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

防感冒、消便秘 山藥食療4大功效

防感冒、消便秘 山藥食療4大功效#便秘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山藥就是中藥的淮山,又名「薯蕷」或「山薯」等,食用時,通常以鮮品為主,藥用則多經過乾燥處理。山藥與馬鈴薯、芋頭、地瓜等同屬於芋類,不同的是,其他三種都種植於較淺的土壤中,而山藥的根會竄得比較深,必須種植於較深厚的土壤處,這也是一般人認為山藥可以壯腰腿的原因之一。中醫認為山藥有補脾益腎、養肺的功效,以中醫的觀點,皮膚也屬於肺的管轄範圍,若有異位性皮膚炎或濕疹,常吃山藥可以改善。而中醫的腎也不只是腎臟而已,生殖及泌尿系統都包括在內,連小孩子頻尿,也歸屬於腎的範圍,常吃山藥也是有幫助的。除此之外,山藥也能預防感冒、氣喘,但首先必須遠離過敏原、預防被感冒傳染,同時注意不要過度疲勞,因為疲勞易讓各種病毒有可乘之機。一面用心預防、一面吃山藥,健康才能更有保障。日本山藥光滑完整、無根鬚、不乾枯、不裂根、顏色均勻潔白、口感脆滑,適合生食;而台灣山藥依產地不同,形狀就不同,且質地不均、澱粉黏性不足、常有黑點,宜煮熟後食用。山藥食療4大功效1)通便、預防便秘、減肥/山藥含有水溶性纖維「甘露糖(Monnose)」,既能令人有飽足感,不易吃得過量,不致肥胖;另一方面又可幫助食物快速通過腸道,預防便秘。2)降血壓/山藥含有豐富的鉀與皂苷,鉀能將體內多餘的鈉帶出體外,皂苷則有增加免疫力的功效,具有預防高血壓的效果。3)預防糖尿病/山藥中含有一種類似副腎皮質荷爾蒙的物質,可以促進荷爾蒙分泌、減輕糖尿病症狀,尤其對糖尿病初期的三多(特別是口渴及易累)現象,有改善之效。4)增強男性精力/山藥有改善腎虛作用,因具黏液,依以形補形的觀念,過去一直認為有強化性能力的功效。研究發現,食用山藥後攝護腺及精囊腺的重量增加,可見確有增強男性荷爾蒙的效用。(本文摘自/穀物蔬果養生宜忌/原水文化)

常吃麵包、麵條易便秘 選對蔬果助排便

常吃麵包、麵條易便秘 選對蔬果助排便#便秘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水果為植物營養之本,既提供人體豐富的營養,又能幫助我們預防便秘。身體要健康,腸道就要乾淨,吃下肚的食物必須在一、兩天內重要物質被吸收,廢物要排泄出來,如此,腸內的惡菌才不會在腸道中生長,否則腐敗的細菌會把蛋白質系的物質轉變成亞硝胺。這些不良的腐敗物如果在腸道中滯留過久,就會侵害人體,甚至形成癌症。便秘是健康的隱形殺手之一台灣盛產各種蔬果,飲食中並不缺蔬果,蔬果可以說是最好的腸胃清道夫,但還是常常聽到有人說自己每天都吃很多蔬菜水果,為什麼還會便秘?便秘一般可分為器質性及功能性兩種。器質性即是大腸直腸本身有問題,譬如痔瘡或肛裂宿疾,上廁所便疼痛難忍,結果越積越硬,而造成便秘;或腸子蠕動不好,無法將糞便推出體外。無論是哪種便秘,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纖維量及水分攝取不足,無法促進腸子蠕動所致,因此從飲食方面改善效果最好。事實上,有些食物極易消化且水分又多,未煮熟前看起來份量不少,但煮熟後卻只剩下一點點,譬如萵苣,其纖維量只有一般蔬菜的一半,吃得再多,經過消化,渣滓所剩無幾。以國家或地區相較,西方人比東方人更常有便秘困擾,可以這麼說,以米飯為主食的人較少有便秘問題,但以小麥粉製品為主食的人罹患便秘的機率大得多。由於稻米含有半纖維及不消化成分,儘管精製為白米,但依然保留有纖維;至於小麥,其不消化成分──「小麥種皮(類似米糠)」已經不存在,因此以麵包、麵條、通心粉、派等為主食的人,很常發生便秘。因為有便秘問題的人很多,所以西方人普遍習慣在早餐時喝杯橘子汁,以促進腸道蠕動,達到通便目的(有大便硬結時,喝冷橘子汁比直接吃橘子更適合)。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有便意時千萬不要忍耐,若是習慣性忍便,長久以往,便意的感覺便會消失,而導致便秘。若置便秘於不顧,勢必會影響健康,讓人一整天都心情不好。腸道生機有賴多吃新鮮蔬果新鮮的水果含有非常豐富的營養物質,如各種維生素,特別是維生素C,而維生素C有助於修補傷口、使血管堅固柔軟、增強免疫力、消除疲勞等,但人體內的維生素C會因為吸菸、過度疲勞、壓力、生病而大量消耗,因此必須隨時補充。我們的日常飲食中雖然隨時可以攝取到,但份量往往不足,與其補充維生素C片,倒不如從自然食物中攝取,還可享受其美味。除了維生素外,水果還有豐富的鈣、鉀及鐵等礦物質,特別是鉀,可促進人體排出鈉,有效降低血壓;可以促進體內化學反應的酵素,能夠活絡人體的新陳代謝力,也是促進體內各種廢物順利排出的必需品;以及很多的纖維素。無論是水果或蔬菜,其豐富的纖維素可以刺激腸道運作、提高蠕動功能、消除便秘,另一方面,纖維多、體積大,所以少量食用就有飽足感,可以避免吃得太多,對預防肥胖有相當大的幫助,多吃新鮮的蔬果,腸道自然就會暢通。(本文摘自/穀物蔬果養生宜忌/原水文化)

你有便秘嗎?正常排便為一週3至21次

你有便秘嗎?正常排便為一週3至21次#便秘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所謂的便秘,指的是排便停止、大便無法排出。快食、快眠、快便被認為是健康的證明,只要其中有任何一個不順,身體就會出現問題。排便問題是比起飲食的內容,反而受到出差或旅行時因用餐時間和睡眠時間改變的影響還來得大。平常每天早上起床後就能排出一定分量的大便,但在旅行時因習慣被破壞而引起的便秘,不用太過擔心。將沒有每天排便稱為便秘是不恰當的說法。每個人狀況不同,有的人吃過早餐後就算有便意也會忍住,結果卻在通勤電車內因出現便意而感到困擾。雖然是因為不趕緊出門就會遲到,才無法抽出時間排便,對年輕人來說或許些微的便意還能忍得住;但對老年人而言,很多時候是無法自己控制的。一旦邁入老年,當感受到尿意、欲前往廁所,但有時還是會來不及而尿失禁,而便秘也是很多高齡者常碰到的問題。每個人自述的「便秘問題」,狀況則是五花八門。「排便時必須要很用力」、「無法順利排便」、「次數太少」、「排便時腹部會有不適感」、「大便沒有排乾淨、有殘便感」等等,說法有很多種。正常的排便次數為一星期內3~21次不過,一般公認的基準就是排便的次數。以一星期內3~21次(3天1次~1天3次)為排便的基準可說是適當的正常範圍。從目前已經明確知道的便秘原因來看,可大致分為神經性、肌肉性、機械性閉塞、內分泌性、代謝性、藥劑性等類型。診斷的方法如下。1)依病歷來診斷/高齡者的話,可先考慮是否是大腸癌造成的機械性閉塞或是糖尿病患者會出現的代謝性、內分泌性問題。另外因服藥的影響,造成腸子蠕動作用遲鈍,導致便秘的情況也很常見。所以最好詢問一下主治醫師或開業藥劑師。2)靠醫師的診察/有無甲狀腺腫大、腹部觸診時是否發現腫瘤,皮膚硬化症在視診皮膚時就能診斷出來。另外透過從肛門到直腸內的指診,可得知直腸內是否有硬便或是堵塞等情形。3)從檢查來診斷/從甲狀腺刺激荷爾蒙偏高(甲狀腺機能低下所造成)等症狀,醫生就能診斷出便祕的原因。透過大腸內視鏡檢查,醫師即可檢查是否因腫瘤而堵塞腸管。比較急性的便秘問題必須馬上診斷,這時就是醫生的工作了。在綜合健診中檢查有無食道癌、胃癌時,必需在空腹狀態下灌注大量的鋇劑後,再進行消化道的X光攝影。檢查結束後得喝下大量的水和服用瀉藥讓鋇劑排出體外,若瀉藥和水的分量不足,鋇劑就會堵塞在腸內而造成便秘,這時就必須要找放射線科醫師或內科醫師處理。(本文摘自/百歲良醫指引樂活長壽/天下雜誌)

便便老是不順暢?按這兩穴位改善

便便老是不順暢?按這兩穴位改善#便秘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許多女性都有便祕的煩惱。因為腸齡老化使得功能衰退,許多高齡者也會出現便祕。此外,即使有定期排便,但仍有因為排不乾淨或腹漲的話,也要考慮便祕的可能性。毒素和老舊廢物一旦留在體內,就會造成各種不適症狀。大部分的便祕是由於生活習慣和飲食所引起的。如果過度減肥、纖維與水分不足、過多的壓力、運動不足……等這些生活習慣的人,請先改善這些壞習慣。就東方醫學來說,以上這些生活習慣,再加上「血」的不足會使得腸道乾燥,糞便因此不容易排出,這也是造成便祕的原因之一。好好攝取不足的營養素和水分,再好好地消化,以重整體內循環是有必要的。此外,攝取水分時,推薦大家飲用有助於體內淨化,並消除手腳冰冷的白開水。除了雙腳按摩之後,早上剛起床或吃飯前飲水也是很好的。可改善便祕的穴道• 承筋/就位在腓腸肌正上方一點的位置。• 怎麼找?/從阿基里斯腱往上到腓腸肌的中央,找到肌腱與肌肉的交界處。從這裡再往上,也就是腓腸肌最凸出的地方。• 足三里/位於膝蓋下方骨頭凸起處外側的凹陷裡。• 怎麼找?/沿著脛骨前緣往上,在手指停下來的地方往外約兩公分,就在膝蓋下方的凹陷處。(本文摘自/按摩小腿肚,一生都不胖/高寶書版)

樂閱讀/3大營養素 徹底改善便秘

樂閱讀/3大營養素 徹底改善便秘#便秘

為了要整頓腸內環境,使腸道作用保持平衡,改善飲食生活是絕對必要的。光吃肉,過著營養不均衡的生活,容易便祕,也會造成身體的不適。能徹底解決便祕問題的就是「乳酸菌」、「膳食纖維」、「寡糖」這3大營養素,若是將富含這3大營養素的食材一起攝取,就能擁有順腸的加乘效果,使腸內環境更佳,提高腸道功能!3大營養素驚人的順腸效果!1)乳酸菌/乳酸菌是能分解乳糖及葡萄糖等糖分,製造成乳酸的菌。能令腸內保持壞菌不易生存的環境,同時也能促進腸道蠕動,改善便祕。2)膳食纖維/膳食纖維是指人類的消化酵素無法分解的食物殘渣,能增加糞便的量並引起便意感,並在大腸中吸收水分後膨脹以軟化糞便,是改善便祕不可或缺的營養素。3)寡糖/可以成為腸內好菌的養分,增加好菌繁殖。增加腸內好菌的數量,使好菌的勢力處於優勢,是整頓腸內環境最重要的事,所以寡糖的作用是絕對必須的。寡糖雖然也可以從食物中攝取,但市面上也有販售粉末狀或如蜂蜜般的液狀寡糖,若能少量攝取對身體健康也有相當助益。(本文作者/岡田明子)(摘自/自然瘦/瑞麗美人出版)

7成女性有便秘 2成亂服瀉藥

7成女性有便秘 2成亂服瀉藥#便秘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現代的社會裡,由於人們飲食逐漸精緻化,常缺乏纖維質,導致有越來越多人有便秘的困擾,但你知道嗎?在美國便秘的盛行率已高達12%~19%,與常見的慢性疾病相當,其中女性比男性更容易發生便秘,除此之外,便秘也是很多疾病的重要警訊,所以,民眾千萬不要忽略自己的便秘問題。日前,有一項最新的就醫調查顯示,在台灣有7成女性現在或是曾經有便秘的困擾,但不會尋求西醫協助,且平均嘗試3.5種方法自我解便,對此,台灣消化系醫學會理事長林肇堂醫師表示,便祕成因複雜,民眾自行解決無法對症下藥、恐造成更大健康問題。便秘原因多 謹記三時六便口訣自我檢測便祕對於身體而言,是發出重要警訊的一個來源,當便秘發生時,可能是我們的內分泌、神經性、心理性、生活習慣、腸胃道等地方,正在發出求救訊號,此外,慢性便秘併發症的發生率也很高,例如腸躁症、痔瘡、小腸阻塞等。因便祕並非單一原因導致,常由患者主觀描述不適感,較難以客觀標準界定,若便祕症狀持續、反覆發生,就有可能是慢性便祕。現在醫界上普遍採用的羅馬3便祕診斷標準,民眾可藉由簡單看我3時6便口訣記憶並自我檢測,若在三個月?排便持續出現便少、便硬、便費力、便不盡、便堵塞、或便手摳,符合兩項或更多症狀,建議盡早就醫,找出便祕原因,排除其他疾病可能。聽信偏方解便秘 當心問題解決不成反而傷害身體根據國內一項台灣女性便祕就醫調查發現,有便秘困擾的民眾反而會先聽信網路偏方,包括喝黑棗汁、喝蜂蜜水,甚至會吃過期食物迫使身體排便,另外,自行使用浣腸甘油球或瀉劑成藥的人也佔2成。但台大醫院胃腸肝膽科吳明賢醫師表示,目前的便秘治療是以瀉劑為主流,但現有的瀉劑不良反應大,易產生依賴性且不建議長期使用,像是一般民眾常用的浣腸甘油是一種滲透壓劑,不但不適合腎功能不佳的人使用,還可能會引起胃腸氣、腹脹等不良反應。除此之外,林肇堂醫師表示若是未經醫師指示下,自行使用瀉劑、灌腸,用久成為習慣反而無法排便,長期濫用之下,可能出現大腸黏膜發炎、腸平滑肌萎縮,傷害原有腸道蠕動功能,所以,建議民眾可先自行透過三時六便口訣檢測,若有異狀或發生便秘時,應就醫檢查,千萬不要亂用藥物,以避免解緩便秘不成,反而對身體帶來傷害。

女子受便秘之苦 竟是服用鐵劑造成

女子受便秘之苦 竟是服用鐵劑造成#便秘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引起長期便秘的原因很多,除了生活飲食習慣及疾病因素外,值得注意的是,「藥」也可能是導致便秘的原兇之一。28歲蔡小姐有貧血情形,擔心是否有地中海型性貧血,為了進一步確診原因,開始服用鐵劑,約兩週後出現解黑便及排便不順,甚至開始便秘,進一步與醫師討論病況,才知道是因為服用鐵劑所造成的副作用。衛生福利部豐原醫院藥劑科洪一仁總藥師表示,常見導致便秘副作用的藥物有鎮靜劑、安眠藥、精神疾病治療藥、抗癲癇藥物、肌肉鬆弛劑、治療過敏的傳統抗組織胺藥物、制酸劑、鈣片、鐵劑,治療頻尿、夜尿的藥物及鴉片類的止咳藥、止痛藥等,因疾病治療需求必須服用的藥物反而造成便秘,卻常常容易被忽略,以致於使用瀉劑來幫助排便。飲食+運動   減少用藥豐原醫院藥劑科分析,使用2種以上瀉劑或軟便劑的門診病人中,約有3成同時併用一種以上可能引起便秘副作用的藥物,由此可見,使用愈多引起便秘副作用的藥物,後續則可能併用多種瀉劑。洪一仁提醒,可洽詢醫師或藥師協助檢視目前用藥中是否有可能產生便秘副作用的藥物,並評估是否可調整用藥,若因疾病因素無法調整,則建議在使用可能導致便秘副作用的藥物時,應多攝取水分及高纖食物並適當的運動,以減少不必要用藥,也可避免用藥愈來愈多的困擾。

愛喝冷飲造成便秘 3藥膳潤腸通便

愛喝冷飲造成便秘 3藥膳潤腸通便#便秘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一名32歲外食族女性,喜歡喝冷飲冰品,有內外痔,便秘反覆發作多年,經常3到4天才解一次大便,大便經質硬難解,偶爾伴隨有大便流血情形,經常需要服用軟便劑或是灌腸才能改善;且若大便不解,則易腹脹、口乾、頻尿。經過中醫師使用養陰清熱潤燥止血的方法治療,服用1週後大便較軟,調養1個月後,大便改善為1~2天一次,且排便無困難。燥熱體質  多喝水恐也無法改善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中醫科黃珏頴醫師指出,女子喜飲寒涼,經常口乾苦,體質多為燥熱,僅是單純的大腸津液不足燥熱造成便秘,大便存於腸道間則發酵產氣導致腹脹,這類病即使多喝水仍無法改善大便硬的問題,因為其喝進身體的水都不走腸道,反而是走小便路徑,因此容易頻尿。黃珏頴醫師提醒,發現有排便不暢問題,可以先檢視自己的生活作息,試著排除可能造成或加重排便不暢的情況,若真的沒辦法改善,再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而對於平日有便秘習慣的人,她也提供以下3種茶飲與藥膳:• 決明子茶材料/炒決明子20克、可適量加入菊花和薄荷約10克、冰糖適量。作法/將炒決明子加入1,000c.c.開水,以大火煮滾後轉小火煮3分鐘,關火,最後放入菊花、薄荷悶約3分鐘(菊花泡開即可),可代茶飲用。適用對象/有口臭、火氣大,且超過2天以上未排便者。• 柏子仁粥材料/白米約100克、柏子仁25克、適量蜂蜜。作法/淘米洗淨,將柏子仁揀淨,拍碎,取鍋放入適量冷水、白米、柏子仁,先用旺火煮沸;再改用小火熬煮至粥成,調入蜂蜜攪勻,再沸即可。適用對象/年長無力排便者。白米可換成糙米,纖維素更高,可促進腸胃蠕動。• 海參木耳湯材料/豬大腸500克、木耳30克、水發海參250克。作法/木耳、海參、豬大腸洗淨皆切小段;把全部用料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大火煮沸後,小火燉煮1-2小時,加適量鹽巴調味即可。適用對象/大便質硬乾、羊屎便者,火氣大。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