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塞

又喘又累 心衰竭找上青壯男

又喘又累 心衰竭找上青壯男#心肌梗塞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心肌梗塞急救後倖存,沒想到心衰竭卻來報到!一名36歲男性去年過年前夕返鄉過節,發病當天自覺呼吸喘,胸部不適,就診後發現冠狀動脈中段完全阻塞,予放置支架後轉入加護病房。病人治療半年後,發現心臟變大、心臟衰竭症狀明顯。個案師進一步安排居家心臟復健指導、安排運動心肺功能測驗評估治療效果及藥物調整、並進一步用上新的心衰竭藥物治療,加上個管師遠距健康照護服務下,病情明顯改善、恢復良好。心衰竭症狀常與氣喘、肺栓塞等疾病混淆亞東醫院心衰竭中心主任曾炳憲指出,心臟衰竭主要症狀為呼吸喘、呼吸困難、咳嗽、下肢水腫、疲倦、尿量減少,常與氣喘、肺栓塞、焦慮、換氣過度等疾病症狀混淆,確診5年內近半數的人因此死亡。曾炳憲主任表示,心臟衰竭不是老年人專利,很多年輕人也會碰到此問題。年輕人心臟衰竭的成因多為擴張性心肌病變,極少數像本案例為冠狀動脈心臟病。新心臟衰竭治療採用整合照護提升療效傳統心臟衰竭的治療方式都是醫師與病人一對一治療,最新心臟衰竭治療指引強調跨領域團隊照護使用運動心肺功能測驗(CPX)做為評估工具,整合醫師、專科護理師、藥師、復健師、營養師與個案管理師以提升心衰竭照護品質及療效;同時利用運動心肺功能測驗,客觀評估不明原因的喘區分其是由心臟、肺或其他問題造成,並量化心衰嚴重程度,且同時以非侵襲性方法直接測量心力輸出以評估心臟儲備功能。曾炳憲主任呼籲,要留意心臟衰竭症狀及早治療,若能接受跨領域團隊照護給予足夠衛教、適時藥物調整、復健運動、做好飲食水份及體重的控制,並由專人指導學會辨識處理,惡化徵兆及自我疾病照顧,心臟衰竭症狀可以有效改善,生活品質也會有所提升。

「四高」得舒飲食 把關媽咪健康

「四高」得舒飲食 把關媽咪健康#心肌梗塞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根據統計,女性在50歲後進入更年期,女性荷爾蒙逐漸流失,使得三高發生率大於男性,特別是血糖、血脂如果沒有控制,就容易引發心臟病、中風、心肌梗塞甚至癌症等後遺症。「四高」得舒飲食 控制血壓保護健康SNQ營養師李麗美表示,更年期婦女除了維持理想體重外,建議可以採用「得舒飲食」來控制血壓並保護心血管健康。所謂「得舒飲食」,重點在於攝取高鉀、高鎂、高鈣、高膳食纖維、豐富不飽和脂肪酸及節制飽和脂肪酸。適量攝取含鎂的食物搭配運動可防骨鬆透過食用香蕉、芭樂、奇異果,以及川七、莧菜、菠菜、空心菜攝取到鉀;適量攝取堅果、葉菜、豆類和全榖等含鎂多的食物,每周3次食用深海魚和亞麻仁油,可攝取到不飽和脂肪酸。同時也建議可以鼓勵更年期婦女進行瑜珈、太極或氣功等緩和型的運動,緩解不適。另外,搭配促進腰部及大腿肌力的運動,可以預防骨質疏鬆、關節炎及下背痛,減少跌倒的機率。母親節免費健康篩檢活動母親節快到了,把關媽媽健康,許多子女會安排健檢,除了自掏腰包進行完整檢查外,也可先參加許多單位趁著母親節前後推出的健檢活動。新北市衛生局除提供免費的HPV疫苗,只要符合資格的婦女在5月份接受乳癌及子宮頸癌篩檢,就送出一條限量的造型大毛巾;烏日林新醫院的「愛,從健康開始!珍愛媽咪健康篩檢」活動,邀請所有女性朋友免費健檢;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則推出「健康媽媽,玩美人生」專案。此外,SNQ國家品質標章也響應、協辦與母親合照送SNQ認證產品好禮的網路票選活動。 

氣溫轉熱別輕忽 心肌梗塞威脅整年!

氣溫轉熱別輕忽 心肌梗塞威脅整年!#心肌梗塞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隨著時序進入春夏,不少民眾都認為天氣轉熱會降低心肌梗塞的發生率,若稍不留意恐讓奪命殺手找上門!一名60歲阿伯因胸悶、胸痛至急診就醫,醫師發現是典型的心肌梗塞,醫師採集血液驗「血液心臟旋轉蛋白(Troponin-I)」出現數值過高,這是一種心臟肌肉壞死會釋放的酵素,一旦升高可提前得知是否為心肌梗塞。醫師提醒,一旦身體出現不適,一定要立即主動就醫。患有先天性及病的年輕患者也要當心烏日林新醫院急診醫學科主治醫師楊景旭表示,冠狀動脈狹窄或阻塞會造成心臟缺氧引起心肌梗塞,心肌梗塞好發族群一般多為65歲以上的病人,現在出現年輕化的趨勢,不只40、50歲都有可能發生,就連20多歲的患者,本身若患有先天性冠狀動脈異常或潛在性疾病,恐會出現心肌梗塞年輕化。春夏炎熱、出入冷氣房 也會影響血液循環很多人在面對氣溫下滑、季節轉換及溫差大的秋冬季節會特別注意心肌梗塞引起的猝死,但其實春夏炎熱季節也會影響體內的新陳代謝和血液循環,再加上頻繁出入冷氣房,室內室外溫差大、血管擴張又收縮,或是高溫流太多汗,沒有補充足夠水分,恐讓血液濃度變高,會導致血栓的形成。楊景旭醫師建議,若是有胸悶、胸痛、冒冷汗的狀況,注意身體發出的警訊,必須緊急送來急診,年長者、肥胖族群或患有糖尿病、高血壓或高血脂的民眾為高危險群,要當心心肌梗塞發作,三高患者不管春夏秋冬都要控制好血壓、血糖和血脂,這是預防心肌梗塞的三大因素,常常很容易因為春夏季節輕忽健康管理,產生心血管危機,平常也要多運動、補充蔬菜水果,及控管體重,才能避免憾事發生!

上班族愛抽菸 心肌梗塞恐上身

上班族愛抽菸 心肌梗塞恐上身#心肌梗塞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別以為心肌梗塞是老年人才會得到的病,最近有不少中壯年男性突然心肌梗塞送醫急救,心臟科醫師發現,這些心肌梗塞的中壯年上班族,未必有三高,體格也不胖,但是卻都有導致心肌梗塞很重要的危險因子,那就是特別愛抽菸!胸口悶痛心肌梗塞 心導管置放支架救回一命如果你還在抽菸就要小心了,心肌梗塞很可能隨時會上身。國泰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陳冠任指出,最近就有一名42歲男子突然心肌梗塞,他在下班等車時出現胸口悶痛,被送來做心電圖檢查,發現他有一條血管塞住,經由心導管置放支架才救回一命。 每天半包菸20多年 心肌梗塞機率高2至4倍陳冠任醫師表示,這名男子血壓與血糖都很正常,都在安全值內,只有膽固醇略高,中等身材,為了都抽半包菸,長達二十多年;而抽菸是罹患心肌梗塞很重要的危險因子,根據統計,有抽菸者罹患心肌梗塞的機率,要高出沒有抽菸者2至4倍。 尼古丁會使心跳加速 心血管易產生血塊導致栓塞為何抽菸會容易導致心肌梗塞?陳冠任醫師解釋,根據研究顯示,香菸中的尼古丁會使神經產生興奮作用,並且會使心跳加速,以致心血管容易產生血塊,以及會使血液黏稠,就容易使血管栓塞。而且抽菸者的血管品質、彈性與流速,都要比同年齡不抽菸者差。 對心血管傷害不亞於三高 快戒菸吧!陳冠任醫師強調,抽菸對於心血管的傷害,並不亞於高血壓、高血糖以及高血脂,所造成的傷害嚴重程度也和三高一樣。所以,想要避免心血管疾病上身,為了自己的健康,最好是不要抽菸,有抽菸老最好是趕快戒菸。(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6戒菸妙計 輕鬆重拾無菸人生

6戒菸妙計 輕鬆重拾無菸人生#心肌梗塞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採訪報導)日抽2包菸,心肌梗塞找上門!菸齡逾20年的林先生每日一定要抽2包菸,雖曾嘗試戒菸卻因缺乏耐心而放棄,近日因心肌梗塞做了心導管手術,一條冠狀動脈還被放入支架。醫師警告他若再不戒菸,2條冠狀動脈壽命將會跟著縮短。經過6個月的戒菸門診治療,終於戒菸成功,擺脫隨時猝死的夢靨。  菸害可能伴隨慢性阻塞性肺病導致肺癌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內科主治醫師巫慶仁表示,菸草燃燒後會產生尼古丁、焦油、上千種有害化學物質及近百種致癌物質。22%的癌症主因為菸害,另外,還可能隨慢性阻塞性肺病、心血管疾病及呼吸道抵抗力會變差。亞東醫院家醫科醫師古君揚表示,根據美國統計,抽菸致死的病例中,有近20%都是因為心肌梗塞引起的。年輕族群因為抽菸導致心肌梗塞的機率也會比沒有抽菸的人高出2.8倍。古君揚醫師進一步指出,有抽菸的男性比沒有抽菸得到冠狀動脈心臟病的機率高出2倍。遠離慢性阻塞性肺病6妙計古君揚醫師指出,想依靠意志力戒菸,成功率通常不到5%,除了應該遠離聚會場所,也要捨棄「抽一根沒關係」的想法。巫慶仁醫師提醒,慢性阻塞性肺病致死的案例不在少數,想要遠離慢性病的危害,試試6個戒菸妙計,就能輕鬆重拾無菸人生:1) 醫療諮詢/可向戒菸門診醫師諮詢相關致病資訊。2) 培養興趣/找放鬆的方法、培養良好嗜好,可以喝咖啡、運動、嚼口香糖、嚼魷魚絲取代抽菸。3) 家人鼓勵/由家人、朋友隨時叮嚀與鼓勵。4) 堅持信念/保持堅持的毅力。朋友或應酬的敬菸,都應堅決拒絕。5) 藥物輔助/可至戒菸門診由醫師處方,利用藥物對抗抽菸,成功率可提升到3成。6) 強化動力/為家人著想,減少親友及兒童受二手菸危害、減少慢性咳嗽、口臭及零用錢支出。

顎骨前置手術 還你一夜好眠

顎骨前置手術 還你一夜好眠#心肌梗塞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58歲許女士因睡眠狀況不好導致身體欠佳,透過睡眠內視鏡檢查,發現造成許女士呼吸中止的主因為口咽及下咽部阻塞、咽部側壁坍塌,許女士的睡眠呼吸中止指數更高達73.9,屬重症狀態,確認患有「睡眠呼吸中止症」。醫師執行「顎骨前置手術」,術後許女士終於一夜好眠,解決了困擾十幾年的睡眠問題。睡眠呼吸中止 每次呼吸停止長度逾10秒口腔顎面外科醫師許博智表示,睡眠呼吸中止指數指睡眠時的呼吸中斷次數,每次呼吸的停止長度逾10秒。根據美國睡眠協會的標準,每1小時睡眠的呼吸中斷次數低於5次為正常情況、5~14次屬於輕度、15~29次屬於中度、30次以上屬於重度睡眠呼吸障礙。睡眠時長期反覆缺氧,容易引發心臟病、心肌梗塞、高血壓、腦中風等嚴重問題。檢查後,許醫師說明,打呼及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是一種綜合病症,無法藉由單一科別的治療來解決問題。擔心罹患此症 可至口腔面顎外科就診許博智醫師表示,口腔顎面外科醫師可以利用測顱X光片或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配合特殊軟體重建上呼吸道3D立體結構,找出上呼吸道最狹窄處並擬定治療計畫,配合睡眠檢查及耳睡眠內視鏡檢查,為患者找出確切病因和並擬定最佳的個人化治療。若擔心自己是否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可前往口腔面顎外科就診,或至鄰近醫療院所的睡眠醫學專科團隊門診進行諮詢,經專業醫師評估、安排檢查,以尋求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讓自己呼吸暢通,一夜好眠。

心包油 5萬人心病風險高20倍

心包油 5萬人心病風險高20倍#心肌梗塞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71歲蔡伯伯也心臟病家族史,10年前曾因心肌梗塞開刀,沒想到兒子最近也因心肌梗塞送醫,醫師建議全家抽血驗血脂,證實多位家人都有「心包油」。33歲的卓女士發現身上及腳上出現一顆顆的黃色脂肪瘤,起初以為罹患皮膚癌,就醫後才發現多位家人皆有「膽固醇過高」的問題,屬於典型的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的患者。每18分鐘有一人亡 死亡率僅次惡性腫瘤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是全球最常見的家族性遺傳疾病,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所公布的資料顯示,心血管疾病每18分鐘就恐導致一人死亡,死亡率僅次於惡性腫瘤。管理血壓、血糖及血脂可降低死亡風險,而高血壓及高血糖民眾易自行檢測,高血脂則常被忽略,猶如不定時炸彈,隨時可能引起心肌梗塞或中風一命嗚呼。台灣推估約有5萬名患者患有家族性高膽固醇,較一般民眾得到早發性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高20倍以上,中華民國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理事長葉宏一醫師表示,膽固醇過高在臨床上常見,有遺傳性的患者其數值更可能高出一般人的2到8倍。健康生活飲食 搭配降膽固醇藥物治療台北榮總心臟內科常敏之醫師表示,患者從雙親同時遺傳到突變的基因,若未接受治療,患者在20歲時即有一半以上會出現冠狀動脈心臟病等心血管疾病。為避免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患者發生心血管疾病,除了養成健康的生活及飲食外,還需搭配合適的降膽固醇藥物治療,才足以控制膽固醇。常敏之醫師指出,目前使用史他汀類藥物或合併抑制腸胃道膽固醇吸收的藥物,可幫助患者降低膽固醇,但對於嚴重高血脂症患者和史他汀不耐受者,當無法達到治療目標時,目前已有新藥注射針劑 PCSK9 抑制劑,可進一步降低膽固醇,被認為是近年血脂控制的最大進展。 

小鹿亂撞?恐為中風前兆!

小鹿亂撞?恐為中風前兆!#心肌梗塞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心跳忽快忽慢感像戀愛中小鹿亂撞的感覺恐為心房顫動,可怕的是,每5小時就有一人因心房顫動引發中風!愈晚愈冷,季節交替的同時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也增加近4成,雖然明日氣溫回升,但日夜溫差也應小心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心臟內科助理教授詹益欣醫師表示,最近腦中風、心肌梗塞等患者增加3至4成,其中不少患者被確診為心房顫動。每6位腦中風患者 有1人是心房顫動引起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內科部副部長兼教授級主治醫師郭啟泰表示,每6位腦中風患者,就有1人是因心房顫動(Atrial Fibrillation,AF)所引起,心房顫動盛行率約1%-2%,發生率隨著年齡增長亦隨之提高。65歲以上發生率為5%,80歲以上成長為10%,推估在台超過23萬名患者。隨著台灣進入高齡化社會,心房顫動的盛行率將會越來越高。因為症狀並無特異性,致使心房顫動患者從症狀出現到確診平均延遲2.6年。心臟亂跳容易血栓中風郭啟泰醫師表示,心房顫動因為症狀沒有特異性,患者心跳會呈現不穩定速度、又快又亂,就像初戀一樣心臟小鹿亂跳,但有些患者甚至根本感覺不到任何症狀,當心臟亂跳就容易形成血栓。當血栓剝落後順著血流達到腦部,造成阻塞會引發失能狀況更嚴重、死亡率更高的缺血性腦中風。新型口服抗凝血藥物可降中風發生率預防心房顫動造成的缺血性中風,傳統抗凝血藥物Warfarin要服用3至6天才有效果,服藥時也有多種禁忌、出血副作用也高,新型口服抗凝血藥物(NOAC)大幅改善治療限制,起始作用快、不須定期監測、劑量固定,使心房顫動患者生活品質大幅提升,有助於患者提高藥物順從性。詹益欣醫師表示,新型口服抗凝血藥物(Dabigatran)可顯著降低38%缺血性中風發生率、42%住院性大出血發生率、56%顱內出血發生率、55%死亡率。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