜辣醬、醬油膏等含鈉量高,對有高血壓及心血管患者不利,多數粽子在餡料調味時已夠鹹,不須再沾醬,這樣的健康飲食習慣的培養是很重要的。謝惠敏提醒,一般粽子份量相當於1碗白飯,粽子內的蛋白質類及蔬菜類食物不足,又因炒過的餡料含油量較高,建議吃粽子時,搭配燙青菜(涼拌綠竹筍、蛤蠣絲瓜、地瓜葉、海帶絲等),加上涼拌豆腐或魯豆干,煮一鍋空心菜湯或竹筍湯等,飯後再準備一份水果(荔枝5顆、西瓜一片或芒果1/2片),可以既享美味又健康,但切記適量即可吃多反而會造成身體負擔。

研究證實多吃蔬果 可降低認知惡化風險

研究證實多吃蔬果 可降低認知惡化風險#水果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亞洲大學健康產業管理學系研究所教授蔡仲弘,以衛生署國民健康局1999及2003年的「台灣中老年身心社會生活狀況長期追蹤調查」資料,分析結果顯示,蔬果的攝取與認知惡化風險呈負關聯,即蔬果攝取的愈多,認知惡化的程度愈低,而且蔬果的攝取程度是認知惡化的預測因子,蔬果的攝取可能影響認知惡化風險,此結果也彰顯飲食對於老人減少記憶退化及長期健康的重要性。1999年的橫斷研究發現,蛋類、豆類及茶類與認知狀況之間有顯著的關聯。蛋類與豆類攝取頻率每週3次(或以上)者比2(或低於)次者,認知衰退分別減少23%與20%。表示蛋類與豆類攝取頻率愈高認知狀況愈好。但本研究發現攝取補強性的卵磷脂與認知沒有顯著的關聯,推論1999年當時國人對於正常飲食以外的營養補充品並未有相當的認識且使用人數不多。不過,1999年各類食物攝取頻率與2003年的認知惡化的縱性關聯發現。蔬果每週攝取超過5次(或5次)者與攝取蔬果小於4次(或4次)者,四年後的認知惡化風險減少23%;乳品類攝取每周超過3次(或3次)比每週小於2次(或2次)者,四年後認知惡化風險減少17%,其餘食物如肉禽類、魚類、海鮮類、蛋類、豆類、茶類則不呈顯著關聯。蔡仲弘表示,天然食物中含卵磷脂最多的是蛋黃和大豆脂質,多攝取豆類及豆類製品、蛋等食物,可獲取豐富的卵磷脂,對增強短期記憶和學習力可能有幫助。有研究發現大豆蛋白能降低總膽固醇及低密度膽固醇,有助改善認知狀況。(資料來源/台灣公共衛生雜誌提供)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