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製劑

乾癬非「胎哥」傳染病 生物製劑可控制病情

乾癬非「胎哥」傳染病 生物製劑可控制病情#生物製劑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陳先生是一名乾癬患者,在手肘、頭皮、關節等部位出現紅色的斑塊,且斑塊上面常會有銀白色碎屑產生,常被誤認為是「胎哥」(意為骯髒)的傳染病,所以經常造成求職碰壁的問題。亞東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暨醫學美容中心主任蔡宗樺表示,乾癬是一種免疫系統導致皮膚發炎的疾病,與黴菌感染並沒有關係,無論是肌膚接觸或者是旁人碰到患者掉下來的皮屑,都沒有被傳染的問題;雖然乾癬難以根治,但患者只要配合醫師指示、積極治療,就能有效控制病情。乾癬長期以來備受誤解,旁人擔憂會被傳染,對乾癬患者避之唯恐不及,蔡宗樺主任表示,曾有病患因為乾癬問題影響求職,只好請醫師開立診斷證明書,證明乾癬不會傳染,要雇主不要擔心。事實上,乾癬為身體免疫相關疾病,並非傳染病,醫學上猜測乾癬的成因為表皮或皮下的免疫細胞過度活化,放出過多發炎因子,進而刺激表皮細胞不斷增生,造成皮膚的角質化,在斑塊上面形成銀白色碎屑,所以常被誤認為有傳染力。蔡宗樺主任解釋,目前治療乾癬的方式有四種,包含外擦藥物、口服、照光治療與生物製劑,如果是輕度乾癬病患,只需要使用外擦藥物、口服或是照光單項治療;而中重度的病患則因症狀較為嚴重,需數種方式合併使用,但常因為療效不明顯以及治療時間太長,使病患容易失去耐性而放棄治療。另外,民間也有許多偏方聲稱可以治療乾癬,蔡宗樺主任強調,治療乾癬一定要尋求正統的醫療方式,誤信偏方可能會導致病情更加嚴重。針對中重度乾癬患者的困擾,蔡宗樺主任表示,目前醫界已研發出長效型生物製劑來對抗乾癬,且於今年五月由健保局納入健保給付(健保使用前需申請通過),起始兩針後,只需每三個月固定施打一針以達到病情控制的效果,幫助中重度乾癬病患擺脫不斷塗抹、吃藥、照光治療的生活。但是要注意的是,並非所有人都適合生物製劑,像是活動性肺結核與肝炎病患就需要經過評估與後續追蹤。蔡宗樺主任呼籲,乾癬不是絕症,病人只要能夠遵循醫囑用藥,配合醫師指示積極治療,都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擺脫乾癬的夢靨,重新擁有正常生活。

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 生物製劑可望改善

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 生物製劑可望改善#生物製劑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自體免疫反應所引起的全身性發炎疾病,會破壞身體正常的關節結構。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病況輕微時,僅會感到局部關節僵硬疼痛,病況嚴重時,則會引起全身的關節腫痛、損壞。如果未接受治療控制病情的發展,關節會受到侵犯而逐漸變形、僵直,最後將失去活動能力。過去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標準治療藥物是使用傳統的化學抗風濕病藥物,但近年隨著醫藥科技的進步,越來越多新一代的蛋白質類生物製劑也已陸續上市,對於經傳統藥物治療無效的患者,這些生物製劑具有相當好的療效,其特色為藥效快、藥力強及治療效果能夠持久。為嘉惠病患,目前健保已給付多種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生物製劑用於治療病況相對嚴重的患者,及傳統化學抗風濕病藥物治療無效後的患者。另外如rituximab及tocilizumab,則是用於抗腫瘤壞死因子製劑治療無效後的病患。這些生物製劑都是注射劑,使用的劑量及頻率各有不同,醫師會依病患的嚴重程度進行調整。經健保局統計,使用健保給付的生物製劑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人數,在100年約5,700名,總花費16.5億元。藥品費用於100年之成長率達約22.2%,已與癌症標靶藥物之成長率21.6%相當。然而,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生物製劑好處雖多,但仍有需要非常注意的副作用。目前有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使用這類生物製劑會增加結核病感染的風險,或是造成B型、C型肝炎病毒再活化,因此使用者應該主動告知醫師自身相關的病史及用藥後的狀況,特別是現在有或曾有B型、C型肝炎,或是用藥前後出現可能感染的症狀。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