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臟病

講座/如何控制腎臟病

講座/如何控制腎臟病#腎臟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國人罹患慢性腎臟病的患者高達12%,依此推估,全台約有二百五十多萬名慢性腎臟病患者。但各期別平均只有3.5%的患者知道自己罹患慢性腎臟病,許多患者直至將要面臨洗腎命運時,才知道自己的腎臟已經要停工了。有鑑於此,雙和醫院將於3/8(四)舉辦生活保健講座,由衛教師黃郁珊主講「腎利人生之如何控制腎臟病」,提供您控制腎臟病病情須知。講座內容豐富,歡迎腎臟病友們與親友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日期、時間、相關辦法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參加本活動前請先上網查看最新消息或洽詢主辦單位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腎利人生之如何控制腎臟病時間:107年3月8日(四)上午10:00-10:30地點:雙和醫院第一醫療大樓二樓門診9診候診處(糖尿病衛教室候診處)洽詢:02-2249-0088

食用保健飲品注意!心衰竭、腎病不宜

食用保健飲品注意!心衰竭、腎病不宜#腎臟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近年國人養生風氣漸盛、飲食習慣改變,保健類產品成為拜訪親朋好友送禮的最佳選擇。兒童或有固定服用藥物等特殊族群,要慎選健康伴手禮,才能送禮送到心坎裡。維生素與礦物質是維持生命所需營養素,國人因為外食機會增加,擔心飲食不均衡,額外攝取營養補充品來均衡營養。然而不少民眾抱著「有病治病,沒病強身」或「有吃有保庇」的迷思,可能攝取過量卻渾然不知。雞精、食補液 心臟、腎臟病患者不宜藥害救濟基金會表示,根據美國消費者實驗室統計,市售50種女性、男性、兒童及寵物適用的綜合維他命/綜合礦物質產品,包括膠囊、錠狀及軟糖等,多達46%產品成分與標示不符。其中一款綜合維他命檢驗查出產品成分葉酸遠高於產品標示173.3%;一款兒童食用的維生素軟糖檢驗發現葉酸高於產品標示256.6%、維生素A高於產品標示196.8%,遠超過攝取量上限。含鈉量高的雞精、食補液等保健飲品,對於需要嚴格控制水份和鈉、鉀攝取量的腎臟病及心臟衰竭等患者,反而不利於病情控制,固定服用抗凝血藥物治療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若食用納豆、魚油類等保健食品,亦可能增加出血風險。健康保健品濃度高於天然食物 慎防攝取過量藥害救濟基金會提醒,選購保健食品時可依食品藥物管理署訂定的「包裝維生素礦物質類之錠狀膠囊狀食品營養標示應遵行事項」,檢視產品包裝標示各項維生素與礦物質含量、每日攝取參考值等。也可參考國民健康署訂定「國人營養素參考攝取量」表,避免攝取過量,造成身體不適,強身不成反傷身。許多民眾認為西藥才會產生副作用,健康食品及保健食品很溫和不會傷身,其實是錯誤觀念。健康食品及保健食品多數經過濃縮、萃取,濃度高於天然食物。尤其是患有特定疾病及固定服藥民眾,如要補充保健類或健康食品,最好先詢問醫療專業人員,依照個人身體狀況及需求來選擇。民眾食用保健類食品、健康食品後若出現皮膚紅疹、搔癢、拉肚子或其他身體不適症狀,應立即停止食用及就醫,並向「全國健康食品及膠囊錠狀食品非預期反應通報系統」02-2358-7343通報。若發現違法產品,請透過1919食安專線,提供相關事證,共同打擊不法。

無肛症影響多器官 10歲童患腎臟病

無肛症影響多器官 10歲童患腎臟病#腎臟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無肛症病患不只無法順利排便,更可能影響多重器官,最常見的是脊髓異常,部分則是有膀胱功能不全的問題;臨床上,一名無肛症男童,不到10歲就面臨慢性腎臟病2期。無肛症男女相當 4000人有1人據統計,國內無肛症發生率約4000分之1至5000分之1,男女比例相當。雙和醫院小兒外科主治醫師魏晉弘表示,無肛症源於胚胎發育不完全,病患因肛門開口位置不正常,甚至沒有開口,日常排便上會受到限制,必須接受手術重建。手術治療 半數仍無法控制排便魏晉弘醫師說明,大部分無肛症手術,僅需在屁股中線劃上一道切口,即可直接進行重建手術,但術後仍有半數病童無法自主控制排便,就需要適時的醫療介入與照護,尤其7成5病患有便秘的困擾,雖然特別的飲食限制,但曾做好腸道管理。無肛症病友聯誼會 交流照護知識魏晉弘醫師強調,無肛症連帶影響多個不同的器官,例如泌尿系統、心臟血管、脊髓、消化系統等,術後照護需仰賴病童、家庭、醫療人員的共同努力,該院將於2月3日舉辦無肛症及泄殖腔異常兒童及家長聯誼會,期望幫助病童順遂成長,同時給予家長術後照護的知識交流與心靈慰藉。(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講座/後期腎臟病

講座/後期腎臟病#腎臟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腎臟癌不是老人家的專利,它在任何年齡層均可能發生,也可能找上年輕人。腎臟癌初期發展緩慢,症狀又不明顯,一旦出現莫名的腰痠背痛、腹部疼痛等症狀,就可能是後期了。有鑑於此,雙和醫院將於1/11(四)舉行生活保健講座,由衛教師曾璦伶主講「謹腎小心!後期腎臟病」。講座內容豐富,歡迎腎友或關心腎臟健康的民眾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時間、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謹腎小心!後期腎臟病時間:107年1月11日(四)上午10:00-10:30地點:雙和醫院 第一醫療大樓二樓門診9診候診處(糖尿病衛教室候診處)洽詢:02-2249-0088

洗腎患者注意!血管鈣化成死亡主因

洗腎患者注意!血管鈣化成死亡主因#腎臟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慢性腎臟病患者(CKD)容易腎功能降低,導致礦物質與骨骼代謝異常,使得骨骼代謝轉換、礦物化,進而導致血管鈣化、骨質流失等病況;主要原因是鈣、磷、維生素D3、副甲狀腺素等代謝異常所致,而鈣、磷等異常所導致的血管鈣化,正是造成長期透析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近年來,擬鈣劑(calcimimetics)藥物的問市,由於可有效抑制副甲狀腺素上升,同時降低血鈣、血磷的數值、減緩血管鈣化、避免開刀切除副甲狀腺,因而大幅提高病人存活率。第2屆全球華人腎臟病學術大會在台舉辦第2屆全球華人腎臟病學術大會及2017台灣腎臟醫學年會日前於台北萬豪酒店舉辦,亞太地區的腎臟科菁英們群聚交流腎臟醫學新知;台灣腎臟醫學會理事長盧國城強調,華人人口眾多,醫師們在會中針對華人體質出現的疾病變化進行討論,並提出治療方法;其中對於不少透析病人容易罹患次發性副甲狀腺機能亢進(SHPT),傳統的治療無法改善病人血管鈣化的問題,讓許多病人因為併發症死亡,所幸出現新藥「擬鈣劑」,可有效治療SHPT,減緩血管鈣化,提升病人存活率。洗腎病人易罹次發性副甲狀腺機能亢進盧國城理事長指出,慢性腎臟病患者因為腎功能降低,會導致體內的礦物質、骨骼代謝異常,副甲狀腺負責鈣、磷、維生素D等礦物質的代謝,因為患者腎臟代謝出問題,副甲狀腺也連帶受到影響。當副甲狀腺異常時,身體會發出「缺鈣」的警訊,轉由尋求骨頭中的鈣來補充,長此以往就會造成血磷、血鈣數值過高,造成血管鈣化、骨質流失。血管鈣化嚴重恐致命盧國城理事長解釋,當身體認為體內鈣不足時,就會拼命在體內尋找鈣,進而出現副甲狀腺機能亢進的情況,從骨頭中析出的鈣散佈在血液中,造成血管鈣化。「血管鈣化會使得血管變得脆弱,發生在腦就可能會發生腦中風、發生在下肢就可能因為血液循環不良截肢,這也是造成長期透析病患死亡的主因。」盧國城說。擬鈣劑解決血管鈣化問題對於血管鈣化,以往的治療方式會開維他命D給病人服用,但維他命D僅能抑制副甲狀腺亢進的情形,無法解決血管鈣化的問題。盧國城指出,擬鈣劑的原理是讓身體認為體內的鈣已經足夠,不用再析出骨頭中的鈣來補充,如此一來就能避免病人骨質流失的問題;此外,也能讓散佈在血液中的鈣回到骨頭中,減少鈣附著在血管中的機會,不僅可調節副甲狀腺的功能,也能解決血管鈣化的問題。高磷食物負擔大 醫籲食藥署增列食品標示台灣腎臟醫學會秘書長陳金順指出,不少加工食品中會添加磷酸鹽作為防腐劑,造成食物中磷含量增加,但我國食品標示中卻未將磷列在食品包裝上,讓不少腎臟病患者無所適從,甚至在不自覺的情形下吃進過量的磷,對腎體造成負擔,陳金順表示腎臟醫學會正在努力推動,呼籲食藥署在食品標示的項目中增列磷含量;此外他也提醒,湯品經過烹調後,食材中的磷會流入湯水中,建議病人少喝湯,並可多補充維他命D。(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喝酒體內鎂流失5倍 心臟病找上門

喝酒體內鎂流失5倍 心臟病找上門#腎臟病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飲食中鈣質的攝取量偏低時,鈣質沈積於柔軟組織的情況更惡化,這是非常重要的認知。因為罹患關節炎、黏液囊炎、動脈硬化、或其他因為鈣質沈積或骨刺而造成異常疼痛的人,可能會因此排斥鈣質含量豐富的食物。事實上,除非同時攝取充足的鈣和鎂,否則病情無法改善。心臟術後補充鈣、鎂 避免心肌鈣化死亡有不少醫師告訴腎結石的病患不要喝牛奶,結果更容易形成結石。維生素E不足時,也會發生這種鈣質沈積的情形。在心臟手術後,病人極需鈣與鎂,若未能及時補充,幾天之內就可能會因為心肌鈣化過於嚴重而導致死亡。在過去十年內,數以千計的科學研究報告,證實缺乏鎂是非常普遍的情形。使用化學肥料,尤其是石灰質土壤,土地上吸收水溶性的肥料而很快飽和,鎂無法滲入土壤中為植物所吸收。如果使用化學肥料,而採用含有鎂的白雲石或牡蠣殼粉施肥,所生長的植物就能含有豐富的鎂腹瀉、喝酒易致鎂流失 應再補充食物中的鎂在經過浸泡或燙過後就會流失。即使攝取充足的鎂,也會因為腹瀉、腎臟疾病、糖尿病、服用利尿劑、喝酒等而流失,而導致缺乏。每天喝兩盎司酒的人,尿液中鎂的含量,比不喝酒時高出三到五倍。喝酒而未在飲食中補充鎂的人,無異是向心臟病招手。(本文摘自/吃的營養科學觀【修訂大字版】/世潮出版)

4症狀告訴你 腎病可能已經找上門

4症狀告訴你 腎病可能已經找上門#腎臟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腎臟是除了皮膚以外,其具有排毒的功能,毒素經過肝臟的代謝後,再把毒素(大部分是有毒的水溶劑化合物轉換來的)運送到腎臟,再由腎臟藉由尿液排放出來。腎臟還有其它的功能,具有賀爾蒙的功能及代謝的功能,例如維他命D的轉換也需要腎臟的幫忙;同時腎臟也是腎素,紅血球生成素先激素的主要製造器官等。腎臟也具有調節水分、鹽類、及其他電解質甚至調節體內酸鹼的平衡。泡泡不會消失、尿中有臭味恐為蛋白尿烏日林新醫院腎臟內科主任陳燕蘭表示,檢測蛋白尿時,通常會先採簡便且快速尿液試紙,進行初步篩檢,只是會受到當次尿液濃度的影響準確度,這時可選擇用「定量」來分析是否有蛋白尿,即收集一整天(24小時)的尿液來做檢查及分析,此方法最為精準,缺點是必須收集24小時的尿。如果來到腎臟內科的門診,可以藉由尿液甚或血液的檢查來做為醫師判斷的指標,會安排患者檢查早上的首次尿液,即當次尿中的蛋白質總量除以尿中的肌酸肝值(UPCR),此方法相較方便,也較接近實際每天流失的蛋白量數值。如果尿液中出現以下狀況,可能有蛋白尿的產生:1) 如廁時發現尿液中有泡泡。2) 尿中的泡泡不會自動消失。3) 尿液中帶有臭味。4) 泡泡會持續出現在馬桶內。尿中蛋白量大於150毫克 盡快諮詢醫師當出現上述狀況時,這時就要懷疑是否有蛋白尿!一般健康的人每天會有少許的尿蛋白從腎臟中排出來,健康的腎臟每天所排出的尿蛋白量是小於150毫克,當尿液中蛋白的排出量大於150毫克/天,意謂著病患有蛋白尿的情形,必須進一步接受檢查。為避免腎臟的功能可能出現問題,導致體內調節的功能失衡,進而產生出不同的問題,甚至造成患者的不適,必須盡快就醫治療。如果發現尿中有泡泡,務必提高警覺來腎臟內科向醫師諮詢、進行相關檢查!

謹「腎」吃烤肉 快學這幾招!

謹「腎」吃烤肉 快學這幾招!#腎臟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月圓人團圓,中秋節這天,大啖燒烤、喝汽水對於患有腎臟疾病的腎友而言恐造成負擔,腎友該如何在享受美食之餘注意飲食問題呢?衛福部南投醫院於中秋前夕舉辦健康講座,只要腎友在飲食上多留意鉀、磷、油脂、鹽分、蛋白質等飲食原則,就能輕鬆歡度佳節。柚子分食、烤肉食材先用水汆燙衛福部南投醫院營養師黃淑敏表示,月餅及烤肉常用食材如培根、梅花肉、香腸、貢丸等皆為高脂食品,多食可能造成血脂肪過高,建議烤肉多以瘦肉或鮮魚為主。烤肉食材可以先以水汆燙,不但可以減少鉀離子攝取,又可以減少燒烤時間。月餅的餡料大多含蓮蓉、滷肉、蛋黃、堅果、果乾等,屬高磷高糖食品,多食可能造成血磷及血糖不易控制。若有限磷飲食的腎友或是有糖尿病者,營養師提醒在食用月餅時,切小塊品嘗即可,或是搭配磷結合劑使用。烤肉醬可用天然檸檬汁加醋代替另外,若食材已醃製再刷醬汁恐在無形中會攝入過多的鹽分,可將市售烤肉醬稀釋或是自製醬料,例如用檸檬汁加入少許醋、洋蔥當沾醬。若本身又有糖尿病者,建議不要在醬料裡加糖,以避免血糖升高。如有限制蛋白質的腎友,肉類的攝取量不宜過多,大約3~4兩即可。並建議以瘦肉為原則。親朋好友相聚大啖烤肉之餘,難免會喝酒助興。但營養師強調酒精屬高熱量飲品,過量的酒精會加重肝腎負擔。1公克的酒精相當7大卡熱量,而酒精濃度越高相對熱量也越高。洪弘昌院長也呼籲民眾,與家人聚餐時,建議慎選食材、小分量攝取,便可以度過健康又快樂的中秋佳節。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