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痛

他吃飯咬到骨頭「牙齒斷掉」痛到爆!牙醫:斷在「1部位」快拔牙

他吃飯咬到骨頭「牙齒斷掉」痛到爆!牙醫:斷在「1部位」快拔牙#牙痛

日前,一名男性吃便當咬到骨頭,牙齒感到疼痛難耐,一看竟是「牙齒被咬斷了」。該患者手裡拿著斷裂的牙齒,至醫院牙科門診尋求協助,希望牙醫師能夠幫他把斷裂的碎片黏回。後續,經過口內及影像檢查後,診斷為牙根垂直縱裂,牙醫師當下告知患者這顆牙齒無法保留,該患者了解並且同意決定當日拔除牙齒,也解決了牙齒疼痛的問題。

牙齒神經痛怎麼辦?日本老牙醫教你「1招快速止痛法」別再怕牙疼

牙齒神經痛怎麼辦?日本老牙醫教你「1招快速止痛法」別再怕牙疼#牙痛

「牙痛不是病,痛起來要人命」是一句耳熟能詳的俗語,事實上,牙齒不僅是口中硬塊,也是連結全身的器官,想要避免產生蛀牙、牙周病等口腔問題,就要了解牙齒的運作功能。 診療資歷超過40年、日本牙醫博士小峰一雄於《牙痛,透露你的健康警訊》一書中,分享最新醫學證明,幫助讀者靠「飲食療法」改善口腔疾病。以下為原書摘文:

牙痛如何快速止痛?能吃普拿疼嗎?關於「牙痛」你必須知道的5件事

牙痛如何快速止痛?能吃普拿疼嗎?關於「牙痛」你必須知道的5件事#牙痛

「牙痛不是病,痛起來要人命!」造成牙痛的原因很多,無論是蛀牙、牙齦腫痛⋯不論哪一種都會讓人痛到受不了。牙痛時究竟該怎麼辦?《優活健康網》這次為讀者整理了關於牙痛原因、牙痛止痛方法、牙痛消炎飲食,協助你緩解一時牙痛。不過,若牙齒嚴重劇痛,建議仍需盡快就醫治療,畢竟止痛只是一時,千萬別因為怕看牙醫而延緩了病情。

蛀牙不是補牙就能解!醫:預防齲齒先懂「這3要素」

蛀牙不是補牙就能解!醫:預防齲齒先懂「這3要素」#牙痛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醫師,小寶的左臉頰腫起來了!」蔡媽媽牽者小朋友走進診間,焦急地說。「腫多久了?」牙醫師問。「前幾天都在喊牙痛,結果今天起床就發現臉頰腫得像麵包。」蔡媽媽說。小寶才張開嘴巴,便能看到幾顆顯眼的蛀牙,牙醫師一臉慎重地說,「他的蛀牙比較嚴重,而且細菌感染已經蔓延到臉部,導致蜂窩性組織炎,這得趕快處理,否則會有危險喔。」「有…有危險?」蔡媽媽倒吸一口氣。「是的,如果沒有及時處理,臉部蜂窩性組織炎可能進展為敗血症,危及性命。」蛀牙很常見,所以大家很容易忽視蛀牙的嚴重性。當蛀牙僅侷限於最外層的牙釉質時,患者通常沒有明顯不適;當蛀牙侵入牙本質時,吃東西時便會很敏感;當蛀牙進到牙髓腔,將引發劇烈牙痛,感染甚至可能進一步惡化,擴展到臉部,形成蜂窩性組織炎。究竟為什麼會蛀牙呢?齒顎矯正科專科醫師李軒指出,「蛀牙三要素」分別是細菌、食物、時間。李軒牙醫師指出,造成蛀牙的細菌主要是轉糖鏈球菌(Streptococcus mutans),而葡萄糖是它喜歡的食物,當我們吃進各式各樣的糖果、餅乾、蛋糕、甜食等精緻碳水化合物,食物可能殘留在牙齒表面、牙縫,時間一久就會滋生細菌,造成蛀牙。為什麼會蛀牙?「若能在吃完東西後盡快清除殘留的食物,除了能夠有效減少蛀牙之外,也可以避免牙齒染色、牙齒變黃等問題。」李軒牙醫師說,「如果手邊沒有潔牙用具的話,至少可以先漱漱口,多少能有些幫助。」不只有牙痛,蛀牙也會影響身體健康根據國民健康署的調查,台灣5歲兒童的齲齒率高達79.3%,距離世界衛生組織所設定低於50%的目標,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蛀牙一直是公共衛生中備受關注的議題,因為蛀牙不只會造成牙痛,還會影響身體健康。蛀牙並非單純的補補牙就好,李軒牙醫師解釋,我們每天都必須吃東西,蛀牙可能使咀嚼功能變差,影響營養攝取,導致蛀牙的牙菌斑,也可能造成牙齦炎、牙周病。口腔衛生影響身體健康牙周病會造成慢性發炎,漸漸形成牙周囊袋,隨著齒槽骨遭到破壞,牙齒便逐漸動搖。研究發現牙周病會增加心臟病、中風、心血管疾病、吸入性肺炎的風險,也會讓糖尿病更難控制。「蛀牙只是一個開端,與很多系統性疾病有關的開端,」李軒牙醫師指出,「口腔衛生沒有照顧好的話,將會引發一系列更嚴重的問題。」預防蛀牙,可以這樣做想預防蛀牙,必須從蛀牙三要素著手。首先要少吃甜食,李軒牙醫師分析,吃完東西後要儘早使用牙線、牙刷去除食物殘渣,因為口腔內的細菌持續存在,所以要趕緊把牙齒清乾淨,減少食物殘渣留存的時間。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牙齒本身的強度,即氟化物(Fluoride)的使用,包括氟漆、氟膠、氟錠等,李軒牙醫師說,如果琺瑯質的結構較弱,就很容易形成蛀牙,透過氟化物的幫助,可以強化琺瑯質的結構,研究證實氟化物能有效預防蛀牙的發生。「牙齒的琺瑯質主要由鈣和磷組成的氫氧基磷灰石,氟化物是一種螯合劑,能與鈣離子結合形成氟化磷灰石,氟化磷灰石讓琺瑯質的結構更穩定,較能抵抗酸蝕,較不會形成蛀牙。」李軒牙醫師解釋,「臨床上可使用高濃度的氟漆、氟膠,塗抹在牙齒的琺瑯質上,在短時間內氟化物便能與鈣離子結合,降低牙齒脫鈣的機會。」從乳牙長出來之後,便要開始刷牙,並定期檢查、塗氟,在台灣六歲以下孩童,每半年有補助一次塗氟。家長也可以與醫師討論如何使用氟錠補充,因為我們不只要預防乳齒蛀牙,也要照顧尚未萌發的恆齒,李軒牙醫師提醒,使用氟錠有助於強化正在生長發育中的恆齒牙胚。至於六歲以上孩童、青少年、甚至成年人也可以使用氟漆,李軒牙醫師說,氟漆可以預防齲齒,也能改善牙齒脫鈣的狀況。日常生活中,亦可搭配使用含氟量達1,000 ppm以上之含氟牙膏,用正確的方式刷牙。貼心小提醒蛀牙絕非「補一補就沒事」的小問題,口腔衛生與身體健康息息相關,李軒牙醫師強調,牙齒得用一輩子,從長牙那一刻起,便要細心照顧。「塗氟有助於預防蛀牙,但是塗氟並不會讓牙齒變得天下無敵!」李軒牙醫師叮嚀,「盡可能去除蛀牙三要素,才能降低齲齒發生率。」由於牙齒脫鈣、早期蛀牙都沒有明顯不適,唯有定期檢查才能及早發現、及早介入治療。(文章授權提供/照護線上)

不明牙痛真要命 意外發現腦內藏「珍珠」

不明牙痛真要命 意外發現腦內藏「珍珠」#牙痛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頭暈、頭痛、牙痛可別以為對症下藥就好,小心腦內藏腫瘤!一名53歲婦人經常頭暈、頭痛,到醫院檢查後一切正常,不料接踵而來的牙痛讓她四處求助牙醫,卻在拔了五顆牙後痛不欲生。最後腦部檢查中才發現腦內長了如珍珠般的腫瘤,在求助大林慈濟醫院副院長陳金城做腦部手術後,立即解除多年的疼痛折磨。拔了五顆牙仍痛到不行 竟是罹類上皮囊腫這名住在新北市的呂姓婦人,原以為頭暈、頭痛只是單純婦女病,到鄰近醫院做腦波檢查一切正常,後續也沒多想,每次只要疼痛發作,就會喝黑咖啡緩解頭痛,但隨之而來又換成牙痛。她說,原本每半年洗牙一次都很正常,自從兩年前牙痛開始,每次洗牙就疼痛難耐,醫生說可能是神經鈣化,也接受拔牙,陸續共拔了五顆牙,裝上假牙後,痛到不行,甚至最後牙醫師還建議抽牙齒神經,弄到後來牙齒都快被拔光。婦人輾轉又到神經內科看診,醫師從腦部檢查影像中發現疑似腫瘤的東西,後續並協助轉至外科,就在核磁共振檢查後,判斷可能是水瘤,且腫瘤已壓到小腦及腦幹等生命中樞,醫生說明腫瘤位置特別,年紀相對大,使得手術風險增高。她害怕手術失敗,四處打聽下找到陳金城醫師,經再次詳細檢查,確認腫瘤為「類上皮囊腫」,後續安排住院手術。腫瘤長在腦幹旁 沿著神經孔鑽到三叉神經陳金城指出,患者腦內的類上皮囊腫約4公分,這種瘤在胚胎發育過程中產生,多數為良性,生長緩慢,早期無明顯症狀,但腫瘤生長到一定體積後,壓迫神經就會出現不適感。因婦人腫瘤長在腦幹旁,第四腦室位置,且這個腫瘤會沿著神經孔鑽到三叉神經位置,到第七條顏面神經位置,出現症狀包括牙齒痛、臉麻、流口水、頭痛、頭暈、吞嚥困難等,若不手術切除恐有生命危險。手術中進入腦部生命中樞腦幹附近,即看到數顆宛如珍珠般閃閃發亮的腫瘤,其柔軟且完全無血管分佈,手術並不困難,只要將珍珠瘤的觸角深入腦部每一間隙,小心完全切除即可。腦部的類上皮囊腫為良性瘤,且可以完全被切除及保留所有腦組織與腦神經,因此癒後良好,呼籲民眾應把握黃金治療時間。

連拔數顆蛀牙還是痛 腦幹腫瘤作怪

連拔數顆蛀牙還是痛 腦幹腫瘤作怪#牙痛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長期莫名的牙痛,可能是腦中藏了大炸彈!一名43歲男子過去幾個月來,左上顎一直牙痛,儘管陸續拔除幾根蛀牙的大臼齒,疼痛卻不見改善,一度又診斷為左側三叉神經痛,醫師給藥後,進一步安排三叉神經暨腦幹神經迴路傳導檢查,發現竟有傳導異常現象,這才發現竟是腦幹腫瘤壓迫三叉神經惹的禍。三叉神經痛常被誤為牙痛書田診所腦神經內科主任醫師黃啟訓表示,三叉神經痛發生率,每年約8千人中會有1人,雖好發於40歲以上,但任何年齡層都可能發生。非典型三叉神經痛作祟,常被以為是牙痛。三叉神經痛是一個嚴重的慢性神經疼痛症,是臉部三叉神經支配範圍內的一種反覆陣發性抽痛,但是非典型的三叉神經痛也可以是持續性疼痛,從悶痛到劇烈疼痛都有,所以患者常以為是牙痛。引發三叉神經的原因,包括病毒感染,自體免疫疾病、腦血管硬化、腦中風或頭部外傷後遺症等。其他比較少見但卻較危險的原因還包括腦瘤或腦血管瘤壓迫神經。藥物無法止痛 可考慮三叉神經隔離手術黃啟訓醫師指出,三叉神經痛治療方式分藥物治療及手術兩種。藥物治療可透過抗癲癇藥物、抗憂鬱劑等控制,至少8成的患者可經由藥物治療得到良好的控制。值得注意的是,坊間一般止痛藥,甚至鴉片類止痛藥,往往對三叉神經痛的緩解效果不好;若藥物無法改善疼痛或對藥物產生耐受性時,可考慮進行三叉神經隔離手術。黃啟訓醫師提醒,三叉神經痛被公認是最痛的生理疼痛之一,且有時會與一般蛀牙引起的牙痛造成混淆,一旦發生有非典型的牙痛時,應進一步檢查,排除其他造成三叉神經痛的可能,以免延誤病情。

心臟病不只會胸痛 這部位痛也是警訊

心臟病不只會胸痛 這部位痛也是警訊#牙痛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心臟病的症狀可能不僅是胸痛,一名70多歲的阿公因為牙槽疼痛去看牙醫,檢查出有牙周病,但牙齒拔光後,還是持續疼痛。輾轉到心臟內科就醫,才被發現有心肌梗塞現象,經心導管治療終於解除牙痛的警報,但也賠上牙齒被拔光的代價。心臟問題引發輻射狀牙痛一般人多認為心臟病的症狀只有胸悶、心痛,事實上並非如此。國泰健康檢查心臟專科院長葉勳龍表示,醫學上的心絞痛範圍是從上腹部到下巴,如果疼痛部位在下巴或左肩膀,有可能是心臟問題引起輻射狀的疼痛,不可不慎。胸痛仍是較典型的心臟病徵兆,常有患者因胸口疼痛的現象持續時間不久,就掉以輕心。葉勳龍院長提醒,如果胸痛來自心臟問題,代表是心絞痛、心肌梗塞等疾病。雖然心絞痛未必會心肌梗塞,但心肌梗塞的必要條件是心絞痛,有些人因心肌梗塞來不及搶救而致命。主動脈剝離會有撕裂痛的感覺,範圍是前胸與後背同時疼痛,而且痛感是由「點」到「面」,愈來愈大,一旦有這樣的徵兆就很容易判斷是主動脈剝離,同樣有致命危險。實際上,若有胸悶痛的感覺,除了心臟本身的疾病外,還有包括胸腔疾病、消化系統問題。胸口刺痛多為拉傷、肺炎引起葉勳龍院長指出,來自於胸腔疼痛有八成是因為胸腔肌肉神經與肋膜引起,胸口如有刺痛感,因為肌肉神經拉傷,大部分跟姿勢有關。例如一個轉身或躺臥的動作,突然有刺痛感,或是感冒、肺炎引起肋膜疼痛等症狀,便可排除心臟本身的問題。現代人壓力大,會有胸悶不適等症狀,經檢查若無器官實質病變問題,研判可能情緒問題、壓力過大或緊張,導致自律神經失調,產生胸悶的不適感。葉勳龍院長呼籲,有心血管疾病及家族病史的民眾,出現胸痛症狀時,應及時就醫檢查,及早預防、治療,才能安心。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