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化劑

塑化劑將升級列管 最快2週後開公聽會

塑化劑將升級列管 最快2週後開公聽會#塑化劑

塑毒風波震撼全台,甚至牽扯出毒物列管風波,環保署長沈世宏今(8)日表示,6月1日已經召開毒諮會,準備將塑化劑升級列管,環保署這兩天就會公告,最快2週後開公聽會。對於塑化劑遭添加到食品,衛生署說,目前所有的塑化劑分為二類,一是由昱伸及賓漢二家惡意將塑化劑加入起雲劑,供應下游廠商的黑心食物,這是衛生署這次「全面強化稽查」(即D-day行動)的主要打擊目標。另一是由PVC容器包裝所溶出或環境中存在的塑化劑,衛生署將仿美、歐、日訂出每人每日可容忍攝取量,作為下一階段防制目標。沈世宏今日表示,塑化劑普遍存在工業產品,依國內法規行政分工,環保署規範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管理工業用毒化物不對環境造成危害,但終端產品不在此法管理範圍內,而分由各類法規規範,如食物依食品衛生管理法、農用依農藥管理法,塑膠玩具就依商品檢驗法。沈世宏說,環保署也已經開始修改第4類毒化物列管申報制度,並且941日開過毒諮會,將8種塑化劑列為第1、2類,8種以外塑化劑一律列為第4類毒化物。這兩天環署就會公告,最快2週後開公聽會。

D-day行動成效不彰? 衛生署:預期中,並不是破功

D-day行動成效不彰? 衛生署:預期中,並不是破功#塑化劑

針對D-day行動引爆批評,衛生署表示,這項行動是台灣針對「運動飲料」、「果汁飲料」、 「茶飲料」、「果醬、果漿或果凍」、 「膠囊錠狀粉狀之型態」五大類食品進行最大的食品稽查行動,目前已稽查了13,667家販售店,下架超過2萬品項次,使台灣食品及販售業作了一次徹頭徹尾的重整,引爆了很多過去從未發現的問題,對於外界質疑成效不彰,衛生署強調,「這是必然的事,預期到的事,並不是破功」,假設沒有「全面強化稽查」的動作,這些問題永遠不會被發現。衛生署表示,既然大部份販售店,已作過了稽查,且下架了2萬多項產品「上架即安全」目標已將達成,今後如果架上五大類產品及其衍生產品(如果醬、香精,加入麵包、冰淇淋…等)再發現含有(1)「昱伸」及「賓漢」公司非法加入塑化劑之產品(2)應下架而未下架或(3)隱匿及拒絕說明產品流向,將依消保法(第60條)及食品衛生管理法(第35條)處以停止營業,甚至撤照處分。任何人將不能再有僥倖心態。衛生署說,現階段完全針對黑心起雲劑進行查緝,目前所有的塑化劑分為二類,一是由昱伸及賓漢二家惡意將塑化劑加入起雲劑,供應下游廠商的黑心食物,這是這次「全面強化稽查」(即D-day行動)的主要打擊目標。另一是由PVC容器包裝所溶出或環境中存在的塑化劑。衛生署將仿美、歐、日訂出每人每日可容忍攝取量,作為下一階段防制目標。至於查封產品,衛生署說,查獲的數噸下架產品將分為二類銷毀,第一類是液體,由污水處理場來辦理,第二類是固體,以焚化爐燒毀方式處理,所有查封及下架產品將依環保署所提方式處理,不會再回流到市場。

署竹東歡慶端午節 營養師分享「野薑花健康粽」配方

署竹東歡慶端午節 營養師分享「野薑花健康粽」配方#塑化劑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即將來臨,配合國民健康局推動健康生活,行政院衛生署竹東醫院營養室推出DIY野薑花健康粽配方,提供民眾自己做最健康。塑化劑等食品衛生新聞延燒多日,民眾關心自己吃的到底健不健康,竹東醫院營養師劉巧雲建議「自己做最健康」,特別公布竹東醫院自行研發野薑花健康粽配方,劉巧雲營養師表示,使用瘦肉讓熱量少一點、調味時鹽分低一點、再加上添加野薑花的香氣,充滿地方特色的野薑花粽,民眾在家也科以健康過端午,歡迎民眾參考。野薑花肉粽材  料:(10顆)加鈣燕麥200公克。長糯米400公克。前腿瘦肉350公克。蝦米20公克。高麗菜(自己曬乾)500公克。野薑花葉子20片。野薑花20朵。棉繩10條。調味料:醬油3.5大匙、醬油膏3.5大匙、白胡椒粉1.5大匙。步  驟:長糯米洗淨泡水。高麗菜洗淨曬乾切成小片。材料除野薑花與葉及棉繩外,加調味料拌勻,蒸熟。野薑花葉洗淨將野薑花包在蒸熟之材料與葉子當中,包妥後再大火蒸2分鐘將香氣蒸出即可。延伸閱讀「野薑花肉粽營養分係表」:http://www.uho.com.tw/health.asp?aid=10582

驗血查毒「塑」? 楊志良:不要無限上綱

驗血查毒「塑」? 楊志良:不要無限上綱#塑化劑

塑化劑風暴,引發民眾恐慌,甚至有人建議應該將篩檢塑化劑列為健檢項目,對此,前衛生署長楊志良今(3)日表示,大家不必要太恐慌,「都跑去驗血?這是不對的」,他強調,民眾除非身體出狀況,有特別疾病,否則不需要,「不要無限上綱」。對於塑化劑產生的問題,楊志良說,大部分人平常沒喝那麼多(塑化劑),而且人體會自行代謝掉,對於民間傳出恐慌,他說,如果民眾全部都去驗血,不僅費用很高,「驗出來又不能怎樣」。楊志良說,社會各界對於健康、生命都是高度要求,但是對塑化劑產生那麼大的恐慌,「是不必要的」,不過他也認為,處理問題時應從小孩優先。由於塑化劑添加入食品中對人體產生致癌危機,衛生署已經完成食品衛生管理法修法草案,並在(2)日的行政院會獲得通過,送立法院審議。修改該法第31條,對於違規者可處罰行政罰鍰6萬至600萬元,修改第34條,對於違法並致危害人體健康者可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1,000萬元以下罰金。

昱伸爆毒塑、開元繼續賣 衛生署批共犯:重懲送法辦

昱伸爆毒塑、開元繼續賣 衛生署批共犯:重懲送法辦#塑化劑

針對塑化劑遭違法加入食品事件爆發後,金果王公司仍透過通路商開元公司販賣原料來自昱伸公司的10種濃縮果汁產品,衛生署今(3)日說,開元公司未盡告知通報責任,等於是金果王的共犯,強調一定要重懲並移送法辦。據調查,昱伸公司遭查出違法將塑化劑加入起雲劑後,開元出售及替客戶代購金果王的問題果汁,卻延遲通報衛生機關,規避稽查,也沒有通知下游客戶。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副局長許銘能痛批,金果王明知原料來自昱伸公司,仍偷賣10種濃縮果汁產品,開元是金果王產品的通路商,未盡告知通報責任,等於是金果王的共犯,一定要重懲並移送法辦。由於塑化劑添加入食品中對人體產生致癌危機,衛生署已經完成食品衛生管理法修法草案,並在(2)日的行政院會獲得通過,送立法院審議。修改該法第31條,對於違規者可處罰行政罰鍰6萬至600萬元,修改第34條,對於違法並致危害人體健康者可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1,000萬元以下罰金。

排「塑」毒餐點?醫師:噱頭、騙人的!

排「塑」毒餐點?醫師:噱頭、騙人的!#塑化劑

編輯中心報導塑化劑風暴至今人心惶惶,除了各地醫院開設的塑化劑特別門診詢問度高之外,業者趁機推出號稱可以排「塑」毒的料理餐,還有業者甚至推出排毒按摩以及水療排毒等產品,但醫師指出,這些全都是噱頭、騙人的!塑化劑風波擴及食品、飲品及藥品,許多人擔心體內早已累積了大量的毒素,於是紛紛尋求坊間宣稱有排毒功效的產品或排毒療程。但毒物科醫師表示,多喝水就是最好的排毒方式,根本沒必要亂吃或購買各種所費不貲的排毒產品。過去早有多項研究實際比對吃排毒餐者的排泄物和代謝速率,發現使用這些排毒產品前後根本沒什麼變化,不要說排出塑化劑等化學毒物了,就連一般宣稱的排毒功能都十分有限。動物研究發現,停用塑化劑產品後的六十五天生殖器官會開始回復正常。專家也指出,多喝水、停用塑化劑產品兩天,毒素便可自動排出體外。因此,是否真的有必要服用排毒餐或者是進行排毒療程,就看消費者如何選擇,否則花大錢又沒有效果,毒素還沒排出,荷包早已大失血!

保鮮膜也釋放塑化劑 台灣室內DEHP含量世界最高

保鮮膜也釋放塑化劑 台灣室內DEHP含量世界最高#塑化劑

 編輯中心報導塑化劑風暴引爆,塑化劑成了全台最關注的焦點,成功大學研究發現,台灣室內灰塵的DEHP含量全世界最高,另外台灣的室內居家用到的塑化劑是最多的,包含最常使用的保鮮膜,所以吃過的食物被保鮮膜包覆過之後,一樣也釋放塑化劑進食物,所以台灣簡直就被塑化成的島嶼,塑化劑根本無所不在!室內DEHP的來源主要是木質地板上的亮光漆或防水層、電器使用時電源線升溫,附著在上面的塑化劑隨著灰塵逸散到空氣中等等。此外,嬰兒常用的牛奶瓶、便利商店微波食品的容器甚至是常用的PVC保鮮膜遇熱後都會有DEHP的釋出。尤其最常拿來保鮮的PVC保鮮膜,微波加熱或冷凍後可能會釋出DEHA,對人體造成危害。以PVC保鮮膜包裹一公斤的肉品為例,冷藏七天即滲透出50毫克的DEHA,約是一般成人每日容許攝取量的3倍之多。目前環保署公布的三種毒性塑化劑DBP、DEHP及DNOP查緝對象主要以食品、原料為主;DEHA則多用在提高塑膠產品的延展性、黏稠度,常用於PVC保鮮膜,不在環保署的管制範圍內。環保團體認為,有必要將PVC保鮮膜列入管制中,並希望民眾能夠在日常生活中少用塑膠製品以自我保護。

殺人罪起訴昱伸等負責人? 曾勇夫:檢察官認定

殺人罪起訴昱伸等負責人? 曾勇夫:檢察官認定#塑化劑

針對塑化劑汙染食品安全,法務部長曾勇夫今(2)日表示,法務部不準備從刑法修法,不過板橋地檢署認為可考慮用刑法第191之1條的公共危險罪,可處7年以下有期徒刑,他強調,檢察官積極偵辦中,法務部也指示台灣高等檢察署負責督導各地檢署,只要有情資就主動指揮調查。由於塑化劑遭非法添加的問題嚴重,農委會已經要求農漁民團體及生產CAS之業者立即進行自主監控,包括茶飲料、果汁、果凍、果醬與果漿、粉狀及錠狀產品、畜禽及水產加工製品、乳製品、飼料、釀造食品及點心食品等產品。根據衛生署提出的資料顯示,目前農產業者自行送驗204件,已完成檢驗78件,結果未檢出塑化劑,其餘將陸續完成檢驗。對於民眾談「塑」色變,曾勇夫上午在立法院表示,板橋地檢署認為,可以考慮適用刑法191之1條公共危險罪,對他人公開陳列、販賣之飲食物品或其他物品滲入、添加或塗抹毒物或其他有害人體健康之物質者,可處7年以下有期徒刑,罪責也相當重。至於是否會以殺人罪起訴相關公司負責人,曾勇夫說,具體情況由承辦檢察官認定,不便對個案表示意見。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