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暖

天氣冷颼颼 「FAST」口訣辨中風

天氣冷颼颼 「FAST」口訣辨中風#保暖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冷氣團又來報到!交通部中央氣象局發布的低溫特報,國民健康局特別呼籲民眾,注意低溫對健康造成的危害,尤其是心血管疾病病患及老年長輩,一定要做好保暖措施,以免造成血壓升高,誘發心絞痛、心肌梗塞或中風。天氣變冷容易引起血管收縮、血壓上升,呼籲心血管疾病患者,面臨冷氣團來襲,要定期量血壓,並遵守醫囑服用藥物。同時要特別注意保暖,除帽子、口罩、手套及保暖衣物不可少外,須防止鞋襪潮濕,以避免足部凍傷。另要避免長時間泡在溫泉中,以免因四肢血管擴張,周邊血流量遽增,引發心血管或腦血管急症。而夜晚或早晨起床,不宜急遽站起,應緩緩起身稍坐床邊幾分鐘,無頭暈等異常症狀再站起來,以預防姿態性低血壓引起的暈厥或跌倒。此外,國民健康局更提醒全國65歲以上之長輩,可能因環境溫度變化而使反應變遲鈍,在這段期間,家人要特別關照長輩的起居與活動,確實保暖及攝取足夠的熱食與水分,以維持熱量,避免過多的熱能散失;如發生低體溫時,要設法取暖,迅速送醫。此外,在寒溫中應儘量減少外出,最好等太陽出來、氣溫回升後再出門運動,以免因周邊循環及神經肌肉系統反應鈍化,而增加跌傷、骨折的風險。再次呼籲民眾牢記「FAST」口訣,以辨別中風四步驟,把握「急性中風搶救的黃金3小時」,FACE,請患者微笑或是觀察患者面部表情,兩邊的臉是否對稱,再來是ARM,請患者將雙手抬高平舉,觀察其中一隻手是否會無力下垂,SPEECH,請患者讀一句話、觀察是否清晰、完整;當出現其中一種症狀時,就要趕快送醫,最後是TIME,要明確記下發作時間,立刻送醫。

過敏寶寶換季不怕癢 加強保暖助改善

過敏寶寶換季不怕癢 加強保暖助改善#保暖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10個多月大的玲玲(化名)出生尚未滿月,就因媽媽入獄服刑無人照顧而來到了忠義基金會。由於媽媽在懷孕期間吸毒,造成玲玲不但早產之外,還是個典型的過敏寶寶。尤其天氣一變化,肌膚的龜裂、乾燥及發癢,種種肌膚的不適,往往讓玲玲哭鬧的抓癢不停。而長期參與公益的開業診所黃政傑院長,為改善孩子皮膚紅腫過敏症狀,定期到忠義基金會義診;他表示,由於0-2歲的嬰幼兒皮膚對溫度的調控是比較差的,尤其天氣寒冷的時候,最常見的就是有斑駁、網狀的花紋出現,這是皮膚下的血管,在溫差變化大時都有可能出現,只要加強保暖,這樣的情況通常在6個月後會逐漸消失。黃政傑指出,因新生兒或嬰幼童的皮脂腺與汗腺的功能尚未完全成熟,在秋冬保養時更需注意,如洗澡的頻率大概一週兩次就可以,不需要天天洗澡;平日時只要在頭、臉、手、尿布區稍微用溫和的清潔劑清潔即可。若次數太過頻繁,又沒有用適當的乳液保溼,就會產生乾燥、粗糙、搔癢、甚至龜裂的問題。另外,衣物上除了保暖外也要注意通風,避免過多造成悶熱而引發疹子。在飲食上,少吃炸的、辣的、或刺激性食物,應該多吃青菜蔬果,也可以讓小朋友食用適當的益生菌,以增加身體抵抗力。忠義基金會從事61年的兒少服務,照顧近六千多位的孩子,於99年擴大辦理服務,收容安置0-2歲嬰幼兒,保育員媽媽需24小時用心日常生活照料外,面對寒冬氣候轉變,除了注意流行性感冒外,孩子也較容易有皮膚過敏的問題產生。忠義基金會表示,失去依靠的孩子,就像是隨風飄散的蒲公英,不敢想像幸福留駐身旁的可能。忠義孩子們成長的過程除了需要愛的關懷外,還需要各界物資支援及醫療的輔助。無論個人或企業團體,即日起,皆以可化身「幸福招呼站」,參與蒲公英助養計畫,認購「2013日日幸福手札」,用愛幫助弱勢兒,招來幸運與重生的勇氣。在2013年的每一天,為兒童找尋幸福的可能。助養專線:02-2930-2600。

除了保暖 老人家運動須注意什麼?

除了保暖 老人家運動須注意什麼?#保暖

新的一波寒流將報到!冷氣團威力最強的時間是2月2日晚間到2月3日清晨。國民健康局特別呼籲民眾,注意低溫對健康造成的危害,尤其是心血管疾病病患及老年長輩,一定要做好保暖措施,以免誘發心血管疾病及其併發症發生。依據國民健康局「2007年台灣地區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之追蹤調查研究」顯示,20歲以上的民眾中,有四成(約700萬人)患有三高的任一項疾病。面臨寒流來襲,提醒前述三高患者,天氣變冷容易引起血管收縮、血壓上升,定期血壓監測要做好,並遵守醫囑服用藥物。同時要特別注意保暖,除帽子、口罩、手套及保暖衣物不可少外,亦須防止鞋襪潮濕,以避免足部凍傷。另要避免長時間泡在溫泉中,以免因四肢血管擴張,周邊血流量遽增,引發心血管或腦血管急症。而夜晚或早晨起身時要緩慢,以預防姿態性低血壓引起的暈厥或跌倒。寒流來襲期間,若出現心臟病發作症狀,如胸悶、胸痛、手臂疼痛、呼吸困難、噁心、極度疲倦、頭暈等,應立即送醫接受治療;有冠狀動脈病史者,在送醫前,可先使用醫師開立的舌下含片,做緊急救護,再送醫接受治療。另呼籲民眾牢記FAST辨別中風四步驟:一、「F」就是FACE,請患者微笑或是觀察患者面部表情,兩邊的臉是否對稱;二、「A」就是ARM,請患者將雙手抬高平舉,觀察其中一隻手是否會無力而垂下來;三、「S」就是SPEECH,請患者讀一句話、觀察是否清晰且完整;當三者症狀出現其中一種時,就要趕快送醫。四、「T」就是TIME,要明確記下發作時間,立刻送醫,爭取治療的時間,把握「急性中風搶救黃金3小時」。同時,國民健康局更提醒全國約253萬位65歲以上長輩,由於長輩對於環境溫度變化反應變遲鈍,在寒流來襲時,家人要特別關照長輩的起居與活動,確實保暖及攝取足夠的熱食與水分,以維持熱量,避免過多的熱散失;如發生低體溫時,要設法取暖,迅速送醫。此外,寒冷或酷寒的天氣應儘量減少外出,以免因地面結冰,或因老人周邊循環及神經肌肉系統反應遲緩,而增加跌倒、前臂骨折及髖骨骨折的風險。建議家中有早晨有出門運動習慣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及老年長輩,寒流來襲期間,清晨起床及外出時要特別注意禦寒保暖,避免太早出門,最好等太陽出來、氣溫回升後再出門運動;並建議結伴運動,國民健康局提醒運動時的注意事項,包括: 1.運動前要有暖身運動,慢慢開始,逐漸增加強度;運動後也要有數分鐘的緩和運動。2.選擇合適的運動鞋,鞋子以富彈性具止滑效果為佳;選擇平整陰涼的運動場地。 3.吃飯前後一小時內不宜運動。4.運動中有任何不舒適現象,例如頭暈、胸痛、心悸、盜汗等情形時,應立即停止運動。5.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以及腰肩頸酸痛、手腳關節急性扭傷等個別健康問題者,應請專業醫師診察,接受醫師的評估,再選擇適合的運動種類與強度。

天冷溫度變化大 心血管患者當心中風

天冷溫度變化大 心血管患者當心中風#保暖

冷氣團來襲,台灣各地在過年後氣溫又逐漸下降,氣溫變化如此迅速,新北市立聯合醫院發現,每當冬季氣溫漸低,就會多3成引發中風的患者,新北聯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詹益優表示,由於氣溫下降快速,會使微血管收縮、血壓升高、腎上腺素分泌等生理反應,因此造成中風的機會大增。(圖片翻攝自衛生署網站衛教影片)新北市立聯合醫院表示,進入秋冬11月~3月期間,氣溫會不斷回升或驟降,高血壓的患者在這時容易產生血液循環不佳、肌肉抽筋、血壓飆高的跡象;心臟病患者則要注意溫度變化引發的胸痛、心悸、頭暈等情形,有可能是因為天冷致血流量減少、讓心臟缺氧,有些病患會誤以為是運動後的不適,若不適感在休息後仍未改善,應就醫診斷,避免中風發生的可能。腦中風一直以來都是國人十大死因的前三名,病情發生十分快速,心血管疾病患者或家屬應對中風症狀有所了解,如暈眩、嗜睡,等不易查覺的症狀或突發地劇烈頭痛、嘔吐、單邊四肢失去知覺等,延誤就醫會讓中風症狀更加嚴重。醫師提醒老人及心血管病患,注意氣溫變化,清晨及深夜溫度最冷,出外須做好保暖;高血壓患者須按醫師指示用藥,不可任意調整劑量,才不會讓中風找上門。

除了打疫苗 還有何方法防流感纏身?

除了打疫苗 還有何方法防流感纏身?#保暖

最近隨著天氣變化,寒流強烈來襲,從100年年底開始至今年初,罹患感冒、流行性感冒的人數持續增多,開始進入高峰期。成大醫院斗六分院小兒科劉淩玉醫生呼籲民眾要多加注意保暖、均衡飲食、維持良好運動習慣,以避免感冒、流行性感冒纏身。成大醫院斗六分院感染科李佳雯醫師表示,一般感冒的致病源是由多種病毒引起,感染後短期可復原,臨床症狀為少見發燒或微燒、偶爾有輕微頭痛,較少出現併發症;而流行性感冒則分為A、B、C三型,其中A型容易變異而引起世界大流行,而今年目前流行病毒株則以B型為主。感染後復原時間約需要一至兩週,症狀為持續高燒、肌肉酸痛、頭痛、呼吸道症狀如咳嗽、流鼻水、喉嚨痛等,常見的併發症有肺炎、支氣管炎、中耳炎、心肌炎、腦病變等,因此需要多加注意。李佳雯醫師並建議,65歲以上長者及9歲以下兒童因抵抗力較青壯年人弱,可施打流感疫苗,以降低感染流行性感冒的機會。小兒科劉淩玉醫師指出,病患到院診療時,醫師除了從病症判斷為感冒或是流行性感冒之外,也應詢問病患周圍的人是否有類似症狀或是已確定罹患流行性感冒。民眾若出現類流感症狀,如忽然發病、發燒、呼吸道症狀、肌肉酸痛、疲倦感等情形,應盡速至專業醫院診療,避免病情加重及傳染他人。但若出現持續高燒、呼吸急促或困難、發紺、意識改變、血痰、胸痛、低血壓等危險癥兆時,應即時送醫治療,以避免憾事發生。

寒冬預防保養做得好 防範氣喘

寒冬預防保養做得好 防範氣喘#保暖

兒童氣喘的發作高峰期是在冬季,冬季及季節交替時是氣喘的好發季節,氣喘發作沒有預警,很多氣喘孩童忽然發病,呼吸困難,送醫不及就喪失寶貴性命,若再加上流行性感冒流行,對氣喘孩童是更大的威脅。氣喘發作時常見的情況有喘、咳嗽、呼吸不順、胸悶,嚴重時會有嘔心、想吐的情況發生。根據臺北市衛生局連續2年的氣喘防治過敏篩檢報告發現:北市國小新生學童超過二成為氣喘高危險群中,完成抽血檢查者過敏體質陽性反應比率高達77.8%。誘發氣喘的原因很多因人而異,根據97年委託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吳維峯主任針對國小新生研究調查發現,誘發氣喘因子最明顯依序為:感冒(64.5%),氣候改變(41.90%),吸入引起過敏的物質(24.30%),冷飲(14.80%),劇烈運動(11.60%),情緒激動(6.60%),藥物(0.70%)等。因此,除了平日吃藥控制、定期的回診外、身邊需備有氣喘藥品,在天氣狀況不穩定時外出,也因記得做好保暖的工作。近日天氣變化,持續寒冷低溫,可能引發急、慢性疾病,臺北市衛生局提醒有氣喘或過敏體質之民眾應注意保暖,做好保健措施,維護健康。為預防氣喘疾病突然發生,衛生局提醒市民注意以下事項: ●注意保暖:外出時要注意身體的保暖,除了禦寒衣物外,對於有呼吸道過敏問題的民眾,可以再加上口罩讓呼吸的空氣濕潤及溫暖。 ●早上醒來先動動手腳再掀開棉被起床,運動過後則要注意頭頸部的保暖,維持頭、手、腳全身血液循環順暢。●空氣品質差時,最好減少外出,減少戶外活動。若一定得出門時,外出建議戴口罩、眼鏡、護目鏡,穿著長袖衣服遮蔽皮膚,並隨身攜帶急性支氣管擴張劑等急救用藥。●隨時注意臺灣氣喘衛教學會「過敏指數預報」工具(網址: http://www.asthma-edu.org.tw/),掌握生活環境變化及遠離引發氣喘發作因子。●若出門旅遊,住進旅館前,不妨先將窗戶、房門打開半小時後再進入,以避免直接接觸空氣中瀰漫的細菌。平日服用的藥物應帶足,定期服藥,勿任意中斷。衛生局再次提醒家中有過敏、氣喘的民眾,一定要注意保暖、避免過敏原,並預防上呼吸道的感染,一旦有氣喘症狀,在服藥後,仍然覺得不舒服,或一開始就出現比較厲害的發作,例如呼吸困難、嘴唇發紫,請務必立即就醫,以免造成遺憾。

冬天運動不暖身 當心傷害找上門

冬天運動不暖身 當心傷害找上門#保暖

國民健康局指出,冬天氣溫較低,人體為避免過度散失熱能,會自然的收縮週邊血管來保暖,令肌肉血流不佳,所以在運動前的暖身運動就顯得十分重要,應適度拉長暖身運動的時間,以提昇肌肉溫度並促進血液循環,像是在跑步前,就可以採用走路作為暖身,除了讓身體熟悉接下來主要活動的型態,又可以使關節的活動度以及肌肉的延展性增加,因而達到預防運動傷害的目的。運動中,除了穿著較貼身保暖的衣物或加件風衣,更要補充足夠的水分,幫助調節體溫且有益身體健康。於運動開始時,稍微降低運動的強度,隨時注意自己的狀態,隨時調整身體活動的方式,在適應環境後,再循序漸進的增加強度,避免運動過程出現生理上的不適應。若從事完運動後汗濕衣服,應迅速擦乾身體,更換乾暖衣物,若無法立刻更換衣服,也一定要立刻穿上外套,避免著涼並防止體溫下降。其實,只要注意補充能量及衣著保暖,在冷颼颼的天氣中,一樣可以盡情享受運動所帶來的樂趣。

寒流襲!老人及心血管病患確實保暖

寒流襲!老人及心血管病患確實保暖#保暖

寒流一波波到來!尤其這幾天全台籠罩在攝氏9到12度的寒風刺骨中。國民健康局特別呼籲民眾,注意低溫對健康造成的危害,尤其是心血管疾病及老年長輩,一定要做好保暖措施,以免造成血壓升高,誘發心絞痛、心肌梗塞或中風的發生。國民健康局更提醒全國251萬位65歲以上長輩,由於長輩對於環境溫度變化反應變遲鈍,在寒流來襲時,更需要確實保暖,及攝取足夠的熱食與水分,以維持熱量,避免過多的熱散失;如發生低體溫時,要設法取暖,迅速送醫。此外,寒冷或酷寒的天氣應儘量減少外出,以免因地面結冰,或因老人周邊循環及神經肌肉系統反應遲緩,而增加跌倒、前臂骨折及髖骨骨折的風險。建議早晨有出門運動習慣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及老年長輩,寒流來襲期間,避免太早出門,最好等太陽出來、氣溫回升後再出門運動;並建議結伴運動,國民健康局提醒運動時之注意事項,包括:1.運動前要有暖身運動,慢慢開始,逐漸增加強度;運動後也要有數分鐘的緩和運動。2.選擇合適的運動鞋,鞋子以富彈性具止滑效果為佳;選擇平整陰涼的運動場地。3.吃飯前後一小時內不宜運動。4.運動中有任何不舒適現象,例如頭暈、胸痛、心悸、盜汗等情形時,應立即停止運動。5.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以及腰肩頸酸痛、手腳關節急性扭傷等個別健康問題者,應請專業醫師診察,接受醫師的評估,再選擇適合的運動種類與強度。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