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嘔吐

黃熱病高風險區 巴西旅遊注意防蚊

黃熱病高風險區 巴西旅遊注意防蚊#嘔吐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近期有規畫到巴西旅遊的民眾要注意防蚊,截至今年1月30日為止,巴西累計通報568例黃熱病疑似病例,其中107例確診,113例死亡,巴西近期黃熱病病例持續增加,且疫情有擴散趨勢。里約熱內盧州新增為風險地區世界衛生組織表示因人口與動物流動、部分地區疫苗覆蓋率低等因素,預期疫情可能擴散且傳播風險高。目前已將巴伊亞州(Bahia State)南部及西南部部分行政區、聖埃斯皮里圖州(Espírito Santo State,除維多利亞市區以外全區)、里約熱內盧州(Rio de Janeiro State)北方部分行政區新增為風險地區,欲前往旅遊者應加強疫苗接種。潛伏期3至6天 有冷顫、頭痛症狀黃熱病是透過蚊子叮咬而傳播,潛伏期為3至6天,典型症狀包括猝發性冷顫、頭痛、背痛、全身肌肉痛、食慾不振、噁心、嘔吐,部分患者在數小時至1天後進入中毒期,會有發燒、黃疸、蛋白尿及出血徵候,如流鼻血、牙齦出血、吐血或黑便,甚至出現肝臟或腎臟衰竭而導致無尿等情形。目前並無特效藥物可治療黃熱病,接種疫苗及落實防蚊措施可有效降低感染風險。疾管署再次提醒,民眾如需前往流行地區,行前2至4週可至旅遊醫學門診諮詢及接種疫苗,於當地停留期間亦請採取相關防蚊措施,疾病管制署日前已將該國黃熱病旅遊疫情建議等級列為第一級注意(Watch),提醒民眾如計劃前往該國黃熱病風險區域,請提早至少10天先至國內26家旅遊醫學門診進行疫苗接種諮詢,於當地應做好防蚊措施,以避免遭蚊蟲叮咬感染。 

年節出遊 這2疫苗一定要打

年節出遊 這2疫苗一定要打#嘔吐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春節連續假期的到來,許多民眾已開始規劃旅遊行程,想到國外過年感受異地風情,順便避寒,卻又擔心南半球國家是否會有傳染病或慢性病,想要快樂出門、平安回家該如何保護自己? 赴南半球旅遊,記得有2種疫苗一定要打,走一趟旅遊資訊門診,讓醫師告訴你!有中風、心肌梗塞的患者並不宜出國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社區及家庭醫學部醫師張炳勛建議,春節假期,民眾出門旅遊首先要記得查詢各國近期的通報疫情,以及當地常見的傳染病及預防措施,接下來可以到旅遊醫學門診諮詢,剛開刀後、近期有中風、心肌梗塞的患者並不宜出國,有慢性病的患者則應注意目前病情是否控制穩定。出國時藥品應多準備一些並分開保存,處方藥單也應該攜帶,以免在當地遺失藥物求助無門。需要使用安眠鎮靜藥品,或施打胰島素需要攜帶針頭者,請醫師開立診斷證明較保險,以免登機或出入境時遭遇麻煩。健康成人也該注意傳染病 有些南美及非洲國家規定,必須打黃熱病和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疫苗後才能入境,這2種疫苗也是施打頻率最高的,瘧疾則是蚊蟲叮咬傳染,可以事前吃藥預防,國人喜歡去的中國大陸、東南亞都有瘧疾風險。健康成人也該注意傳染病,除了公共衛生比較落後的地區外,近年來英國、日本、澳洲等也曾出現麻疹等疫情,大都市人口密集,流感、諾羅病毒等疫情也常爆發,因此,張炳勛醫師建議即使是前往先進國家,也應該先查詢CDC網站,根據疫情施打對應的疫苗。留學生、孕婦、老人出國前應進行諮詢針對某些特殊族群留學生、孕婦、老人、小孩、慢性病患者、應避免因氣候、壓力等干擾因素會打亂體內平衡,可能會讓原本控制良好的疾病變得不穩定,出國前到旅遊醫學門診諮詢。有萬全的準備,才能確保每趟旅行都快快樂樂出門、平平安安回家。

耶誕跨年趴 咖啡奶茶「藥」小心

耶誕跨年趴 咖啡奶茶「藥」小心#嘔吐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日前發生小模疑似服毒過量不幸猝死,警方調查發現,她的身上多達3種毒物反應,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一種鴛鴦錠是一種無色無味的發泡錠,因溶在水裡不易被發現,常被用來當作「春藥」,民眾外出玩樂時,對於陌生人提供的飲料,要有強烈警覺心。氣球、咖啡、奶茶都可能淪為新興毒品耶誕、跨年節日即將到來,不少人計畫開趴慶祝,原本歡樂的場景恐因摻入新興毒品變調,像派對中的彩色氣球、桌上的咖啡包、奶茶包和討喜的糖果巧克力,都可能被動手腳,添加新興毒品,成為「娛樂性用藥」。藥效退後 記憶力退化恐傷身很多青少年參與狂歡派對之際,會不小心誤觸到搖頭丸、K他命、大麻等新型的毒品來助興,而且年齡層有向下並往家庭聚集發展的現象,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成癮治療科主任林滄耀表示,青少年會吸毒,往往是追求刺激或是對現實生活不滿,吞下搖頭丸與K他命後,會暫時產生興奮幻覺,而藥效退後,記憶力退化變笨傷身,最嚴重甚至會死亡。會出現攻擊、心悸、幻覺、妄想行為林滄耀主任表示,新興濫用藥物「合成卡西酮類物質」是一種中樞神經興奮劑,會讓心跳加速、血壓增高、體溫升高,合成容易,近年來被大量濫用,服用後會有嘔吐、頭痛、抽蓄等副作用,還會出現攻擊、心悸、幻覺、妄想等行為,如有血管脆弱或有心臟問題者吸食這類毒品,將有腦出血、心臟病發作的風險。林滄耀主任呼籲,開趴過程中出入娛樂場所時要隨時提高警覺,對於食用、飲用的東西都要格外小心,拒絕來路不明的物質,避免讓有心人有機可趁。

神奇!暈車嘔吐含薑可紓緩

神奇!暈車嘔吐含薑可紓緩#嘔吐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講到薑這味食材,大家應該都看過和吃過,但是小小一個薑,學問可不少,薑可細分為嫩薑、生薑、老薑、乾薑、炮薑,嫩薑一般在做醬料使用,例如,吃小籠包時就一定要來點紅醋配嫩薑才夠味,生薑則是一般家庭中最常見的食材,不管是拌炒蔬食或清蒸鮮魚都常會使用薑來提味去腥。容易水腫 應生薑、薑皮一起煮而老薑就是煮麻油雞絕時對不可少的,用小火炮香老薑,透過老薑的辛辣味來帶出麻油的香味,麻油雞湯是產後進補不可少的傳統,但是在料理麻油雞湯時,不要削去薑皮,生薑皮可是有特別的功效,薑皮消水腫的效果特別好。如果容易水腫或是產後水腫,在煮菜時可千萬別削去生薑皮,加上生薑本身性味為溫性,而薑皮是涼性,兩種齊下,剛好中和薑的溫性,也比較不會上火。容易胃痛或嘔酸水、經痛 適合吃薑生薑性味辛溫,能散風寒、化痰、溫中、止嘔,若是為熱性疾病,簡單的說就是伴隨發燒或發炎的狀況或咽喉疼痛、身體發炎或皮膚有腫癢痛,就不適合吃薑,以免造成疾病的加重。而容易胃痛或嘔酸水,或平常生冷過食導致的胃痛,都適合平常就吃些薑的料理,怕太辛辣的人也可選擇蜜薑或鹽醃的薑,女性朋友如果容易在經行疼痛,生薑有溫中止痛的功效,下次月經時,喝些熱熱的紅棗薑湯能幫助緩和經痛。暈車、暈船 含著生薑能減緩在藥用的薑則細分為三種:生薑、乾薑、炮薑,功效各有不同。生薑發表行水,所謂發表即發汗之意,而行水則是排除身體過多水分,產後煮食多用之,可以利水消腫(煮時不可去皮,功效才大)。• 乾薑乃晒乾者/乾薑則較辛辣,溫熱之性比生薑和炮薑更強。• 黑薑乃炮黑者/炮黑的薑留有溫性,但不易上火。生化湯中使用是炮薑,亦取其性溫卻不上火,適合有虛火體質者服用。小小一個薑,除了上述的功效外,還有一個特殊功能,就是能止嘔定痛,如果怕暈車、暈船,搭車或搭船時,試著口中含著生薑,便能減緩暈車欲嘔的不適感。若是不小心扭傷了腳,局部腫痛不適。薑汁便能加速局部循環 達到消腫止痛除了針灸服藥外,也可以自行榨些薑汁加上麵粉,外敷在腫痛處,一般建議敷一到兩小時便可洗去;一天敷一次便可,透過薑汁便能加速局部循環,達到消腫止痛之功。但這是輔助方法,如果有受傷仍要先看醫師較妥。(本文摘自/廚房裡的中醫師/商周出版)

驚!1台灣人年吃105顆止痛藥

驚!1台灣人年吃105顆止痛藥#嘔吐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儘管所有的醫療專家都說,對抗感冒沒有特效藥,而是「多休息、多喝水」,藥物只是症狀解除,但當出現感冒如喉嚨痛、鼻塞、流鼻水或發燒、頭痛影響工作及生活時,只希望有特效藥立即出現。慢性病患、老人、嬰幼兒不建議服成藥所以很多人習慣購買成藥服用,服用感冒成藥時需注意,因成藥是固定劑量,非人人適用,所以慢性病患、老年人、嬰幼兒、孕婦或會對藥物過敏者,一般不建議自行服用成藥。一般最常見的止痛退燒成分是「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據統計,如果從出生嬰兒都算在內,平均每個台灣人1年要吃掉105顆的「乙醯胺酚」止痛退燒藥,用量很驚人!沒有治胃病效果 大量服用有肝毒性很多人被廣告洗腦,還以為廣告詞「普X疼不傷胃」,就拿來治療胃病,其實它也是一種「乙醯胺酚」,沒有治療胃病的效果。「乙醯胺酚」用來自我療法按照指示服用是安全的,但大量服用有肝毒性,曾有人吞藥喝酒來自殺,市售1顆500毫克,1日的服用量上限不可超過8顆,常有上班族桌上就放一瓶止痛藥,生理痛、頭痛時,隨手抓來吃,可能不自覺pain killer,變成health killer。濃痰、黃鼻涕、反覆發燒 勿當小病治療雖然小病自我醫療無可厚非,但如果自己買藥吃了2、3天,症狀未緩解反而更嚴重,且一旦有意識不清、濃痰、黃鼻涕、反覆發燒、頸硬頭痛、嘔吐或咳嗽超過2週,最好至大醫院求診檢查,勿當小病治療。同時服用任何藥品,忌與咖啡、茶、可樂及果汁併服,還有提醒民眾複方的感冒糖漿喝起來甜甜,可別當成飲料一瓶接一瓶,仍要看清楚上面的標示劑量,並請教藥師再服用,以免用藥過量。減緩流鼻水 反致攝護腺肥大有些成藥中減緩流鼻水症狀的抗組織胺,會造成攝護腺肥大患者尿不出來,成藥雖然是安全性較高,但只要是藥品,使用上仍是有學問的!不妨問問藥師。(本文摘自/恐怖家庭醫學:小毛病變大麻煩/大牌出版) 

發燒嘔吐 注意衛生防諾羅!

發燒嘔吐 注意衛生防諾羅!#嘔吐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疾病管制署表示,國內近期發生多起腹瀉群聚事件,以諾羅病毒感染為主,依據腹瀉群聚監測資料顯示,近4週共通報47起腹瀉群聚事件,28起檢驗陽性,其中26起與諾羅病毒相關,目前已進入諾羅病毒等病毒性腸胃炎的好發季節,提醒民眾應注意個人及飲食衛生,學校及餐飲業應加強管理防治,以防範疫情發生。急性腹瀉案例 較前一周上升疾管署指出,這些腹瀉群聚事件發生場所以校園為主,約占61%,其次為餐飲旅宿業約25%,其餘分別發生在醫院、人口密集機構、家庭或補習班等機構場所,上週(第46週)急診急性腹瀉監測資料顯示,7至12歲及13至18歲學生族群每萬人口就診率分別為2.72、2.08,均較前1週2.29、1.83上升。諾羅病毒群聚事件常透過糞口途徑傳染,傳染途徑包含未保持良好之衛生習慣、和患者密切接觸、接觸或食用患者的嘔吐物或排泄物污染的食品,常造成大規模群聚事件發生,感染諾羅病毒的症狀為發燒、嘔吐、腹部痙攣,幾乎所有年齡層的人都有感染的可能,注意個人衛生為上策。使用安全的食材來源、正確洗手此外,人與人之間的接觸也是諾羅病毒的傳播管道,因此民眾在烹製食物時應使用安全的食材來源、食品調理過程應符合衛生條件、病患應在家休息至嘔吐或腹瀉等症狀解除至少48小時後,再恢復上學或工作,降低病原藉由人與人接觸而增加傳播風險,若無法請假,也應請其配戴口罩,避免接觸傳染,並注意經常且正確洗手、避免以手碰觸口鼻等衛生習慣,是預防諾羅病毒最重要的措施。 

喝水就吐 冬天小心那個「輪」

喝水就吐 冬天小心那個「輪」#嘔吐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一名3歲賴姓女童,晚上在家裡突然開始出現咳嗽與嘔吐症狀,只要一吃東西就吐,連喝水也吐,診所醫師診斷為急性腸胃炎,半夜突然發燒到39度,隔天早上除了嘔吐外,還有拉肚子症狀,體溫持續升高,吃了退燒藥卻不改善,且嘔吐狀況更加明顯,病童出現嗜睡活力減退與尿量變少狀況,就醫檢查確診女童罹患輪狀病毒。冬天為輪狀病毒的高峰期童綜合醫院兒童醫學部醫師高佳慧表示,雖然現在非冬季的感染高峰期,但是罹患輪狀病毒住院的病童數目從9月份開始就陸續出現,平均1星期有3~5名病童是因為輪狀病毒脫水症狀而住院,部份病人因為嬰兒時期曾經接受口服輪狀疫苗接種,症狀輕微只需門診治療1~2天即痊癒,隨著季節轉換,冬天為輪狀病毒的高峰期。發燒不退、嘔吐不停、水瀉不止高佳慧醫師指出,輪狀病毒臨床表現一開始和一般感冒類似、患者出現咳嗽流鼻水症狀,之後開始出現發燒不退、嘔吐不停與水瀉不止的主要症狀,常被誤認成流行性感冒或急性腸胃炎,輪狀病毒具高度傳染性,通常經由糞口途徑來傳播,除了嬰幼兒易受感染外,成年人也會感染但症狀輕微只會出現腸胃不適1~2天。寶寶6周大  就可以使用口服疫苗療程高佳慧醫師呼籲,雖然秋老虎持續發威感覺仍像夏天一樣炎熱,但是季節轉換早晚溫差效應出現,開始要進入輪狀病毒冬季高峰期,家長要特別留意養成良好衛生習慣,輪狀病毒目前並無有效的藥物可治療,止瀉藥、止吐藥只能稍微緩解病毒感染。口服疫苗可以有效對抗輪狀病毒的感染,口服輪狀病毒疫苗提供寶寶最早在6周大時,就可以開始使用最慢8個月前要完成口服疫苗療程,經由疫苗保護孩子不受輪狀病毒感染,家屬可以在寶寶2個月大與4個月大接種五合一與肺炎疫苗時一起使用完成保護,也可以在寶寶滿6個禮拜即開始使用。

3多1少?糖尿病來敲門!

3多1少?糖尿病來敲門!#嘔吐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45歲的林先生因為發燒斷斷續續已1周,噁心、嘔吐及腹部疼痛的情形也持續了1天,掛急診發現白血球偏高、肝功能異常,住院1天後,血糖持續偏高,病人意識清醒,覺得很喘,呼吸音卻很乾淨,氧氣飽和度也不錯,仍有噁心、嘔吐及腹部疼痛,經緊急抽血後,確定是糖尿病酮酸血症,進行大量靜脈輸液補充水分及電解質。菌血症、發燒 發現肝膿瘍、糖尿病加護病房的醫師進一步調整抗生素,但因病人有菌血症及持續發燒,安排腹部電腦斷層掃描,才發現有肝膿瘍,肝膿瘍經過引流及抗生素治療後,病人的糖化血色素是10.4%,確診為糖尿病,隨著肝膿瘍逐漸改善,施打皮下胰島素已能控制好血糖,整體狀況漸趨穩定。學童以第2型為主 伴有肥胖、高血壓糖尿病是一種慢性高血糖的代謝疾病,由於胰島素的分泌缺失,或胰島素阻抗,或2者同時存在而造成高血糖,隨著飲食與運動習慣的改變,糖尿病人口數也快速增加,糖尿病發生的年齡也有年輕化的趨勢,罹患糖尿病的年齡層逐漸下降,臺灣學童新發生的糖尿病是以第2型糖尿病為主,而且常伴有肥胖和高血壓。很多病人沒有症狀 住院才發現糖尿病典型的糖尿病症狀是「3多1少」,「3多」指的是多吃、多喝、多尿,「1少」指的是體重減少,然而,很多病人沒有任何症狀,有些病人會以緊急的「高血糖急症」(糖尿病酮酸血症、高滲透壓高血糖狀態)來表現,住院後才發現自己有糖尿病。按時服藥、打胰島素 不忽略飲食控制飲食、運動和藥物是糖尿病治療的3大支柱,治療上,除了按時服藥或打胰島素,同時也不可忽略飲食控制和規律的運動,罹病時間越長,醫師就會跟病人討論使用胰島素的問題,視病人的情況、醫護人員的熟悉度、病人(甚至家屬)的接受度和配合度,來選擇最適當的治療方式,以達到最佳的療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