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怒

更年期情緒低落又易怒 3招「烏龜技巧」找回高EQ

更年期情緒低落又易怒 3招「烏龜技巧」找回高EQ#易怒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50歲的許太太婚後當全職家庭主婦,最近她被嚴重失眠、易怒、情緒低落影響生活,到身心科就醫。醫師評估她是長期壓力累積,加上更年期荷爾蒙改變造成的憂鬱症,除了藥物治療,也轉介心理治療。心理師發現許太太習慣為丈夫、孩子處理所有事,沒有自己的世界,且丈夫最近工作不穩定,讓她非常擔心經濟來源中斷,進而焦慮、憂鬱,屢次與家人發生衝突。於是教導許太太情緒處理的方式,學習放下,不再幫家人處理所有事情;兩個月後,許太太情緒穩定,找回興趣,開始社交與兼職工作,一家人恢復融洽。壓力長期累積未紓解 更年期情緒困擾會加劇每個人都會經歷更年期,但卻不是所有人都會出現情緒困擾。國民健康署研究指出,35.8%的婦女有更年期症候群,其中以情緒低落、失眠、易怒三種症狀最常見。台北慈濟醫院臨床心理師許雅惠表示:「更年期的情緒困擾取決於自身性格,若患者過去就是容易焦慮、煩惱、累積壓力的性格,到了更年期,女性荷爾蒙降低、男性荷爾蒙升高,就更會導致衝動、情緒不穩定。」這個世代的女性多是職業婦女,要兼顧事業與家庭,上有父母下有兒女,若壓力長期累積未適當紓解,就會加劇更年期的情緒困擾,甚至抑鬱成疾。當患者到身心醫學科求診,醫師會視情況,評估是否有需要轉介給臨床心理師。心理治療會抽絲剝繭,無論情緒是悲傷的、生氣的、煩燥的,都要先找出患者情緒出現的原因、出現多久,才能進一步教導情緒處理,協助面對真實的自己,釐清在現階段的所有角色中,哪一個角色對自己最重要。情緒影響下,許多人溫和的個性會變成易怒、強勢;以前可以包容的事情,則變得無法接受,與周遭親友的衝突一觸即發。對此,許雅惠教導民眾用「烏龜技巧」的三步驟處理情緒:第一步:事件發生時,停下來想想自己的的感覺,察覺當下是哪一種情緒。第二步:躲進自己的龜殼裡(房間、浴廁等可以獨處的地方),深呼吸三次或更多次,讓自己冷靜下來。第三步:從龜殼裡出來,表達自己的感受,並與對方討論解決事情的方法。想要快樂就必須活出真實的自己母親節即將來臨,提醒女性朋友,想要快樂就必須活出真實的自己,荷爾蒙造成的不適症狀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改善,但心理壓力不會,因此要學習與情緒共處。如果真的出現情緒困擾,不妨藉機重新審視自己抗壓的方式、與家人溝通的模式,藉此省思什麼東西是自己真正想要的;但若有失眠、無法抑制的焦慮不安、情緒低落或其他不適時,則建議就醫,讓專業人士陪伴,走過低谷。

以為人人垂涎他的妻 當心易怒偏執狂

以為人人垂涎他的妻 當心易怒偏執狂#易怒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1999年的電影《美國心玫瑰情》(American Beauty),演員克里斯.庫伯(Chris Cooper)精湛詮釋了主角的神祕鄰居法蘭克.菲茲上校,這名深居簡出的退休美國海軍陸戰隊員。光從肢體語言就可以看出這個家庭大有問題,菲茲的妻子反應很僵硬,不敢說話;門鈴響起時,每個人都會僵住,而菲茲的反應始終如一:不去應門,反問妻兒是誰在外頭。菲茲對陌生人和好奇的鄰居十分戒備,把一切都鎖在屋子裡。在他眼中,世界正在分崩離析,而他是少數看得出來的人之一。幸好,他知道所有的解決方案。菲茲抨擊同性戀、外國人、黑人,以及他不完美的兒子。他不信任家人,不斷懷疑他們的忠誠。在菲茲家沒有笑聲也沒有柔情,好幾年都沒有朋友來訪。每件事情都按照菲茲的意思做,家庭成員動作遲緩、規律,深怕引起男主人猜忌,或煽動他的怒火。菲茲不知變通又易怒,過度講究道德,誰接近他誰倒楣,尤其是他的家人。菲茲正是偏執型人格。你會說,沒有人真的像那樣吧?那你就錯了。帶有這類特質的人多到數不清,我的鄰居就是其中之一。我在邁阿密郊區長大,鄰居有位P先生,他很少走出家門,出門多半是為了斥罵那些在附近玩耍的孩子。他退休了,成天坐在窗邊監看有誰經過他家。他的妻子沒有朋友,也很少出門。我們跟她打過一次招呼,她也向我們揮手致意,結果遭到P先生大聲訓斥。他毒死了幾隻不小心闖進他家院子的流浪貓狗,還特地向我們吹噓這件事,言語中帶著警告意味。我從來沒有看過P先生微笑或大笑,他整個人就是開心不起來。有一次某個推銷員帶著兩個箱子來我們家,展示各種窗簾樣品,結果P先生報了警。我不知道他在想些什麼,但我的母親不得不放下工作,來應付這些持續多年的種種不便。附近的孩子只當他是怪人。我們覺得很奇怪,為何他不准妻子跟鄰居媽媽說話。也許有人會認為他很奇特,然而社會不會告訴我們這種人屬於偏執型人格。如果我們早知如此,或許會讓他享受他渴望的私人空間,我父母也不必為了想與他交好,而一再忍受羞辱,遭他大聲怒罵。偏執型人格心中充滿了非理性的懷疑和恐懼。他們的猜忌漫無邊際,思考僵化、蠻不講理,因此他們好批判、充滿偏見、神經緊繃。他們只看到黑暗隧道,看不到盡頭的亮光,你幫他忙,他以為你別有用心,這種人認為利他主義者是包藏禍心的投機分子。每個人心裡都有個預警系統,要我們提防危險。但偏執型人格的預警系統常常運轉過度,不時要他提防你、我、鄰居、同事、特定族群、外國人、政府等等。這種歪曲的觀點主導了他的人生,也影響到他身邊的人。我演講時經常要求聽眾,若是認識這種人的請舉手。一開始,只會有少數人舉手,等到我一一列出關鍵特質,像是:容易感到被侮辱、好爭論、嫉妒、心懷舊怨、質疑他人動機、挑戰規定、恐懼、厭惡,或者討厭與自己不同的人,我就看到每個人露出像是漫畫中燈泡一亮的表情,舉起來的手也越來越多。有的人想到了辦公室某些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同事,忍不住噗嗤發笑或是翻白眼;但也有些人閉上雙眼表情沉重,看來像是深受其害。在我多年的執法經驗中,我們無數次處理這類人造成的折磨傷害。然而就連警方也沒有妥善的理解這種人,這樣可能造成致命的結果。阿肯色州小石城的傑瑞.凱恩(Jerry Kane)和他兒子約瑟夫(Joseph Kane)是偏執型人格,他們不相信政府和執法人員,自認不受法律管轄。某次他們因違反交通規則被警官比爾.伊凡斯(Bill Evans)和警長布蘭登.鮑戴(Brandon Paudert)攔下,凱恩父子二話不說便抽出自動步槍,殺死兩名執法人員。警車儀表板的鏡頭完整錄下案發經過,現在YouTube上還找得到。如果兩位員警事先警覺,眼前的兩人不只是怪人或不滿分子,而是極端反政府並且對抗執法系統的偏執型人格,或許不至於白白送命。在你周圍,或許會看到這種性格的人‧認為你故意要超車,所以他緊跟你的車、不停按喇叭、閃前車燈、比出粗魯手勢並咒罵,甚至會一路跟到你家門口。‧以為每個人都在打他妻子或女友的主意,所以這人在社交聚會上不停介入所有女伴與他人的談話,如果對象是男性更是如此,讓你沒辦法多講兩句。‧最糟糕的約會對象,自認萬事通,而你只是他的聽眾,不論你說什麼都要推翻,或是貶低你的想法(毫不意外,你發現他沒朋友)。‧某個親戚總是要拿一堆偽科學療法來說服你,或總說又發現哪位大師的觀點與他不謀而合。‧同事老是抱怨為什麼別人能得到升遷與獎金,唯獨他沒有。‧每週都跑去政府部門抱怨大罵,或威脅要提出告訴。‧網路上的匿名攻訐,指控你居心不良,並說他很清楚你「真正的用意」。‧神祕兮兮的鄰居對你宣稱新的世界局勢、各種陰謀論,或是美國聯邦政府受到祕密組織控制。‧過去的同事或男友因為感到被辜負或是待遇不公,突然持凶器闖進你的辦公室。‧天才科學家因為懷才不遇,搬到蒙大拿州一處臭氣沖天的小屋裡,為了向世人警告科技的威脅,寄出炸彈郵包(總共16枚),導致3人死亡、23人受傷(「炸彈客」西奧多.約翰.卡辛斯基博士〔Theodore John“Ted”Kaczynski〕)。這些人不只性情古怪,還被非理性的恐懼和懷疑所宰制。這種人容易被冒犯,而且反應過度,一旦被激怒、拒絕,或是被羞辱,就可能會變得極端危險。如果再帶有自戀性格,偏執型人格的暴力傾向就可能升高:無論是罪犯、邪教領袖,或者自訂規則的獨裁者,清理擋路的人事物都毫不遲疑。只要某個毫無預警的事件觸發,那麼結果可能如同克里斯托弗.多納(Christopher Dorner)一案,這位前洛杉磯警官極為敏感易怒,自覺被輕視,他於2013年跟蹤前雇主,殺掉其中兩人,導致與警方對峙,最終引發一場槍戰。儘管這種人暗藏危險,但相關研究不多,也很少人理解這種性格。面對這種人的麻煩之處在於,他們不認為自己有問題,而且會質疑別人伸出援手的背後動機。很多時候他們只是被自己的病態所掌控,於是我們也跟著遭殃。(本文摘自/FBI教你認出身邊隱藏的危險人物/大是文化)

睡不好易怒又胃口差 這款茶飲助好眠

睡不好易怒又胃口差 這款茶飲助好眠#易怒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陳先生是位中小企業主,因為工廠拓展海外的資金問題忙翻天,每天徹夜不成眠。一向是好好先生的他,脾氣也突然變得暴躁,不只這樣,太太更發現他胃口變差、容易脹氣、整天口渴想喝水,便趕緊帶著先生來看中醫。經過詳細診斷,圓扶原中醫診所顏明鴻醫師發現陳桑是因為肝陰虛火旺才會出現種種症狀。中醫認為夜間休息是在養陰,若長期睡不好,會讓身體處於陰虛的狀態,而「陰」代表體內的各種津液、水分。當水分不足就容易口渴、上火。在治療上,主要用中藥來調理體質,重新恢復陰陽平衡。陳先生原本很擔心白天吃中藥會不會想睡,醫師解釋「其實白天吃調理睡眠的中藥不會讓人想睡,中藥主要是讓人在該睡覺的時候自然有睡意。」回診幾次後,陳先生發現晚上越來越好睡,其他症狀也一併慢慢改善!太太也很開心,熟悉的好好先生終於回來了。想要改善睡眠,醫師也建議大家睡前可以按摩穴位,日常也可以泡助眠茶飲來飲用。【穴道按摩】一、太衝穴:在腳大拇指和第二指指縫間,往上1寸處。能疏肝理氣、清肝火,紓解壓力。二、神門穴:掌心朝自己,從小指向下延伸、手腕關節的橫紋處,找到骨頭之間的凹陷處往下按壓。能安神寧心,助眠。三、安眠穴:在風池穴與翳風穴連線的中點,能安眠安神,改善失眠、煩躁不安的症狀。【助眠茶飲】使用酸棗仁6g、玫瑰花3朵、麥門冬3g、沙蔘3g、甘草6g (火氣大者再加夏枯草6g),用一公升水大火煮沸後,小火煮30分鐘,濾渣就能飲用。另外大家記得睡前6小時內避免喝含咖啡因的飲料,睡前半小時內不要使用3C產品,才能讓睡眠品質更好喔!(文章授權提供/圓扶原中醫診所)

疲勞又易怒 問題出在腸胃!

疲勞又易怒 問題出在腸胃!#易怒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編輯整理)蓄積在人體內的廢物約有75%會以糞便的形式排出體外,糞便停留在腸道內的時間一旦過長,將會造成多餘脂肪堆積,降低人體的免疫力與代謝力,也容易引發肌膚粗糙、肩頸痠痛、疲勞倦怠、煩躁焦慮等各種身心失調的症狀,在工作上自然會效率不彰。現代人外食及吃加工製品的機會增加,社會上充斥著各種添加了化學調味料、添加物及脂肪等各種妨礙營養吸收與影響排泄機能的食品,要徹底避免這類的食品或許很難,但成功人士無不運用智慧,想辦法在日常生活中,多攝取一些能提升排泄力的食物。味噌、醬油、豆瓣醬、起司、優格是較具代表性的發酵食品為了增加排便的順暢度,他們經常吃發酵食品或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其中,味噌、醬油、漬物、豆瓣醬、起司、優格等,是較具代表性的發酵食品,每天持續攝取,將能有效增加體內的好菌,讓占了人類體重約1至1.5公斤的腸內細菌變得更有活力與朝氣。另外,豆類、穀類、蔬菜、菇類及藻類等,則含有大量的膳食纖維,成功人士都會提醒自己,每餐一定要吃到這些食物才行,如此,每天排便就會無比順暢,血液得到淨化,身體當然也就不容易感到疲勞。腸胃機能不正常 大腦無法發送正確訊號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或煩躁易怒的人,不妨檢視一下自己的腸胃狀態,我相信身體一定有哪裡不舒服,像是容易便秘、常拉肚子或胃痛等,因為一個人的腸胃機能只要不正常,大腦便無法發送正確的訊號,請試著回想一下,自己菸酒的量是否多了點?是不是經常外食、吃油炸類的食物?還是多半偏好加了許多化學調味料或添加物的餐點呢?當煩躁想吃甜食、或壓力過大想喝酒等要塞東西給身體,何不先留意一下身體的排泄狀況,看看自己的腸胃是否健康,排便是否正常,經常拉肚子,有時是跟飲食不正常有關,許多人在學會正常吃飯與充分咀嚼後,腹瀉的狀況就自然痊癒了。就像工作一樣,不先想好要output(成果、表現)什麼,就拼命地input(努力、付出),往往一點用處也沒有,因此平常在為增強體力而吃之前,可要記得多攝取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讓自己排便順暢喔!(本文摘自/這樣吃,會變有錢!/好優文化出版)

選舉症候群致焦躁易怒?3招調整情緒

選舉症候群致焦躁易怒?3招調整情緒#易怒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周六就是四年一度的總統大選,競選活動如火如荼的進行,許多民眾也因過於投入選情中,造成茶飯無心、焦躁易怒,或是睡眠困擾等狀況,也就是所謂的「選舉症候群」。心理師表示,民眾透過電視新聞、政論節目等大眾傳播媒體,接收選舉造勢沸騰的情緒,在短時間內經歷劇烈的情緒震盪,或出現不同意向者間的對立與敵意攻擊,容易引發後續生理及心理上的不適。大千綜合醫院南勢分院心理科趙奕霽臨床心理師表示,選舉症候群的民眾可能會感受到選前焦慮、情緒過度高亢或易被激怒,選後部分人會因支持者落選導致失落、憂鬱或是憤怒的情緒;他表示,這些心理狀態亦會引發注意力難集中、心跳加速、胸悶、呼吸困難、血壓升高、暈眩、以及腸胃不適等生理症狀,並造成失眠與食慾不振等困擾,嚴重者甚至會出現攻擊他人或自我傷害等行為。趙奕霽提供3方法,幫助民眾調整情緒:1) 調整作息/規劃每日行程表,可適量但避免過度暴露在選舉氛圍中,睡前預留半個到一個鐘頭的時間關掉電視與網路,躺在床上透過腹式呼吸等方式進行放鬆,逐步改善睡眠品質。2) 培養壓力及情緒因應策略/可藉由日常養成嗜好或運動習慣、假日時多安排戶外踏青等活動、均衡飲食補充體內維生素與礦物質,這些方式都能讓體內合成腦內啡等激素,有助於提升身體的壓力因應系統。平日覺察到自己因選舉產生負面情緒,或與他人產生爭執時,可透過暫時離開現場或轉移注意力的方式,讓自己先平復情緒後再重新回到剛才的活動或討論。3) 適時轉換視野/單一視角容易造成資訊不明導致的不安與焦慮,建議可多瀏覽不同角度的意見與平衡報導,在資訊來源的選擇上亦可挑選評價較為中立,較少主觀評論而較多客觀事件描述的大眾傳媒進行閱聽,避免情緒過度渲染。在接收不同訊息前,亦可先多方求證,並列出正反方的優缺點,最好和最壞的結果、可能性及反證,讓自己對事件有更全面的了解,避免因誤解導致恐慌與憤怒。趙奕霽臨床心理師提醒,親友適時的陪伴、提醒與開解也是讓人走出選舉症候群的良方;通常選舉症候群在選後多會逐漸緩解,若仍持續有憂鬱或憤怒情緒、飲食與睡眠的困擾、注意力維持困難,甚至覺得生活失去希望等狀況,或是出現焦慮、不安感受,伴隨胸悶、盜汗、心跳加快及腸胃不適等相關症狀,造成日常生活或社交上的困難時,可尋求精神科醫師與臨床心理師協助,以維護生活品質。

情緒不佳、火氣爆表?6訣竅學會壓力管理

情緒不佳、火氣爆表?6訣竅學會壓力管理#易怒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肯得樂博士的研究,生活中的壓力事件往往是導致憂鬱症最重要的因素。尤其,現代社會充滿忙碌、競爭和不確定感,壓力簡直如影隨形,從學童到老人都可能有壓力上身的問題:小孩子要面對課業和考試,以及同儕相處的壓力;上班族要面對工作和升遷的壓力;父母要面對教養孩子和經濟的壓力;高齡退休族要面臨健康和孤獨的壓力。如果沒有好好紓解和管理,生活可能就會變成一只壓力鍋。曾經有機構調查現代媽媽的壓力指數,發現有五成六的母親感嘆壓力很大,常常超過腦力的負荷,整天有如陀螺般打轉,容易生氣、焦躁不安、睡眠不足、思緒混亂,沮喪程度到達嚴重程度。面對憂鬱和壓力,難道只能束手無策嗎?當然不是。我們可以從日常小事開始,學習良好的壓力管理,培養健康的生活態度,適度地紓壓和釋放情緒,讓壓力變成一種督促我們成長的動力,而不是傷害身心的罪魁禍首。要學會情緒及壓力管理,可以在平時多多進行以下的練習:1)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現在社會很重視EQ(情緒智商),也就是碰到困難、挫折或人際衝突時,要能夠坦然接受,從容應對,甚至可以聰明地化解,化阻力為助力,讓身心經常保持平衡狀態。要展現高EQ,最重要的就是自我控制的能力,不要遇到緊急情況或不如意的事就抓狂,不要聽到別人的批評就發怒,也不要遇到難關就悲觀沮喪、意志消沉。努力鼓舞自己往正向的角度去思考,以幽默和輕鬆的態度面對挑戰,保持彈性進行自我修正,想辦法避免、減少或轉換壓力源,提升自己的抗壓能力。2)充分活在當下/當我們專注於當下、渾然忘我,就比較能夠放下擔心和煩憂。建議讀者最好找到生活的目標及重心,或培養一些嗜好和興趣。當我們主動去做自己喜愛的事情,例如打球、爬山、種花、畫畫,或從事自己熱愛的工作,不但不會累,還會有很多快樂和成就感,是很好的紓壓方式。3)良好的時間管理/現代人多半非常忙碌,蠟燭兩頭燒,要工作又要照顧家庭,常常覺得被時間壓力追著跑,恨不得每天可以多出幾個小時。所以,良好的時間管理和分配非常重要。4)宏觀的視野/有時候,我們會鑽牛角尖,以為凡事非黑即白,執著於非如此不可,但事與願違,便會在心理上給自己造成許多壓力。最好平時就多閱讀,多聽演講,多與人生閱歷豐 富的長輩交流,擴展朋友社交圈,多學習他人的經驗,就有機會看到不同的人處理問題的方法,可以幫助我們跳脫自己的慣性模式和看事情的角度,增加思考的廣度與多元性。例如,看到孩子功課不佳,就非常擔憂或生氣,怕孩子比不上別人,未來沒有前途。這時候,如果可以看看許多成功人士的例子,或者跟一些朋友談談,會發現一枝草一點露,成績並不是孩子的全部,只要轉換心態,鼓勵孩子找出自己的興趣去發展,說不定可以走出自己的一片天。只要觀念改變,看事情的角度也會跟著改變,親子之間的衝突和壓力也會大大減少。5)善用人際及社會網絡的支持/天有不測風雲,人生在世,總會碰到處理不來的壓力事件,需要別人的建議或幫助。例如,上班族最常碰到的問題之一,就是父母生病,必須請假去醫院照顧,工作上需要同事幫忙分擔,家務事也需要有人幫忙處理、接送和照顧小孩等。這時候,如果有適當的外力協助,壓力就會輕鬆很多。人和人之間的往來是互相的,平日就要多多與人為善,主動付出關懷,彼此幫助,建立真誠的友誼和社會支持的網絡。有些親友是很好的傾聽者,可以互吐苦水、訴說心事;有些親友見多識廣,可以提供有效的建議;有些親友熱心助人,可以提供人力或經濟上的支援??當我們身邊有一群強力的親友團,不但可以讓自己免於孤單,遇到任何狀況也不必擔心,為我們的生活帶來安心和穩定的力量。如果,當憂鬱和壓力上身時,身邊沒有適合的傾聽 或陪伴對象,甚至親友就是自己的壓力源,有理講不清時,也可以尋求專業人士或政府部門的協助,例如,張老師專線、生命線等。有鑒於許多男性朋友比較不容易跟熟人講心事,過去的內政部也曾成立男性關懷專線有專人提供諮詢建議。如果情況嚴重,無法從談話中獲得紓解,最好就尋求專業醫師或心理師的協助,讓 情緒壓力釋放,以免累積出大問題來。6)適度飲食及運動/當人體處在高度壓力下,身體會分泌一種壓力荷爾蒙,叫做可體松(cortisol)。可體松大量分泌時,人的代謝速率會改變,所以,壓力是導致肥胖的因素之一,長期飲食失衡也會影響情緒、危害身體健康。建議每次感受到壓力特別大的時候,可以適度補充鈣、鎂、維生素C,有助於神經傳導物質的合成與傳遞,也有穩定情緒和抑制交感神經的作用,讓心情保持平靜。如果感覺壓力排山倒海而來,更好的做法是暫停一 下,英文叫做time out,暫時放下手邊工作,出去走一走、運動流汗,可以快速放鬆心情,釋放身體細胞所累積的情緒與壓力。(本文摘自/珍愛生命,希望無限/心靈工坊出版)

失智前兆不只記性差!突暴怒、憂鬱也是警訊

失智前兆不只記性差!突暴怒、憂鬱也是警訊#易怒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致筠/綜合報導)自從台灣步入高齡化社會,老年人口增、生育率下降,65歲以上族群的健康照護、醫療保障也成為我國問題;根據統計,有將近15萬的老年人正面臨失智症、輕微認知功能障礙等困擾,平均每增加5歲,罹病機率就成長1倍,顯示失智問題已是長青族一大隱憂。失智3危險因子:三高、抽菸、頭部外傷一旦罹患失智症,不僅病人會因「遺忘」而痛苦,家人更是於心不忍,需要經過長期奮鬥,擁有永不放棄的精神才能共同走過這大關。一般來說, 失智症分為原發退化性失智症與續發性失智症;常見症狀除了記憶力衰退,還包括情緒憂鬱、易怒等。對此,雙和醫院老年精神科醫師李耀東表示,目前臨床上認為老年憂鬱很可為是失智症早期徵兆之一,若發現家中長輩在情緒和行為上有些改變,且維持好長一段時間,就要當心是失智症警訊,應提高警覺。此外,延緩失智症發生也可透過正確觀念預防,盡量遠離危險因子、增加大腦活動;如避免三高、抽菸、頭部外傷等危害,且保持運動習慣、多動腦及注意飲食均衡,以上都可從日常生活改善,降低失智症風險。

易怒也是病!男想拿刀殺全家 醫:需藥物治療

易怒也是病!男想拿刀殺全家 醫:需藥物治療#易怒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一名家有妻小的中年男子,平時靠祖產維生,近期因為祖產分配問題與家人發生爭執,且經常生氣,對兄妹惱怒,對小孩也感到不耐煩,甚至腦中出現想用刀刺殺家人的畫面,讓他心生恐懼,將家中所有利器搜出丟掉,並隨即到精神科就診。似病非病 臨床稱行為失控「醫師,我有病嗎?會不會好?」,這是個案自述病史時提出的問題,書田診所精神科醫師陳家駒指出,男子就醫時,異常恐慌,生怕自己真的會鬧出大事來,但說話邏輯清楚,沒有錯亂,情緒也沒崩潰,判定應是行為失控衝動。他表示,日常生活及臨床診療中,有一群人都曾有過行為、情緒失控,造成不同程度的自我受傷,親人受苦受累,朋友離散,事業失敗,有些甚至侵犯侵害他人權益性命,為害自己他人及社會。這群人似病非病,在不知不覺間,行為失控衝動,臨床上稱為此類情況為行為失控、性格異常、性格疾病、極端人格、反社會人格等。出現性格異常特點 應及早就醫陳家駒說,倘日常行為出現重複逾越個人角色應有規範,或是擾亂、侵害自己及他人生活或工作的情形,則可能是行為失控、行為異常的特徵,若出現上述行為時,應及早接受輔導治療。縱觀原因,遠因可能為家庭教育及成長環境不良、學校社群教育不足、在未成年之前沒接受適當的照顧,影響人格發展,也未學習如何適應社會規範,加上生活環境處於弱勢,機會資源條件較少,會經常面對挫折失敗,而影響人格發展。近因則是人格功能退化,生活品質低落,工作不順受挫,人際關係困難,造成情緒壓力增大扭曲,使得生活混亂,引起行為反應失控異常。陳家駒表示,必要時可用藥物抑制各種不理性衝動行為反應,免生意外,有些合併酒精及藥物濫用,須同時治療濫用情況,再配合心理治療。短期目的為行為矯治,學習如何自我管控;長期則是修心培養健康人格。他強調,當出現行為失控、性格異常的特點時,應積極治療,預防各種不理性衝動行為反應,減少自身及他人危險及危機。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