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

 伴侶共度「無聊時光」竟是愛情長跑關鍵?研究:反而讓感情更親密

伴侶共度「無聊時光」竟是愛情長跑關鍵?研究:反而讓感情更親密#研究

你和另一半相處會「無聊」嗎?當和另一半相處久了以後,因為習慣對方的存在,彼此間表達親密的舉動會減少,雙方開始不再費盡心思「取悅」對方,因此相處可能會感到無聊。研究指出,伴侶之間會感到無聊在關係中屬於「常見」的狀態,且並不會導致不幸或失敗,因此不需要過度擔心。

約20%「新手爸爸」都有產後憂鬱!研究揭「3原因」壓力不輸給女性

約20%「新手爸爸」都有產後憂鬱!研究揭「3原因」壓力不輸給女性#研究

隨著父親節到來,不妨主動給予身邊男性親友關懷與問候,特別是可能有心理健康困擾卻選擇不說的「新手爸爸」。根據研究顯示,將近五分之一的新手爸爸會有憂鬱症狀,男性會產生壓力與焦慮、憂鬱等負面情緒,其實源自於對父親角色的不了解,建議家人可以陪伴新手爸爸走過這段期間。

他染病失去「1感官」連站立都困難!研究揭「本體感覺」的背後秘密

他染病失去「1感官」連站立都困難!研究揭「本體感覺」的背後秘密#研究

本體感覺被稱之為「身體第六感」,可以讓我們意識到軀幹與四肢身處空間中的相對位置變化,若失去本體感會怎樣呢?屢獲殊榮的科學記者艾瑪.楊恩(Emma Young)蒐羅完整的科學研究,於《超級感官》一書中,分享人體感官的知識,幫助讀者保護、調整自身的感知能力,在生活中做出改變。以下為原書摘文:

單腳站立竟可預測死亡?英研究警告:「撐不到10秒」死亡率增4倍

單腳站立竟可預測死亡?英研究警告:「撐不到10秒」死亡率增4倍#研究

體適能較好的人,在從事工作、運動或日常生活時,會有較好的體能活力和適應能力,也不容易產生疲勞的感覺;因此,擁有良好的體適能,是現代人必須達成的目標。物理治療師表示,平時多活動、多運動,像是練習單腳站、多走路、用上下樓梯取代電梯,都有機會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生,而且增加自主生活能力。

8成女性產後可能情緒低落!專家揭養成「這些習慣」減少產後憂鬱

8成女性產後可能情緒低落!專家揭養成「這些習慣」減少產後憂鬱#研究

下週末將迎來一年一度的母親節,有沒有注意到你身邊的「準媽媽」們,是開心迎接自己的第一個母親節?還是充滿著焦慮、憂鬱的情緒?根據研究顯示,孕婦產前參加團體身心健康課程,對其正面的影響可延續數年。因此,除了關照孕婦的身體照護,更需要注意她們的心理健康。

新冠輕症、無症狀不用擔心?最新研究揭「恐有腦損傷」

新冠輕症、無症狀不用擔心?最新研究揭「恐有腦損傷」#研究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筱庭/綜合報導)新冠疫情延燒至今,單日確診人數屢破新高。雖然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強調,99%屬於都是輕症或無症狀,但國外最新研究卻發現,即使是輕症或無症狀,也可能造成腦部神經後遺症或腦損傷風險。新冠病毒造成慢性腦缺氧,無症狀也會臨床上新冠肺炎患者常會出現頭暈、頭痛、精神錯亂和其他神經系統症狀,醫界一直不了解其症狀與感染新冠病毒之間的關係。不過,知名科學期刊《自然》(Nature)4月發表的一項最新研究,指出新冠病毒可能會影響腦部中樞神經系統,造成5種與人類感染病毒時的相似症狀,且與感染新冠肺炎死亡者的解剖報告相符:  腦部明顯發炎 神經元損傷 細胞凋亡 輕微腦出血 慢性腦缺氧延伸閱讀是感冒還是新冠確診?醫師1張圖教你判斷「最大差異」中樞神經系統缺氧恐腦出血、神經損傷美國杜蘭大學(Tulane University)的研究團隊針對感染新冠病毒的非人類靈長類動物進行觀察,發現大腦中樞神經的血氧量有減少現象,這與出現腦損傷症狀的情況相符,包括造成皮下血管與神經細胞的損傷和死亡,亦使腦部有微出血現象。但令人驚訝的是,這些發現也出現在無症狀或輕症者身上。  參與該研究的杜蘭國家靈長類動物研究中心(Tulane National Primate Research Center)首席研究員翠西・費雪(Tracy Fischer)在受訪時表示,由於他們沒有明顯呼吸道症狀,沒有人預料到會出現腦部損傷,但從結果可以明確得知,確實是因為病毒感染所引起。新冠病毒恐使腦容量減少無獨有偶,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日前也在臉書粉絲頁表示,根據英國研究指出,確診新冠肺炎可能會使腦容量減少,造成精神不集中、生活認知出現障礙、容易疲勞,甚至會有失去嗅覺的感受。雖然新冠病毒是否會造成感染者的腦部損傷,醫學界尚未有公認的定論,且潛在病理機制仍不清楚。黃軒呼籲,即使這波疫情症狀多為輕症、無症狀,在疫情真正結束前,同樣要落實勤洗手、戴口罩、打疫苗等防疫習慣,畢竟新冠病毒對於身體各處仍可能有潛在影響,仍須小心謹慎。延伸閱讀Omicron讓快篩失靈?台大醫:快篩挑對「1關鍵」才精準

最新研究》慢性腎臟病不惡化!中醫治療可有效延緩

最新研究》慢性腎臟病不惡化!中醫治療可有效延緩#研究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高血壓、糖尿病若控制不佳,長期服用止痛藥或來源不明的草藥,可能造成慢性腎臟病!62歲溫女士多年來患有糖尿病與慢性腎臟病第4期,身體始終虛弱,常因腎臟病引發的疲憊、失眠、腰酸背痛等各種尿毒症症狀而就醫。直到中醫師開立不影響肝腎功能的內服科學中藥調理,搭配非侵入性的艾灸促進血液循環,溫女士身體的不舒服才大幅緩解,恢復體力和精神。 台北慈濟醫院中醫部醫師呂秉勳表示,當腎臟功能衰退,人體無法維持正常代謝時,體內廢物便無法從尿液中完全排出,導致尿毒素囤積在身體裡造成各種不適與併發症,要是進展到末期,就必須以洗腎治療。 尿毒症影響全身,末期罹搔癢症苦不堪言尿毒素的影響是全身性的,除了會危害心血管功能、造血功能,造成血管鈣化疾病與骨病變,末期的尿毒搔癢症更會令患者苦不堪言,因此不管中西醫的治療,都是以及早控制、減少尿毒素為方向。 呂秉勳指出,由於每位患者病程的進展速度依生活、飲食習慣不同而異,且過去多數人認為中藥的鉀離子含量高,對腎臟有傷害性,所以少有西醫輔以中醫治療的經驗;往往是病人在西醫治療的藥物用罄,希望以其他治療方式緩解不適時,才會求助中醫問診。 事實上,不是所有中藥都會提高電解質,影響肝腎功能,並若中醫能及早介入治療,對延緩腎臟病惡化亦有助益。呂秉勳說明:「尿毒素累積,在中醫觀點是熱毒、血虛、風燥所致,可藉由中藥互性競爭以吸附毒素、促進毒素代謝。」而非侵入性的艾灸活絡血液循環,可幫助尿毒素排出體內,減少毒素累積,已具實證能改善腎功能。針對病人其他不適症狀,也能透過穴位針灸治療。 中醫及早介入,「艾灸」可延緩腎病惡化呂秉勳分享,考量溫女士為慢性腎臟病患者,以不影響肝腎功能的內服科學中藥調理,可抗氧化促進血循與提升免疫力,再搭配非侵入性的艾灸,在特定穴位配合中西醫合療跟針灸,促進血液循環、改善代謝。調理2年多下來,溫女士病情未再惡化,不但恢復體力與精神,甚至血液循環比以往更佳。 呂秉勳提醒,執行艾灸需經中醫師專業評估,不建議患者自行艾灸。另外,臨床統計發現,腎臟病患者以中醫及早介入治療,病況惡化情形較未介入者更為趨緩,5年存活率亦較高。而針對部分尿毒素引起搔癢症的患者,可透過服用中藥、藥浴、藥膏抑制發炎情形,減緩不適。雖然腎臟病無法根治,仍可藉中西醫合療來延緩病情惡化,提高生活品質。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