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篩檢

女性好發乳癌 南市推乳癌免費篩檢

女性好發乳癌 南市推乳癌免費篩檢#篩檢

乳癌每年造成全球46萬名婦女死亡,台灣每天亦有22名婦女被診斷罹患乳癌且每天有5名婦女死於乳癌。再忙都請抽空力行關心自己的健康,不論妳是上班族或家庭主婦,政府呼籲婦女們「相揪」來做乳癌檢查。萬一檢查出檢查出異常時切勿驚惶,一定要到醫院再做詳細的確診與治療,才能及時處理自身的健康問題,保護自己也照顧家庭。乳癌是國內女性好發癌症的頭號殺手,研究顯示45歲以上婦女朋友藉由「乳房攝影」可有效偵測早期乳癌、及時治療,據統計台南市45-69歲婦女約有20萬人從未接受過篩檢,女性市民佔市人口數66.6%,受檢比率偏低;臺南市政府衛生局呼籲婦女站出來一起打擊乳癌,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才能防止憾事一再發生!現政府補助對象為:45~69歲及40~44歲曾有乳癌家族史(二親等的祖母、外婆、母親、女兒、姐妹) 婦女提供每2年1次接受乳房攝影檢查服務,歡迎熟女們電洽醫院或衛生所預約檢查,不要錯過政府的這項健康利多權益。目前台南市有11家醫院通過衛生署的「乳房X光攝影醫療機構認證」。協助檢查的醫院有成功大學附設醫院、永康奇美、柳營奇美、署立臺南醫院、臺南市立醫院、台南新樓、麻豆新樓、郭綜合、署立新營醫院、高雄榮民總醫院臺南分院、奇美佳里醫院,均提供乳房攝影服務;加上3台乳房攝影X光車巡迴全市37區服務,採用新型數位式乳房攝影儀,影像解析度高、減少交通往返,並有女性放射師隨車服務,只要攜帶健保卡,檢查免費,場次名額有限採預約制,民眾可以把握機會向就近衛生所預約報名。

年滿25~29歲苗栗市民 免費肝炎篩檢

年滿25~29歲苗栗市民 免費肝炎篩檢#篩檢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苗栗縣衛生局表示,由於肝臟沒有神經,不會喊痛,早期又沒有症狀,大多數患者渾然不覺,疏於追蹤治療,直到發生肝癌才就醫,為時已晚,可見篩檢的重要性,因此苗栗縣衛生局特別推動免費肝炎篩檢活動,自即日起至101年12月31日止,只要設籍為苗栗縣且年滿25~59歲,攜帶身分證、健保卡即可至約醫院或各地衛生所辦理免費肝炎篩檢。苗栗縣衛生局說,在台灣每年因為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死亡的民眾超過1萬多人,約50分鐘就有一人死於肝病,而B、C肝病毒則是最大元兇,另外成年人中平均每五人就有一人是B型肝炎帶原者,而肝癌患者中約有七成是B型肝炎引起,由於一般民眾肝病知識不足,常吃保肝丸等保健食品,這些都是不對的,實際上,正確的保肝第一步驟是捲起袖子驗血、做肝炎篩檢,了解自己是否有B肝、C肝,因此苗栗縣政府推動此活動,讓苗栗市民能擁有正確觀念,而此次抽血檢驗內容包含B型肝炎抗原、C型肝炎抗體及肝功能指數(GPT)檢查(無須空腹)。根據行政院衛生署指出,慢性C型肝炎感染者施予抗病毒及干擾素治療,經追蹤1-15年,約可降低65%肝癌發生;B型肝炎帶原者且HBeAg陽性者施予治療,經追蹤1-17年,約可降低47%肝硬化及78%肝癌發生,所以B、C型肝炎治療的成效非常好,國民健康局邱淑媞局長也呼籲民眾,最好能至醫院定期接受篩檢,以達到早期發現肝臟病變,早期治療。

防頭號殺手!癌症篩檢可線上預約

防頭號殺手!癌症篩檢可線上預約#篩檢

癌症號稱21世紀人類的頭號殺手!衛生署公布99年國人10大死因,癌症連續第29年蟬聯榜首,死亡人數4萬1,046人,再創新高,平均每12分48秒就有1人死於癌症。99年臺北市因癌症死亡的人數達4,632人,臺北市衛生局呼籲市民,定期接受癌症篩檢,早期發現及早就醫,可降低癌症死亡的機率,更能提高癌症的治癒機會,促進生活品質與家庭幸福。為提供市民便利的癌症篩檢服務,臺北市衛生局提供「線上申請癌症篩檢預約服務」,市民只需要上臺北市衛生局網站(網址:http://screening.health.gov.tw),直接在線上填寫現居地等基本資料,即有工作人員主動與您聯繫,協助預約至鄰近的醫療院所進行免費四大癌症(子宮頸癌、乳癌、大腸癌及口腔癌)篩檢服務。四大癌症篩檢參加資格為:子宮頸抹片檢查-民國32至71年次出生的婦女(每年1次);乳癌乳房X光攝影檢查-民國31至56年次出生的婦女(每2年1次);大腸癌糞便潛血檢查-民國31至51年次出生的市民(每2年1次);口腔癌口腔黏膜檢查-民國71年次前出生且有吸菸或嚼食檳榔(含已戒檳)的市民(每2年1次)。

恐怖的四大癌症!定期篩檢不能少

恐怖的四大癌症!定期篩檢不能少#篩檢

阮綜合醫院家庭醫學科張光恩醫師指出,根據國健局統計資料,近十年來台灣男性口腔癌發生率每十萬人口增加13.1人,大腸直腸癌的發生率每十萬人口增加 9.3人,女性乳癌發生率每十萬人增加18.8人,子宮頸癌的發生率則因為子宮頸抹片篩檢的推行,每十萬人口減少15.3人。而口腔癌、大腸直腸癌、乳癌與子宮頸癌這四大癌症的發生人數,佔所有癌症發生人數的33.3%,四大癌症的死亡人數,佔所有癌症死亡人數的22.5%。國內外文獻顯示,針對高風險族群每三年做口腔黏膜篩檢,可以降低43%口腔癌死亡率;每兩年或每年做糞便篩檢,可分別降低18%與33%大腸直腸癌死亡率;每兩年做乳房攝影,可降低21%至34%乳癌死亡率;每三年做子宮頸抹片檢查,可以降低60%至90%子宮頸癌死亡率。張光恩醫師說,造成癌症的原因包括先天遺傳傾向與後天不健康的生活型態等。同時有抽菸、喝酒、嚼檳榔的人,因罹患口腔癌的機率是一般民眾的 123 倍。因此,建議每兩年做一次口腔黏膜篩檢。子宮頸癌主要跟人類乳突病毒(HPV)感染有關,而HPV是經由性行為傳染。因此,建議有性行為三年後的女性,每年接受一次子宮頸抹片篩檢。乳癌的好發年齡在40歲至60歲間,乳癌與先天遺傳傾向有關,若家族有乳癌病史的女性,建議從40歲開始,每兩年做一次乳房攝影。大腸直腸的發生與高油脂低纖維飲食、家族史、年齡等因素有關。大腸直腸癌的病人90%在50歲以上,因此,建議年滿50歲的民眾,每兩年做一次糞便潛血檢查。

每七分即一人罹癌 預防篩檢很重要

每七分即一人罹癌 預防篩檢很重要#篩檢

根據衛生署統計資料顯示,癌症為國人十大死因之首,且每7分鐘就有1人被診斷出癌症,約每13分鐘就有1人死於癌症。對此,新北市政府衛生局呼籲,民眾切勿以為沒有症狀就忽略癌症篩檢的重要性,而新北市立聯合醫院板橋院區及三重院區也分別將在本月18日上午及3月17日上午,舉辦四大癌症免費篩檢的活動,鼓勵民眾前往參加檢查。衛生局指出,一名長年在醫院擔任志工的郭太太,在去年癌症篩檢時發現罹患乳癌第一期,經過治療後現在可以回到醫院再度擔任志工,且投身推廣癌症篩檢的行列。郭太太以自身的經驗與民眾分享,過去自認身體健康,在醫院服務那麼久卻一直忽略癌症篩檢的重要性,好在某次朋友邀約一同檢查,及早發現及治療,才能恢復身體健康。衛生局表示,罹癌後的治療照護及預防復發,都是一段漫長的路,一般人平時沒有養成健康生活的習慣,又忽略定期健康檢查,等到症狀發生,往往已經傷害身體的功能,甚至產生併發症。因此,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是預防癌症等疾病的不二法門,鼓勵符合條件的民眾前往醫院進行癌症篩檢。新北市立聯合醫院於農曆年後舉辦「祥龍瑞氣賀新年,防癌篩檢過好年」活動,只要符合條件即可報名參加。大腸癌糞便潛血檢查(31至51年次)、乳癌X光攝影檢查(31至56年次)、口腔黏膜檢查(口腔癌,71年次前)、子宮頸抹片檢查(子宮頸癌,71年次前)。此外,還可做簡易型健檢,有體位檢測(身高、體重、BMI、腰圍)、三高測檢(血壓、血糖、膽固醇)及骨質密度測量,報名專線為2982─9111轉分機3169,歡迎符合條件的民眾報名。

糞便潛血檢查精準?食物、疾病恐干擾

糞便潛血檢查精準?食物、疾病恐干擾#篩檢

阮綜合醫院大腸直腸外科趙東波主任說,因為多數的大腸癌是由大腸息肉所轉變,如果將這類具有癌變潛力的息肉摘除的話,就能預防因息肉病變而產生的繼發性大腸癌。相對於徵狀發生後才接受治療的大腸癌病人,治癒比率大約只有一半,更顯示早期篩檢的重要性。因此,大腸癌篩檢就是希望從一般大眾中,找出比較可能發生大腸癌的人。如果是已經有徵狀的人,則不論年齡,都必須接受進一步的診斷檢查。 ※目前醫界常用的篩檢方式有下列幾種:趙東波主任指出,將帶手套的手指經肛門放入直腸,用手指感覺直腸壁上可能的病灶,這方法最簡單且可立刻執行。也可偵測糞便中是否有少量或是肉眼看不出來的血液,這項檢查不但簡單而且便宜,可惜只能查出正在出血的大腸癌或大腸息肉。但因其它疾病或食物也可能造成糞便潛血檢查陽性,所以很多醫師便用其它更準確的篩檢方法取代。例如利用細長、可彎曲、具有光源並能攝影的乙狀結腸纖維鏡,從肛門放入直腸、乙狀結腸和一部份的降結腸,都是大腸癌比較常發生的位置,就可以看到腸子內部是否有任何病變。在檢查前只要先灌腸,排出殘留的糞便。檢查時不會痛,感覺就像灌腸般不舒服。大腸鏡就像乙狀結腸纖維鏡般,但是長度更長,可以安全且有效的檢視所有的大腸,包括直腸和結腸,如果發現息肉或是腫瘤,還能立刻執行息肉切除術或是摘取一小塊組織,送病理檢驗室作進一步化驗。趙東波主任表示,在大腸鏡檢查前要清腸,以避免阻礙病灶的尋找、觀察和處理。檢查時會不舒服,一般會給予注射藥物,幫助放鬆心情和入睡。並將液體狀的顯影劑(鋇劑)和空氣,經由肛門灌入大腸中,再利用 X 光攝影間接觀察大腸內壁是否有異常的地方。但對比較小的腫瘤和息肉,偵測效果是大腸鏡比較好,而且鋇劑攝影後仍需大腸鏡檢查以確定診斷。如果本身沒有任何的大腸癌危險因子,仍建議從四十歲開始,每年接受糞便潛血檢驗和直腸指診。

籲民眾重視腎臟健康 王彩樺參與篩檢

籲民眾重視腎臟健康 王彩樺參與篩檢#篩檢

推估全台約有二百多萬名慢性腎臟病患者,但令人訝異的是,各期別平均只有3.5%的患者知道自己罹患慢性腎臟病。關心民眾健康,財團法人腎臟病防治基金會等單位7日在新北市政府市民廣場舉辦腎臟健康篩檢活動,吸引不少民眾參加,衛生署長邱文達也特別到場,呼籲大眾正視腎臟健康。雙和醫院副院長、腎臟內科主治醫師林裕峰強調,腎臟病當出現症狀時,往往已經到了中期甚至後期,唯有接受篩檢才能達到早期發現的目標。邱文達署長、立委洪秀柱、新北市政府副市長李四川特別到場,呼籲民眾正視腎臟篩檢的重要性。林裕峰強調,經由篩檢才能達到早期發現腎臟病的目標,腎臟病防治基金會的成立即在於促進腎臟病防治照顧及教學研究,期望能降低腎臟病對國人的威脅。7日的活動現場除了篩檢外,並備有趣味衛教闖關、餐飲攤、豐富摸彩品等。主辦單位還邀請藝人王彩樺與電音三太子與大家一起「保庇健康」、「保庇過好年」。王彩樺並親自參與篩檢,以實際行動呼籲民眾正視腎臟篩檢的重要性。有鑑於年節之際,弱勢族群更需要社會的溫情,新北市政府社會局還特別安排弱勢族群接受腎臟篩檢。配合新年節慶,主辦單位也準備了「暖冬福袋」致贈給獨居長者,福袋中備有愛心圍巾、手套等,讓獨居長者們能感受社會的溫情。

有大腸癌家族史要當心 別輕忽瘜肉

有大腸癌家族史要當心 別輕忽瘜肉#篩檢

大腸癌發生率高!佔所有癌症排名前三到前二名。它有家族傾向,家中有近親得大腸癌固然屬高危險群,家族若有其他癌症,也會稍微增加危險。但人不是睡一覺起來就得大腸癌,它有良性癌症前期:叫作瘜肉;從乾淨的大腸壁長出良性瘜肉需經年累月,都不管它,也要再經年累月才會惡性變化成癌症;這提供了我們早期篩檢、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的機會。篩檢的方法簡單、不痛。國民健康局補助 50~69歲二年一次的糞便潛血檢查;其他人也可以經醫師評估用健保檢查。台中林新醫院大腸直腸肛門外科許格豪主任表示,大腸內壁本來光滑,若有長瘜肉或腫瘤,大便經過時磨擦力增加,易將瘜肉或腫瘤磨破,造成微量出血。流血量往往很小,與大便混合後眼睛看不出有血,需以較敏感的化學藥劑檢測。驗出有血,並不代表有大腸癌,只是提醒受檢者胃腸道有地方在出血,要進一步檢查找到出血點。許格豪主任說,篩檢之前吃豬血湯、米血糕或含有某些成份的蔬菜都有可能干擾檢查結果的判讀;口腔黏膜破皮、胃或十二指腸潰瘍、痔瘡流血等都會造成大便潛血陽性反應;若眼睛已經看得出大便帶有紅色血液,就不要做大便潛血篩檢,要直接找專科醫師安排進一步的檢查。許格豪主任指出,篩檢後若是陽性反應,不要慌張,可能只是飲食引起、口腔黏膜破皮、胃或十二指腸潰瘍、痔瘡流血等。若是陰性反應,也不代表絕對沒問題,每種檢查都有它的限制、誤差與不確定性。要配合考慮有無大便習慣改變、大便變細、體重無緣無故減輕等。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