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

戰勝牙周病 保健7口訣真好記

戰勝牙周病 保健7口訣真好記#牙周病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牙周病的治療成效,一定要患者與醫師共同努力,才能贏得這場與牙周病抗衡的持久戰,別忘了牙周病的致病菌,是時時伺機而動、會復發的。更容易記憶的保健七口訣我要分享七個自創口訣,來幫助患者們更容易記憶,戰勝牙周病的策略:• 1縫,每天至少一次刷縫隙/關於縫隙的清潔,健康的年輕人只需用牙線,對於有牙周病或縫隙已經變大的老年人,就建議使用牙間刷及牙線並用。 • 2刷,每天至少刷2次牙/建議是早上一次晚上一次或是中午一次睡前一次。 • 3圈,清潔要清到三大圈/分別是外圈、裡圈、咬合圈。• 4具,口腔清潔有四個必要的工具/分別是牙刷、牙間刷、牙線、牙膏,來做全方位控制。• 5面,每顆牙齒有五個面需要清潔/指的是外面、裡面、咬合面,兩牙相鄰的兩牙間面。• 6回,每六個月要回診一次/這樣的保養動作是不能省略或偷懶的,接受牙周病治療完成後的頭兩年,每六個月要回診照一次X光片,之後如果狀況穩定、控制得宜,則改為一年回診一次即可,除非又有出現任何異狀,則要立即回診。• 7位,牙弓有七個位置供牙刷清潔/7個位置包括:後大牙、小臼齒、犬牙及側門牙、正門牙另一側、犬牙及側門牙、小臼齒最後兩顆、後大牙。牙刷刷頭最佳狀況是一次可涵蓋2~3顆牙,可交疊來做清潔的動作。(本文摘自/牙周病,真的會要人命/大塊文化出版)

口腔保健做不足 超過90%人牙周病

口腔保健做不足 超過90%人牙周病#牙周病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牙周病」是一種廣泛性的疾病,在亞洲人有極高的好犯率,位於亞洲的台灣,根據不同的研究發現,甚至有超過90%的成年人,或多或少都有牙周病的症狀。支持牙齒、幫助咀嚼、受力分散完整的牙周組織是指牙冠以外,覆蓋在牙根上的牙骨質、牙周韌帶、齒槽骨及最外層的牙齦,健康的牙齦質地結實,呈現粉紅色的外觀,牙齦內有許多強韌的纖維組織緊緊地將牙齒覆蓋住,並可防止外來細菌的侵害。牙齒周圍組織的主要功能在於支持牙齒、幫助咀嚼、幫助口腔受力的分散、讓牙齒懸浮其中並在其受重力時提供緩衝的作用,同時提供牙齒感覺的功能並加以保護。骨頭流失、牙齦萎縮 影響舒適性、美觀牙周病顧名思義是牙齒周圍的疾病,如果我們把牙齒比喻成木造房子來看,牙周病就是會啃食木頭的白蟻,在日積月累的侵蝕下,會影響整個房子的地基,也就是牙齒的支持組織。嚴重的牙周問題會造成骨頭流失、牙齦萎縮,牙齒因此而鬆動,使得牙齒沒有辦法發揮功能來滿足病人在口腔方面的需求,甚至影響舒適性和美觀,最終就會產生因為牙周病而無法保存牙齒的情形。東方人在口腔保健執行偏弱任何一棟房子蓋得再華麗,如果地基受到破壞,還是會頹圮崩塌,不健康的牙周會影響整個牙齒未來的健康和功能性,牙周病之所以在亞洲有比較高的好犯率,是因為東方人在口腔保健的觀念及執行上相對偏弱,牙周病既然在成人有比較高的好犯率,就讓我們先來瞭解牙周組織,進而建立正確的保健觀念。(本文摘自/牙周病,真的會要人命/寶瓶文化出版)

牙周病不痛免治療?竟致蜂窩性組織炎

牙周病不痛免治療?竟致蜂窩性組織炎#牙周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60歲已確診重度牙周病、有抽菸習慣的王女士,因沒有疼痛拒絕治療。某日突然半邊臉腫脹疼痛並發燒而掛急診,竟發現牙周病引起蜂窩性組織炎,嚴重可能造成呼吸道壓迫與全身敗血症。根據報告顯示,國人的牙周病盛行率高達8成!雖然近年來民眾的口腔保健意識提升,但仍有約有4成多的國人牙周病嚴重,卻不自覺有牙周病,顯示有許多人對於牙周病的認識仍然不足。長期口腔清潔不佳 牙菌斑堆積破壞牙周組織柳營奇美醫院牙醫部醫師蔡鎮州表示,牙周病主要是因為長期口腔清潔不佳導致牙菌斑堆積,破壞牙周組織(包含牙齦與齒槽骨等)。早期症狀並不明顯,但若等到有明顯症狀,往往已過治療的最佳時機。預防上,除了平時多注意口腔清潔,會導致牙周病加劇的相關危險因子也很多,牙周病也可能是其他全身性疾病的表徵,若未即時進行評估與治療,影響的層面可能不是只有單一口腔的問題,嚴重時甚至危及生命。抽菸、遺傳、藥物、懷孕賀爾蒙改變 都是牙周病危險因子鎮州醫師提醒,牙齒是維持身體健康的根本,平時應養成定期檢查口腔的習慣,除了注意齲齒外,更要檢查牙周的健康。舉凡抽菸、遺傳、藥物、懷孕時的賀爾蒙改變等,都是造成牙周病的危險因子,此外糖尿病、愛滋病、白血病、口腔癌等疾病的症狀也可能反應在牙周組織上。若牙周病不治療,除了有牙齦腫痛與牙齒脫落等症狀外,研究顯示更可能會提高蜂窩性組織炎、心血管疾病、新生兒早產與吸入性肺炎等重症的機率。當發現有牙周病時,應該及早尋求專業醫師進行診斷,評估可能的原因與相關致病因子,同時耐心配合治療,才能有效控制這看似小問題卻可能危及生命的疾病。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