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國內疫情已趨緩許多,多數民眾在確診後容易放鬆警惕,但其實新冠病毒正默默加速腎臟衰老,而台灣每8位成人就有一位可能患有腎臟病。對此,台灣腎臟醫學會建議,高風險族群應定期抽血及尿液檢測,透過腎絲球過濾率指數、蛋白尿分級計算自己的腎壓風險,若顯示為「黃橙紅」燈號,就應立即就醫治療。
目前國內疫情已趨緩許多,多數民眾在確診後容易放鬆警惕,但其實新冠病毒正默默加速腎臟衰老,而台灣每8位成人就有一位可能患有腎臟病。對此,台灣腎臟醫學會建議,高風險族群應定期抽血及尿液檢測,透過腎絲球過濾率指數、蛋白尿分級計算自己的腎壓風險,若顯示為「黃橙紅」燈號,就應立即就醫治療。
0+N終於來了!3月20日後新制上路,確診輕症改採自主健康管理「免通報、免隔離」,居隔通知書也同步退場;但學生、上班族若快篩陽性,還可以請假嗎?該請什麼假?《優活健康網》為您整理「5大族群」請假類別,規定一次看懂!
98歲徐姓阿嬤先前感染新冠肺炎(covid-19),住院沒大礙後出院,阿嬤表示已經10多年未看病,被問到健康及長壽的秘訣,他表示老一輩的人常說「著愛減呷肉,加呷菜」,照著做就對了。對此,營養師說明,現今國人每日蔬果攝取不足,至於蔬果要怎麼吃,建議可食用5色蔬果,顏色越多越健康。
台灣要完全解封了嗎?有鑑於新冠本土疫情趨緩,防疫禁令也逐漸邁入尾聲,《優活健康網》統整近期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的最新防疫相關3大措施,包括「取消社區式照顧機構之定期快篩」、鼓勵「3大族群」響應接種疫苗活動,以及3月1日起「停止提供」入境民眾及密切接觸者免費快篩試劑。
今天起室內免戴口罩!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明訂除了「8大指定場所」一定要戴口罩外,其他場所室內口罩解禁,民眾可自主決定是否需要戴口罩。不過搭大眾運輸、賣場、演場會要戴口罩嗎?有哪些例外情形?若違規會罰多少錢?《優活健康網》幫大家整理了各種情境的「口罩放寬政策」7大QA一次看懂!
45歲陳女士過去有氣喘的病史,平常有登山、健走的運動習慣。去年底陳女士確診新冠肺炎,康復至今已超過1個月以上。雖然症狀已改善,但偶爾還會乾咳,且感覺體力虛弱,尚未恢復至確診前的狀態,於是至醫院就醫。後續根據診斷為後新冠病況,醫師針對其症狀進行藥物治療,如今已順利康復。
日前,一名年約50歲女性,單獨前來門診求助表示,想與老公運動卻總是等不到老公勃起,即使靠甜言蜜語,老公也不願面對問題;最終因老公尿尿速度變慢,擔心攝護腺肥大的危機,在陪同就診時,才終於同步解決先生硬度不足問題。醫師也提醒,若明顯感受到硬度下降一段時間,就應該尋求專業協助。
在實施配戴口罩規定800天後,室內脫口罩終於確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自2月20日起,實施第2階段口罩解禁政策。將鬆綁室內區域戴口罩規定,並採正面表列方式,也就是會明確列出並要求一定要戴口罩的特定場域,鬆綁方向分為3類區域:「強制配戴」、「建議配戴」以及「自主配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