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養

不傷感情的責備 養出高自尊孩子

不傷感情的責備 養出高自尊孩子#教養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你是否會在不經意間,對孩子說:「那個不行!」「這個不行!」「不對!」「停下來!」等否定的詞彙來責備孩子,甚至變成口頭禪?當然,如果是孩子快跑到馬路上,在這種危急的狀況下,就難免得直接說:「不行!」「無條件教養」責備法原則一:避免使用「不行」、「不對」等否定語除了緊急情況之外,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對孩子使用否定詞彙,這一點非常重要。從「是這樣啊」、「我明白」開始當孩子不斷聽到「不行」、「停」、「不對」的詞彙,他們的大腦會感到威脅,進入戰鬥模式,或陷入挫折感容易爆炸的狀態。相反的,如果接受孩子的感受或想法後再和他說話,就能防止大腦進入戰鬥模式,讓孩子的思考更具靈活性,較能體貼自己或別人的感受而不反抗。當我們從肯定的詞彙開始說,例如「你說的對」、「我明白」等,並不代表我們放任孩子的行為不責備他,也不意味著全盤接受孩子的任性。而是我們在脫口說出「不行!」之前,先理解孩子想做什麼、想說什麼, 並接受孩子真實的模樣,之後再對他們伸出援手。舉例來說,假設你發現孩子正在一件件地拉出衣櫃的衣服玩耍,你很可能會在無意中脫口說出:「不行不行!你在幹什麼啊!」從現在開始,請試著換成這樣的說法:「這樣啊,你想把衣服拉出來啊!」首先肯定孩子的感受,再對他說:「衣服要收進抽屜裡比較整齊,你拉完以後我們一起收吧。」「無條件教養」責備法原則二:注重努力和過程,而非結果和稱讚法一樣,責備時也要避免「以人為中心」的批判,要以過程(process)為中心。「以人為中心」的批判方式,指的是責備孩子的性格、能力,或是外表的缺點與不足之處。另一方面,以過程或做法為中心的說話方式,指的則是針對孩子努力達成結果(或努力的不足處)、能達成結果的做法(或不成熟的做法), 給予具體的回饋意見,而不帶負面評價。當孩子被否定能力或性格時,他們往往會覺得自己能力不足,因而產生「反正我就是辦不到」的無力感(helpless response),失去再次挑戰、追求卓越的意願。舉例來說,假設孩子拿回一張四十分的考卷,你可能會在無意中脫口說出:「你竟然才考四十分,好爛喔。你真笨!」從現在開始,請試著換成這樣的說詞:「你這次考了四十分,看來你沒達到自己的目標。你覺得該怎麼做下次才可以考更好呢?」來取代指責吧。(本文摘自/這樣讚美與責備,養出高自尊孩子:精通蒙特梭利、瑞吉歐的牛津博士這樣和孩子說話/采實文化)

當心禮物成為點燃孩子情緒的導火線!

當心禮物成為點燃孩子情緒的導火線!#教養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禮物為什麼會成為高需求小孩情緒的隱形導火線呢?禮物不是造成興奮,就是讓夢想破滅,也時常包含意料之外的成分。不管是快樂還是失望,高需求小孩的每一種情緒都很強烈,轉換慢的孩子討厭意料之外的事;嚴肅分析型的高需求小孩不會熱情地表達讚美,這可能會讓送禮的人很失望,因為花了好幾個小時尋找合適的禮物,結果孩子拆開禮物時面無表情,還得要別人提醒他說謝謝。高需求小孩是不知感恩的孩子嗎?他們被寵壞了嗎?不是這樣的,他們需要的是別人幫助他專家學習如何優雅地處理收到禮物的狀況。高堅持度小孩:父母要送自己也喜歡的禮物父母買書或音樂送給孩子要確定自己也喜歡,因為高堅持度小孩會要求一遍又一遍地聽喜歡的音樂,如果受不了,父母就必須承受痛苦。我們還要注意,別送電子玩具,這會增加已經非常刺激的環境中的噪音和高刺激程度。許多高需求小孩喜歡能發揮想像力和做實驗的玩具,像是小人偶、積木、樂高、玩具屋、工具包、音樂、有聲故事以及扮演服裝,這些都是有多種不同玩法的經典玩具。高需求小孩也喜歡運動用的玩具,像是滑板車、三輪車、蹦床、腳踏車和攀爬架,但我們首先要確定家裡有地方使用和存放。我們還需要密切監控孩子玩這些玩具的情況,以防止速度過快,當孩子的動作開始失控,就是進行舒緩平靜活動的時候了。如果你住在明尼蘇達州,冬天零下十度的時候,就不要送滑板車或腳踏車,這會導致孩子在家裡客廳橫衝直撞,等到春天或夏天再說。相機也許會是一個完美的禮物。因為,當我們把一台相機交到精力充沛的孩子手裡,突然間,他會開始在屋子裡漫步,或者在樓梯上俯視一群人拍照。相機可以提供感知敏銳的孩子「焦點」,和賦予事件記錄者的角色,如果相機是可傳輸分享的,要確定孩子知道若沒有拍攝對象的許可就不能分享照片。適應慢的孩子:父母要避免「驚喜」,要先給提示高需求小孩常常當下就想拆禮物,因此他們常常遇上麻煩!所有孩子都會對禮物感到興奮,但是反應強烈的孩子很難控制自己。父母可以考慮提前拆幾個禮物來分散這種興奮感,也可以先安排拆禮物,然後再進行其他活動。不管怎麼決定,都要讓孩子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幫助他找到緩解興奮的方法。要記住,雖然送禮的關鍵要素是「驚喜」,但對適應慢的孩子來說,「驚喜」就是一種轉換,而這類孩子並不喜歡轉換。我們可以給一些提示,告訴他包裝紙底下是什麼,這種訊息可以幫助他做好準備,提前處理好他的感覺。教養案例:媽媽先是拒絕買禮物,後又突然送禮,導致艾雪兒崩潰八歲的艾雪兒喜歡唱歌,非常想要一個麥克風當生日禮物。為了不讓她知道她會拿到這個禮物,媽媽告訴她麥克風太貴了,所以不應該期待。媽媽不知道的是,艾雪兒傷心欲絕,沉浸在失望中好幾天。不過漸漸地,她熬過去了,在她生日那一天,已經準備好要接受別的東西。媽媽微笑著,把裝著麥克風的盒子交給艾雪兒,很高興這次艾雪兒得到了真正想要的東西。艾雪兒打開盒子,看了一眼,淚水就奪眶而出,逃離了房間。媽媽先是驚訝得倒吸一口氣,接著又氣得倒吸一口氣。她很火大,也很失望,因為不管她做什麼,艾雪兒好像都不高興。媽媽不明白的是,艾雪兒並不是不懂得感謝,而是不知所措。因為她被迫太快轉換,沒有辦法恢復過來,只好用逃跑來隱藏強烈的情緒。如果我們沒有辦法給孩子期待中的禮物,就要事先對她誠實;如果那是個特別的包裹,就不要說謊,要直接暗示裡頭可能有什麼,不要強迫孩子在別人面前處理強烈的失望或驚喜。當然,有時候我們也不知道孩子收到的禮物盒子裡裝的是什麼,沒辦法避開所有的意外,但我們可以藉著和孩子玩「如果……會怎樣?」的遊戲來幫助他們。你可以問孩子:「如果你覺得想哭呢?你會怎麼做?你可以去哪裡?你可以跑進浴室,坐在我腿上,或者回房間嗎?如果你的身體裡充滿了興奮,你能大喊大叫嗎?你可以繞著廚房跑嗎?還是需要到外面去?如果你覺得弟弟拿到的禮物比你好,會發生什麼事呢?如果只有莎蒂有禮物呢?你會有什麼感覺?」「如果……會怎樣?」遊戲可以幫助孩子處理各種可能性,並且為失望做準備。只要他準備好了,就更有可能表現好。嚴肅分析型小孩:父母要教他有禮貌地表達想法最後,分析型的高需求小孩面對送禮時,需要學習的是禮儀。他們對東西的品質、款式和份量都有很敏銳的眼光,當我們在購買重要家電的時候這是優點,但是在生日派對上可能就有點尷尬了。分析型的孩子會不假思索地說出類似「噢,真噁心! 看看那個裝飾。」「好醜的襯衫啊。」以及「那本書我有了。」這樣的話,會讓滿臉通紅的父母很想鑽到桌子底下去。如果想讓孩子表現得既尊重又得體,我們就要教她我們想讓她說的話,像是:「蘇阿姨,這毛衣好有趣!」或是「奶奶,這是我最喜歡書之一!」千萬不要讓分析型孩子在毫無指導和練習的情況下隨意把話講出口。當孩子學習禮貌地處理送禮的時候,我們要找出他做得好的地方,讚美他的熱情,讚美他願意等待,讚美他給了爺爺一個很棒的感謝擁抱。我們要強調出他的內在天賦。(本文摘自/開啟「高需求小孩」的正向天賦:高敏感、愛爭辯、超固執、情緒強烈...這些讓人抓狂的性格,可以轉化成優勢!【拯救百萬對父母的30年超實用教養經典】/野人文化)

餵飯追著寶寶滿屋跑?猶太人這樣育兒

餵飯追著寶寶滿屋跑?猶太人這樣育兒#教養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猶太教養之所以成功率很高,就在於他們很重視從小為孩子建立家規。猶太家規到底有多少?其實都在我們的視線範圍內。比如,出門前跟家人打聲招呼,在約定時間之前回來;遇見鄰居要主動問好,自己的房間要收拾乾淨,吃完飯要把碗拿到廚房,公用的東西使用後要歸位……就男孩子來說,自制力較弱,已經改正的壞習慣還可能再犯,父母不要因為他們違反了規矩,就馬上處罰他們。要在違背規矩後先做出溫馨的提醒,三次提醒之後,再考慮處罰。一旦慣例成為自覺的習慣,猶太父母就節省了很多時間和精力。每次出現相同的情況,就不必再從頭來過了。只需說「現在是熄燈時間」、「晚餐時間」、「整理玩具時間」……而不是像今日很多華人父母那樣,追著孩子滿屋跑說:「乖,快來吃飯,再吃一口。」或者又累又委屈看著滿屋子玩具,無奈地說:「你怎麼又把玩具扔得到處都是?」又或厲厲地對孩子說:「你怎麼這麼不聽話?」但其實心裡也無可奈何,因為,這一切都已經成為習慣。重視家規,教出進退有度的好孩子也許會有人說:家規會不會在孩子心中刻下父母不慈愛的陰影?猶太父母在教孩子、樹立家規的問題上,一定會事先把規矩的道理講清楚,不會讓孩子盲目服從。剛搬到特拉維夫時,對門的一家三口來家裡串門子,雖是鄰居,但平時工作繁忙,也難得聚在一起聊聊。我趕忙準備水果,洗草莓、切西瓜招待他們。我挑了一塊籽少的西瓜遞到鄰居孩子手裡,孩子吃了兩口就放到茶几上,又伸手拿了一個草莓,咬了一小口又放下,順手伸進了瓜子盤,抓起一把瓜子。鄰居爸爸見狀,馬上嚴肅地對孩子說:「把西瓜、草莓吃完,再吃別的。」我笑了笑說:「他喜歡吃什麼就吃什麼吧,水果不是還很多嗎?」鄰居爸爸說:「不能浪費食物,節儉與貧富無關,是孩子必須從小建立的好習慣。」看到孩子噘起小嘴,臉紅了,他爸爸笑著跟孩子溝通:「孩子,爸爸說個故事給你聽。從前有位大富豪生活非常節儉,有人勸他,你是大富豪,錢幾輩子都花不完,何必過得這麼清苦?你這樣,人家會認為你裝窮。富豪就說:『我現在收入很多,可我不會總是有這麼多收入呀。如果我讓全家人習慣了奢侈的生活,有天當我沒有這麼多收入,他們會很難適應,會覺得受不了。我現在讓他們學會節儉,以後他們會生活得很安定。』孩子,如果有一天,家裡沒那麼多東西可以吃,你是不是會很難受呢?我們現在就要學會珍惜每一樣東西。吃東西時要先想一想,自己要吃多少,要吃多少就拿多少,拿來了就要吃完……」這位猶太爸爸的循循善誘,就是典型的猶太教養風格。猶太家長特別喜歡說小故事,然後用小故事引出大智慧,為孩子留出自我反省、咀嚼的空間。今天華人父母在教養中遇到的問題,多數是缺乏家規引起的,明知道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但是面對十月懷胎生下的孩子,管教起來於心不忍。看來,「不患慈,患知愛而不知教」真的是切中古往今來父母的弱點! 【猶太父母這樣做】從小為孩子建立家規,讓家教成為孩子自覺的習慣——事先講清楚規矩的道理,孩子犯錯不輕易責罵,用小故事引導他思考、反省(本文摘自/猶太媽媽給孩子的3把金鑰匙:生存力、意志力、解決問題的能力/野人文化)

過動兒上課常暴衝 治療後當選模範生

過動兒上課常暴衝 治療後當選模範生#教養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8歲就讀小學一年級的小安因父母離異、家中發生變故,因此由社會局安排寄養家庭照顧,雖然在寄養家庭中的適應狀況正常,但他在學校常上課不專心、會起身任意走動,且因為活動量過大、個性衝動易怒,總和同學吵架,小安也因此覺得在學校挫折很多、不想上學。從小未處於穩定教養環境 是發病危險因子在班導師的建議下,寄養媽媽帶著小安到兒童青少年身心科門診求診,經醫師問診及安排心理評估後,確認小安罹患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在接受藥物及心理治療後,他終於可以專心上課且和同學和睦相處,改善後的小安變得樂於助人、學習成績也進步許多,還當選這學期的模範兒童,讓寄養媽媽為他感到驕傲。大千醫療社團法人南勢醫院精神科醫師林岱岳表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常好發在學齡兒童的神經心理疾病,約有將近10%的孩童可能罹患此病,發生的原因目前不明,但有研究顯示,如果兒童從小沒有處在穩定的教養環境,或是主要照顧者的教養能力較為不足,都是會造成發病的危險因子。5個技巧 幫助孩子提升專注力想要幫助孩子提升專注力,林岱岳醫師建議家長可以掌握下列技巧:1.選擇孩童有興趣的遊戲或玩具,可以讓孩子維持較長的注意力。2.孩子進行活動時,要移除環境中易分心的事物,例如電視、平板、漫畫、零食等,以利孩子專注活動。3.一次只專注一項活動,孩子專注時不要打擾。4.漸進式的練習專注力,若孩子只能專注5分鐘,就將目標設定在7分鐘,並且耐心引導及鼓勵。5.圖像及實物比文字更容易讓孩子專注並理解內容。林岱岳醫師建議,若孩子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狀況時,可以到兒童青少年身心科門診,由專業醫療團隊為孩子進行完整評估與治療,幫助孩童大幅改善疾病造成的行為,重新找到上學的樂趣。

教養新角色 當雞同鴨講孩子們的翻譯

教養新角色 當雞同鴨講孩子們的翻譯#教養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你可以把「教孩子們溝通」想像成是在幫兩個雞同鴨講的人翻譯。當然,孩子們自己本來就在學習如何有效溝通,只是當他們一焦慮、或脾氣一上來,思緒就亂了,也聽不進別人說的話,這時,父母的工作就是幫孩子們搭起橋梁,讓他們表達自己的需求與感受,並幫他們聽懂彼此的表達。一旦你幫他們建立起溝通的橋梁,他們將越來越有能力一起嘗試解決問題,漸漸不再借助你的幫忙。「你抱起吉歐瓦娜,她就開始生氣,你有沒有聽見呢?看起來她希望你放下她。」「柴克喊停了,他不想要你這樣拉他。」「雅美莉亞說是她先拿到玩具的,安柏也說是他先拿到玩具的……你們都認為是自己先拿到的!」成功的翻譯員必須發揮同理,理解孩子們雙方的觀點,也必須保持冷靜,才不會馬上評斷對錯,即便我們為了確保所有人都安全而設立限制時,也是如此。如果我們站在某個孩子那邊,另個孩子便會豎起防衛、關閉耳朵。試著想像孩子對你這樣的介入會有什麼反應?「你弄傷寶寶了!立刻把她放下來!」「別再拉他了!你怎麼一天到晚對弟弟動手動腳!」「雅美莉亞,妳是姊姊,應該比較懂事才對,不要再跟妹妹搶了!」以上這些語言不會建立橋樑,因為孩子覺得被批評了,即便他最終乖乖合作(這不太可能發生),也會心生怨懟,往後更愛反抗。翻譯是寶貴的教導方法,幫助孩子們了解社會動力。如果你可以以同理翻譯、盡量不去評斷對錯,會讓每個孩子都覺得自己被聽見了,他們的情緒於是會冷靜下來,讓他們更能聽見彼此。指導孩子們辨認與溝通自己的需求與感受如同我們討論過的,當父母讓每個孩子都感覺自己倍受關愛,便可以讓手足競爭降到最低。然而不論你再怎麼回應,孩子們偶爾還是會起點衝突,如果孩子無法以語言表達他想要什麼,他就會藉身體來做出反應。所以父母的工作就是協助孩子們學習辨認,並勇敢地表達自己的需求與感受,也幫助其他手足聽見、並回應他的表達。如果你有多個孩子,你便會有許多機會去指導他們辨認、溝通自己的感覺。我們來看看一些例子。詹姆士(三歲)正在玩他的小砂石車,維莉特(十五個月)走到他身後、拉了他的衣服,他煩躁地看一看自己的肩膀,當他正要轉身推開維莉特時,媽媽說:「詹姆士,維莉特拉你衣服,看起來你不喜歡這樣,你可以用講的告訴她嗎?推人會讓人受傷喔。」詹姆士:維莉特!不要!媽媽:詹姆士,我聽到你說不要了!你可以告訴維莉特,你不要她做什麼嗎?詹姆士:不要拉我的衣服!維莉特睜大眼睛,來回看向媽媽和詹姆士。媽媽:維莉特,詹姆士說不要拉他的衣服,妳想要詹姆士注意妳嗎?妳想要跟他玩嗎?維莉特笑了,並拍拍手。媽媽:詹姆士,你看看維莉特好想跟你一起玩!這是她拉你衣服的原因,她想說她要跟你一起玩,我看到你正在玩小砂石車,維莉特可以怎麼樣加入你的遊戲?詹姆士:在這裡,小維……妳可以拿這台砂石車,妳去挑一個積木放在裡面,把它載到砂石車這裡。****強尼(四歲)走進房間,克里斯丁(五歲)正在房間裡玩飛機,強尼一把抓住飛機。強尼:換我了!克里斯丁:沒有,現在我還在玩……我可以玩很久。他讓飛機從強尼面前滑過,發出咻咻聲,強尼開始哭,追著飛機跑。爸爸:我聽到強尼在哭……你們兩個還好嗎?強尼:他很壞!爸爸:強尼,我看到你很傷心……你可以告訴哥哥你想要什麼嗎?而不是罵他。強尼:他惹我!我也想玩飛機!克里斯丁:但現在是我在玩!爸爸:強尼說他想要輪流玩飛機,克里斯丁說還沒準備好玩完這一輪……嗯……這真是傷腦筋……我知道等待是很難的,強尼。強尼:我不想要等……我現在就想要玩飛機!我想要用卡車幫它加油。爸爸:強尼,我知道你想要現在就玩飛機,你已經想好要怎麼玩了,你可以問問看克里斯丁他玩完時能不能拿給你。強尼:你玩完的時候,飛機可以換我玩嗎?克里斯丁。克里斯丁:好,但我還要玩很久。爸爸:好……我們家的規則是每個人一輪都可以玩很久……你可以告訴強尼大概什麼時候可以換他玩飛機嗎?克里斯丁:我到睡覺前都想玩。強尼:那我想要把飛機放在床邊,這樣明天就會是我先玩飛機了。爸爸:好,所以克里斯丁會玩到睡覺前,然後晚上飛機會放在強尼床邊,明天起床換強尼先玩?你們都同意?克里斯丁:這樣很好,爸爸,看我飛!強尼:好……克里斯丁,那我可以當地勤嗎?如果你要降落時,我可以幫飛機加油。如果強尼按捺不住、情緒潰堤了呢?協助他等待輪到他的時候,你可能須面對他大哭大鬧,但若不這麼做,也許強尼就整個晚上悶悶不樂,這樣的結果將更不利;相對地,在崩潰之後,他便能想辦法去跟克里斯丁一起玩飛機,或他會找別的事情做,大家都能擁有一個比較快樂的晚上。你有注意到這幾位父母做些什麼嗎?他們協助孩子們辨認和表達自己的情緒,不去攻擊手足。他們這麼做:.描述所發生的事情。.同理每一個孩子。.指導孩子們把感受化作語言,而非攻擊。一旦你開始用上述方式指導孩子們,你會訝異地發現他們竟可以這麼快速地學會處理事情。即便年紀還小,孩子們也喜歡解決問題、與所愛的人和平共處,他們只是需要你教導他該怎麼做罷了。(本文摘自/讓手足成為一生的朋友:做個平和的父母,教出快樂的小孩/心靈工坊)

孩子拒絕和你說話 你該如何破冰?

孩子拒絕和你說話 你該如何破冰?#教養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你到底怎麼搞的?考這什麼分數,還敢給我帶回來!爸媽花了多少錢讓你去補習,結果你竟然補成這種成績,能看嗎?你到底有沒有在努力,有沒有在讀書啊!」媽媽拿著考卷在志謙眼前用力地甩啊甩。「媽,其實這次模擬考真的──」志謙剛開口,卻被打斷了。「你不用跟我說,我根本不想聽,別老是找一大堆理由、藉口來塘塞。」媽媽簡直暴怒。「媽媽,你聽我把話說完嘛……」媽媽繼續連珠炮似的痛罵。「你不說,我都已經知道你要講什麼了。成天不看書,盡是把時間耗在手機上,你這樣以後怎麼跟人家競爭啊?枉費爸媽花了這麼多心思、時間和金錢。我看你這輩子真的是沒有用了。」志謙也火了。「媽,我話都還沒講完耶,你為什麼就在那邊劈里啪啦講一大堆?」媽媽說:「有本事就拿出好成績來,別只會在那邊給我頂嘴。」志謙決定不說了。每回,當自己想要表達意見及澄清一些想法時,總是被媽媽覺得自己是在頂嘴、找理由,連聽都不聽,直接把他的話堵回來。他發現媽媽一點都不瞭解自己。當然,更別提忙於工作的爸爸了。志謙拒絕和爸媽說話了。對立反抗的輔導與教養祕訣批評,適可而止我們是否可以過一個沒有批評的日子?想想看:我們批評孩子的「用意」,到底是什麼?我們很容易在還沒有弄清楚問題前,就從行為的表象妄下定論。當親子之間沒有對話的空間,父母不願意聆聽孩子的想法、不願意瞭解孩子的實際情況,將造成彼此愈來愈衝突、疏離。我常常在思考一件事情:當孩子表現得不如我們所預期,我們感到生氣,而對著孩子指責、批評、責罵或威脅……但我們如此反應,除了宣洩自己的情緒外,對孩子的幫助到底有多大?或許,父母是認為這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好,且自認對於未來社會的瞭解,比孩子更清楚。因此,孩子只要一切按照我們的規劃努力就好。面對負面評價,有些孩子採取消極態度,索性不跟父母談;有些孩子選擇壓抑自己,內心感到無助、困惑與徬徨;有些孩子則明顯地出現對立反抗,親子衝突不斷。父母的期待與孩子表現的「落差」親子之間的衝突與疏離,到底從何而來?有時,反映了父母的期待與孩子實際的表現,兩者之間出現了落差。父母很容易將期待套在孩子身上,為孩子量身定做一套應該要有的表現。衡量的標準,有些來自社會的價值判斷、父母原本的觀念與期許,或者自己有一直無法達到的目標,而將這一切加諸在孩子身上。只是,我們往往只關注結果,卻忽略了孩子在邁向這個結果之前,他的能力,以及他付出的努力。若孩子無法達到我們所預期的那一步,最忌諱父母直接認定是孩子不夠努力、認真(當你忍不住有這種念頭時,請仔細想想:真的是如此嗎?不盡然吧)。話術的拿捏與對立反抗孩子相處,也讓我們慢慢學習說話的藝術,尤其是該如何去拿捏,對於對方的感受該如何去敏銳地察覺,並且,試著去瞭解哪些說話內容、字眼、語調和口吻,容易讓孩子誤解。最簡單的一種判斷方式是:試想,與他人說話時,我們希望聽到對方說些什麼?不見得是阿諛奉承或盡說些甜言蜜語的空話吧?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多多收集、仔細聆聽身旁的人說話的方式,在這個過程裡去感受,面對各種不同的說話方式,我們的想法以及感覺會起什麼樣的轉變。不要單方面地歸咎給孩子當親子關係出現裂縫,無論是衝突或疏離,最令我擔心的是,父母是否往往都把問題歸咎到孩子身上,認為這是孩子需要做的改變,而沒想過父母自己也應該調整。若希望親子關係有所改善,就不應該只是單方面地要求孩子改變。我常常在談一件事情:當父母願意改變,而且實際改變了,孩子將能夠敏感地注意到,甚至於自己也會有所調整。你對自己的孩子夠瞭解嗎?夠熟悉嗎?請仔細地問問自己:我對於眼前的孩子到底瞭解多少?熟悉到什麼程度?當你對一個人不熟悉、不瞭解,卻又想要求他改變──在相互碰撞下,衝突便油然而生。對孩子來說,很重要的一點是:他是否感受到你想瞭解他;或者,你只是期待他做出自己所希望的表現,而不在乎孩子到底是怎麼想的。請勿一廂情願父母真的不能一廂情願,認為孩子會想要把心裡的話向我們傾訴。除非,讓孩子瞭解到我們是真心關愛他、真心為他著想。讓孩子感受到在他的生活中,有一個可以信任、傾訴的對象,而不是一個不斷挑剔、只會要求的人。若我們發現自己不知該如何與孩子相處,或許可以換個方式來思考:自己在孩提時,與父母相處中,有哪些父母的作為令自己非常排斥、相當抗拒?有哪些是讓我們不時想念、回味,而感謝爸媽那些年如此對待我們?主動釋放「和解」的橄欖枝親子之間的衝突與疏離,若擱置著而不願意去正視它,隨著時間慢慢過去,關係將慢慢惡化。特別是,當父母缺乏自我覺察時,親子關係要進行良性改變,就顯得更不容易。為了改善溝通,需要有人願意主動釋放橄欖枝,表達想要和解的善意,而最優先的人選,則是父母。對立反抗孩子與父母的關係絕對不是像開關切換一般,立即就可以改變。這當中絕對沒有得來速的做法。聽孩子把話說完面對孩子的教育、成長或期待,我們的想法與要求是否合理?我們是否總認為自己的所作所為都是正確的,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好?父母要細膩覺察,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日常生活裡,他們的想法、情緒、行為及人際社交等的改變。同時,仔細觀察親子之間的關係狀態。我們需要覺察:在和孩子相處的時間中,親子之間的話題,大都聚焦在哪些事情上?彼此的交集在哪裡?如果我們只是關注孩子的課業、孩子的成績,那麼我們依然無法瞭解孩子心裡是怎麼想的。捨棄天方夜譚般的期待有時,急不得。我們不能期待孩子像個開關一樣,對待我們的態度立即出現翻轉。這是天方夜譚般的期待。讓孩子在關係逐漸修正的過程中,感受到我們善意的回應。再次強調,並非我們得低聲下氣。在這當中,至少我們是非常專注地把他說的話、把他的意見當作一回事,而非敷衍了事。同時,也不再只是由我們下定論,並且全盤否定他說的話。別與孩子處在平行時空解決對立反抗的狀況,也是在重新檢視親子之間過去的相處重心與內容。也許我們所在乎的與孩子所關注的,是兩個平行時空。當這兩個平行時空沒有交集時,我們卻依然僅鎖定在孩子表現有落差的地方,這種情形下,孩子索性與大人「免談」。修復關係不隔夜我一直認為,當親子之間出現了衝突,想要修復這份關係,盡可能不隔夜。當日的問題,當日解決。在臨睡前道歉,在睡前進行關係的調整,這是最理想的狀態。關係的修復一旦拖了太久,比如一拖就是兩、三個禮拜,甚至幾個月,你將發現親子關係只會愈來愈疏遠。限時解凍,別讓冷戰逾時當親子之間起了爭執,由於心情不甚美麗,而第一時間選擇沉默,不想與對方說話,讓自己冷靜,這的確是一種因應的方式,暫時化解了彼此後續的衝突。否則,真的沒必要和孩子冷戰,因為在冷戰之後,你還是得面對自己的孩子。同時,青春期孩子本來就與父母保持較冷淡的關係,若再採取冷戰,親子關係要退冰,就得多擺上好幾天,甚至好幾個禮拜,才有可能解凍。我們要對冷戰「限時」。若冷戰得太久,只會凍壞彼此的關係。(本文摘自/化解孩子的「對立反抗」/寶瓶文化)

孩子跟你唱反調 如何不被牽鼻子走?

孩子跟你唱反調 如何不被牽鼻子走?#教養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你到底在幹什麼?整個地板全是玩具,現在馬上給我收一收!」媽媽歇斯底里地嘶吼。只見揚揚不為所動地繼續玩著他的遙控車,加速前進,瞬間甩尾,再突然踩煞車。「我在跟你講話,你到底有沒有聽到?現在馬上給我收乾淨。我警告你喔!如果你再不收的話,我馬上拿垃圾袋,把你的玩具一袋一袋清走。你到底有沒有在聽我說話?」不管媽媽怎麼威脅,揚揚依然文風不動。這些話已經聽了太多遍,他就像絕緣體一樣,沒感覺。「反正等到最後,媽媽受不了,她一定會自己動手整理。」揚揚如此深信著。果不其然,當他起身離開玩具間後,媽媽一邊氣急敗壞地收著散亂一地的玩具,嘴巴繼續叨念著,「你這孩子竟然玩一玩就把玩具給我丟在一邊,人就離開了,成何體統!現在才幾歲,就這副德性。大人的話,現在就聽都不聽,那你以後怎麼辦?」揚揚除了不收玩具之外,媽媽要求的事情,他幾乎都不當一回事。「襪子不要亂丟,趕快撿起來。」「我跟你講了多少遍,趕快去洗手。」「你不是最後上廁所的嗎?為什麼不把燈關掉?」「我跟你講了多少遍,不要在沙發上跳來跳去。」「為什麼自己的書包不整理好?」不聽話,不聽話,孩子就是不聽話,家長該怎麼辦? 對立反抗的輔導與教養祕訣「做該做的事」:迴避瑣碎的要求與指令對於孩子應該做的事情,或是他能力範圍內的事情,下達指令是很理所當然的事。但是我們必須留意,自己下達指令是否太過頻繁、太過瑣碎。與其不斷地對孩子說:「去洗澡!」「把書包整理好!」「把電燈關掉。」「把手洗乾淨。」「現在去睡覺!」……(未完,以下自行補充)我的做法會是:‧「做該做的事,去洗澡。」‧「做該做的事,把書包整理好。」‧「做該做的事,把電燈關掉。」‧「做該做的事,把手洗乾淨。」‧「做該做的事,現在去睡覺。」當我下達指令時,常常冠上這一句「做該做的事」,雖然後面會接不同的要求內容,但在這當中,我只和孩子強調一件事:「做該做的事」。目的也在培養孩子清楚知道這個概念:「做該做的事」,而養成自律的習慣。甚至於這麼說了幾次之後,對孩子下達指令時,只要說出「做該做的事」,再看看浴室的方向,孩子就知道自己該去洗澡了。明知沒用,就不要說:謝絕無效的指令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請特別留意,我們是否總在下達指令要求孩子,而不考慮他當下正在做什麼,以及他的想法和感受。我們是否只是一味地要求,而認為他這個不行、那個不能,這個不對、那個又錯了。若孩子總是表現得不配合,那麼,我們真的需要自我檢視:我們是否總是直接要求或直接下達指令?比如「要不要?」、「給不給?」、「答應不答應?」……然而,很多事情是要避免陷入絕對二分的。 日常生活中,當我們下達許多無效的指令,那無疑是一次又一次地在耗損我們和孩子的關係。因此,當你又要開口下達指令之前,先想想看自己是否有把握孩子會配合。如果沒有把握,這道指令就不要下達。無效的指令往往在耗損彼此的關係,也將讓孩子重新設定自己與眼前大人的關係,自動提升對立反抗強度。讓孩子對你「合理說服」,而不是用情緒勒索讓孩子來說服我們:為什麼此時此刻,他不做大人要求他該做的事?他的想法是什麼?或許孩子可以說出一番道理。雖然聽在大人耳裡,可能盡是一堆歪理,但還是讓孩子試著以陳述的方式,來說服大人,而不是用哭鬧、發脾氣、激動情緒等來反抗。「玩」是必勝元素在與學齡前的孩子互動的時候,可以加入一些「玩」的元素,特別是想像遊戲,讓孩子比較沒有感受到被要求,而自動提高配合度。一、沒用的說法例如,我希望孩子進行分類活動(將玩具紙鈔依幣值進行分類),而選擇以命令的方式,說:「現在把這些玩具紙鈔,按照紙鈔上面的幣值分類,如果你沒做完,你就不能自由活動。」假如我是這麼要求,外加一些命令及威脅,孩子會心甘情願地配合嗎?答案不說,我相信你也猜得到。我不會這麼做,也不需要這麼做。因為這對雙方來說,沒有任何好處,甚至會破壞彼此的關係,更容易誘發孩子出現對立反抗行為。二、有用的說法那當下,我常用的做法是說:「哇!你現在是個大老闆,你今年做生意賺了好多好多的錢,因為你賺了好多好多的錢,所以你心裡好開心、好開心。」我說著,瞬時把桌面上的玩具紙鈔全部打散。孩子的注意力被我轉移到「他是個大老闆,他賺了好多好多的錢,賺得非常開心」的想像模式中,畢竟想像遊戲可是孩子的最愛啊。這時,我繼續玩著。「因為你今年真的賺了好多好多錢,現在呢,我想要幫你把這些錢拿去銀行存起來。如果可以,你現在把你賺的錢,按照上面的幣值分一分。」由於進入了想像遊戲的對話,孩子在感受上,沒有像聽到指令的感受那麼強烈而排斥。我話才說完,孩子便開始動手做分類,完成的機率很高。這時,我的目的達到了,孩子透過他的能力完成了分類,同時,也提升了他玩想像遊戲的能力,一舉數得。當孩子和你的關係好了,也比較容易提升日後他接受你下達指令的配合度。​(本文摘自/化解孩子的「對立反抗」/寶瓶文化)

懂孩子很重要 父母不能依賴教養偏方

懂孩子很重要 父母不能依賴教養偏方#教養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生活中常會遇到的場景,包括孩子因為一點小事就哭或生氣、違抗大人指令、上課不專心、寫功課拖拖拉拉、人際關係不佳等。如果用年紀來區分,大概從幼稚園到18歲前,孩子有上述這些問題或上述以外的問題,而你也試過一些書、試過一些教養方式,或者跟老師討論過,效果依然不佳,那麼建議你帶著孩子到兒童心智科看看。 兒童臨床心理師李介文在其著作《你的孩子不奇怪》提到,在醫院或診所裡,孩子或家長不太會接觸到心理師,通常由醫師看診,初步判斷孩子的狀況及是否需要用藥,有一些情況,醫師會轉介給心理師,就是用一些心理學的方法來了解孩子的狀況,有些醫院叫「心理測驗」,你不用把它想成一種考試,心理測驗也只是「心理學方法」的其中之一,其他例如觀察孩子的行為、有系統的收集孩子相關資訊,以及判斷孩子精神與情緒狀態等,也是一種心理學方法。大數據可檢測孩子行為需要矯正與否 為什麼需要心理衡鑑呢?有可能是醫師在診間的時間不夠,無法完整看到孩子的樣貌,或家長提出的問題或困擾,孩子在診間並沒有出現。另一種可能是,需要把孩子的行為具體化與數據化。最常見的注意力不足,如果小明跟小華的家長都說孩子們有注意力不足的情況,那麼心理師就需要判斷:到底有沒有?如果有,嚴不嚴重?有多嚴重?心理治療是延續著心理衡鑑來的,所以完整與正確的心理衡鑑是重要的,就像去旅行,如果出發的方向是錯的,無論搭火車或搭飛機,都沒辦法到達目的地。 臨床上常會需要「常模」,也就是大數據,協助我們說明孩子的狀況,所以可能會聽心理師這樣講:「小明的注意力不足,在測驗裡面遺漏的反應比較多,如果跟同年紀的孩子相比,小明的表現可能會落在後百分之五,也就是說,如果有一百個同年紀的孩子,一起來比注意力,小明是倒數後五名。」 你注意到了嗎?「同年紀」是關鍵字,一個行為需要注意或矯正與否,跟年紀及所處環境有關,例如2歲小孩得不到想要的東西而哭鬧、在地上打滾,可以被接受的;如果小學生在同樣的情境做出同樣的行為,就值得注意了。 自以為理解孩子vs.覺得爸媽都不懂總結一下,心理衡鑑就是盡可能了解家長所擔心的問題,並協助醫師判斷這個問題到底有沒有?到底嚴不嚴重?原因是什麼以及規劃如何治療?李介文說,門診經常看到「自以為理解孩子」的家長及「覺得爸媽都不懂」的孩子們,彼此間衝突的明顯對立,也讓親子關係僵持不下。 那麼兒童心智科可以幫上什麼忙呢?孩子狀況涉及情緒、心理、人際、學習,身為家長的我們也活了幾十年,成長過程中可能也經歷過類似的問題,所以我們會有各種方法,或者說偏方,例如感冒喉嚨痛,有些人會說吃冰糖燉梨,我曾遇過有些媽媽說,當嬰兒哭時,只要比他哭的還大聲,嬰兒就會停了。 當我遇到家長對於教養有自己的偏方時,還真有點尷尬,因為這些經驗不見得是錯的,雖然有些缺乏實際的科學證據,但有些人用起來還真的有效,既然如此,心理師與兒童心智科團隊存在的價值是什麼呢?畢竟心理師的存在就是在學習與整理各種孩子的狀況、問題、各種有效的解法,最重要的是判斷你的孩子適合哪一種解法。有許多家長看了許多書、上了許多課程,急著要回家試試這些方法有沒有效,卻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我的孩子到底是什麼樣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