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壓

身體質量指數超標 你的心受得了嗎?

身體質量指數超標 你的心受得了嗎?#血壓

針對國民健康局於2002年完成的「台灣地區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盛行率調查」6,600名15歲以上個案,於5年後(2007年)追蹤發現,體重過重及肥胖(身體質量指數BMI≧24)但無心臟病之民眾,每1千人會有68.4人發生心臟病!但如果這群體重過重及肥胖的民眾能夠減輕體重,將BMI下降至正常範圍,就可以減少23.3%的人發生心臟病。上述追蹤調查顯示,體重過重及肥胖(身體質量指數BMI≧24)造成心臟病發生的可歸因危險達3成,亦即表示15歲以上體重過重及肥胖的國人發生心臟病的原因有3成是因過重及肥胖所造成的。肥胖是一個世界性的議題,依據國民健康局98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20歲以上成人過重及肥胖比率為42.7%(男性:51.8%,女性:33.5%);其中20~64歲過重及肥胖者中,只有將近3成(27.9%)執行減重,近半數 (44.5%)沒有做任何體重控制,尤以男性較為明顯,而沒有做任何體重控制的百分比隨著年齡增加而增加。另對於已經患有心臟病之民眾,是否會因此而進行體重控制呢?根據前項調查結果顯示,20~64歲有過重及肥胖情形之心臟病民眾,採取控制體重者僅有6成多,仍有進步的空間。健康飲食及規律運動已被證實是控制體重的有效方式,98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顯示,有四分之三民眾以飲食自我控制為主要方法,半數以上民眾透過多運動來控制體重。

七旬翁情緒高漲 血壓不定險洗腎

七旬翁情緒高漲 血壓不定險洗腎#血壓

74歲的廟宇監事劉先生平時有參加公益活動的習慣,事事追求完美、個性嚴謹的他還很喜歡參加政治活動,但因自己罹患高血壓及糖尿病已經有20年病史,平時都以口服藥物、飲食及運動來控制血壓和血糖,但是卻時常因為個人情緒影響,導致控制血壓值升高。劉先生多年來情緒一直無法穩定,血壓值總是高高低低無法有效控制,甚至在3年前的一次慢性病常規檢查,進行抽血、及尿液檢驗,結果報告赫然發現,他的腎功能指數明顯下降,接近洗腎階段。好在劉先生及時正視他血壓及腎功能問題,全力配合醫護團隊的治療,重新調整生活作息、避免情緒上太大起伏,生活步調也放慢許多,還安定期參加社區活動,跳跳健康操、衛生保健志工等活動。3年下來,劉先生也漸漸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血壓值也平穩許多,見到親友有罹患高血壓、糖尿病,更會耳提面命提醒大家:「一定要好好控制疾病,隨時注意血壓、血糖的變化」,不然就會像他自己一樣,差點要去洗腎。臺中市政府衛生局局長黃美娜表示,有罹患高血壓的患者,不要因個人的情緒波動太大,導致血壓飆高,引起其他併發症,如腎臟疾病,因腎臟病初期大多沒有症狀,必須定期驗血、驗尿及量血壓,才能有效控制腎臟疾病發生。

大魚大肉、暴飲暴食!小心腎臟出問題

大魚大肉、暴飲暴食!小心腎臟出問題#血壓

臺中林新醫院腎臟科主任陳鎮銘說,慢性腎臟病是世界性的公衛問題,它所衍生的健康問題(如高血壓、血管硬化、心臟及腦血管疾病)等,造成重大的醫療成本。在台灣,洗腎盛行率及發生率,位居世界首位。根據2002年三高調查研究,台灣15歲以上之人口,有腎臟病的盛行率竟然高達6.43%(約115萬人)。腎臟是一個沉默的器官,通常一有症狀,都是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腎臟病的症狀通常有下列五項:泡 (泡沫尿) 、水 (腫) 、高 (血壓) 、貧 (血) 、倦(疲倦) 。如何預防腎臟病,下列幾點請民眾參考:1.扁桃腺或喉嚨感染(鏈球菌)應及早治療。 2.勿亂服用來歷不明之中草藥、西藥。尤其是地下電台所推銷之藥 。3.勿暴飲暴食,避免高尿酸、勿大魚大肉(高蛋白),避免尿素氮之堆積 。4.充分喝水,不憋尿,避免尿路感染。有腎結石找專科醫師處理。 5.勿喝成分不明之井水、河水及不吃不合格之添加食品。 6.懷孕之婦女腎負擔變大,要特別注意尿液及血清肌酸肝檢查。 7.嚴格血壓控制。 8.糖尿病的控制。 9.應每年檢查尿液。

急躁自行調整血壓藥用量 恐造成危險

急躁自行調整血壓藥用量 恐造成危險#血壓

國內去年發表了自己的高血壓治療指引,其目的在於讓國內的高血壓控制獲得更大的效果。至於血壓多高才稱為高血壓呢?若是病患已有冠狀動脈心臟病、腦中風、週邊血管疾病、糖尿病或是腎臟病,血壓多高稱為高血壓?降血壓的藥物種類繁多那一項是適合的?台大醫院新竹分院趙嘉倫副院長表示,一般降壓藥物的效果在投藥7~14天後會有較穩定的效果,因此需要一點耐心,不要過於急躁而自行調整用藥量,尤其是使用所謂快速降壓的藥物,更是要小心,以免造成血壓的急遽變化,反而危險。趙嘉倫副院長說,由於一天內的血壓會有波動的情形,通常可以根據服用者的血壓變化而有不同的用藥時間。雖然一般的用藥時間是在早上,不過最近的研究顯示,晚上服藥也是一種很不錯的選擇。由於在門診測量的血壓通常會比較偏高,為了獲得更正確的資訊,通常建議在家早上醒來後一個小時內 (上完洗手間後以及吃早餐前) 以及晚上睡覺前 (洗完澡後),在休息下測量自己的血壓(若第一次偏高則等一分鐘後再測量一次)。如此連續測量五天,可以讓自己對血壓的控制可以有更正確的瞭解,同時也可以作為醫師在調整藥物時重要的參考。

冥想不僅可紓壓 還能增強身體免疫機能

冥想不僅可紓壓 還能增強身體免疫機能#血壓

現在人工作壓力大,需要更多的紓壓管道,於是有越來越多人開始學習冥想、靜坐等古老的方法。一項發表在《心理科學》(Psychological Science)期刊的研究發現,透過冥想或是靜坐等方式,可以對我們的身體有相當大的助益,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可以改變免疫系統,降低血壓,並且增強認知功能。(圖片翻攝自Daily Mail網站)在東方的宗教或是靈性修練當中,靜坐或是冥想都是不可或缺的一環,而且逐漸在世界各地蔚為風潮,被很多人用來紓解龐大的生活壓力。哈佛大學跟久斯塔斯李比希大學(Justus Liebig Univeristy)的研究人員發現,冥想除了可以幫助提升免疫系統外,還可以讓心理健康,證明冥想不是一個空泛的方法,而是一個有效的技巧。主導這項研究的布麗塔(Britta Hazel)博士表示,之所以要研究這個主題,是為了要揭開古老宗教提到「正念」的科學性,如果可以清楚這些方法對身體的好處,未來醫師就可以用這些方法幫助病人。目前研究團隊正在更進一步的探討,如何將冥想用在醫療與日常生活中,並且發揮最大的功效。但是仍有不少的科學家對於冥想,抱持著懷疑的態度,認為冥想對身體的好處被誇大了。台灣糖尿病患「失控」 嚴重恐失明、中風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191&HN_Yr=0&HN_Mon=0拉抬新莊、泰山醫療水準 輔大醫療專區過關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185&HN_Yr=0&HN_Mon=0無薪假恐爆憂鬱潮 玫瑰花飲讓人保持好心情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184&HN_Yr=0&HN_Mon=0

醫療科技也雲端化! 血壓異常發簡訊讓你知

醫療科技也雲端化! 血壓異常發簡訊讓你知#血壓

郭先生是一位臺北上班族,每天忙碌於各式的常規業務,同時也要處理好老闆交辦的突發狀況,但是他最掛心的是南部雙親,已經逐漸年邁的他們,雖然身體尚稱硬朗,可是無法隨侍在雙親身邊,終究放心不下。今天郭先生在上班的時候,突然收到手機簡訊提醒他,父親的血壓收縮壓151,舒張壓74,有血壓過高情形。想著為什麼和平常不一樣,郭先生立刻打電話回南部問父親的身體狀況。(父親血壓異常,雲端保健系統發送簡訊通知)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教學研究部研發組主任郭博昭說,這不是未來會發生的科幻小說,也不是費用高昂、遙不可及的童話故事,而是現在已經正在為民服務的系統。藉由最新人性化雲端保健技術引入,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最近啟動一項非常溫馨而且人性化的居家雲端保健方案,目前正在試辦階段。郭博昭說,幸運得到試用機會的市民,可以在試用期間無償使用一個雲端血壓機,這個雲端血壓機外表跟其他血壓機一樣,但是神奇地方在於能全自動將每一筆測量數據保密的傳到北市聯醫電腦裡,並進行自動判讀。如果有異常會立刻發簡訊給使用者或是他的親友,同時院方也有專人協助資料管理,當使用者需要醫療服務時,直接連線至市府服務中心。郭博昭表示,現今全世界各國都在開發雲端醫療的時候,這一套最具人性化的雲端保健系統,未來將視使用狀況進行更大規模推廣,屆時你我等一般市民都有機會可以使用,共同關心自己與家人的健康。

不僅生長遲緩、智能障礙 唐氏症老化問題也嚴重

不僅生長遲緩、智能障礙 唐氏症老化問題也嚴重#血壓

對罹患唐氏症的唐寶寶來說,大約45歲就已進入老年,造成「老人照護老人」情形,為了因應雙重老化的社會問題。唐氏症基金會舉辦「雙老無憂」全省巡迴論壇,在花蓮慈院小兒科醫師朱紹盈的積極爭取下,東區唯一一場論壇在花蓮慈濟醫院舉行,除了花蓮慈院醫護團隊之外,更邀請了台大醫院、台東馬偕醫院、慈濟大學的專家學者共同分享。唐氏症(Down Syndrome)是一種常見的染色體異常疾病,發生率大約是1/800到1/1000,正常人體細胞有23對染色體,唐氏兒是因第21對染色體突變,導致成長遲緩、智能障礙等症狀。雖然很多人會用異樣的眼光去看待唐寶寶(唐氏症患者);但是朱紹盈醫師表示,唐寶寶是一份天下掉下來的禮物,讓我們有機會跳出一般世俗的框架去看待事情。雖然唐寶患有遺傳病,但若知道他們的特殊與優點,例如友善、節奏感好等,唐寶寶還是一樣可以成為傑出的人,有名的指揮家胡舟舟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除了生長遲緩、智能障礙等症狀,另一項令家人擔心的就是提早老化的問題,唐氏症基金會執行長林美智最近也發現,就讀國三的兒子出現了白頭髮與白斑。唐氏症患者因年齡的成長,老化、退化的問題也日益嚴重;家長年紀日益增長,可提供的照顧相對降低,雙重老化凸顯出唐氏症患者家庭需要多重照護服務的課題。因此,林美智表示,希望整合醫療、家庭與社會資源規劃而成「雙老無憂」健康論壇,能讓大家從中得到更多正確的照護知識,也希望當更多人透過論壇了解唐氏症後,能讓整個社會環境進步的速度加快,讓唐寶寶與家屬不再因為雙重老化造成困擾。

夏末秋至注意血壓變化 預防心臟病發

夏末秋至注意血壓變化 預防心臟病發#血壓

中秋過後氣候將逐漸轉涼。雖然白天溫度看似很熱,但入夜已有些許秋天涼意。大家普遍認為,冬天是心血管病及中風的好發季節,但根據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的臨床經驗顯示,季節變換之際,正是心血管病好發時間,千萬不可輕忽。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心臟內科主任李瑞恒強調,抵抗力較差的老人家,往往先因呼吸道感染引發肺炎,接著又併發急性冠心症甚至心臟衰竭,造成很高的死亡率。院區近日已收治數位因肺部感染肺炎,接著又併發心肌梗塞及心臟衰竭的病患。因此他特別提醒市民應注意日夜溫差變化,尤其家中若有長者,更要注意其血壓變化,若有胸悶氣促發生應及早就醫。同時,最近門診因高血壓就醫的病患也略為增加,其中不乏是第一次發現血壓高的初診患者。李瑞恒說,高血壓是心血管疾病最主要危險因子,控制血壓是防治心臟病及中風的最重要課題。根據專家建議,對於有心血管病史,如冠心症、中風病患以及糖尿病及腎病患者,血壓最好控制在收縮壓小於130毫米汞柱,舒張壓小於80毫米汞柱,這樣才能有效預防心血管事件發生。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