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

是真的!綠茶可阻礙澱粉吸收、減肥

是真的!綠茶可阻礙澱粉吸收、減肥#研究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提到綠茶,大家腦中所浮現的好處不外乎就是去油膩、提振精神,且因為沒有經過發酵,其抗氧化營養素的含量也較其他茶葉來的高,因此,才會經常受到他人注目,甚至進行研究,但除了這些外,日前在國外更有項最新研究發現,綠茶萃取物能阻礙澱粉吸收,進而幫助民眾減肥、治療糖尿病等。喝綠茶和直接攝取萃取物 多酚含量差很多根據《每日郵報》指出,該研究主要是由波茲南大學,針對28名19~28歲的受測者進行研究,首先請他們禁食12小時,在分配給每人一碗玉米片,將大量的澱粉吞下肚,接著將28人分兩組,一組吃含有4公克綠茶萃取物的薄餅,另一組則吃一般的薄餅,當澱粉消化、分解後,就可以從呼吸中的二氧化碳濃度中了解澱粉分解狀況。結果發現,食用4公克綠茶萃取物的薄餅那組,澱粉較不會被身體消化、吸收,對此研究人員表示,這可能與綠茶中的「多酚」有關,只不過,飲用綠茶和直接攝取萃取物中所含的多酚量可能有很大的差異,而目前此研究刊登於《自然科學報告期刊》。

自然療癒力!觀賞魚可減壓、提振情緒

自然療癒力!觀賞魚可減壓、提振情緒#研究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壓力是造成現代人生理、心理各種疾病的來源之一!只要受到他人的言語刺激、忙碌、競爭、追求完美、人際衝突等,壓力就會從中誘發出來,雖然適度的壓力可促使人積極、提升警覺性、不過度懶散,不過,一個人若沒找到與壓力共存、宣洩的管道時,漸漸的就會對情緒、免疫系統、心臟等身心理產生影響。但其實找到共存、宣洩的管道並不難,因為生活周遭常見的花草、樹木等大自然,甚至動物,都有股神奇的力量,可舒緩壓力、療育身心,除了這些外,日前在英國更有項最新研究發現,觀賞魚也有相同功效,只要經常看魚兒游泳,不僅可提振情緒,還可降血壓、增強心臟等。看魚游泳 可舒緩壓力、降血壓根據《每日郵報》指出,該研究主要是在大型水族館中,以增加不同種類的魚,來觀察受測者的心率、血壓及情緒,結果發現,觀賞水族館裡的魚,不分種類,皆能有助於降血壓、增加心臟病發後的存活率等,特別是沒有時間、金錢、無法與大自然相處者,放鬆舒壓效果更好。針對此研究結果,研究人員表示,在這高壓工作、壅擠的城市裡,民眾若能多到水族館裡走動,有助於達到平靜、放鬆的效果,且在診所、醫院裡,若能放置魚缸的話,也能有助於平靜醫師、患者的心情,對身體有正面的影響力,而目前此研究刊登於《環境和行為期刊》。

法式接吻有害?研究:頭頸癌風險激增

法式接吻有害?研究:頭頸癌風險激增#研究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深深的一吻,深情又浪漫,除了可向自己的愛人表達濃濃的愛意外,也能增進彼此的感情,但這看似無害的行為背後卻潛藏著一項危害,日前在國外卻有項最新研究發現,接吻已超過吸菸,喝酒,成為罹患頭頸癌的主要危險因子,特別是「法式接吻」更容易使口咽部感染HPV,增加250倍以上的頭頸癌風險。口咽部染HPV 頭頸癌風險增250倍頭頸癌的致病原因,雖然目前已證實與檳榔、菸草、酒精有關,但根據《每日郵報》指出,皇家達爾文醫院湯瑪斯醫師表示,法式熱吻也會傳播人類乳突狀病毒(HPV),且7成的頭頸癌都經由這種病毒所引起,所以,一旦口咽部染HPV時,罹患頭頸癌的風險就會比沒感染者高出250倍。HPV是一種男性、女性都可能感染的常見病毒,且種類超過100種,雖然其中只有8種高風險的病毒會造成頭頸癌,但研究表示,口腔中的HPV可經由口交、法式接吻來傳遞,仍有罹患頭頸癌的疑慮,特別是接吻的人數越多,感染HPV的風險越高,所以,提醒民眾防不慎防。

同時患有兩種慢性病 早死風險恐增4倍

同時患有兩種慢性病 早死風險恐增4倍#研究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不健康的生活形態,例如:抽菸、喝酒、熬夜等,除了會增加糖尿病、心臟病、中風等慢性病風險外,日前更有項最新研究發現,若是一個人同時患有2種以上慢性病的話,還可能會增加早死風險,而目前此研究刊登於《美國醫學會期刊》。40歲前中風過 平均年齡將被削減23年根據《每日郵報》指出,該研究主要是由英國劍橋大學,針對120萬名不同國家的男女進行健康分析,結果發現,40歲以前曾患有中風、心血管疾病的男性,平均年齡將會被削減23年;60歲時罹患兩種心血管、新陳代謝疾病的話,平均年齡將會減少12年;三種以上慢性疾病會減少15年;至於抽菸、患有愛滋病者,平均壽命則減少10~11年。對此研究人員表示,糖尿病、心臟病、中風間存在這許多相似的危險因子,如高血壓、肥胖等,所以,當一個人同時罹患兩種以上的疾病時,早死風險就會激增,舉例來說,患者罹患慢性疾病時,早死風險將是沒有任何心血管、新陳代謝疾病者的2倍;同時有兩種以上的話,風險就會增加4倍;一旦有三種以上,風險則增加至8倍。所以,建議民眾平時應維持體重、良好的飲食習慣、不吸菸,不喝酒,並定期接受運動鍛煉,如此一來,就能降低危害因子找上門,進而增加早死風險。

蛋白質也有品管系統 助防老抗癌

蛋白質也有品管系統 助防老抗癌#研究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過去在學術界總是認為老化、神經退化性疾病、癌症等病症的肇因,皆可能與蛋白質缺陷有關,但礙於於細胞如何辨認缺陷、精確度如何等問題所知甚少,所以,一直都無法證實。直到日前,中研院的研究團隊發現,人體細胞內有一個以「CRL2」蛋白質複合體,作為為媒介的新穎品管系統,只要偵測到不正常硒蛋白質時,就會將它殲滅維持穩定,然而,硒蛋白質一直被認為和抗癌、防老化及提升免疫力有關,而目前此研究刊登於《科學期刊》。製作過程出錯 恐會危害整個生物體中研院分子生物研究所助研究員顏雪琪博士表示,細胞在製造蛋白質的過程中,會將一個又一個的胺基酸單元連接串起,並經過適當的摺疊才具功能,若出錯將會造成蛋白質缺陷,進而危害整個生物體,因此,需透過一套品管系統進行把關。CRL2蛋白當品管 揪出缺陷細胞由於硒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通常以硒蛋白的形式存在於人體內,並表現出功能,已知與多種人類疾病密切相關,但過去學界只看的到好的硒蛋白,完全看不到不正常的硒蛋白。然而研究團隊發現,原來是因為它有一套「CRL2的蛋白質複合體」在為硒蛋白的品質進行把關,利用暴露于斷點的硒蛋白尾端序列,作為判斷缺陷的依據,由此辨識並將缺陷硒蛋白標記上,降解標籤使其被清除,即使蛋白質的正常與否只相差一個胺基酸,這套系統也能正確區別。

抗憂鬱藥緩更年期不適 恐會增加骨折危機

抗憂鬱藥緩更年期不適 恐會增加骨折危機#研究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更年期雖然是一種自然老化的現象,但為了避免熱潮紅、盜汗、心悸、失眠、骨鬆上身,女性朋友都會藉由荷爾蒙補充、選擇性血清素再回收抑制劑(SSRI)等來進行治療。尤其是SSRI,雖然它是一種治療憂鬱症的藥物,但卻常被當作治療更年期的另一種選擇,用來治療更年期症狀,只不過,日前在美國有項最新研究發現,服用SSRI抗憂鬱藥物,可能會增加骨折風險。抗憂鬱藥物 竟會侵蝕細胞活性該研究主要是由美國東北大學針對37萬3000名40~64歲的女性進行資料分析,結果發現,只要曾經服用過SSRI藥物者,發生骨折的機率都會增加67~76%,對此研究人員表示,會發生的結果是因為抗憂鬱的藥物,會侵蝕細胞活性,使得骨密度變低,進而增加骨折風險,所以,建議民眾應縮短服用時間,而未來也會繼續研究低劑量是否也會對此造成影響,而目前此研究刊登於《BMJ傷害預防期刊》。

分水嶺!研究:26歲老化徵兆出現了

分水嶺!研究:26歲老化徵兆出現了#研究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編譯)年齡的增長,不管是外表還是身體器官都會隨著歲月流失而自然老化,且過去關於老化方面的研究,也多是針對老年人來進行,但日前卻有項最新研究發現,早在26歲時,就能發現身體各種不同的老化速度。20多歲得知生物年齡 助於防範老化疾病該研究主要是由美國杜克大學,針對1972~1973年出生的954名紐西蘭人進行研究,分別在他們26歲、32歲與38歲時檢查心臟、肺部、肝臟、新陳代謝、免疫系統、肥胖程度、端粒長度等18項生物指標,並在38歲時利用這些生物指標來判定「生物年齡」,結果發現,這些受測者在38歲時判定的生物年齡,有些不到30歲,也些則已接近60歲。對此,研究人員表示,老化徵兆在26歲時,其實就會開始變的比較明顯,且超過38歲以後老化速度會更快,如智商大幅降低,增加中風、老人癡呆症等風險跡象,所以,民眾未來可在20多歲時,得知自己的老化速度,進而做些防範措施,以免老化疾病找上門,而目前此研究刊登於《國家科學院學報》。

研究:每天攝取15克堅果 可降低早死風險

研究:每天攝取15克堅果 可降低早死風險#研究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一顆小小的堅果,到底有著多大的魔力,不僅讓美國《時代雜誌》在2005年時,將它評比為十大健康食物之一,就連每日飲食指南,也建議民眾每天都要攝取1份堅果種子類為佳,綜觀以上,堅果種子類在近年來已成為最矚目的焦點。由於堅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單元不飽和脂肪酸等,營養價值高,對於人體而言,有助於預防細胞老化,降低心血管疾病、失智症風險,只不過熱量偏高需適量攝取,此外,日前更有項研究最新發現,每天食用15克的堅果或花生,還能降低早死風險。僅有花生、堅果可預防 花生醬並無保護力根據《每日郵報》指出,該研究主要是由Maastricht University的研究人員,從1986年起,針對逾12萬名年齡介於55~69歲間的民眾進行調查,結果發現,每天食用15克的堅果或花生,可降低因癌症、呼吸道疾病、神經退行性疾病等疾病早死的風險。對此,研究人員表示,因為堅果、花生都與含有各種不同的化合物,如脂肪酸、維生素、纖維、抗氧化劑,而這些都有助於降低早死風險,只不過要特別注意的是,花生醬並無保護作用,而目前此研究刊登於《國際流行病學期刊》。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