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

東北季風持續影響 未來一周偏冷

東北季風持續影響 未來一周偏冷#秋天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秋天涼風不斷吹,氣象局指出,未來一周台灣還是會持續受到東北季風的影響,北部迎風面會出現局部短暫雨,而氣溫也將落在20度至25度之間,中南部地區,氣溫會稍高,為多雲到晴的天氣。民眾出門應多加件外套氣象局說,21日至24日受到東北季風影響,東北部地區有短暫雨,北部、東部及東南部地區有局部短暫雨,南部山區午後有局部短暫陣雨,另外,25日及26日東北季風增強,北部及東北部氣溫會再下降,迎風面部分地區,也會持續降雨,但中南部地區,則為多雲到晴的天氣。提醒民眾,秋天早上與傍晚時分,多屬上下班時間,需騎車的民眾,務必多搭一件外套,以免著涼感冒。

肛門流血誤為月經 竟是罹患低位直腸癌

肛門流血誤為月經 竟是罹患低位直腸癌#秋天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一名38歲何姓女子,2010年3月發生出血狀況,誤將肛門偶爾的流血當作月經達三個月之久,一直到出血情況加劇,才到醫院求診。檢查後發現在肛門口處有一個4公分大的腫瘤,經切片證實為惡性腫瘤。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醫師郭立人表示,罹患低位直腸癌(腫瘤離肛門口3-5公分)幾乎很難保留住肛門,外科醫師對病人的處置多以手術切除肛門並作永久性人工肛門替代,但許多直腸癌患者一聽到肛門無法保留,乾脆就放棄治療。郭立人指出,傳統治療直腸癌基於切除腫瘤的考量,不得不施以肛門全切除術併施行人工造口,因而對病人身體、心理與生活造成強大衝擊。郭立人則建議可進行「括約肌間分離併肛門保留」手術,雖繁複、困難且耗時,不過對於生活品質方面的評估,九成的病人在排便功能上能有滿意的控制成效,也都能回復日常的社交活動,並不會因為腸道或排便的問題而有所影響。(圖片來源/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提供)

入秋「塵蟎」活躍季 氣喘、過敏來敲門

入秋「塵蟎」活躍季 氣喘、過敏來敲門#秋天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時序入秋,氣溫漸漸變涼,早晚溫差開始明顯化,不僅要小心感冒受涼,秋季的溫溼度正是塵蟎較活躍生長的季節,提醒家中如有過敏、氣喘兒,做家長的又必須開始拉警報、特別留意了。 聖馬爾定醫院小兒科蔡宜臻醫師表示,一般塵蟎是生存於攝氏 22至26度及濕度60%至80%左右,秋天這種涼爽的天氣,正適合塵蟎生長的環境,如果是易過敏體質的人,常暴露於塵蟎過多的環境下,恐易發生氣喘、打噴嚏、異位性皮膚炎等症狀,再者因塵蟎的平均壽命約2至3個月,其繁殖速度又快,且肉眼不易看見,時常會被民眾忽略,所以家中應常保持乾淨清潔,幼童常接觸的衣物、寢具床墊、被褥等,或皮膚常接觸磨蹭的地方,因塵蟎體積輕會隨空氣飄散,皆要清洗消毒徹底,最好拿到戶外曝曬陽光。 蔡醫師也表示,時序入秋後,孩童因氣喘看診人數明顯增多,改善氣喘、過敏的方法,除了應盡量避免接觸到過敏原,例灰塵、塵蟎、二手煙、香灰或寵物等之外,就是配合醫師指示用藥舒緩不適症狀,避免出入公共場所、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氣喘患者不宜吃生冷飲料及冰品類,同時醫師也呼籲,父母在季節交替時更要注意孩童的保暖,除了適時添加衣物外,外出可攜帶口罩,以防吸入灰塵、髒空氣等,如有任何不適症狀出現,應及早就醫治療。(照片為小兒科看診示意圖,聖馬爾定醫院提供)

夏末秋至注意血壓變化 預防心臟病發

夏末秋至注意血壓變化 預防心臟病發#秋天

中秋過後氣候將逐漸轉涼。雖然白天溫度看似很熱,但入夜已有些許秋天涼意。大家普遍認為,冬天是心血管病及中風的好發季節,但根據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的臨床經驗顯示,季節變換之際,正是心血管病好發時間,千萬不可輕忽。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心臟內科主任李瑞恒強調,抵抗力較差的老人家,往往先因呼吸道感染引發肺炎,接著又併發急性冠心症甚至心臟衰竭,造成很高的死亡率。院區近日已收治數位因肺部感染肺炎,接著又併發心肌梗塞及心臟衰竭的病患。因此他特別提醒市民應注意日夜溫差變化,尤其家中若有長者,更要注意其血壓變化,若有胸悶氣促發生應及早就醫。同時,最近門診因高血壓就醫的病患也略為增加,其中不乏是第一次發現血壓高的初診患者。李瑞恒說,高血壓是心血管疾病最主要危險因子,控制血壓是防治心臟病及中風的最重要課題。根據專家建議,對於有心血管病史,如冠心症、中風病患以及糖尿病及腎病患者,血壓最好控制在收縮壓小於130毫米汞柱,舒張壓小於80毫米汞柱,這樣才能有效預防心血管事件發生。

秋天出生最長壽 春天出生不易近視

秋天出生最長壽 春天出生不易近視#秋天

國外研究結果顯示,秋天出生的人最長壽 一份針對200萬名死於1970年至2000年間丹麥人以及奧地利人的調查結果顯示,4到6月出生的人比10到12月出生的人壽命稍短;美國類似研究結果也顯示,秋天出生者比春季出生者長壽約160天。出生季節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健康,研究人員分析,主要是因為母親懷孕期間受日照不同,造成體內維生素D的量也不同,生命早期缺乏維生素D,對身心健康有長期影響。此外,國外研究指出,春天出生的人不容易近視,一些研究結果顯示,春天出生者與夏天出生者相比,更不容易近視。以色列一項針對大約30萬人的研究結果顯示,6、7月出生的人罹患重度近視機率高;研究人員認為,這可能是因為太陽光對眼睛發育有所損傷所致。

踏青時小心誤闖「虎頭蜂」的禁地

踏青時小心誤闖「虎頭蜂」的禁地#秋天

行政院衛生署新竹醫院急診科林保方主任表示,近期又聽聞「虎頭蜂傷人」事件,即烏來鄉泰雅原住民遭中華大虎頭蜂攻擊,而造成休克。在秋天這個時節,「虎頭蜂傷人」事件頻傳,甚至有人因此死亡。在新竹地區雖然尚未傳出因虎頭蜂而導致的嚴重傷亡事件,但隨著秋天的到來,民眾出外踏青活動增多,因此特別介紹虎頭蜂,以及提供民眾有關如何預防虎頭蜂攻擊以及蜂螫時的處理方法。虎頭蜂跟蜜蜂、螞蟻算是親戚,它歸屬昆蟲綱-膜翅目-胡蜂科,台灣常見的七種胡蜂,因毒性強且體型較大,直接被命名為虎頭蜂。「黃腰虎頭蜂」因多生活於低海拔的校園、住家或果園中,人們常不經意侵擾到牠們,所以最常發生螫人事件;另外「黑尾虎頭蜂」生活於稍高海拔,也是近日常見蜂螫事件的兇手。秋天時為何虎頭蜂會更加兇猛呢?生態學者認為在春、夏季他們忙於補育幼蟲及構築蜂巢,所以警戒範圍小也無餘力主動攻擊;但秋天時,蜂后產下最後一批卵,這些卵將來會孵化為蜂后,這時正是族群的「存亡之秋」,所以警戒範圍就加大,對入侵者攻擊性就更強。林保方主任表示,當被虎頭蜂螫時,對人體的危害可以分為兩方面來說,第一部分是蜂毒的成份類似神經毒性,被螫者會有暈眩、噁心、嘔吐等現象,局部會紅腫痛,但一般要致命可能要被連續攻擊200次以上;第二部分是蜂毒蛋白部分引起的過敏反應,可能會誘發氣喘,甚至過敏性休克。所以當被虎頭蜂螫傷送醫時,除局部給予冰敷外,儘速施打破傷風與抗過敏藥劑,有些延遲性過敏反應甚至4天後才發作,不可不慎!林保方主任提出以下幾項建議供民眾參考,讓民眾出外踏青時能夠快樂出門,平安回家!一、出外踏青時,不要噴抹香水,體香劑;也不要穿著鮮艷顏色的衣物,且長袖長褲為佳。二、居家或校園發現蜂巢,應及早請消防隊處理。三、若遇見單飛虎頭蜂在周邊盤旋,表示已進入其警戒範圍,不要攻擊牠並且要盡速遠離;萬一被追逐攻擊,宜採迂迴繞圈方式逃離。四、若為群體出遊活動,宜備醫藥箱,最好內含抗過敏藥劑,腎上腺皮質素…等,可在不慎遭虎頭蜂螫時緊急使用。五、當不幸遭蜂螫時,傷口處不宜用偏方如:口水、尿、氨水…等浸泡塗抹,只有儘速送醫才是當務之急!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