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

減肥過度、營養失調 勸民眾切勿迷信”瘦”

減肥過度、營養失調 勸民眾切勿迷信”瘦”#減肥

一位20歲的年輕女性前來減重門診求診,表示想要再進一步加強瘦身成效。經醫師問診發現,該病患身材瘦高,162公分52公斤,BMI數值僅19.8,根本沒有再減重的必要。【BMI計算公式為:體重(公斤)除以身高(公尺)的平方。】而且病患先前曾服用坊間不明的減肥藥物達2個月,雖然減重了近20公斤,但卻導致自己產生無端心悸、面容憔悴、皮膚乾燥、容易疲勞、月經週期混亂等症狀,很明顯已有「減肥過度」的問題!可怕的是,該病患沈溺於瘦身迷思之中,完全毫無察覺自己身體出現的警訊,極需要灌輸正確的減重觀念和給予適當治療。 行政院衛生署新竹醫院復健科暨減重門診主治醫師賴彥廷指出,「肥胖有害健康」是眾所皆知的事,但民眾卻普遍不知道—「減肥過度」或「減肥過速」一樣有害健康。「減肥過度」或「減肥過速」可能對身體造成的負面影響有:容易疲勞、注意力降低、工作效率低落、對事物不感興趣、面容枯槁、肌膚乾燥、白髮增多、掉髮、貧血、心悸、視力模糊、骨質疏鬆、身形憔悴、引發厭食的傾向、體內容易產生結石等等,女性甚至有生理期延遲或停止的情況。 賴彥廷醫師特別呼籲,有減重需求的民眾,千萬不要自行服用誇大不實和來歷不明的減肥產品或偏方,以免危害身體健康。事實上不分男女老少,都應該透過醫療專業評估,和自己的醫師一起討論,找到適當、安全有效的減肥計畫,才是最正確的作法。一味盲目地從事減肥、瘦身,「減過了頭」卻渾然不知,反倒傷害了身體健康,實在是得不償失啊!

每天少吃500卡 健康腰瘦不復胖

每天少吃500卡 健康腰瘦不復胖#減肥

過完年後,許多人的腰圍都胖了一圈,尤其現代人生活較靜態,往往整天坐在電腦桌前辦公,回家後又窩在沙發上看電視,加上飲食習慣改變,大量攝取精緻、高熱量的食物,導致肥胖盛行率持續增加。根據衛生署調查,台灣每三人就有一人過重,十大死因中與肥胖相關的疾病佔了一半以上,包括心臟病、中風、糖尿病、高血壓、腎臟病及癌症(如乳癌、卵巢癌、子宮內膜癌、大腸癌、攝護腺癌等);肥胖也會增加脂肪肝、膽結石、痛風、退化性關節炎、高血脂症、呼吸中止症候群、月經不順、濕疹等問題,甚至因缺乏自信而造成社交障礙、憂鬱症,所以世界衛生組織早在1996年就將肥胖列為一種慢性疾病,其健康危害絕對不可小看!怎樣知道自己是否肥胖?國內目前多以身體質量指數(BMI)及腰圍作為評估指標。BMI是以體重(公斤)除以身高的平方(公尺)2來計算,若BMI≧24為過重,≧27即為肥胖;而腰圍男性≧90公分,女性≧80公分即為腹部肥胖,這代表內臟脂肪含量高,得代謝症候群的機率較大,一旦罹患代謝症候群,將來發生糖尿病的風險是一般人五倍、中風三倍、其他心血管疾病則是三到五倍。天主教耕莘醫院永和分院家醫科 - 許馨文醫師表示,時下坊間充斥各式各樣的減肥廣告及產品,強調可速效減肥,讓人非常心動,但門診中也常看到許多人減了體重卻賠上健康,最慘的是,有人因此造成無法彌補的後遺症,最後還是復胖,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其實,健康享瘦沒有速成之道,最重要、也最根本的就是「飲食控制」、「運動」及「恆心」。飲食方面應遵守「三低一高」原則,選擇低油、低鹽、低糖及高纖食品,三餐定時定量,細嚼慢嚥,建議改變進食次序,先喝湯、吃蔬菜,有了一定的飽足感,再吃熱量較高的飯及肉,不碰零食,睡前三小時也不要吃東西,每天減少500大卡攝取,一週約可減輕0.5公斤。許馨文醫師建議,運動方面,應以中強度的有氧運動為主,如快走、慢跑、騎腳踏車、游泳等,一週至少5天,每天至少30分鐘,能運動60分鐘更好。但許多人往往無法持之以恆的運動,常見藉口是「沒有時間」,其實運動時間可以累計,例如早上、中午、晚上各10分鐘。其次,很多人不運動是因「沒有場地」,之前某健康休閒俱樂部倒閉,許多病人都抱怨沒地方可以運動,其實住家附近的公園是快走慢跑的好地方,爬樓梯也是不錯的運動,還可節能減碳,或者買台固定式腳踏車、跑步機,在家邊看電視邊運動都可以,總之應尋找最適合自己的運動,持之以恆。減重是「知易行難」的事,所以遇到瓶頸時,不妨諮詢醫師或參加醫院的減重班,尋求專業人員協助,由營養師進行營養評估、設計適合的飲食計畫,醫師評估是否需用藥物或代餐,復健師則可作運動指導,自然可健康減重。許馨文醫師再一次強調,減重無捷徑,只要遵循「飲食」、「運動」及「恆心」三大原則,相信人人都能瘦得健康又不必擔心復胖,千萬別為了求速效,隨便使用來路不明的藥品及食品,以免破財事小、傷身事大。 

懷孕讓你胖?體驗窈窕月子餐 甩油沒負擔

懷孕讓你胖?體驗窈窕月子餐 甩油沒負擔#減肥

產後肥胖是每位孕婦的夢魘,有許多女士很惆悵的訴說,懷孕前腰圍只有這麼一點大,懷孕後變胖,產後卻怎麼也瘦不下來!全昌堂傳統中醫醫院 - 徐慧茵院長表示,事實上產後肥胖是因為懷孕、分娩時引起下視丘分泌功能紊亂,而導致脂肪代謝失調所引起的,那麼該如何預防呢?首先,孕期間要適當控制體重。保持體重在懷孕期適量增加十公斤左右即可,超過十一公斤以後的體重大約都在媽媽的身上,要恢復可就難了。除了在產前、產後作適當的運動之外,徐慧茵院長強調,產後坐月子進補一定要適量,因為新產之後,腸胃消化、肝臟分解功能較差,如吃了過多食物,再加上月子期間的體能消耗大不如平時(不餵奶者),這時多餘的熱量都會變成脂肪儲存在鬆垮的肚皮內,肚子能不變胖嗎?所以想知道坐月子到底該怎麼吃,才能兼顧健康、美味,又可以迅速恢復身材嗎?即日起至98年3月16日止,快上uho網參加「預約幸福饗宴」活動,就有機會免費體驗30天的貴婦月子餐,包你吃包你喝,還有專業中醫師、24小時個人專屬調養師產後諮詢與照護服務!30天讓您躺著吃都能瘦哟!活動網址:http://www.uho.com.tw/event/misscare/index.asp

《呷健康》各式火鍋營養分析

《呷健康》各式火鍋營養分析#減肥

在冷風颼颼的日子裡,最適合三五好友歡聚享受熱騰騰的火鍋了!傳統火鍋可以方便品嘗新鮮食材甘甜的美妙原味,而現代人發揮創意的"無國籍料理"則巧妙結合了異國風味與圍爐團聚的快意,例如風味獨特的巧克力鍋、牛奶鍋、起司鍋、大腸臭臭鍋、咖哩鍋、養生鍋等等琳瑯滿目讓饕客們恨不得有好幾個胃,各種美食都不放過。但享受美味之餘,您是否常因為吃火鍋吃得太飽,而擔心影響健康,不知如何取捨?以下天主教耕莘醫院新店總院營養組-官小燕營養師,以專業的營養觀點分析一下不同的火鍋,了解湯底火鍋料及各種沾醬的熱量高低、成分、含量,您就可挑選適合自己的火鍋,盡情享受一番囉!營養師官小燕表示,一般涮涮鍋的湯底熱量最少,如果是用蔬菜熬製而成的,如部份養生鍋則熱量、油脂、普林含量都少;許多用肉類大骨熬製的高湯,則油脂、普林會溶在湯裡,痛風或尿酸高的人就不適合食用。而巧克力鍋、牛奶鍋、起司鍋、大腸臭臭鍋、麻辣鍋等的湯底,熱量就比涮涮鍋的熱量多了10~20倍不等;尤其麻辣鍋的湯底熱量及油脂都偏高。但是牛奶鍋及起司鍋因含有較高的鈣質,對需要增加鈣質攝取量的人較有幫助。火鍋料的內容不外乎肉類、蔬菜與主食類。新鮮的豬、牛、羊肉及海鮮等肉類之中,以海鮮的含油量最少,熱量也較少,而肉片如果含的白色油花越多(如五花肉)則熱量越高,最好盡量選瘦肉;而雞蛋、豬肝、內臟類則含膽固醇多,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患者不宜食用。談完肉類再談蔬菜,營養師官小燕指出,涮涮鍋及牛奶鍋的菜盤約有2~3份的蔬菜量,熱量低且有飽足感,怕胖的人可放心食用;有些巧克力鍋、起司鍋則蔬菜份量較少。剩下就是主食了,包括玉米、芋頭、冬粉、豬血糕、麵包、甜點等,甚至於甜不辣也含有不少醣類,吃這些主食類就和吃飯是一樣的。糖尿病患需控制糖分者,就要注意主食份量的選擇,勿過量而造成血糖過高。需要提醒您大部分的加工餃類(如魚餃、蝦餃等)、丸子油脂及熱量都較高,許多用五花肉、絞肉做內饀油脂含量更高,要注意應少攝取。沾醬包括醬油、豆腐乳、醋、香油、辣椒醬、沙茶醬等,其中沙茶醬的熱量最高,含油較多,而醬油、豆腐乳、辣椒醬含鈉量高,官小燕提醒,高血壓的人要注意,最好適用蔥、薑、蒜、辣椒加醬油、醋,滴幾滴香油做為沾醬,鹽分及熱量較少。綜合以上各項分析比較,您是否有了概念原則上食物應均衡攝取,盡量選擇新鮮、天然、高纖維食物,注意熱量、油脂、鹽分攝取勿過量,任何美食適量而不放縱,就能確保健康。

輕鬆享「瘦」的飲食觀點

輕鬆享「瘦」的飲食觀點#減肥

減重除飲食控制外,規律的運動,持之以恆,如走路、爬樓梯、健身操、騎腳踏車、游泳等,均有利於減重,不僅能使體內的脂肪組織變小、降低膽固醇與三酸甘油脂,對於糖尿病患者還可降低血糖、促進血液循環。為恭紀念醫院中醫科杜旻峯醫師提出以下幾點,供減肥民眾參考:1.控制熱量攝取,低熱量飲食。 2.充足的蛋白質,佔總熱量15%,避免營養不均。 3.低脂肪,佔總熱量20-25%(不飽和脂肪酸) 4.低膽固醇,少食內臟;豐富維生素,纖維素。 5.低鹽,飲食以清淡為主,辛辣刺激重口味量避免 6.作多一日三餐,不吃宵夜點心,晚餐可少量,晚上八點後不吃。 7.經常活動,運動每日20分鐘。 8.每天喝六~八杯水,飯前半小時,服用一大杯水,可增加飽感,降低食慾。 9.養成每天排便的習慣。 10.每天補充額外的纖維(蔬菜水果)。多吃蔬菜、生果和穀類食品細嚼慢嚥,飲食六七分飽,勿咬口香糖-促進胃11.消化液的分泌,增加消化系統負擔,很快感到肌餓。 12.勿空腹購物逛街,否則容易買下禁忌食物,而且容易買下比預期的還要多。【以下食物盡可能避免】‧動物性脂肪(牛油、奶油、冰淇淋、全脂牛奶、沙拉醬、油炸食物)。油炸、鹽、咖啡、濃茶、含糖飲料、酒、零食、果醬、甜食(巧克力、汽水、蛋糕、水果派、甜甜圈、糖果)。 ‧高熱量蔬果:香蕉、櫻桃、玉米、無花果、葡萄、梨子、鳳梨、蕃薯、馬鈴薯、花生。【以下食物可適量攝取】‧高蛋白低脂肪食物、蘿蔔、黃瓜、海帶、豆類、木耳、香菇、白魚(不吃貝類)。 ‧以魚類代替普通肉類。 ‧低熱量的蔬菜,如花椰菜、甘藍、胡蘿蔔、芹菜、黃瓜、綠豆、萵苣、洋蔥、菠菜。 在兩餐之間嘴饞時刻可適當飲用純果汁(勿過甜)充當低熱量飲料,而產生飽足感。想要減重成功,適時休息與放鬆心情,拋開壓力是很重要的,杜醫師建議,每晚的睡眠時間為6-8小時。 只要持之以恆,間續不斷的運動與控制飲食、規律的生活,方可永保身體健康與苗條的身材。(本文由為恭紀念醫院中醫科 - 杜旻峯醫師提供,uho編輯部整理)

《醫點通》超音波抽脂vs.傳統抽脂術那種好?

《醫點通》超音波抽脂vs.傳統抽脂術那種好?#減肥

最近一年來很多想抽脂的女性朋友們開門見山的要求整形外科醫師用超音波抽脂改善曲線,問她們為什麼,她們的答案都是超音波抽脂是最新的方法、效果最好;臺安醫院整型外科主治醫師-林永濤表示,事實上每一種新的醫療器材特別是和美容整形有關的,都會被誇大宣傳,只強調它的優點。要知道一種新的醫療技術在臨床上必須使用到一定數目的病人,一段相當長的追蹤時間才能正確評估,超音波抽脂也一樣,林永濤醫師常用汽車和腳踏車來比喻,現代豪華的汽車就像超音波抽脂,優點很多,可是當你到了鄉間小路,汽車派不上用場,這時像傳統抽脂的腳踏車最實用,它雖然費力氣但可以到你最想去的地方。超音波抽脂三年前引進國內,義大利最早在十年前開始使用,臨床經驗和報告最近二年才慢慢形成共識,事實上利用超音波均勻震碎脂肪細胞的能力和傳統真空抽脂完全不同,可以讓醫師節省很多體力,另外出血少,可以做淺層抽脂使皮膚收縮較佳、不致鬆弛也是它的優點,但是二者無法完全取代對方,是可以互補的。林永濤醫師舉例,如男性女乳症,以前唯有手術一途,疤痕無可避免,目前絕大部分可以用超音波抽脂解決,幾乎沒有疤痕,再者,有人第一次抽脂後不滿意,或是造成皮膚凹凸不平,這些情況若使用超音波抽脂來治療改善,效果很好。一九九七年美國葛羅廷醫師報告二十五例這類的病人,結果術後滿意度高達九成,比其他報告高得多,這同時證明了,不但機器要好、操作者技術經驗也要夠,否則換個人也不一定能達到同樣的效果,另外在上臂抽脂時使用超音波效果比較好,一次抽脂預估超過三千西西時若使用傳統抽脂,恐怕失血太多,除非事先備血,否則合併使用超音波抽脂會比較安全。若比較兩者的危險性,林永濤醫師指出,其實主要的關鍵還是在操作者的成熟度和謹慎度,半年前引進的第二代超音波抽脂增設了冷卻系統,可以避免灼傷皮膚、降低穿透腹膜的可能性。所以結論是寸有所長,尺有所短,傳統真空抽脂雖然費力氣,但在局部深層脂肪多的地方反而速度快,效果好,目前第二代超音波抽脂都附有抽吸的馬達,兩者其實若能合併使用就可能發揮最大的效果。

「代餐」減肥 輕鬆甩肉不怕餓

「代餐」減肥 輕鬆甩肉不怕餓#減肥

代餐,就其字義為取代部分正餐的食物。代餐食品具有高纖維、低熱量、易有飽足感的特性,因此,利用代餐可以更嚴格控制食量和熱量。平常成年人一餐約攝取600~900大卡的熱量,若以代餐來取代正餐,一般代餐的設計多將熱量控制在150-200大卡,如此熱量攝取就會低於平日的攝取量,來達到減重的目的。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室 - 蘇秀悅主任表示,合格的代餐,應該可以提供高品質的蛋白質、足夠的醣類、維生素與礦物質,以維持身體正常機能,可以長期使用。可選用經行政院衛生署審核的代餐,來減重較令人安心;因為市售代餐的廠商良莠不齊,更不乏不良產品摻加有害成份(如木麻黃素等引起神經興奮的物質),因此選購前應注意代餐的成份,並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下選購較有保障。臨床上,對於想要積極減重者,蘇秀悅主任建議,須在營養師及醫療專業人員指導下,搭配均衡飲食,取代一餐或兩餐正餐,逐步達到減重的體重目標,若是要維持體重,則可採用每日取代一餐。在這段減重期間,一定要了解自己發胖的原因,並且針對問題做改善,另外也要慢慢學會食物的代換技巧,才不會復胖。成功的使用代餐減肥,需包括的步驟:步驟一、以均衡營養為原則:需均衡的攝取六大類食物 步驟二、選擇口味、價格等可以接受的代餐種類 步驟三、將代餐設計到減重飲食中,並達到熱量限制的目的步驟四:將代餐換為一般飲食,並學會維持體重的技巧。蘇秀悅主任提醒,減重期間熱量控制要注意限制在合理的範圍內,男性不可低於1400大卡/天,女性不可低於1200大卡/天,以自己可以達到的飲食控制程度為準並隨時監控自己的體重,在體重稍微回升,知道如何將體重再控制回來是要點。《代餐建議使用者》1. 肥胖(BMI≧27公斤/公尺²)2. 僅過重(27>BMI≧24公斤/公尺2)合併有高血脂、高血壓及心血管等代謝疾病3. 以均衡低熱量飲食仍無法達到體重控制目標者。4. 減重手術後因飲食狀況不佳而體重停滯者 

牛年到鴻運照 「用藥安全」健康好

牛年到鴻運照 「用藥安全」健康好#減肥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關心您,在歡度假期的同時,也留意身體保健,您健康,萬事安!衛生局提供用藥安全小撇步供大家參考:一、用藥要五問:(一)問藥名︰了解您服用什麼藥?;(二)問藥效︰了解您服用的藥品是做什麼用?(如︰降血壓、心臟藥、糖尿病藥等);(三)問用法︰藥品怎麼用?(如:口服或外用,飯前或飯後吃);(四)問用多久︰藥品需要使用多久?;(五)問注意事項︰了解服用藥品應注意什麼?。用藥五問讓您用藥用得健康、安心。二、慢性病患「藥」不斷:家中若有慢性病患,應檢視家中備藥,於藥品服用完前七日內,可以選擇持慢性病連續處方箋到「社區健保藥局」調劑,不但可減少往返醫療機構與排隊等候的時間,還可以節省掛號費及藥品部分負擔費用,省時、省錢又方便,若有計畫出國者,可於領藥時出具機票等足以證明出國的文件,即可多領1個月的藥量,以預防國外旅遊期間藥量不足,而延誤病情。出國觀光,切記,勿將藥品當成一般商品任意購買使用或攜回饋贈親友。三、身體不適要注意:春假期間容易暴飲暴食,倘若腸胃嚴重不適,可立即前往醫院急診室就診或至居家附近之社區藥局,經由藥事人員指導,購買含有消化酵素等之指示藥或成藥緩解症狀。傷風感冒時,大部份患者多喝開水,多休息,增加身體抵抗力,即可康復,若病情轉劇,應赴醫院就醫,切勿拖延,以免影響病情。治療感冒、流鼻水或過敏的藥品常含有抗組織胺類(Antihistamine)成分,使用後容易有想睡覺的現象,應避免長途開車。由於大多數感冒藥水含有葡萄糖漿,罹患糖尿病患者務必謹慎使用。四、飲酒作樂不過量:新春期間小酌兩杯不可避免,但須注意不過量,另外「藥酒」是藥、不是酒,不但不可飲用過量,也要對症,更不可飲用不明藥方、來路不明的藥酒。且切記「酒後不開車,開車不喝酒」的原則,以維護安全。新的一年,新的開始,闔家歡樂的新年假期間,別忘了維持您標準的身材,衛生局特別呼籲民眾,均衡飲食多運動,才是保持身材的最佳方法,切勿任意購買來路不明或誇大療效之減肥產品,以免破財又傷身。於生活中建立正確使用藥品觀念,在新的年度裡,必能牛運當頭,平安健康。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