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倦

樂閱讀/疲倦時 要充分且緩慢地休息

樂閱讀/疲倦時 要充分且緩慢地休息#疲倦

人類在疲倦的時候,比較容易失去耐心、容易生氣。身體疲倦時,家人如果在耳邊嘮叨「幫我做這個」、「幫忙做那個」,有時候脾氣就會爆發開來。因為疲倦的時候,人也會跟著失去寬容的能力。還有,人們在疲勞的時候心情容易低落,思考也容易轉向悲觀。萬一疲勞的感覺非常強烈,針對未來的展望,則更容易陷入「將來也不行了吧!」、「事實上做不到吧!」的悲觀想法當中。例如只是傷風感冒,感覺到強烈疲倦時,當人們面對平常不在意的問題時,也會很容易就認定「或許這次不行了」。我認為,人們在很疲倦、或身體狀況不好的時候,最好還是讓自己充分地休息。因為在疲倦的狀態下,勢必無法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緒。我有時也輔導面臨大考的學生。應考的學生太疲倦時,容易情緒低落,陷入悲觀的思維。由於體內殘留著疲憊感,導致心情低落,「或許會考不上」的不安心理也將揮之不去,而一直在腦中閃爍、盤據。人體疲勞的時候,就無法提升學習的效率。心裡雖然想著至少要看十頁的書,結果只讀了三頁。然後就難過地想:「我還有七頁沒讀完,啊!完了。這樣子下去一定考不上。」心情上就開始認定自己會不及格。面對陷入這種情境的考生,我通常會給予一句「先休息一會兒再說吧!」的忠告。既然考前無法進入學習狀況,或者學習效率不斷下降,硬是勉強自己讀書也沒有效果啊!與其這樣,不如休息一、兩天後重新衝刺,以便提高學習效率。因此,我會建議考生們:「只是休息一、兩天,暫時停止用功沒有什麼關係。總之,先休息一下,試試看能否讓自己恢復到先前的狀態。」我認為,成年人的情況也大同小異。在疲累的情況下工作,也不可能有進展,於是想著「啊!或許無法趕上交貨期限。完蛋啦!」而開始被悲觀的思維控制。在此情況下,當然不可能產生正面、肯定的情緒。解決方案首先是整頓個人目前的狀況,好好地休息,讓低落的情緒緩和過來,這樣一來就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緒了。(本文作者/和田秀樹)(摘自/療癒好情緒/天下雜誌出版)

疲倦不要忽略 當心慢性腎臟病找上身

疲倦不要忽略 當心慢性腎臟病找上身#疲倦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腎臟內科主任陳達隆說,幾年前,他的國中同學當時倦怠全身不舒服合併高血壓,抽血檢驗「肌酸酐」達每百毫升30毫克,已是尿毒症,只好開始接受透析治療。因此他提醒民眾,當有疲倦狀況,尤其是長期異常疲倦伴隨有高血壓、水腫、泡沫尿或腰痛症狀,一定要到醫院接受檢查。陳達隆醫師表示,引起疲倦的原因很多,壓力等心理因素會讓人感到疲倦,睡不好、感染、內分泌失調等生理問題也可能造成疲倦,身體各器官功能失常也會疲倦,例如心臟衰竭、呼吸衰竭、腎衰竭、肝衰竭等。這些器官的功能是維持人體正常生理機能所需。一旦器官功能失常,人自然就會疲倦,所以不明原因的異常疲倦也要注意有無慢慢性腎臟病。慢性腎臟病已成為世界流行的疾病之一,慢性腎臟病常不會有明顯症狀,將近80至90%的病人未被診斷。慢性腎臟病盛行率為9.8至11.9%。台灣有170到200萬的慢性腎臟病病患,但認知率卻只有3.5%,陳達隆醫師再此提醒民眾要注意。他指出,腎臟病的惡化進展通常相當緩慢,在早期病人不一定有任何不適,但等到有症狀時又已經太晚。由於腎臟病早期沒有症狀,病人大多不會注意到,所以必須依靠尿液檢查(是否有蛋白尿、顯微鏡下血尿、或糖尿),血液檢驗(是否有血中尿素氮升高、血中肌酸酐升高、或肌酸酐擴清率降低),和超音波掃描(如多囊性腎臟、腎髓質鈣化、腎盂水腫),才能早期發現慢性腎臟病,早期治療。陳達隆醫師強調,病患若要活得更健康,除接受腎臟科醫師密切追蹤,定時追蹤腎功能檢驗及其他生化數值外,應謹記下列原則:良好血壓控制、適度減低蛋白質攝取量,但需定時評估血清白蛋白值及營養狀態,以避免營養不良,適度的身體水分,避免脫水或水分過多,避免腎毒性的止痛藥、抗生素、離子性顯影劑檢查或偏方等以減緩腎衰竭進展速度。衛生署也已推動慢性腎臟病整體照護多年,只要發現有慢性腎臟病,即可進入整體照護網接受治療。

別輕忽貧血 恐是大腸癌的徵兆!

別輕忽貧血 恐是大腸癌的徵兆!#疲倦

58歲的沈女士從一年多前就飽受貧血所苦,除了容易疲倦,平時運動就會喘,也常頭暈目眩,嚴重時還曾因為暈倒而被送到急診,接受輸血治療,曾有醫師建議做糞便潛血與腸胃鏡的檢查,但沈女士因工作繁忙而無法配合,直到再次因貧血而被家人送到急診,才下定決心到衛生署台南醫院血液腫瘤科就醫。衛生署台南醫院血液腫瘤科曹書儀醫師問診時發現,沈女士長期有疲倦、心悸、活動性喘、頭暈、姿態性低血壓等貧血症狀。在經過抽血與糞便檢查之後,發現沈女士患有嚴重的缺鐵性貧血,且有腸胃道出血的症狀,接著安排胃鏡與大腸鏡檢查。胃鏡發現沈女士有十二指腸潰瘍,大腸鏡則在升結腸發現一處阻塞性的病灶,經切片證實是大腸癌。經過外科手術,沈女士恢復狀況良好,目前正在接受術後化學治療的療程。曹書儀醫師說,老年女性以及男性缺鐵性貧血代表著慢性出血,很有可能是腸胃道癌症的徵兆,所以凡是缺鐵性貧血的患者都應該留意腸胃道出血的可能,需要做糞便檢查,進一步需要做腸胃鏡檢,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講話不到5分鐘就昏睡!」 男深受「猝睡症」所擾

「講話不到5分鐘就昏睡!」 男深受「猝睡症」所擾#疲倦

不管怎麼睡,白天還是昏昏沉沉,千萬不要以為是惰性使然,這很可能是罹患「猝睡症」!一名35歲、體重120公斤的陳先生,20年來飽受「止不住的睡意」所困擾,大白天常無故困倦,跟同事講話不到5分鐘就昏睡過去,沒辦法好好看完一部電影,打工做麵包還能邊做邊打瞌睡,嚴重影響人際交往和工作狀況,經醫師診斷為睡眠障礙,透過藥物控制與呼吸輔助器,才擺脫「睡夢人生」。經過台中慈濟醫院睡眠醫學中心檢查診斷,發現該名男子罹患高達三種睡眠障礙,其中「猝睡症」導致男子缺乏某種神經荷爾蒙,使得腦下垂體清醒素分泌不足,以致別人都以為他特別好睡又懶惰。此外陳男又飽受過胖導致的「睡眠呼吸中止症」所擾、及腦部缺乏多巴胺荷爾蒙「夜間肢動症」所苦,常感到被鬼壓床而驚醒,20年來每天熟睡時間不超過4小時,夜晚睡眠品質大打折扣,白天又昏昏欲睡,讓他的生活苦不堪言。醫生建議,病患可於工作中每兩小時補充片段睡眠10到15分鐘,並服用長效型「清醒劑」,以在白天維持神智清醒預防猝睡;晚間睡覺可配戴呼吸輔助器及服用多巴胺藥物,以提升睡眠品質。醫生表示,猝睡症合併睡眠呼吸中止等睡眠障礙疾病相當罕見,如果睡不好的情況已經影響白天工作或學業,應及早就醫找出原因並治療,避免病情惡化。˙當美好的睡眠變糟了 ˙淺談銀髮族的睡眠障礙 ˙寶寶呼吸為什麼會有雜音?

注重衛生禮節 流感免上身!

注重衛生禮節 流感免上身!#疲倦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吳宗儒表示,根據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的傳染病監視報告,類流感的全國門診及急診就診率於今年第四至五週已達高峰,顯示流感疫情似乎已經開始下降。不過第七週適逢學校開學,幼兒至青少年又開始學校群體生活。吳宗儒說,學校一向是流感流行的大本營,有些研究報告亦指出,若能控制學校流感疫情,就能讓社區的流感疫情傷害降低。為了個人及國家的防疫,吳宗儒認為應再次強調衛生禮節的重要,並認識重症流感危險因子,以期能夠減少流感傳播,及感染後疾病的嚴重程度。吳宗儒解釋,流感是急性病毒性疾病,臨床上常見症狀為發燒、頭痛、肌肉痛、疲倦、流鼻涕、喉嚨痛以及咳嗽等,但通常均在2~7天內會康復。此外,約有10~30%受感染的人會有噁心、嘔吐以及腹瀉等腸胃道症狀伴隨呼吸道症狀而來。他說,因為流感有爆發流行快速、散播範圍廣泛以及併發症嚴重等特點,是冬春季節相當重要的傳染病。爆發流行時,重症及死亡者多見於老年人,以及患有心、肺、腎臟及代謝性疾病,貧血或免疫功能不全者。在新流感H1N1的研究報告中亦發現,孕婦及肥胖是重症的危險族群,而青壯年族群在新流感H1N1的感染時,也會有較以往季節流感更高的死亡率,值得注意。吳宗儒強調,最近幾週流行的流感病毒仍以新流感H1N1為主,除了提醒上述危險族群應該在每年流感流行季前施打流感疫苗外,也應多注意本身疾病的控制,平常更應注重自身養生,遠離肥胖等代謝問題,減輕流感對身體造成的傷害。在學校群體生活當中,提醒個人應加強衛生習慣,勤洗手,減少手部接觸自己的眼、口、鼻,以避免接觸傳染。乾洗手液對流感病毒也有效,但使用時要注意不要噴到眼睛,以防傷害。吳宗儒再次提醒民眾,如有出現類流感症狀,請及早就醫,並宜盡量在家休息,除了有益於自身免疫的恢復外,也可以避免再傳播病毒給他人。若不得以仍需就學,請記得戴上口罩,並注意咳嗽禮節,於咳嗽或打噴嚏時,以手帕或衣袖捂住口鼻,避免病毒傳播。用餐的時候避免交談,以免病毒藉飛沬及食物進入體內。在流感期間,宜適度做環境消毒,平時定期清潔經常接觸的物品表面,如鍵盤、課桌椅、門把以及公共區域的電話筒,以減少病毒在環境中散播及感染他人。延伸閱讀「流感小常識」: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9984

沒生病,不表真健康!75%的人屬「亞健康」族群

沒生病,不表真健康!75%的人屬「亞健康」族群#疲倦

ㄧ、何謂健康人活著,一輩子就在疾病與健康之間拔河,彼消我長──健康多ㄧ點時,疾病少一點;健康少一點時,疾病多ㄧ點。真正健康者實在不多。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所謂「健康」並不只是沒有疾病而已,更要一個人的身、心、靈,能夠和週遭的環境,達到平衡與和諧,這種狀態才算是真正的健康。二、毒多就影響健康為什麼現代文明、科技、醫藥日益進步,人類的健康狀況卻沒隨著改善,慢性病、癌症、精神狀態異常越來越多,反有越來越差的趨勢?為什麼在日常生活中影響我們身、心、靈的「毒素」日益增多?我們應該從以下幾部分來分析與檢討:① 不尊敬、不愛惜大自然:自以為人定勝天,合成製造成千上萬的新化學物質及無數電磁輻射,改造、污染大自然的健康與環境。② 不重營養:沒有節制,吃得太快、太多、太雜、太不均衡、太不營養(雖然全球每ㄧ天約三千人死餘熱量、營養不足)。③ 不愛保養:排便習慣差、不運動、不流汗、淋巴循環差、生活作息不正常、肝臟轉換體內毒素能力減弱。④ 不自我修養:貪、恨、怨、自私自利、負面思考、心靈遭受污染。像這樣,每天生活在毒海之中,身、心、靈ㄧ點一滴、不知不覺地長期受到侵蝕、危害而不自知。真是名副其實的「毒你千遍也不厭倦」啊!三、毒何以致病、致癌毒素在人體內形成、累積、為害及人體將之排除的過程,可以分成三個階段:    ① 排除期當毒素剛進入人體內的時候,身體就會有自然的生理防衛反應去排斥、排除這些不好的外來入侵者。排除方法分為生理和病理兩階段。第一階段是生理性排除。例如:第一次抽香菸時,會嗆得咳嗽或薰得流淚;第一次喝大量烈酒,就會覺得胃部灼燒想吐。這些都是人體對毒素入侵人體內最初步的掃毒反應──立即而完全的排除與抵消。如果長期抽菸與飲烈酒,形成慢性發炎,人體就進入第二階段病理性的排除,延緩但持續加班地排斥日益累積的毒素及反應物:雖然已戒菸,仍然咳嗽有痰,因為氣管已慢性發炎;雖然已戒酒,胃部仍然悶脹不適,因胃已慢性發炎。若持續下去,身體再也排不乾淨持續入侵的毒素時,就轉入第二期沉積在體內了。    ② 沉積期剛開始第一階段,毒素會被擋在細胞膜外的體液中(細胞膜是人體細胞的最後ㄧ道防線),導致細胞所生活浸泡的環境內自由基增加、電解質不平衡、淋巴液滯留,生物能量與信息的傳導遲滯……等現象,於是體質開始改變。這時,人會開始感覺不對勁:容易疲倦、痠痛、睡不好、四肢軟弱、體力變差、記憶力衰退……。但是因為細胞還沒有被破壞,細胞內成分沒有釋漏,所以西醫檢查都正常,診斷不出病來,只是整體細胞的功能已大不如前,病人症狀ㄧ大堆。醫師知道病人健康狀況變差,但是因為診斷不出病因,所以只好症狀治療:頭痛、肌肉痠痛、就給止痛藥;睡不好,就開安眠藥。症狀也許臨時被壓抑、緩解,但因不了解深層變化,沒治病根,讓毒素繼續累積,最後進入第二階段,入侵細胞並沉積於內,細胞才真正開始中毒生病了。細胞內成份大量不正常的釋放進入血液,此時才被醫師科學驗證,認為並非「無病呻吟」!若仍不夠嚴重到找出病因,繼續採症狀治療,毒素在細胞內累積得更多、更久,就再進入下一階段的細胞變性期了。③ 變性期當細胞內外毒素充斥,沉積越來越多後,量變轉而質變,人體的細胞一一變性,快速轉變成為不健康的細胞:細胞發炎、病細胞、老細胞、癌細胞、死細胞,人開始得慢性病、重病、癌病,甚至死亡。人們總是到了這個階段才開始去看病。醫學院也多只教這一期的疾病怎麼診斷、治療與復健。雖然也可能醫好,但浪費的醫療資源、社會資源、時間、精力完全不符合成本,極為可惜。至於病患肉體及與家人精神上的痛苦,更是無法以金錢來衡量!四、掃毒為健康之本總之,要追求健康,一定要在體內毒素尚未沉積、細胞未變性前,就先做好體內環保和掃毒,這才能「事半功倍」。「攻擊」是最好的防禦,追求健康就是最佳防癌之道。制敵機先,掃毒要趁早,一登陸就殲滅掉:「垃圾不落地」「垃圾不過夜」,已進入體內的毒,要迅速掃除掉。更高段的則是敵人尚未發動,就已經被我們消滅,所以平日要注意良好的生活習慣、飲食、運動、睡眠與心情,減少毒素進入體內。最高境界則是健康國力強大,沒有毒素敵人會來侵犯我們,這才是百毒不侵、金剛不壞之身的真健康了。五、預防疾病VS促進健康這是一個很奇怪的事情。如果問學生:「到學校讀書的目的是什麼?」答案若是:「預防留級!」通常會讓人覺得學生不夠好學、不上進、沒多大學術發展潛力;老師怎麼教的?學校校風怎麼這樣?但如果問病患:「為什麼來醫院?」若答稱:「當然是希望把病治好!」都會覺得是理所當然。偶有幾個人說:「我是自己花錢來做健康檢查,預防疾病的!」就會多稱讚他:「真有健康概念。」為什麼?預防留級,差!預防疾病,好!都是預防,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差別?是我們在學問方面對學生的要求太高,希望個個能做資優生進一流大學唸書,將來再繼續到國外深造,所以對「唸書只是為了預防留級」的消極心態極難認同?還是我們在健康方面對自己的期許不高,對醫師的要求很低?只要沒生病就很好了,能預防疾病就很滿意了,哪還想到當個「促進並能常保健康的資優生」?六、你我都是「亞健康」的候選人?現代人類社會中,約10%的人是正在生病的,15%的人是真正健康的,剩下的75%則屬亞健康或亞疾病,指的是既不是完全健康又不是正在生病的狀態,當下絕大多數的你我都屬於這個族群。10%生病的人,是現代主流醫學,講究實證、科學的「西醫」來照顧的。75%的人,沒有生病,但又不是真健康,偏亞疾病這邊的人常有一些症狀:酸痛、睡不好、腸胃脹、排便不暢、經期不順、四肢無力、腦子遲鈍、人沒精神……,西醫各種檢查都查不出病,但功能已出了狀況,是屬於功能醫學的領域。15%的健康族群是所謂主觀上自覺健康有活力,客觀上各種當下檢查疾病的西醫檢驗都正常者。但有的也未必真健康,有的人已開始有所謂信息傳導異常的問題,就像講話時捂著嘴或沒捂嘴,講的人講了,聽的人也聽了但捂著嘴講話的效果就不像沒捂嘴時那麼清晰,是屬於所謂「生物能信息醫學」的領域,內容主要是聲、光、熱、電、磁……等偏物理學(俗稱能量醫學)的波動與能量。七、整合醫學,讓健康反璞歸真10%生病的人,西醫多採取「對抗療法」的方式治療:胃酸過多就吃胃乳中和胃酸;頭痛就吃止痛藥;水腫就用利尿劑;罹患癌病就將腫瘤開刀切除、用化學藥物治療,放射線治療……有時候癌症細胞尚未殺光,病人就已承受不了對抗療法先走了。75%的功能異常與15%可能有信息傳導障礙的人,功能醫學與生物能信息醫學則是採用「自然醫學」的原則與方法來處理:包括祛邪掃毒的腸道水療、淋巴排毒、水療、高溫療法、斷食療法;扶正的飲食療法、果汁療法、營養療法;偏能量醫學方面的光療法、磁場療法、聲音療法、催眠療法、花精療法、瑜珈、氣功、運動等,用自然、順勢、誘導、少侵害的方法,讓人的身心健康反璞歸真,重拾當年身體未受污染時的健康狀態。八、志為健康資優人,莫做疾病留級生從「疾病」的角度,談的是診斷、治療及復健;從「健康」的角度,則是評估、調理及促進。因觀念不同(病理VS生理),重點不同(疾病VS健康),了解方法不同(化學、影像VS物理、能量),處理方法也不同(吃藥、打針、手術…VS營養食品、掃毒、飲食、運動…)。但殊途同歸,都在減輕病痛,促進健康。醫療人員,如何證實後加以整合運用,由下醫、中醫、而上醫;ㄧ般民眾,如何改變思維,由已病、將病而未病:ㄧ學期十八週,如何在第三、四週就看到學生天天上課睡覺、不寫作業而及早加以糾正、採取輔導?還是傳統的等到第十七、八週,根據學生所有大、小考都不及格、作業都沒繳時,果然準確的做出可能留級的診斷,才開始協助準備補考?補考沒過,頂多留級!病沒治好,可是要走人的!不再消極地不求生病,不得癌症,而是主動積極地追求健康,實在是當下你我一起應審視並努力的重要課題。

花小錢保養打造明星臉 幫你戰勝關鍵30秒

花小錢保養打造明星臉 幫你戰勝關鍵30秒#疲倦

八月是應屆畢業生的求職旺季,加上今年景氣回升,不少工作崗位上的老鳥,也想趁企業釋出職缺之際換個新環境。對求職者來說,想在激烈面試過程中闖關成功,除了專業知識外,如何戰勝第一印象的關鍵30秒,「門面」將是很大的關鍵。曾演出偶像劇及擔任外景主持人的連仲偉表示,打造自我門面的保養方式選擇,應從保養多久可以看到效果、維持時間與費用等角度考量,選擇專業的醫美整形診所其實是一個省錢、有效、快速與效果持久的保養方式。喬美整形賴執行長表示,每年的求職旺季,不少人透過整形、醫學美容等療程,幫助自己擠入心目中的理想企業,而且別以為只有女性才有這樣的需求,近年來男性求助於整形、醫學美容者,也愈來愈多。臨床上,淚溝、眼袋給人疲倦、精神不濟、工作效率低下的感覺,是最多求職者希望修整的部分,淚溝、眼袋可依狀況選以手術或是注射玻尿酸的療程治療,讓整個人看起來神清氣爽、精神百倍,連黑眼圈也變得不明顯。而常被網友戲稱衰臉、看了「倒彈」的嘴角下垂狀況,只要以玻尿酸注射,搭配三點式立體豐唇的方法,做出蘋果肌、微笑區,就可以完全擺脫「衰臉」,還可以讓臉部緊緻、五官輪廓立體,在面試時能讓你朝氣、人氣及自信滿滿,展現最完美的一面。另外,賴執行長也提到,滿臉痘痘、痘疤也是許多求職者心中的痛,走入診間時,因為自己的痘痘或痘疤顯得毫無自信心,不少人甚至曾於求職面試時,被批評過皮膚不好、不清爽及不專業。其實,因為醫學美容的進步,痘痘及痘疤的治療並不困難,經過醫師專業評估,選用適合的皮膚雷射療程,痘痘與痘疤問題都可以改善,讓求職者走出黯淡歲月,重拾自信心。演出偶像劇《偷心大聖PS男》,之前主持過《台灣人在大陸》、《印象中國》等旅遊節目,走訪過中國上百個城市,現在則是主持華視節目《職場達人SHOW》。膚質超好、外型健康陽光的連仲偉也表示,他對自己要求很高,希望呈現最完美的自己在觀眾面前,因為常常要出外景,加上上鏡頭打光等,只要有一點痘疤坑洞就會很明顯,連仲偉說保持完美膚質的秘密武器就是醫美保養,他會用果酸換膚、皮膚雷射等醫學美容療程進行保養。不過懂得精打細算的連仲偉還說,自從開始使用醫美保養後,才發現醫美保養的成本不比買保養品高,而且醫學美容的效果才能滿足螢光幕上的高標準、高要求,這是許多保養品無法達成的,與其如此,當然是選擇醫學美容療程。喬美整形賴執行長提醒,社會新鮮人的預算有限,想要進行門面改造,容易被低價及優惠吸引,但是,醫學美容的項目很多,每個人的狀況適合的療程都不同,所以專業諮詢是不可或缺的,建議選擇專業整形診所,才能確保療程的安全及效果。

春天養肝好時機,中醫師教你如何擺脫疲倦

春天養肝好時機,中醫師教你如何擺脫疲倦#疲倦

文/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主治醫師 陳彥行「醫師,我每天都覺得很累,怎麼睡都睡不飽,我的肝是不是出了問題?」「我的工作經常要輪大夜班,常要熬夜,會不會爆肝?」「我每天的工作都很操,睡眠又不足,能不能幫我開一些顧肝的中藥?」門診當中常會聽到患者擔心爆肝,尤其是正在衝事業、拼業績、或是工作需要輪三班的上班族,會不會「爆肝」始終是大家心中的夢靨。像這一類因工作負擔過重、用腦過度、作息顛倒、睡眠不足所引起身體疲倦的困頓感,時下的流行用語稱為「爆肝」,其實大多不是真的肝臟功能不好,肝功能檢查也大多正常,不過在中醫證候的分類上可能會被歸納成「肝」的問題。中醫講的肝和現代醫學說的肝臟(單指器官)是不完全相同的,中醫說的肝是指肝的臟象,是五行的分類,把類似肝(木)的生理特性全歸納在一起:「肝主疏泄」是指肝就像樹木繁密的枝葉一樣暢行無阻,具有維持全身氣機舒暢的作用;如果肝的疏泄功能不好,全身的氣都鬱住了、憋住了,就會產生身心俱疲、渾身不暢、鬱鬱寡歡的症狀,甚至影響胃腸的消化排泄,這和新陳代謝、自律神經系統比較有關係。「肝藏血」是指肝有貯存血液和調節血量的功用;如果肝血不足了,除了表現出頭暈、心悸、失眠、體倦、乏力等血虛症狀外,也會影響肝主疏泄的作用,所以歸納在一起。「肝藏魂」是指人的睡眠品質和肝血濡養有關;如果肝血虛了,就容易睡眠品質不好,睡眠當中容易作惡夢,甚至大聲尖叫,這也是屬於自律神經方面的問題。「肝開竅於目」是指眼睛的視覺功能,有賴於肝血的濡養;如果肝血不足,就會影響視力,造成眼睛乾澀、視物模糊等,例如用眼過度,尤其是長期使用電腦或沉迷線上遊戲的宅男宅女應該會特別有感受。一旦肝的疏泄功能表現的過度亢奮時,例如口乾口苦、耳鳴頭痛、眼睛紅赤、容易動怒生氣等症狀跑出來,就成了我們平常常聽到「肝火大」、「火氣大」的狀態,這類症狀都可以藉由養肝的方法而得到舒緩。為什麼春天是養肝的好時機呢?因為中醫認為,一年當中的春天正好是植物萌芽、向外綻放,動物甦醒、脫離冬眠的季節,大地逐漸轉暖,陽氣正要升發;就人體來講,恰好也是肝氣生發、活力漸盛,脫離蟄伏、擺脫疲倦的時機。所以肝與春氣相通,春季特別適合養肝保肝,有利於人體肝氣的調達和舒暢。平常的生活起居要如何養肝保肝呢?可以從下面幾項做起:避免熬夜晚睡:晚上11點到凌晨3點這一段時間,是人體膽經和肝經當令的時間。中醫說:『肝主藏血』、『臥則血歸於肝』,此時處於熟睡對肝膽經是最好的修復,不宜熬夜。所以盡量在晚上11點以前就寢,以強化肝膽經的功能。容易失眠的民眾,晚上盡量不要從事耗損腦力的工作,以免影響睡眠品質。保持心情愉快:情緒的控制要像春天的嫩苗一樣,充滿生機,不被壓抑。工作難免有壓力,但得失心不要太重,保持樂觀,不要讓自己的情緒起伏過大,否則「怒則傷肝」。中醫古書更強調:『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藉由寬恕、施捨、讚美別人等類似行為治療的方法,讓自己的心情開朗,肝氣才會通暢而不抑鬱。減少攝取酸食:中醫講究中庸之道,五味食物的攝取太過或不及對養生而言都不好。雖然酸性食物是入肝的,但不建議春天過度食用,一方面是因為酸性收斂,不利於春季肝氣的升發和調暢,另一方面是因為春天是肝旺的季節,過度攝取酸食,反而會使肝木過旺而影響胃腸消化。所以古籍記載多建議春天攝取甘味食物以養脾氣,秋天收斂季節才食用酸味食物助斂養肝。春季養肝食療:春天萬物復甦,除了有利於肝氣的升發調暢之外,春季還適合補養陽氣。因此養肝主要是利用略帶甘溫的食物或藥物來補養氣血,協助肝氣提升。以食物而言,例如:雞肉,牛肉,排骨,鰻魚,海參,豬肝,春筍,蘑菇,香菇,金針菜,芹菜,白木耳等都是適合養肝的食物。經常熬夜晚睡、輪夜班工作的人應避免過量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如油炸、燒烤、咖啡等,否則容易助長「肝火」症狀的發作。以藥物而言,例如:黨參,黃耆,紅棗,山藥,白朮,白木耳等都是適合養肝顧脾的食物。但若是經常熬夜,火氣大,口乾舌燥,眼睛紅赤的人,可以改用菊花、枸杞、決明子當作茶飲,或者以杞菊地黃丸來保健。當然,如果是肝炎則用藥就更複雜了,應尋求合格中醫師診斷,根據體質擬方服用才是上策。以上簡單介紹大家春季養肝的方法,同時不要再把疲勞誤當肝炎看待。最後還是要再三提醒民眾,千萬不要亂服來路不明的中草藥秘方,以免延誤病情。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