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果

講座/天天五蔬果

講座/天天五蔬果#蔬果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蔬菜水果攝取不足,是慢性疾病的重要成因,甚至與多種癌症的成因直接相關。吃足量的蔬菜水果有助於預防心血管疾病、癌症、肥胖、糖尿病等疾病。有鑑於此,雙和醫院婦產部將於3/15(四)舉辦生活保健講座,由營養師張偉胤主講「天天五蔬果」。講座內容豐富,歡迎關心飲食健康與蔬果營養的的民眾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時間、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天天五蔬果時間:107年3月15日(四)上午10:00-10:30地點:第一醫療大樓二樓門診9診候診處(糖尿病衛教室候診處)洽詢:02-2249-0088

鮮豔蔬果護眼 幼童遠離「惡視力」

鮮豔蔬果護眼 幼童遠離「惡視力」#蔬果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國小五年級的潘小妹,不愛玩3C產品卻喜歡閱讀,經常在書店一待就是6個多小時。一年半前,潘小妹發現閱讀時看字吃力,視力也越來越模糊,健檢才發現已經近視200多度。配戴角膜塑型片控制度數,從前年暑假到現在,度數十分穩定不增加。超過600度為高度近視 易致早發性白內障花蓮慈濟醫院眼科主任李原傑表示,近視發生年齡愈小,未來高度近視的機率較高。一般學童近視後,若未適當控制,每年可能增加100度以上,超過600度就是高度近視。高度近視除了造成眼軸拉長、視力糢糊外,更容易引發早發性白內障、青光眼、視網膜裂孔、視網膜剝離,甚至造成永久性的視力損傷。近視矯正要從小做起,才能預防高度近視發生。花蓮慈濟醫院眼科醫師邱正仁表示,要防止學童近視快速加深,一開始使用散瞳劑搭配適當眼鏡。因散瞳劑而畏光或散瞳劑治療無效,則可考慮以角膜塑型片控制。角膜塑型片是一種高透氧的夜戴型硬式隱形眼鏡,鏡片上有特殊且客製化的設計,經過醫師專業驗配及正確配戴7至10小時,可增進白天視力、減少近視增加。深綠色蔬菜、顏色鮮豔蔬果 含有護眼抗氧化劑角膜塑型鏡片最大的優點為可逆性的物理性治療,鏡片本身屬高透氧材質,夜晚睡覺前戴上、早晨起床後取下,視力就會變得清晰,能有效減緩近視加深;若久未配戴,角膜形狀就會慢慢回復到原始狀態。只要做好鏡片清潔,並不會發生網路謠傳長期配戴會角膜變薄的誤解。花蓮慈濟醫院營養師古晉瑜表示,最佳護眼食物就是各種新鮮蔬果,不論深綠色葉菜,或是紅、橘、黃、紫等各種顏色漂亮的蔬果,都含有維持眼睛健康的抗氧化劑,包括維生素A、C、E、類胡蘿蔔素(蘿蔔素、葉黃素、玉米黃素)及花青素,有助眼睛健康保健。想維持兒童好視力、保護眼睛,不建議從小依賴營養素補充品,養成均衡飲食,才可獲得足夠護眼營養素,讓兒童遠離「惡視力」。

92%人攝取不足!教你5道蔬果入菜

92%人攝取不足!教你5道蔬果入菜#蔬果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糖尿病是慢性疾病,病人需要進行生活型態的調整,選擇健康的飲食型態很重要,尤其醣類的攝取來源,應盡可能為全穀類、蔬菜、水果等高纖維食物。無論是糖尿病病人或是一般民眾,均建議每日應達3份蔬菜、2份水果的攝取量。天天5蔬果 300克蔬菜加2顆棒球大水果根據成大醫院院內糖尿病人分析,每週3天以上、每天攝取3份蔬菜2份水果者僅占2成,6成以上病人每週少於1天達此建議量。若分別看蔬菜或水果的攝取量,約5成病人每週少於1天可達此蔬菜或水果建議量。研究指出,達3份蔬菜及2份水果的建議攝取量,僅為人口總數的7.4%。建議應該多注意自己每日的飲食是否達標,做到「天天5蔬果」。「天天5蔬果」指3份蔬菜、2份水果。1份蔬菜為生重100克或煮熟後家用飯碗的2/3碗,1份水果約為棒球大小的水果1顆。水果與蔬菜不建議相互取代,尤其是糖尿病病人,水果攝取過量可能影響血糖控制。蔬果入菜取代調味 減鹽又美味賴慧珊營養師表示,可以嘗試蔬果入菜,建議以當季新鮮蔬果,並考慮顏色搭配,增加菜色變化。還能用來為菜加味、調味,取代調味料,減少鹽分攝取。例如使用蘋果、芒果增加甜味,利用用鳳梨、番茄、奇異果增加酸味。只是糖尿病患記得扣除入菜的水果量。舉例蔬果入菜的菜色如下: 蔬果雜糧拌飯、水果養生拌飯食材變化相當有彈性,利用各式全穀類及蔬果增加纖維攝取量。 香甜水果雞肉利用新鮮蔬果入菜增加纖維攝取量,並利用水果的風味減少調味料之使用。 茄汁豆腐番茄盅利用番茄鮮豔的色澤取代冷硬的盛裝容器,既美觀又無形中增加蔬菜攝取。 和風柚香蘆筍肉片善用當季蔬果搭配簡單的食材,再以簡單的涼拌,清淡美味同時增加蔬果攝取。

打蔬果汁加好油 有效控制血壓、血糖

打蔬果汁加好油 有效控制血壓、血糖#蔬果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有時懶得自己料理,通通打成蔬果汁營養又方便。但是小心別忽略了飲食均衡,適量加入一些好油脂,更有維持血壓、血糖的功能!以下提供兩道蔬果汁食譜,營養不失衡: 低GI蔬果汁適合型態:混合型和蛋白質型應用範圍:搭配全穀饅頭或雜糧麵包、白煮蛋時令:四季皆宜材料:紅藜麥1杯、有機蘋果1/2顆、奶蛋白1匙、熟核桃2顆、冷壓初榨橄欖油1匙、木寡糖1/2匙、果寡糖1/2匙、礦泉水300c.c.作法:1)紅藜麥1杯洗淨煮成飯,取半碗飯準備製成蔬果汁,其餘冷凍保存。2)有機蘋果洗淨後取半顆(不用去皮),並切成小塊備用,核桃壓碎較方便攪打。3)將全部材料倒入果汁機或料理機,以高速混合均勻、攪打成汁。4)依個人喜好加入適量的過濾飲用水,以調整蔬果汁的黏稠度。 抒壓蔬果汁適合型態:醣質型和混合型應用範圍:早餐或下午茶飲品,搭配水煮蛋適合蛋白質型時令:四季皆宜,非美生菜產季可使用萵苣類材料:美生菜1大片、苜蓿芽2小撮、黑木耳1中片、紅龍果醬1匙、鳯梨果醬1匙、腰果3顆、杏仁果3顆、大豆卵磷脂粉1匙、富氫水300c.c.作法:1)將美生菜洗淨,並撕成小片。2)苜蓿芽以過濾水清洗並浸泡3分鐘,黑木耳洗淨、切小丁。杏仁果、腰果壓碎,較方便攪打。3)將全部材料倒入果汁機或料理機,以高速混合均勻、攪打成汁。4)可視個人喜好,適量加入蜂蜜調味。高血糖、高血壓 可搭配良好蛋白質及油脂糖尿病或血糖過高者,在飲食上應儘量避免過度攝取造成血糖振盪的食物,像是水果和精緻澱粉類等。若想飲用果菜汁,建議配搭幫助血糖緩升的好蛋白質和好油食物,如:高蛋白粉、堅果、冷壓初榨橄欖油、苦茶油等。以果汁機或料理機製作而成,讓蔬果汁成為「喝的沙拉」。來自蔬菜的礦物質與酵素,以及堅果所提供的好油,加上血管清道夫的卵磷脂,均具有抒緩血管壓力功能,很適合壓力大、血壓偏高者食用。(本文摘自/代謝型態龐德食譜全書/商周出版)

講座/蔬果營養、老年眼疾用藥

講座/蔬果營養、老年眼疾用藥#蔬果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常言「病從口入」,飲食對於身體健康有著密切的關聯。很多人都以為有吃就好,但是真正有攝取足夠營養了嗎?年紀漸長後,五感都變得不靈光,尤其視力衰退最快。眼疾該如何治療才不會造成老年身體的負擔呢?雙和醫院將於12/21(四)舉辦衛教講座,邀請營養師米詩宇主講「天天五蔬果」,以及藥劑師陳佑詩主講「老年人常見眼疾的用藥」。歡迎重視飲食營養及家有長者的民眾前來聆聽,講座內容豐富,歡迎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日期時間相關辦法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參加本活動前請先上網查看最新消息或洽詢主辦單位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第一場:天天五蔬果】名稱:天天五蔬果時間:106年12月21日(四)10:30-11:00地點:雙和醫院第一醫療大樓 二樓門診9診候診處(糖尿病衛教室候診處)洽詢:02-2249-0088【第二場:用藥安全-老年人常見眼疾】名稱:老年人常見眼疾時間:106年12月21日(四)14:30-15:00地點:雙和醫院第一醫療大樓門診藥局候藥區前洽詢:02-2249-0088

「食」在不安心!4項蔬果農藥超標

「食」在不安心!4項蔬果農藥超標#蔬果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過去社會還能夠親手摘植蔬菜,自給自足,而忙碌的現代人,大多只能透過購買蔬菜來滿足營養需求。消費者很難自己為食品安全把關,消費者很難自己為食品安全把關,台北市衛生局10月共計抽驗78件蔬果產品,檢驗結果4件不符合規定,不合格率5.1%。百香果、小白菜、菜豆 檢出農藥超標臺北市政府衛生局至蔬果零售業者、賣場、超市、批發市場及餐飲店等處抽驗生鮮蔬果檢驗殘留農藥含量,10月共計抽驗78件蔬果產品,2件百香果分別檢出2至4項殘留農藥不符規定、1件小白菜檢出2項殘留農藥不符規定、1件台灣菜豆檢出1項殘留農藥不符規定。上述檢出殘留農藥殺蟲劑及殺菌劑,皆為合法登記並領有許可證的農藥,核准使用於限定類別農作物,但是殘留農藥含量不符合標準。流動清水清洗、開鍋蓋烹煮 降低農藥殘留臺北市衛生局表示,食品安全首重源頭把關,於市面抽驗產品屬於終端管理,只有落實源頭田間監測,及產地加強輔導農民於栽種時正確施用農藥,才能有效減少蔬果殘留農藥的問題。北市衛生局呼籲農友於栽種蔬果施用農藥,應符合相關法令。臺北市衛生局提醒,食用或烹調蔬果前,先以流動清水沖洗根部或果蒂,再以水浸泡10至20分鐘,接著用流動的自來水沖洗2至3遍。烹煮蔬菜時,將鍋蓋打開或選擇當季蔬果,可減低農藥殘留。如有食品安全衛生問題或消費疑義,可電洽臺北市民當家熱線1999轉7105。

流動清水多沖洗 蔬果農藥不殘留

流動清水多沖洗 蔬果農藥不殘留#蔬果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現今許多人追崇速食、美食主義,但是享受美食時,常常只注意到食物料理得是否美味,卻忘了檢視食材本身。水果蔬菜作為體內的清道夫,是大多數人認可的健康食材,但是食材本身品質是否合乎標準,需要嚴格把關。食品保安官 為蔬果農藥殘留把關臺北市成立「食品保安官」,近期針對果菜批發市場場外交易,於11月5日調派市場處及臺北農產運銷股份有限公司進行現場勘查,發現場外交易蔬果來源多為批發市場。經清查,第一及第二果菜批發市場周邊共有104個攤販,將安排跨局處聯合稽查,除進行產品溯源外,並抽驗產品檢驗殘留農藥,以確保食的安全。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每年訂有生鮮蔬果專案抽驗計畫,針對市售蔬果殘留農藥,每月定期於批發市場、一般蔬果零售業者、超市及大賣場進行抽驗。臺北市衛生局針對果菜批發市場每月隨機抽驗242件蔬果,有6件殘留農藥不合格,不合格率2.5%,且未檢出公告禁用農藥,民眾勿過度恐慌。多沖洗、炒菜開鍋蓋 減低農藥殘留臺北農產運銷股份有限公司106年1至10月果菜市場交易量556,805公噸,以生化法快篩進場蔬果 75,244件的農藥殘留,其中47件生化法快篩抑制率大於35%,當場扣留銷毀、禁止進場交易,再交由實驗室複驗,仍有24件不合格,不合格率小於1%。臺北市衛生局局長黃世傑提醒,食用或烹調蔬果前,簡易先以流動清水沖洗根部或果蒂,再以水浸泡10至20分鐘,接著用流動的自來水沖洗2至3遍,有助去除殘餘農藥。一般消費大眾亦可烹煮、選擇當季蔬果,來減低農藥殘留。炒菜時,將鍋蓋打開,亦可促使農藥隨蒸氣揮散。

天天五色蔬果 增強天然「纖」體力

天天五色蔬果 增強天然「纖」體力#蔬果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國人蔬菜普遍吃得少,加上外食方便,三餐都是外食的”老外”也不少,常聽到的外食組合包含:牛肉麵、滷肉飯、便當(小菜非蔬菜)、水餃…等,加起來一整天蔬菜量可能連一碗都不到。蔬菜吃得少會導致膳食纖維攝取不足,其實吃夠蔬菜除了補充纖維外對減重而言還有更多的好處呢!正確的飲食習慣可維持健康、帶給身體活力,簡單的每天三蔬二果相信您一定也能做到!蔬菜體積大、熱量低 可產生視覺上的飽足感賴羿如營養師表示,100g蔬菜平均大約25大卡,而100g白飯約140大卡、豬肉約150大卡,熱量差了6、7倍,且現在的人習慣吃固定”份量”的食物;而不是固定”熱量” 的食物,減重的人最怕食物看起來吃不飽,且若已經有這樣的想法那就會真的容易吃不飽了!因此善用蔬菜低熱量、體積大的優點產生視覺飽足感也是很重要的。雖然已有飽足感,也不要忘了身體所需的營養也要夠, 「生菜」的蓬鬆的質地會讓人覺得吃了很多蔬菜,但其實生菜要達到一份蔬菜(100g)的量會比較多,如豆苗大約要1碗半才是一份,蔬菜煮過後會縮水,若要以生菜當蔬菜來源,記得要吃到大約熟菜的兩倍量,控制熱量同時也要注意營養均衡才是最重要的!膳食纖維可延緩食物吸收速度、降低食物升糖指數賴羿如營養師表示,膳食纖維對減重而言,最首要的好處還是可減緩胃排空速度,增加飽足感。此外也因膳食纖維可延緩食物吸收速度、降低食物升糖指數,所以餐後血糖較穩定不會急速上升,進而減少胰島素大量分泌、降低脂肪合成。另外膳食纖維可促進腸道蠕動、增加糞便體積、維持腸道好菌生長,減少糞便在腸道中停留的時間而預防便祕。一般建議膳食纖維每天需攝取25-35克,其實補充纖維除了多吃蔬菜外,也可藉由以全穀類取代主食、每天適量水果來達成。賴羿如營養師表示,蔬菜含多種維生素、礦物質(如:葉酸、維生素E、鉀、鎂、鈣等),可維持人體正常代謝,另外蔬菜也含有許多有生物效應的植化素,如:類黃酮、類胡蘿蔔素、多酚類等,每種不同顏色的蔬果營養價值也不太相同,因此要均衡攝取各種對身體有利的物質,就需要天天吃到五色蔬果(紅、綠、白、橘黃、藍紫),維持身體活力、達到保健功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