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菸

青少年吸菸危害大 恐造成生長遲緩

青少年吸菸危害大 恐造成生長遲緩#吸菸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研究報告顯示,「菸價每提高10%,菸品消耗量就能減少4%,而青少年對菸品價格變化的敏感度更是成年人的2至3倍」。應落實菸品稅占菸品零售價67%至80%,才能達到抑制青少年吸菸、減少菸品消費量,進而保護青少年免於菸害及維護國人健康的目標。 青少年適逢青春期的身心轉變,接觸菸品的可能性大多來自不願遵守社會規範、自我價值低,易受外來評價及同儕影響;也因為生活壓力大,藉由吸菸找到自信、同儕認同,或是藉由吸菸來紓壓。 吸菸會造成青少年生長遲緩、活力不足、注意力不集中;更嚴重的是,吸菸將會導致之後濫用依賴性物質的重要導因。因此成為酗酒者的機會是不吸菸者的10倍,嘗試毒品的機會也比不吸菸者高出25倍。越小開始吸菸,就越難戒除菸癮,而且越容易造成基因病變、引發肺癌,而且15歲以下就開始吸菸的吸菸者,縱使以後戒菸,得到肺癌的機率是正常人的5倍。 因此幫助他們戒菸的方法也與成人不盡相同。唯有多一份耐心,和多一點愛心才能引導他們遠離菸品的毒害,幫助他們成功戒菸。

不再袖手旁觀!醫事人員將主動勸戒吸菸者

不再袖手旁觀!醫事人員將主動勸戒吸菸者#吸菸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戒菸可以不用單打獨鬥,讓專業的醫事人員幫助你!臺灣醫界菸害防制聯盟於2005年成立,由臺灣四十多個專科醫學會、護理學會及藥學會等組成,在世界衛生組織菸草控制框架公約(FCTC)下,扮演重要的專業民間團體(NGO)角色,協助及督促政府從事菸害防制。臺灣醫界菸害防制聯盟表示,該組織主要的任務有二,一方面要讓民眾知道醫界重視菸害對於健康的威脅;另一方面,會督促醫界不再袖手旁觀,醫界過去未能積極參與菸害防制,未能扮演預防方面的角色,同時,未能把握時機,利用各種場合以個人的態度及行動宣導菸害的重要性。臺灣醫界菸害防制聯盟指出,臺灣目前約有400萬人吸菸,其中又包含200萬的嚼檳榔者,菸害每年造成超過千億元的經濟損失,每年奪走兩萬人以上之生命。因此,本聯盟主要的訴求包括 提供全額免費的戒菸服務,能讓吸菸族群的弱勢都能享受有效的戒菸服務;致力培養發展菸害防制之醫療專業及環境;宣導立法,實現無菸家園之理想及大幅提昇菸捐。臺灣醫界菸害防制聯盟表示,要使吸菸者主動戒菸,改變其意願是第一要務。所以聯盟向醫事人員提倡「使吸菸者從不想戒菸到想戒菸」,因為這一塊的效益最大。若不改變其意願,就直接給藥、做治療,則往往事倍功半。臺灣醫界菸害防制聯盟指出,吸菸者若在就診時,體會不到醫事人員積極勸戒的意願時,往往就不會想要積極的進一步戒菸。身為醫事人員,應該要很明確的告知就診的吸菸者,吸菸就是生病的一種,一定要戒,而不是僅透露出吸菸有害的訊息,把吸菸跟生病當作是兩回事。

參加二代戒菸 8週療程可省四千元

參加二代戒菸 8週療程可省四千元#吸菸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依據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門診戒菸治療管理中心統計資料,自101 年 3 月 1 日二代戒菸治療實施起至 6 月 30 日止,臺北市接受服務的民眾達 3,852 人次,較 100 年成長高達 45%,顯示擴大服務對象、節省民眾負擔戒菸藥品費用、延長領用藥品週數的二代戒菸治療,已有效提升民眾接受戒菸服務的意願。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健康管理處林莉茹處長表示, 過去戒菸治療補助僅適用於門診民眾,補助戒菸藥品費用為每週 250 元,以每次療程 8 週估算,補助費用計 2,000 元,民眾最高仍需自行負擔藥費約 4,400 元;今年 3 月 1 日開始,擴大將住院及急診民眾都納入補助適用對象,並比照一般健保用藥,民眾每次領藥僅須給付最高 200 元之部分負擔,領藥週數延長至 4 週以每次療程 8 週、最少領藥 2 次估算,民眾僅需自行負擔 400 元,與過去相較,每次療程最高可省約 4,000 元。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家庭醫學科陳揚卿醫師表示,,戒菸對身體健康有極大的好處,戒菸 20 分鐘後血壓降低,心跳減慢至正常的頻率;戒菸 8 小時後血中的尼古丁和一氧化碳濃度減半,氧氣濃度回到正常值;戒菸 2 週至 3 個月得到心臟病危險性開始下降,肺功能開始改善;戒菸 1 年後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病機率可減少一半;戒菸 5 年後中風之機率甚至可降低與不吸菸的人一樣。18 歲以上民眾經尼古丁依賴度測試分數達 4 分以上,或平均 1 天吸 10 支菸以上者,只要攜帶健保卡至臺北市 180 家以上戒菸治療合約醫療院所,即可享有專業醫事人員提供之戒菸療程。為幫助吸菸者成功戒菸,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每個月已提供 300 個以上戒菸門診診次,但吸菸者除接受藥物輔助治療外,本身也要有自制力,再加上親友支持及醫護人員從旁協助,才能提高戒菸成功率。

醫訊/吸菸真的快樂似神仙嗎?

醫訊/吸菸真的快樂似神仙嗎?#吸菸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世衛(WHO)統計,每年世界平均有五百萬以上的人死於菸害,約每6秒就有1人死於菸毒,它更是罹癌的原因之一,因為菸草中最少有60種嚴重的致癌化學物。為了宣導菸害及戒煙必要性,亞東醫院特地舉辦「吸菸真的快樂似神仙嗎?」講座,邀請新陳代謝科醫護人員主講,主要從新陳代謝醫學角度來解析吸煙毒害,讓已經吸煙的聽眾了解吸菸的過患,進一步考慮戒除;並讓還未吸菸的民眾不敢嘗試,一起來為營造無煙健康寶島貢獻一己之力。名稱:吸菸真的快樂似神仙嗎?時間:101年9月24日(一)下午 14:00~16:00地點:板橋亞東紀念醫院一樓思源廳洽詢:02-8966-7000

台北殯儀館非吸菸區 10月起全面禁菸

台北殯儀館非吸菸區 10月起全面禁菸#吸菸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臺北市衛生局依據菸害防制法規定,全國首創公告「臺北市殯葬管理處第一、二殯儀館」,自101年10月1日起除吸菸區外全面禁菸,違者可處新臺幣2千元至1萬元罰鍰。衛生局長林奇宏表示,菸害防制法雖已明定,殯儀館之室內場所禁止吸菸,但所屬戶外場所部份,不是法規範之禁菸場所。為保障民眾健康權益,降低戶外場所二手菸害,衛生局結合臺北市殯葬管理處推動「第一、二殯儀館」戶外定點吸菸,並依據菸害防制法第16條第1項第4款規定,公告自10月1日起除吸菸區外全面禁菸。違規吸菸的民眾,依據同法第31條第1項規定,可處新臺幣2千元至1萬元罰鍰。民政局長黃呂錦茹表示,第一、二殯儀館為市民治喪之處,應莊嚴肅穆、明亮潔淨,惟因出入民眾流動量大,吸菸者常於戶外隨處吸菸,任意丟棄菸蒂,造成二手菸害及環境髒亂,有損莊嚴。殯葬管理處長吳坤宏表示,為提供民眾優質的治喪環境,引導民眾至定點吸菸,殯儀館分別規劃設有4處及3處戶外開放式定點吸菸區,也設有相關指引標示,有吸菸需求民眾可必至吸菸區吸菸。林奇宏局長表示,降低吸菸人口是營造無菸環境的關鍵,希望還在吸菸的朋友能及早成功戒菸,也希望不吸菸的朋友多鼓勵有吸菸的親友戒菸。衛生局已提供戒菸班、戒菸門診、戒菸專線(0800-636363)、社區藥局戒菸諮詢站等戒菸服務,希望民眾能多加利用。「臺北市殯葬管理處第一、二殯儀館」禁菸公告及戒菸服務相關資訊,可至衛生局「無菸健康網」(http://subweb.health.gov.tw /Nosmoking/)查詢或撥1999臺北市民當家熱線轉1812洽詢。

我很酷但我不吸菸!無菸生活徵件比賽開跑

我很酷但我不吸菸!無菸生活徵件比賽開跑#吸菸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由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辦理的「無菸生活 設計大賞」徵件和校園串連活動正式起跑!國健局指出,今年以「勇氣」的概念提倡「I am cool, NO SMOKING」的理念,以呼籲年輕人不要嘗試吸菸,清楚傳達菸害、反菸、拒菸之相關訊息。徵求作品分為「平面設計/海報」、「創意短片」及「無菸生活創意提案企劃案」三類,徵件日期自即日起到10月19日止。國健局表示,101年的「無菸生活 設計大賞」活動由世新大學承辦,各類組將選出金獎1名、銀獎1名、銅獎1名、佳作獎2名及人氣獎1名,各類組金獎將獲得5萬元獎金;第三類創意提案得獎者更可得到10萬元的經費,讓企劃案的理念能夠實現。所有參賽作品除了會上傳至官網雲端藝廊,讓網友分享創意結果和參加人氣票選外,比較特別的是得獎作品將進行網路和實體展出,延長「無菸生活」創作概念與實績的展現。將於11月14日起從台北華山1914文創園區展開為期5天的「無菸生活 設計大賞」展覽,接著在國立交通大學、私立弘光技術學院以及國立臺南藝術大學的藝文空間進行巡迴展出,希望屬於年輕族群的「創意設計」和「無菸概念」作品能與同輩分享,也讓I am cool, NO SMOKING的無菸生活創意主張,成為台灣年輕族群的自我主張。國健局表示,為使菸害意識透過教育、參與和行動三個面向在年輕族群蔚為風氣,因此活動所有訊息的溝通主張、形式和管道皆由年輕族群提出,「無菸生活 設計大賞」的宣傳活動也結合世新大學、輔仁大學、銘傳大學、環球科技大學、崑山科技大學等學校的師生組成校園「反菸瘋」種籽部隊,傳遞世界先進國家的新潮流─「不吸菸」才是很酷很時髦的概念。並希望透過創意發想和策略執行的實踐過程,發揮影響力,讓年輕族群遠離菸害、加入拒菸行列、共創無菸好環境。    國民健康局指出,儘管我國菸害防制法已限制菸品不得廣告促銷與贊助,但仍有業者以各種遊走法令邊緣的置入或活動吸引年輕族群。因此,為提升年輕族群對菸害的認知與拒菸的觀念,非常鼓勵年輕族群參與反菸拒菸活動。國民健康局熱烈邀請高中、大專院校與已就業的年輕族群踴躍參與今年的「無菸生活 設計大賞」活動,詳情可至活動官網查詢或洽詢專線(02)2236-8558王小姐。

電視電影吸菸鏡頭 恐讓孩子有樣學樣

電視電影吸菸鏡頭 恐讓孩子有樣學樣#吸菸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茂軒/綜合報導)衛生署指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及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機構(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等研究結果指出,身旁有親朋好友抽菸,或接觸到電視電影裡的菸品訊息,是導致青少年吸菸的主要危險因子。此外,兒科醫學刊期(PEDIATRICS)七月號也刊載美國追蹤6千5百名10至14歲兒童與青少年的調查,實證研究指出,看了大量吸菸鏡頭的電影者,比較少暴露者未來二年開始吸菸的機率增加33至49%,電視與電影菸品訊息露出的情況,需要持續監測與各界共同關心。國民健康局表示,自2008年起委託專業團隊進行電視與電影之菸品訊息露出與監測調查,持續監測電視與電影兩類媒體之菸品訊息露出狀況。整體來看,2011年抽取103部電影有35部電影有菸品訊息露出,占34%;平均菸品訊息露出次數為14.1次,較2008至2010年平均菸品訊息露出次數,已大幅下降約一半左右。從電影分級來看,輔導級與保護級電影,是四個電影級別中,平均菸品訊息露出次數最多的二個級別。從2011年熱門電影且菸品訊息露出超過10以上者,以《大象的眼淚》、《X戰警:第一戰》及《旺角監獄》等三部電影,是去年菸品訊息出現次數超過40次以上者。如果以一部電影平均長度為100分鐘來計算,則這三部電影平均每二至三分鐘就會出現菸品訊息露出的畫面,露出次數與頻率很高。國健局指出,自民國98年起國民健康局與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共同合作下,已制訂「廣電內容出現吸菸畫面或情節之製播處理原則」,並與播出之媒體業者溝通,以自律規範方式,於電視卡通節目加註警語提醒青少年觀眾注意媒體中之菸品訊息,以降低傳播對兒少族群身心負面影響性。國健局表示,影視中的菸品訊息對於成長中的兒少族群具一定程度的暗示誤導與影響,根據世界衛生組織2009年發布的「無菸電影的科學證據與行動」白皮書建議,凡有出現菸品或吸菸鏡頭之影片,必須於片頭刊播強力的反菸宣導;或將有出現菸品或吸菸鏡頭之影片列為成人等級等來進行改善。未來衛生署亦將持續與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文化部等主管機關共同努力,共同為孩子營造一個無菸品訊息與健康的閱聽環境,此外,目前部份節目也已經開始輪播新的菸品健康危害之警語,以宣導吸菸導致不同的疾病與健康危害。

吸菸後遺症多 澎湖衛局從小拒菸

吸菸後遺症多 澎湖衛局從小拒菸#吸菸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不管是抽菸或二手菸都有害健康,防制菸害必須從小做起,澎湖縣馬公市第一衛生所為倡導菸的危害,2月起在澎湖縣進行菸害防制校園巡迴宣導活動,深入馬公市各國中小,利用下課時間或集會,宣傳吸菸對人體的危害,讓小朋友們從小就要拒絕菸的危害,校方更是全面支持與配合,希望共同創造清新無菸害的學習環境。衛生所表示,吸菸不僅會造成肺水腫、掉髮、骨質疏鬆、流產、精蟲減少等健康警訊,甚至可能導致癌症或心血管疾病,許多青少年也容易因一時好奇而染上菸癮,也有人因為壓力或生活枯燥乏味,找不到事做,便不時拿起菸來抽,不僅危害自身健康,更讓家人、朋友跟著受二手煙的危害,也讓形象大打折扣。馬公市第一衛生所呼籲從小做起,利用各中小學集會及課外活動時進行菸害防制校園巡迴活動,更深入社區內舉辦活動,宣導戒菸,讓馬公市除了有健康的校園之外,更有健康的家庭及健康的社區,衛生所這次活動的目的是希望民眾向下紮根,從校園到社區宣導菸害,讓民眾體會「生活無菸害,健康又自在」的道理。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