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之際是許多呼吸道疾病好發季節,不少病毒蠢蠢欲動。疾管署19日公布今年首例本土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病例,北部4歲女童3月初有呼吸道症狀,因出現紫斑再次就醫,已有敗血性休克,幸經治療已好轉,匡列19名接觸者給予預防性投藥。
冬春之際是許多呼吸道疾病好發季節,不少病毒蠢蠢欲動。疾管署19日公布今年首例本土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病例,北部4歲女童3月初有呼吸道症狀,因出現紫斑再次就醫,已有敗血性休克,幸經治療已好轉,匡列19名接觸者給予預防性投藥。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後,各國出現護理人員大批出走潮,護理荒一直是台灣醫療現場的棘手問題。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表示,疫情後全國護理人力流失,出現降低趨勢,2022年及2023年連2年,淨增加人數約2500人,僅及2021年前10年平均數的5成。
台北市去年底發生一起嚴重兒虐事件,一名1歲半的男嬰經社會局與兒福聯盟轉介後,疑似遭保母虐待,包括餵食餿水、拔光指甲、燒下體等,男嬰最終不堪凌虐而亡。近日曝光後,不少家長擔心孩子遭受虐待而未於第一時間察覺。對此,醫師指出,除了檢視孩子身上是否有不明瘀青、傷口,家長也可從互動觀察異狀。
雖然海龜在多數國家都屬於保育類動物,但是在部分區域仍然有吃海龜的習慣。日前,非洲國家發生食用海龜肉後集體中毒意外。對此,醫師楊振昌說明,海龜毒素對人體多器官有毒性,且無解毒劑,依嚴重程度可分3級,嚴重可能引發器官衰竭,未及時治療恐致死。
近年物價高漲加上健保點值縮水,各地醫療機構陸續調整掛號費,卻受限於掛號費收取規定,無法自行調整。近日,衛福部取消醫療院所掛號費上限,多數醫療院所暫時「按兵不動」,都會區約為200到300元之間,部分診所已經或準備推出掛號費破千元的VIP門診,但少數院所逆向降價回饋,收費兩極化。
胰臟癌患者有福了!胰臟癌發生初期幾乎無症狀,因此也稱「沉默癌王」,目前主要的治療方式是開刀跟化學治療。國衛院攜手高醫解析胰臟癌分子調控機制,發現共同使用MEK抑制劑與WNT抑制劑,對帶有RNF43基因變異的胰臟癌細胞有強烈協同毒殺效果,成果登國際期刊,有望助治療。
近年小兒科醫師招募困難,許多主治醫師、主任甚至開始輪流值班,更將兒科推向後排志願,讓兒童醫療陷入窘境。對此,健保今年規劃挹注新台幣4.61億元,其中3.38億元加成兒童加護病房、新生兒中重度病房等診察費,1.23億加碼基層診所,但兒醫界更盼望全面扶持兒童醫療。
藥品是醫療費用支出中相當重要的一環,對此,健保署每年都做藥價調整,日前公布健保藥價4月起調整,砍下新台幣55.3億元。藥師公會全聯會認為,逾9成是老藥,幾乎砍到「離死亡邊緣不遠了」,且多數是慢性病用藥,若退出市場,恐影響600萬人用藥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