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氣

吹冷氣過敏大發作 中醫三伏貼助改善

吹冷氣過敏大發作 中醫三伏貼助改善#冷氣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天氣炎熱,頻繁進出冷氣房,室內外溫差大,讓有過敏的體質患者也還是鼻水流不停。其實炎炎烈日的七月天,雖然讓人吃足暑熱苦頭,不過卻也是中醫冬病夏治時機,夏天是人體陽氣最旺的時候,冬天則是人體陽氣最弱的時候,因此中醫認為過敏氣喘這個好發於冬季的病,就可以利用夏天最熱也是人體陽氣最旺的三伏天,增加抵抗外來邪氣的能力,達到達到「冬病夏治」的目標。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中醫科申一中醫師說,今年三伏日為7/18、7/28、8/7,利用白芥子、延胡索、細辛、甘遂等藥物,依一定比例磨粉,混合薑汁做成藥泥後,貼在背部穴位達1至4小時,通過藥物刺激和吸收作用,藉由經絡傳導,以疏通經脈,行氣活血,調節臟腑功能及調整陰陽平衡,從而起到防病治病作用。連續敷3年  過敏改善8成在敷貼時,皮膚多會有搔癢或燒灼感,此屬正常反應。但申一中醫師提醒,若在敷貼期間出現皮膚過敏反應,或是皮膚紅癢起水泡疼痛等狀況,則須立即停用。敷藥當天不可洗冷水澡、游泳。有感冒、肺部感染、發燒、咽喉發炎、皮膚破損、嚴重的心肺功能不足、孕婦以及一歲以內嬰兒,都不宜進行三伏天灸。三伏天灸治療方法簡便,對懼怕針刺、注射和服藥的患者更為適宜,所以也容易被小兒接受。研究報告指出,運用此療法連續三年,對氣喘及過敏性鼻炎的療效可達80%以上。申一中醫師也說,適合接受三伏貼的患者,為有過敏體質的患者,包括氣喘、過敏性鼻炎、慢性支氣管炎等疾病,也可以經由此法改善症狀,而林森中醫院區將在三伏天加開特別門診為患者服務。但提醒,敷貼期間應避免易引起過敏的生冷食物,以免影響藥效,若過敏情況嚴重者也可搭配三九貼助改善。

3大錯誤消暑法 疲倦痠痛紛紛上門

3大錯誤消暑法 疲倦痠痛紛紛上門#冷氣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氣溫狂飆,狂吃冰品冷飲、猛吹冷氣,當心消暑不成反換得感冒、肚子痛等狀況。夏天,人體的自然反應就是出汗散熱,然而許多人錯誤的消暑方法,卻是反其道而行,想利用快速降溫、冰鎮的方法反而易阻止皮膚發汗。吃冰易影響血液循環 使人看起衰老?胡心瀕中醫師指出,看在中醫眼裡,以下這3個常見錯誤的消暑方式,不但消不了暑,反而會讓人因為無法散熱而中暑,甚至影響血液循環;使人全身困倦乏力以及頭痛頭暈的症狀。1)大口吃冰、猛灌冷飲/雖然吃冰是可獲得短暫的消暑感,但人體的體溫約在36度左右,若突然吃下溫度過低的冰飲品,會使腸胃道溫度突然降低,不僅會影響到消化道的機能,更會使血液循環變差,而血液循環不好會使人感到疲倦、全身痠痛;女性更是忌諱吃冰,常吃冰會造成月經不順、痛經。且常吃冰會使人看起來較衰老,因為循環差,營養較無法到末端,久了皮膚會較沒彈性看起來蒼老。2)洗冷水澡好舒爽/只要溫度不是太低,基本上夏日沖個涼是無傷大雅的,因為冷水澡可降低體表溫度,使熱能散失;對於不容易出汗的人在夏天會特別容易中暑,若沖個涼可幫助體溫降低,只要維持在25℃左右的水溫都是可以的。但值得注意是女性月經來潮前後2周則不建議洗冷水澡,因為這時氣血虛、免疫力較差,沖冷水澡會容易引起感冒、頭痛等不適。而洗冷水澡也應該漸進、讓身體慢慢適應水溫。因為很多人洗澡時,會用冷水猛衝頭部,但中醫認為頭部是「諸陽之會」,體溫控制的中樞,受寒的話,毛細孔會收縮導致頭痛。也提醒洗完頭髮後要趕快吹乾,但不建議用冷風吹頭。3)天熱冷氣吹整天/夏天不開冷氣實在受不了,胡心瀕中醫師建議最好把溫度設定在26℃至28℃之間最合宜,也要避免直接往身體對吹,盡量保護頭頸部不要受涼。因為「寒氣」,不僅會造成過敏的人呼吸道異常,也會導致筋骨痠痛。而若是經常出入冷暖不同地方,溫差變化大,會使體溫調節無法反應,導致身體不適。建議有過敏的人,進冷氣房前一定要先將汗擦乾,並戴上口罩也可帶件小外套禦寒保暖,以免因貪圖涼爽,造成呼吸道不適。

冷氣調高1度 可節省6%空調用電

冷氣調高1度 可節省6%空調用電#冷氣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經濟部能源局於5日舉辦「夏日輕衫」啟動儀式,肯定主辦單位邀請國內知名設計師,運用巧思設計節能衫的用心。也期許國人盡量養成節能減碳的生活習慣,以節能的方式度過夏天,在追求經濟成長的同時,也能對地球更友善。 台灣自有能源非常匱乏,98%的能源倚賴進口,行政院長江宜樺表示,必須確保臺灣各種民生產業的能源供應穩定,不能把所有能源選項都押在同一種能源上,應開拓能源多樣性。在節流方面,全國民眾都應響應節能減碳的生活,尤其台灣地處亞熱帶,夏天非常潮濕炎熱,每年夏天用電量頻創高峰,例如住家及商業部門一年的用電量將近400億度,相當於台灣最大的火力發電廠,台中火力發電廠一年的發電量,如果平時就養成節約能源的習慣,減少對冷氣的依賴,能源的需求不會那麼高,也可以減輕開發能源的壓力,並減少二氧化碳及空氣汙染。為推動節能減碳,經濟部邀集30家企業及公會組織代表,辦理「夏日輕衫」啟動儀式,共有國內知名設計師、成衣品牌企業、11類指定能源用戶及公會團體等代表,共同宣示節能決心。經濟部表示,民眾若能在夏季將冷氣調高攝氏1度,並穿著涼感輕衫,不僅生活品質不變,還可節省6%的空調用電,全國住商部門將可節約10億度電。

眼睛乾澀易疲倦 小心乾眼症上身

眼睛乾澀易疲倦 小心乾眼症上身#冷氣

根據中央社報導,停經後婦女及長時間待在冷氣房看電腦、電視的人容易罹患乾眼症,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眼科主任吳文權表示,長期待在冷氣房中或眼瞼閉合不全及長期配戴軟式隱形眼鏡者,濕度相對降低,淚液蒸散速度太快,也會造成乾眼症。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眼科醫師徐旭亮表示,國內醫學統計,乾眼症盛行率約15~20%,年齡越長,盛行率越高,女性又比男性好發。臨床統計,每10名停經後婦女就有9人飽受乾眼之苦。民眾看電腦或電視螢幕時間過久,眼睛眨眼次數大幅減少,淚液層分布不均勻,也容易演變成乾眼症。高醫醫訊月刊指出,乾眼症常見之症狀包括眼睛乾澀、容易疲倦、想睡、會癢、有異物感、灼熱感,眼皮緊繃沉重、分泌物黏稠,怕風、畏光,對外界刺激很敏感,暫時性視力模糊常流眼淚之症狀;嚴重者眼睛會紅、腫、充血、角質化,角膜上皮破皮而有絲狀物黏附。台大衛教文章也表示,乾眼症分為兩大類。第一類導因於淚液分泌量不足,包含原發性和次發性。次發性常見於風濕免疫性疾病、糖尿病、角膜手術、 LASIK近視手術等等,也可能導至淚液分泌不足。第二類則是淚液揮發量過高,包含長期的眼瞼發炎、大面積的眼裂。乾眼症的療法基本上分為「適宜的生活習慣」、「內科療法」與「外科療法」三大方向。生活習慣方面,避免眼表面直接的外在刺激、減少熬夜、攝取咖啡因、或抽菸並養成良好的進水習慣。配合口服或眼用藥物可能減少淚液分泌,攝取富含必需脂肪酸(essential fatty acid)的食物或保健食品對乾眼症可能具有療效,如鮭魚、鯡魚、沙丁魚等均含有豐富的Omega-3,流行病學統計發現飲食中較高的omega-3可減少乾眼症發生。「三少」讓你睡好覺 養生則是要「三寶」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058&HN_Yr=0&HN_Mon=0症狀模糊不知道看哪一科? 一般外科、家醫科都可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173長期被失眠困擾 你知道要看哪一科嗎?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9295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