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

罹大腸癌主因 竟可能是口腔細菌惹禍!

罹大腸癌主因 竟可能是口腔細菌惹禍!#大腸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預防大腸直腸癌,大家的觀念都可能會是多吃蔬果、少吃燒烤、少吃油炸類等食物,生活也要正常.才能夠預防大腸直腸癌發生,但是,美國卻出現了一份顛覆大家觀念的研究,就是我們口腔裡的細菌才可能是造成大腸直腸癌的主要原因!導致大腸癌的元兇 竟是口腔細菌?!根據哈佛大學醫學院研究指出,大腸腫瘤中存在大量於人類口腔內常見的梭桿菌(Fusobacterium),而且非常活躍。透過老鼠做實驗,發現梭桿菌會加快腸腫瘤的形成。另外,美國凱斯西儲大學(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的研究也顯示,梭桿菌表面有名為FadA的分子,使它能依附及入侵腸癌細胞。當細菌進入癌細胞後,FadA分子就會啟動癌生長的基因開關,刺激炎症反應,加速腫瘤形成。但是,研究人員也進一步的發現,能夠阻斷FadA分子的人工合成化合物,意味著,在未來可能會有藥物能預防大腸直腸癌的發生!

糖尿病與大腸癌病友 你想要創下「騎跡」嗎?

糖尿病與大腸癌病友 你想要創下「騎跡」嗎?#大腸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你知道台灣每幾分鐘,就有一人罹患大腸直腸癌嗎?可能是吃完一頓飯的時間,可能是洗一次澡的時間,也可能是開車到公司的時間,在你做完這些事情之後,大約三十七分鐘,可能就有一位與你互不相識的陌生人,或是身旁的親友,得接受自己罹患大腸直腸癌的慘忍事實,另外,台灣還有一百七十萬人罹患糖尿病,換句話說相當是每十三人就有一人必須每天與血糖值斤斤計較。鼓勵病友多運動 希望寫下勇敢「騎跡」而大腸直腸癌的病患,或是罹患糖尿病的病患,都需要藉由運動,來對抗病魔,而為了鼓勵病友,多多運動,建立自信心,台灣腸癌病友協會與台灣癌友單車運動協會,特舉辦「2013希望騎跡 Bike傳愛活動」,鼓勵病友勇敢地走出戶外,希望號召20位病友共襄盛舉,寫下「希望騎跡」。對此,台灣腸癌病友協會指出,活動10/28(一)從台北出發,順著台灣西部,11/02(六)騎到台南,下午5點到赤崁樓參加「世界糖尿病日WDD」的點燈活動。途中也會拜訪各縣市醫院的癌症治療中心及糖尿病衛教中心,去替其他病友打氣,並希望募集500張微笑拍立得照片,為更多正在對抗病魔的朋友加油打氣!此活動也希望能號召10位正在治療中或已治療完畢的大腸直腸癌勇士,以及10位糖尿病友一起挑戰自我,當然病友也要自行評估身體狀況,而且有參加過自行車活動或平日有運動習慣者優先錄取。主辦單位也表示,參加者需自備單車,以確保行車的默契與安全,也會安排專業醫師與報名者對談評估,確認身體狀況才能上路。有興趣者可撥打02-2719-8555洽詢。

別以為癌症與自己無關 罹癌高危險群應定期健檢!

別以為癌症與自己無關 罹癌高危險群應定期健檢!#大腸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大腸癌或是乳癌高危險群的民眾,可別已為自己與這些癌症一點關係都沒有!因為根據台中澄清醫院中港院區所進行的四大癌症篩檢的統計顯示,不論是大腸癌或是乳癌的篩檢陽性比例,都屬偏高!呼籲民眾定期進行健康檢查,以保健康。大腸癌與乳癌 陽性比例偏高澄清醫院中港院區指出,去年共篩檢大腸癌4200人,確診罹患大腸癌有19人,分別為50-55歲6人、56-60歲5人、61-65歲5人、66-70歲3人,平均每一千人約有4.4人罹患大腸癌;另外,乳癌共篩檢4245人,確診罹患乳癌者19人,分別為45-49歲7人、50-59歲5人、60-69歲7人,平均每一千人約有4.4人罹患乳癌。對此,澄清醫院中港院區副院長黃仁杰表示,從去年該院的四大癌症篩檢的統計結果發現,大腸癌和乳癌的陽性篩檢仍然偏高,但可喜的是被篩檢出來的癌症患者約百分九十以上都是早期癌症,即時接受相關治療後,其預後情況都十分良好,顯示這四種癌症的免費篩檢,已獲得很好的預防效果,呼籲民眾一定要定期接受癌症篩檢,以保護自身的健康!

醫訊/2013關心腸久事衛教講座

醫訊/2013關心腸久事衛教講座#大腸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據國健署(局)大腸癌篩檢數據,發現在50~69歲的糞便潛血檢查結果呈現陽性的民眾中,有8%被確診為大腸癌,此外,大腸癌也是國內十大癌症之首,患者平均年齡年年持續下降,最大的原因除了飲食西化、生活習慣,肉吃太多等,也沒有定期健檢習慣,否則早期發現可以及早治療。對此,台灣腸癌病友協會特規劃「2013關心腸久事衛教講座」講座,課程內容有大腸直腸癌的發生與診斷、大腸直腸癌治療、副作用處理及生活品質維持、大腸直腸癌常見營養照護問題。活動內容日期時間人員設備項目規則流程名額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當場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2013關心腸久事衛教講座時間:102年8月17日(六)上午9:30~12:00地點:台大集思會議中心柏拉圖廳(台北大安區羅斯福路4段85號B1)洽詢:02-2719 8555黃先生(周一~周五、10:00~17:00來電)

每天多吃五蔬果 預防大腸癌發生

每天多吃五蔬果 預防大腸癌發生#大腸癌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顏佩瑩/綜合報導)近年來國人飲食逐漸西化,速食文化流行,攝取過多紅肉與缺乏運動,造成大腸直腸癌發生率急速增加。現代人生活緊張壓力大,常暴飲暴食三餐不定,若加上吸菸及酗酒等習慣,出現胃酸分泌失調消化道潰瘍等情況。很多民眾會自行到藥局買成藥解決,但等到病況嚴重時才就醫,發現已罹患癌症。由於許多民眾聽到要做大腸鏡檢查時心生畏懼,擔心鏡檢過程不適感受。其實可接受在適度麻醉下完成大腸鏡檢查,以減少受檢者恐懼和不適。因為大腸直腸癌初期並沒有明顯的症狀,等到出現疼痛、貧血、排便習慣改變及體重下降等症狀時,大多已經是晚期。基隆市信義區衛生所擴大辦理大腸癌篩檢活動,並連結社區醫療院所共同辦理,基隆市信義區衛生所張賢助主任表示,大腸癌好發年齡在50 歲以後,要預防大腸癌的發生,就要「每天多吃五蔬果」:遠離脂肪增加高纖飲食腸保健康!「多運動」:每天至少運動30分鐘!

關懷爸爸健康 大腸癌篩檢應定期做

關懷爸爸健康 大腸癌篩檢應定期做#大腸癌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顏佩瑩/綜合報導)高雄市政府衛生局配合父親節,推出「完成大腸癌篩檢,50元禮券送給您」活動,凡設籍本市50-74歲符合大腸癌篩檢的市民,自102年8月1日起至102年10月31日止(禮券用完、活動即停止),至本市基層診所完成大腸癌糞便潛血檢查,即可獲50元禮券。國民健康局從6月1日起擴大補助大腸癌篩檢對象,由50-69歲提高至50-74歲,每2年1次。8月為配合父親節推出「完成大腸癌篩檢,50元禮券送給您」活動,只要持健保卡,至本市基層診所完成大腸癌糞便潛血檢查(須過健保卡並繳回採便管),即由基層診所給予50元禮券。根據衛生署統計,101年大腸癌是台灣地區及高雄市癌症十大死因第三名,高雄市大腸癌標準化死亡率為16.3/每十萬人口,高於全國標準化死亡率14.9/每十萬人口。大腸癌主要是可透過定量免疫糞便潛血檢查,發生陽性個案,再進一步透由大腸鏡檢查,早期發現到瘜肉,進一步予以切除,可以減少大腸癌的發生,藉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醫訊/大腸癌如何個人化治療

醫訊/大腸癌如何個人化治療#大腸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據國健署(局)大腸癌篩檢數據,發現在50~69歲的糞便潛血檢查結果呈現陽性的民眾中,有8%被確診為大腸癌,此外,大腸癌也是國內十大癌症之首,患者平均年齡年年持續下降,最大的原因除了飲食西化、生活習慣,肉吃太多等,也沒有定期健檢習慣,否則早期發現可以及早治療。對此,癌症希望基金會台北服務中心特舉辦「大腸癌個人化治療」講座,由台大腫瘤醫學部林育麟(主治)醫師主講。該活動需事先報名,名額有限,請及早報名。活動內容日期時間人員設備項目規則流程名額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當場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大腸癌個人化治療時間:102年7月31日(三)下午14:00~16:00地點:基金會台北中心(台北中正區臨沂街3巷5號1樓)洽詢:02-3322 6286轉130

嚇人!台灣每半小時就一人罹大腸直腸癌

嚇人!台灣每半小時就一人罹大腸直腸癌#大腸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在我國民眾日常生活、飲食習慣,逐漸失常之下,我國民眾罹患大腸直腸癌的風險逐年攀高,根據統計,台灣平均每三十七分鐘就有一名民眾不幸罹患大腸直腸癌,近十年之間,每年罹患此癌症的人數則暴增到兩倍之多,可見大腸直腸癌儼然成為我國民眾的健康殺手之一!大腸直腸癌轉移患者 容易害怕導致放棄但是,大腸直腸癌的病患尤其癌細胞已經轉移的患者,則會產生一些疑問,導致病患在治療上,時常保持懷疑以及害怕的心態。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一般外科魏柏立主任表示,轉移性大腸直腸癌病患治療的兩大疑問就是「是否有效?」、「要花多少錢?」,但在我國醫療技術日漸進步,及健保補助之下,已為患者帶來更好的效果以及更低的經濟負擔,但病患對開刀、或化療等的恐懼感,則需要醫病之間的良好溝通及詳加說明,還有病患本身面對的勇氣。標靶藥物治療配合化療 一成病患可望治癒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胃腸及一般外科莊捷翰醫師就指出,轉移性大腸直腸癌約有10%左右有機會痊癒,配合標靶加化療,如果可以將轉移病灶切除乾淨,有很好的5年存活率,等於是治癒。莊捷翰進一步指出,標靶結合化療藥物比起單獨使用化療,可以提高10~20%轉移切除比例,標靶藥物目前更有健保給付,給醫師、病人更多的武器,病患也有更好的機會。健保給付標靶藥物 病患可省高達百萬元!而如果標靶藥物,健保無給付的話,會有九成的病患無法負擔,但目前,一和三線治療都可享有健保給付,病患經濟負擔最低,預計能為大腸直腸癌轉移患者省下高達一百萬元左右的費用!對此,魏柏立鼓勵轉移性大腸直腸癌病患千萬不要放棄一線生機,尤其癌症的治療,醫病溝通是最重要的,溝通可以讓病人及家屬同時得到身與心的照顧,因此應與醫師詳細討論,運用一、三線皆有健保標靶藥物可使用之治療優勢,病患也有機會獲得更好的治療、更少的經濟負擔、更好的生活品質。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