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

每年5萬夫妻離婚 牽累7萬無辜童

每年5萬夫妻離婚 牽累7萬無辜童#離婚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每當有一對父母離婚,影響的不只是夫妻雙方,連同孩子的身心成長及人際互動關係都會受到波及;行政院主計處統計,我國103年有53190對夫妻離婚,平均不到10分鐘就有一對怨偶登記離婚,高居亞洲第一。 小慈的爸媽離婚後,監護權歸屬媽媽,每次與爸爸會面都會全程錄影蒐證,只要雙方稍有拉扯就到法院陳報證據。爸爸見到小慈也會帶她去驗傷,如果有小傷口或小瘀青,就會說對方家暴小孩。夫妻離婚 出現最多搶奪型父母離婚,不僅是夫妻雙方的事,過程中父母的所作所為,都影響著孩子身心成長及人際互動關係。現代婦女基金會林美薰副執行長表示,全台每年至少有7萬名子女面臨父母離婚的情況,在夫妻雙方關係走向結束的同時,子女監護的角力戰也正悄悄開打。林美薰說,該會長期在法院提供服務,也觀察到有許多NG離婚父母,其中最多的就是搶奪型父母,有些離了婚的父母仍然頻繁上法院,不停提出改定監護權訴訟,只要有機會和孩子相處就錄音、錄影,試圖找出對方不適任照顧的證據,就如同小慈的父母,為了將小孩搶到手不擇手段。第二類是阻撓型,擁有監護權的一方,用各種理由推託不給對方看孩子,常說是孩子不願意被探視,親子互動格外心酸與扭曲。第三類則為冷戰型,離婚雙方不再溝通,只由孩子居間傳話,孩子被迫承受父母的情緒。溝通、諮詢、著想 3原則保護孩子林美薰說,一般人面對離婚總是無所適從,不知如何和孩子說明離婚的事,也不知道如何跟對方好好談談孩子未來的照顧事宜。為了避免孩子在離婚過程中遭受傷害,林美薰建議將離婚的父母都能牢記,多溝通、多諮詢、多著想原則,不要讓孩子承受父母離異的負面情緒。1) 多溝通/離婚過程還是須謹言慎行,避免所說的言語傷害子女,可運用坊間相關的書籍或繪本,和孩子一起面對父母離異的事實。2) 多諮詢/準備離婚的過程,建議雙方可運用法院家事服務中心提供的諮詢及服務,避免作出不適當或傷害孩子的舉動。3) 多著想/面臨監護權議題的父母,應以孩子的利益為前提協調照顧計畫,避免搶奪子女或阻撓探視,讓孩子擁有雙方的愛。

樂閱讀/老是找錯伴? 台灣離婚率亞洲第一

樂閱讀/老是找錯伴? 台灣離婚率亞洲第一#離婚

許多女人一和伴侶分手,馬上又去追捕新獵物。她們絕不享受剛獲得的自由,比如說,可以嘗試生活的各種可能性、也可以恣意飲酒狂歡,而不必對任何人交代或辯解。不,這些女獵人急著盡快找到一個生活伴侶、一個同居人,一個所謂的固定關係,可以讓她們對他人說:「我來介紹一下,這是我的新男人!」現在,每三對夫妻就有一對離婚。這代表有許多寂寞的心。根據婚姻仲介社的統計,德國目前有1200萬人在尋找第二春(按:根據2013年內政部統計資料,台灣人離婚率是千分之二‧四一,約十分鐘就有一對離婚,居亞洲第一、全球第三)。舊的一去,馬上找新的,這有什麼不對?然而,許多人的出發點是錯的,他們出於習慣、害怕孤獨、不獨立而這麼做。這些動機代表不夠成熟、及不夠了解自我。這讓女人成了為選定的男人所量身打造的理想女伴。這些女人自信不足,隨時準備好忘掉自己曾有的堅持、標準,徹底臣服於男人。妥協與讓步是人類共同生活機制的必要潤滑劑,但是太多潤滑劑則會造成機器停擺。許多女人為了不想孤單一人,而做出荒謬可笑的妥協:• 最近,我們那曾魅力四射的朋友海莉,身旁出現了一個陰沉難纏的傢伙,結果她也跟著變得陰鬱。• 在賭場,克莉斯特站在一個混混旁邊,那男人住她家,沒事就咬著牙籤。• 莎賓娜的新男友是個沒方向感的登山者,她想懷他的孩子。她穿著一雙金色短靴,因為他覺得好看。執意尋找一個固定伴侶的動力,是人性的、可理解的,心理學上也是容易解釋的。是的,所有新的和非習慣性的事物、舊常規的破除,以及它們所帶來的不確定感,讓人恐懼至極。一個慣有情況的改變,常令人不自覺感到莫大威脅。因此,人會盡其所能保持舊有的一切。儘管兩人永遠在為錢爭吵、常常忍受伴侶的臭臉、日常生活枯燥乏味、還有食之無味又棄之可惜的性關係……,許多女人就是甘願忍受這一切,只為了躲開孤單。女人立即投入新歡懷抱的第二種原始需求,是對愛的渴求,女人「經常將它看成是男人贈予的禮物。」社會學家德潘納福寫道:「在追求幸福與愛的需求後面,隱藏著對安全感、無助感、溫柔等,未被滿足的童稚願望,以及對這種狀態永恆不變之希望。」從一個男人迅速過渡到另一個男人,也被認為能保住這種永恆。還有一種要命的觀念:以為找新伴侶能解決舊日的衝突。在上一段關係中的錯誤,應該在新關係中被改正。這是一種危險的要求。該做改善的不是新伴侶,而是自己。認知需要距離。但是,像距離、遠距、空白、真空等詞彙,會讓多數女人陷入恐慌。所以,一有縫隙就得馬上填補。然後我們會聽到「需要」這個要不得的詞彙。這是當我們問雷吉娜、安內特及桃莉關於她們的「狩獵」動機時,她們經常會使用的字眼。她們的收獲豐富嗎?其實很少。她們聳聳肩,承認她們的狩獵運氣欠佳。但是她們自信滿滿,認為自己將會找到更好的。(本文作者/瑪麗拉.薩托里歐斯)(摘自/好個性上天堂/大是文化出版)

老婆陰道萎縮乾澀 行房痛到肘擊老公險離婚…

老婆陰道萎縮乾澀 行房痛到肘擊老公險離婚…#離婚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婦女朋友陰道若有萎縮且乾澀的症狀,且與另一半行房不順,常痛到臉部扭曲無法繼續,就得進一步尋求婦產科,以免夫妻感情不幸破碎。台中就有一對年輕夫妻,太太在生完第一胎後,陰道開始出現萎縮且乾澀情況,每次行房都痛到慘慘叫,老公也因此長達兩年未有任何性生活,日前,男方終於再度鼓起勇氣,與女方再度嘗試,未料,情況未因時間緩解,反而更加疼痛難當,痛得太太肘擊先生,差點鬧到離婚收場。第一胎後 太太行房都像熱水燙趙太太和先生今年分別26、7歲,婚後很快迎接了第一個新生命,讓夫妻倆都非常開心。好不容易等到太太做完月子,趙先生再度求歡,沒想到過程中趙太太竟大聲喊痛,直說簡直像被熱水燙過一樣痛苦難當。夫妻倆心想是產後產道尚未復原,需要再休息一段時間,所以不以為意。沒想到幾個月過去了,都還是如此。而劇痛更讓趙太太對房事卻步,每次老公求歡都找藉口推拒,甚至搬到小孩房和寶寶同睡。先生體諒老婆 兩年未行房趙先生體貼太太也只好忍耐,就這樣過了兩年多都沒有房事,夫妻間心生隔闔。上個月趙先生鼓起勇氣又向老婆求歡,希望能恢復以前的甜蜜,沒想到太太還是痛到受不了,一不小心還以手肘痛擊老公,害趙先生眼鏡歪斜劃傷眼角,差點傷到視力,這次風波更成為壓倒兩人關係的最後一根稻草,夫妻吵到快離婚。經光田綜合醫院婦產部蘇棋楓醫師檢查後,發現趙太太產前私密處就比較乾燥,房事上需要透過潤滑劑來輔助。但生產後因為陰道的受損修復不完全,讓私密處變得更加乾燥縮繃,導致親密時疼痛難耐。所幸趙太太在接受私密處的雷射治療大約1~2次的療程,刺激陰道上皮細胞膠原蛋白的重組與再生後,兩年來揮之不去的疼痛夢魘已經消失。   蘇棋楓醫師表示,其實女性私密處和全身的肌膚一樣,到了25歲之後膠原蛋白就會逐漸消退老化,膠原蛋白的流失會使陰道變得乾燥缺乏彈性,醫師建議,如果「乾妹妹」問題已影響到夫妻私密生活或感情時,可求助婦產科的專業診治,透過保養與治療兼具的私密處雷射治療,即可以非侵入性的方式改善相關問題。

女人命苦!離婚婦為滿足男友做縮陰手術

女人命苦!離婚婦為滿足男友做縮陰手術#離婚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女性朋友真是命苦,除了要注意自己臉部是否鬆弛長皺紋之外,更要擔心「小妹妹」太過鬆弛遭另一半嫌棄,而台中就有一名生過三胎,卻不幸離婚的40歲婦人,離婚三年後又認識一名令她心動卻又心痛的男子,心動乃是動情,心痛,則是天天擔憂生完小孩的她,陰道太過鬆弛,影響好不容易得來的新戀情,所以心境經過千迴百轉,終於決定進行陰道整形手術,讓陰道能夠恢復緊度,未料,婦人要求醫師不僅要緊還要「更緊」,竟導致她在嘿咻時疼痛難耐,只好再修整一次,才還她一個美好的性生活。婦人沒自信 要求醫師要很緊童綜合醫院美容醫學中心陳世宜醫師表示,這名婦人經朋友建議,所以進行陰道緊實整形手術,與醫師討論後,還是一昧堅持地要將陰道緊縮到比醫師建議寬度還小,手術復原後卻因為陰道過小而在親熱時造成疼痛困擾;羅姓患者再度到醫院要求再度修整,這次就完全地遵從醫師的專業意見,術後恢復良好且性福。陳世宜醫師指出,陰道鬆弛是許多產後婦女常面臨的困擾,隨著觀念與知識的增進,越來越多女性懂得主動尋求解決之道;一般常見市售號稱可緊實私密處的保養品,就算每天塗抹效果都有限,透過手術將陰道整形獲得改善是一項相當有效的方式。這部分的需求,大多是產後陰道鬆弛或尋求第二春的婦女。若是年輕女性的私密處整形,則以陰唇縮小術為主。手術後建議6~8周 再進行性行為陰道緊實術後,原則上約1.5至2指幅的寬度,並符合患者伴侶陰莖大小最為適當,這部份需要在術前與醫師詳加討論,而術後建議停機6至8週,待傷口復原後才能從事性行為。此外,若有抽煙或熬夜的習慣,因為會導致陰道括約肌鬆弛,建議戒除並配合適當運動,這樣效果才會持久。陳世宜醫師呼籲,許多產後鬆弛或尋找第二春的女性,常常因為信心不足,但是進行陰道緊實整形手術,並非越小越好,患者還是應以醫師專業建議,或與另一半一起至診間進行諮詢,以達到術後良好的效果。

離婚率高 單親家庭數暴增超過30萬戶

離婚率高 單親家庭數暴增超過30萬戶#離婚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在我國離婚率日漸攀高之下,單親家庭也越來越多,根據衛生福利部的統計,我國單親家庭數,早已突破三十萬戶,值得注意的是,單親家庭在扶養小孩的問題上持續嚴重,尤其是經濟問題,有高達八成以上都認為單親扶養小孩在經濟上非常困難,而單親媽媽則比單親爸爸來得困難許多。單親家庭經濟困難 更害怕旁人眼光兒盟針對服務的單親家庭做了一份「2013弱勢單親家庭生活現況調查」,結果發現單親家庭面臨三大生活壓力分別是經濟(84.7%)、子女照顧(79.6%)和心理調適(46.6%):最大的生活壓力還是來自經濟,調查發現近半單親家庭(46.3%)每月收入是低於最低基本工資的、六成有債務要還、七成覺得入不敷出,甚至有八成五的弱勢單親家庭曾有沒有錢而走投無路的經驗。除此之外一旦落入單親,如何面對孩子和外在眼光的心理調適問題也是單親家長的重大壓力源,調查發現有九成的單親家長對孩子有愧疚感,七成表示會因為單親的身分而刻意減少和親友間的往來、尤其單爸(81.8%)又比單媽(65.6%)更在意外界的眼光。單親爸媽 身心狀況令人擔憂兒福聯盟白麗芳處長表示,單親家長最令我們心疼的是,必須長期處在一根蠟燭多頭燒、內外壓力交相折磨的狀況下,也難怪有超過三成(30.3%)的單親家長表示壓力大到快喘不過氣,尤其更擔心的是,高壓生活又無處宣洩,調查發現有六成六(65.7%)的單親家長表示心情不好的時候找不到方法紓壓,有苦說不出,身心狀況令人擔憂。白麗芳表示,在多元的社會中,單親家庭只是多元的一種家庭型態,單親家長不是問題家長、單親孩子更是最無辜的承受者,他們需要的不是異樣的看待或同情,而是更多的支持和協助,兒盟除了呼籲政府要幫助,提供單親家庭經濟、就業、子女教育及托育等全方位的照顧;父母要合作,即使離婚了也可以成為孩子的好父母,即使沒有一起生活也可以分工合作給孩子愛的保證;社會要接納,打破刻板印象適時給周圍的單親家庭伸出援手。 

婚姻是愛情墳場?我國去年離婚對數多達五萬餘對!

婚姻是愛情墳場?我國去年離婚對數多達五萬餘對!#離婚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有人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場,只要相愛的戀人,步入了夫妻生活,恐怕會為了日子的柴品油鹽醬醋茶等生活瑣事,而鬧到離婚。根據內政部對於去(101)年的統計,我國離婚對數共5萬5835對,等於光是去年就有十萬餘男女鬧到翻臉導致婚姻破碎,平均每天有152對簽下對誰都感到沉重的離婚協議書,進而讓台灣每年都多了好幾座愛情墳場。離婚對數年增率 十五年來平均百分之二內政部所公佈的資料顯示,從近15年的離婚對數觀察,86至92年呈逐年快速遞增,平均每年離婚4萬8234對,92年達歷年最高峰,91至95年平均每年有6萬多對,不過近5年來又回降到5萬多對。但即使近五年來離婚對數從六萬餘對,降到五萬餘對,可是從歷年數據來看,近15年來平均年增率為2.44%。婚齡30年以上的離婚者增幅最大為9.26%,25至29年者增加幅度次之5.22%。結婚十年內離婚風險最高!另外,統計指出,101年平均每日離婚對數有152.55對,5萬多對離婚者中,以結婚未滿5年者1萬6027對占最多,5至9年者1萬4692居次,也就是說,婚齡未滿10年的離婚者占55%,其餘隨結婚年數增加而遞減,因此,看到此內政部所公佈的統計,你真的準備好步入婚姻生活了嗎?

研究:女性婚後、男性離婚 易發福!

研究:女性婚後、男性離婚 易發福!#離婚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編譯)研究人員說,所有結婚的夫婦希望婚姻幸福,但它確實會付出了一些小代價。在婚姻中越快樂,就越有可能發胖。達拉斯南衛理公會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研究169對新婚夫妻長達4年,在此期間,測量他們的體重,並詢問它們在夫妻關係之間的滿意度如何,高達8次紀錄。研究發現,配偶若是在婚姻中越幸福,體重會越重,若對婚姻不是那麼滿意,體重則會較輕。而此調查是在沒有任何其他因素影響的情況下進行,像是懷孕。首席研究員安德烈梅爾策說,無論個人或是夥伴,對於每個層面的滿意度增加,平均每個月的BMI值會多出0.12。這樣的增長,相當於一位約160公分、55公斤的女性,每半年增加約0.25公斤。雖然體重增加的幅度不是很大,但它是一項長時間的累積。梅爾策博士推測,在不幸的婚姻中可以管理好自己的體重,因為正在考慮離婚,並希望吸引新的伴侶,她稱這是「交配市場」的模式。其實婚姻對健康的影響已有很多研究,俄亥俄州立大學最近的一項研究發現,結婚之後,妻子的體重往往會增加,相對的男性則保持苗條。科學家表示,追蹤了超過1萬名丈夫和妻子的生活跟身材,他們發現,因為女性在婚後會停止照顧自己轉而照顧先生,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當男性和伴侶離婚時,通常都會變胖。俄亥俄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德米特里‧梅德表示,顯然的婚姻過渡在體重上的影像會因性別而有所不同。離婚的男人或是已婚的女人,體重會較容易逐漸上升,可能大到足以造成健康風險。

離婚率好高!什麼是歷久彌新的愛情?

離婚率好高!什麼是歷久彌新的愛情?#離婚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什麼樣的愛情能夠歷久彌新永不退色?近期,社會的離婚事件頻傳,離婚率居高不下,雖許多人追求結婚的夢想,但是結婚之後,如一碰到柴米油鹽等現實問題,便忍不住的便離婚而散,但扛下來的便情比海深,雋永的令人欽羨。彰化一對夫妻陳世國、吳麗珍,相處21年,歷經多少歲月風霜,還是拆不散他們兩人情濃的相伴。過去,夫妻倆是在週刊的筆友專欄認識。信件來往10封之後,相約在彰化市公路局見面。而談到丈夫的優點,吳麗珍認為丈夫雖然外型不出色,但是老實、有責任感,覺得對方很可靠,有一天陳世國發現吳麗珍眼睛有視覺障礙,但陳先生仍選擇愛她、接納她並與她結為連理,讓麗珍很感動,因此她更願意為先生全心全意的付出。其實,結婚當時,他們的生活並不好過,夫妻兩回顧往事,以前的日子辛苦,晚上還要睡在做生意的貨車上,沒有浴室只好到公廁去洗澡,孩子出生之後,還要邊背著小孩,邊工作。但是,他們回憶過去時,心裡頭卻是甜蜜的,即使生活艱苦,但全家在一起的感覺真好,全家人聚在一起打拼,對他們而言是最快樂的時光。雖他們為身障者夫妻,目前育二女一男;然而,他們相信信任與尊重是婚姻的經營之道。雖結婚已久,還是會早上相約出門運動,晚上依然出去吹吹風看看風景,增添生活情趣。雖然一路走來有許多辛苦,但是每一刻,都是片刻感動,且細水長流,看似平凡,卻驚天動地,他們都覺得辛苦走來是幸福也很值得。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