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護腺癌

講座/「護MAN俱樂部」攝護腺癌民眾衛教講座

講座/「護MAN俱樂部」攝護腺癌民眾衛教講座#攝護腺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攝護腺癌又稱前列腺癌,是男性獨有的癌症,好發年齡在65~75歲之間,為台灣男性第五大癌症,早期並無明顯症狀,僅有頻尿、夜尿、急尿、尿流細小等類似攝護腺肥大的症狀,較容易被忽略,晚期則可能發生血尿、骨骼疼痛、下肢水腫等情形。攝護腺癌相較於其他癌症來說,存活期相對較長,因此遵從醫囑並定期追蹤就顯得十分重要,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為此特別於9/9(六)在立夫教學大樓一樓101講堂舉辦「護MAN俱樂部」,由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院長吳錫金醫師、中國附醫泌尿部主任張兆祥醫師、主治醫師張議徽到場演說,講解早期攝護腺癌鑑別診斷、分辨致命性與非致命性攝護腺癌、轉移性攝護腺治療趨勢,並對於近期上市的新治療方式,如新一代雄性素抑制劑等進行解說。當天,講座也將請到衛教師檢測骨質密度及骨鬆的預防及治療,社工師講述癌症資源、老年福利,並請會長分享演說,鼓勵病友積極治療。為讓更多民眾了解攝護腺癌資訊,特舉辦此衛教講座,講座內容豐富,歡迎有興趣的民眾撥打電話報名及諮詢。名稱:「護MAN俱樂部」時間:2017.9.9(六) 8:30-12:00地點:中國醫藥大學立夫教學大樓一樓101講堂(台中市北區育德路2號)對象:對攝護腺癌課程有興趣者,全程免費洽詢:04-2205 2121 # 7277社工師 齊沛瑜04-2205 2121 # 7438個管師 蔡佳琳

長期下背痛 竟是攝護腺癌骨轉移

長期下背痛 竟是攝護腺癌骨轉移#攝護腺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潘伯伯因背部疼痛問題就醫,確診為攝護腺癌晚期合併骨轉移,下背、右大腿劇烈疼痛無法行走,經10多次放射治療,期間沒有嚴重不適反應,疼痛症狀大幅獲得改善;如今,潘伯伯心情快活、能吃也能睡。立體定位放射治療 改善疼痛問題收治個案的怡仁綜合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王慈慧指出,該患者長期下背痛問題,造成行走困難,經影像檢查發現有轉移性骨癌,進一步進行骨科切片檢查,診斷為攝護腺癌晚期合併骨轉移,外科醫師評估其骨轉移多處,不適合手術治療,建議採取放射治療。王慈慧主任表示,患者經過10多次放射治療,搭配荷爾蒙治療,在治療過程沒有明顯不適的副作用,治療前抽血檢查攝護腺指數PSA高達131ng/ml,放射治療結束後下降至0.11ng/ml,而骨轉移病灶明顯縮小;原本困擾患者的下背痛、右大腿疼痛等問題也獲得改善,提升患者生活品質,病情穩定控制中。治療療效高 副作用小王慈慧主任說明,放射治療為非侵入性的局部治療方式,多半不影響日常生活作息,在癌症治療扮演重要角色。全身立體定位放射治療為精準放射治療方式,特點是高劑量、少次數,治療療效比傳統放射治療好,副作用亦較傳統放射治療方式低。對於早期肺癌、肝癌的患者,其心肺功能不佳、高齡不適合手術者,可考慮立體定位放射治療的方式來治療;腫瘤難以手術切除完全的患者,亦可使用放射治療當作救援性的治療。影像導航+呼吸調控系統 放射治療更精準王慈慧主任進一步說明,全身立體定位放射治療需配合影像導引技術,確保治療位置的精準度,在胸部的腫瘤會運用主動式呼吸調控系統,透過閉氣的方式固定腫瘤位置,縮小照射範圍、減低副作用,達到更精準的治療。影像導引技術對於年紀較大、配合度差、腫瘤小的癌症患者,都建議使用。尿流變細、解尿困難 檢查釐清病因王慈慧主任提醒,攝護腺癌的原因不明,與老化、遺傳、環境有關。攝護腺癌的早期症狀與攝護腺肥大類似,包括尿流變細、解尿困難、解不乾淨、解尿斷斷續續,嚴重甚至血尿,可透過攝護腺刮除手術,將刮除的攝護腺組織送病理化驗;若確診為攝護腺癌,可視病況選擇手術、放射治療、冷凍治療、荷爾蒙治療、化學治療等方式,合適的治療需與醫療人員討論。(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尿流小、骨頭痛 七旬翁攝護腺癌纏身!

尿流小、骨頭痛 七旬翁攝護腺癌纏身!#攝護腺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一位72歲的林老先生出現頻尿、尿流細小等症狀,後來因骨頭劇烈疼痛影響生活品質才到醫院檢查,確診為晚期攝護腺癌,並已發生骨轉移。起初採用荷爾蒙療法,以藥物抑制男性荷爾蒙對攝護腺癌細胞的刺激,但約1年後產生抗藥性攝護腺癌復發。後來採用「同位素療法」,林老先生能自由行走,恢復生活品質。症狀與攝護腺肥大相似 容易延誤治療攝護腺癌高居國人癌症十大死因第6位,台灣每年新增5千多名攝護腺癌患者,其中30%發現時已是晚期、轉移性攝護腺癌,有80%至90%病人轉移到骨頭。臺北榮民總醫院泌尿部一般泌尿科主任張延驊醫師表示,因攝護腺癌初期症狀與攝護腺肥大相似,導致確診攝護腺癌時已為晚期且合併骨轉移的機率偏高。與其它癌症相比,攝護腺癌的死亡率相對較低,攝護腺癌第一期到第三期患者,經診斷和治療後,10年存活率可達95%,但如果到了第四期已轉移後才發現,10年存活率就下降到48%。低脂高纖飲食、定時定量運動張延驊醫師指出,攝護腺癌合併骨轉移時,會產生「生骨性」的病灶,癌細胞破壞骨骼結構,骨頭變得脆弱、疼痛,易發生病態性骨折、脊椎塌陷。而同位素療法中的鐳-223,因與骨骼合成重要成分「鈣」的化學結構類似,會選擇性聚集在骨骼內,鎖定癌細胞,於鄰近腫瘤(癌)細胞中引發高頻率的能量導致雙股DNA斷裂,殺死癌細胞。 張延驊醫師建議,男性過了40歲後,應定期做PSA(特異抗原指數檢查)及肛門指診,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攝護腺癌。要預防攝護腺癌或是避免復發,養成「低脂高纖」的飲食習慣並定時、定量運動。攝護腺癌需要長期治療控制,患者應做好心理調適,抗癌之路就能走得更長遠。 

老是尿不乾淨 攝護腺竟癌變

老是尿不乾淨 攝護腺竟癌變#攝護腺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60歲王姓老翁,半年來解尿出現困難,除了要站很久才能尿出來,還時常有尿完又尿不乾淨的感覺,到泌尿科看診經檢查後,發現患者攝護腺不平滑並有硬塊,安排切片確認罹患攝護腺癌第二期,建議患者進行根除性的攝護腺手術。腹腔攝護腺根除手術 傷口小出血少傳統攝護腺手術後需住院10天,還需臥床一整天,患者與家人討論後決定採用最新的第四代達文西機器手臂來進行手術,手術順利,腹部僅有5個1-2公分左右的小洞,傷口小且出血少,術後隔日即可自由伸展身體並下床走動,住院4天出院返家休養。童綜合醫院泌尿科主任許兆畬醫師表示,國人十大癌症第六名就是攝護腺癌,台灣每年出現約有4,400位新病患,其中1,000位病人死亡。攝護腺癌症早期通常沒有任何症狀,會逐漸開始出現尿急、尿不出來症狀,攝護腺癌是男性常見的癌症疾病,建議50歲以上男性每年應接受血清PSA及肛門指診檢查,尤其有家族相關病史的男性更要特別注意。增進影響品質、提供彈性視野童綜合醫院醫療長童敏哲醫師指出,因應前一型機台的不便性做了許多改良,第四代達文西為垂直的懸吊型高架式手臂,可以更容易地自各種角度進入體腔,也大幅增進影像品質,使系統擁有精緻的成像,並且因為內視鏡能夠架設於任何機械手臂上,提供更彈性的視野範圍。童敏哲醫療長表示,因為第四代達文西有更小、更薄型的手臂,寬廣移動範圍讓醫師能有更大的手術範圍,也因為手術視野非常好,手術操作上人性化,適用於泌尿科、一般外科、耳鼻喉科、婦產科、大腸直腸外科、小兒外科、心臟血管外科、胸腔外科等,但還是要先由主治醫師依照症狀評估是否合適。

罹癌會不舉?攝護腺癌迷思破解

罹癌會不舉?攝護腺癌迷思破解#攝護腺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一名53歲的男性上班族,某次聚餐喝酒因突然腰背痠痛又尿不出來,緊急送醫後發現攝護腺特異抗原(PSA)高達300ng/ml,進一步切片診斷,確診罹患攝護腺癌第4期。60%癌變患者發現時已是第3、4期臺大醫院泌尿部主任蒲永孝教授表示,國人罹患攝護腺癌的比例逐年增加,根據國健署統計,攝護腺癌的死亡率排名第7位,約有60%的攝護腺癌患者發現時已是第3、4期,此時存活率大幅降低。逾50歲 先做第1次肛門指診及PSA檢查相對於其他癌症,攝護腺癌致死率相當低,蒲永孝教授解釋,攝護腺癌第1到第3期患者經診斷和治療,10年存活率可達95%。第1期發現者,10年存活率為100%。如果到了第4期才發現,癌細胞都已經轉移,存活率平均就只剩下4年,因此建議50歲以上男性,應該先做第1次肛門指診及PSA檢查,倘若家族有攝護腺癌病史者,則應提早到45歲做第1次檢查。若第一次檢查有問題,再安排進一步檢查或定期追蹤。罹攝護腺癌可能會對泌尿功能造成影響另外,多數民眾聽到罹患攝護腺癌,就認為自己罹患了不治之症。患者常擔憂攝護腺癌治療會對泌尿功能或性功能造成影響,先入為主的認為手術後會有漏尿、勃起障礙等副作用,因而不願意接受治療。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建議,針對治療可能產生的副作用,家屬可採用「天平的比較法」跟患者溝通,強調接受治療但可換更長的壽命,如果讓病患受苦只能換得短暫的利益,家屬會站在他的立場反對,以此增強同一戰線的立場。 

每天1根香腸 罹癌風險增19%

每天1根香腸 罹癌風險增19%#攝護腺癌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加工肉類被認為會增加胃癌、大腸直腸癌、胰臟癌、肺癌、乳癌和攝護腺癌的風險。研究指出,每天進食一條香腸或兩片燻肉,胰臟癌的風險會增加19%。亞硝酸會造成肝臟出血 增癌症風險早在17世紀時,人們發現加工肉品易有肉毒桿菌的污染,只要有百萬分之一公克的肉毒桿菌毒素即可致人於死,因此在香腸、臘肉裡添加亞硝酸鹽以抑制病菌,也可增艷肉品的顏色與風味。硝酸鹽類對人類是無毒的,但亞硝酸被轉化成亞硝基化合物後,在體內會造成肝臟出血或壞死,長期則會增加癌症風險。當人體吃進加工肉品時,內含的亞硝酸鹽會在強酸(胃酸)或油炸高溫下,與人體或高蛋白食物(蛋、肉、魚、蚵及蝦貝類)中的二級胺或三級胺,反應成會致癌的亞硝基化合物(N-nitroso compounds)或亞硝胺(nitrosamines)。另外,從蔬菜吸收的肥料硝酸鹽,經過胃酸作用後會被轉化為亞硝酸,再與肉類蛋白質反應,也會變成亞硝基化合物。可能添加硝酸鹽的加工品含香腸、熱狗目前「可能會」添加硝酸鹽或亞硝酸鹽的加工肉品,包括:某些紅肉香腸、熱狗、火腿、培根(燻肉)、臘味、板鴨、燻腸(baloney)、家禽類的香腸與低脂肪熱狗、蒜味鹹臘腸(salami)、魚漿、紅白肉冷盤(cold cuts)。3措施降食品致癌風險另外,醬油、味噌及醃製醬菜等也可能添加亞硝酸鹽,這些被亞硝酸鹽污染的食品原料也會擴散到其它再製食品,例如火腿常出現在麵包、披薩、炒飯、炒菜、便當或西式早餐店中。那麼有何策略可以降低亞硝胺的產生與致癌風險嗎?其實不吃才是王道!如果非吃不可,則可以採行下列措施:1) 選擇於加工肉品製造過程中,添加抗氧化劑維生素C或E的產品,因為抗氧化作用可以抑制硝酸鹽的還原,或將亞硝基化合物還原成無毒的一氧化氮(NO)。2) 用餐時多攝取檸檬、柑桔、番石榴、糙米等富含維生素C或E的食物,減少亞硝胺產生;或搭配大蒜、人蔘,也能抑制亞硝胺形成。3) 儘量不要與優酪乳或乳酸菌飲料一起食用,因為這些可能添加硝酸鹽以防止過度發酵;然而乳酸菌含有硝酸鹽還原酵素(nitrate reductase),能把硝酸鹽還原成亞硝酸。也要避免與富含胺類的食品(例如:發芽中之麥芽、魷魚、魚乾、青魚)同時進食,以免產生亞硝胺。(本文摘自/抗癌就像減肥/天下雜誌出版)

壯陽藥吃2年 攝護腺癌變!

壯陽藥吃2年 攝護腺癌變!#攝護腺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一位73歲老翁,日前因為出現尿不出來及發燒症狀,前往醫院急診求治,住院後發現骨盆腔有一個直徑10公分的巨大攝護腺腫瘤,已侵犯鄰近器官與直腸,還併發直腸血管破裂大出血休克,安排病患接受經尿道雙極電刀攝護腺刮除手術打通尿道以及雙側睪丸切除手術,狀況較為穩定,目前持續接受荷爾蒙治療。自購壯陽藥後 尿不出來、大便困難家人表示,老先生以往一向健康,很少看醫生,排尿也沒有困難,大約2年前開始,老翁自覺性慾減退,沒有活力,自行在坊間購買壯陽補品服用,這幾個月老先生開始出現小便不順、大便困難,直到這一次尿不出來才找出問題。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黃建榮指出,攝護腺癌的癌細胞生長需要男性荷爾蒙(睪固酮)刺激,睪固酮素就好像是攝護腺癌生長的肥料,在不知道自己是否有攝護腺癌的可能情況下,貿然自行補充能刺激荷爾蒙增加的補藥非常危險的,萬一有潛藏的攝護腺癌細胞就會被刺激而大量生長快速進展。睪固酮濃度降低 精神不濟,性慾低下黃建榮醫師表示,男性過了50歲,睪固酮濃度降低,會出現精神不濟,性慾低下,做事提不起勁等男性更年期症狀,只要就醫診斷,補充需要的睪固酮,仍有機會恢復體力。另外,台灣男性攝護腺癌罹患率已攀升至十大癌症發生率第5位,建議50歲以上的男性民眾,應定期每年檢驗血清PSA濃度及進行經肛門指診。黃建榮醫師提醒,攝護腺癌若早期發現,在第二期以下者,可以接受根治性達文西機械手臂手術,切除攝護腺,治癒率很高,但若是已擴及其他器官且有併發症時,切除雙側睪丸可以迅速把體內睪固酮素降到最低,讓腫瘤得到控制並且萎縮。

防攝護腺癌 PSA多少才安全?

防攝護腺癌 PSA多少才安全?#攝護腺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男人只要活得夠老,就幾乎都會有攝護腺肥大的問題,雖然攝護腺肥大並不一定會進展到攝護腺癌,不過,根據衛福部國健署所公布的最新統計資料顯示,攝護腺癌發生率與死亡率,都是第6名,且有逐年上升趨勢,上了年紀的男人們須特別注意! 頻尿、夜尿、解尿困難衛福部桃園醫院泌尿科醫師莊恆彰表示,最近天氣逐漸變涼,攝護腺肥大病人因為頻尿、夜尿、解尿困難就醫有增多現象,通常男性50歲以上就會開始出現攝護腺肥大症狀,治療方法會先以吃藥控制,若效果不好,或有膀胱結石、血尿及腎臟水腫等併發症,才會建議以手術治療。 PSA超過4屬於不正常攝護腺肥大病人就醫時,通常都會進行PSA(攝護腺特異性抗原)指數檢查,以及肛門指診,以確認是否有罹患攝護腺癌的可能性,莊恆彰醫師指出,PSA一般平均值為1ng/ml以下,超過4ng/ml則屬於不正常,若是偏高時,會再做攝護腺切片檢查,在超音波之下,用粗針抽吸攝護腺組織後,化驗檢查確認是否有癌細胞。 攝護腺癌治療以手術切除優先莊恆彰醫師進一步指出,攝護腺癌的治療方式以外科手術切除為優先,若是年紀大且心臟與肺部有問題,則會進行放療與冷凍治療,至於全身有轉移的情況下,就以荷爾蒙治療或是化療為主,而攝護腺癌轉移最多的部位是骨頭。 50歲以上男性應每年抽血檢查PSA很多男性都是因為解尿問題就醫,在檢查PSA指數異常時,被發現罹患攝護腺癌。因此,莊恆彰醫師提醒,老人家很常有攝護腺肥大的問題,而攝護腺肥大與攝護腺癌的症狀差不多,因此,50歲以上男性,應每年定期抽血檢查PSA指數,有家族史者,應在45歲做檢查,才能及早發現,及時做治療。(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