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二生驚長纖維腺瘤 醫籲少吃炸物

國二生驚長纖維腺瘤 醫籲少吃炸物#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A姓國二生,一個月前在洗澡時發現左乳房出現硬塊,媽媽非常緊張,求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外科醫師古君平,經乳房超音波確認在左乳房下側出現邊緣形狀不規則的硬塊,大於2公分橢圓形的「纖維腺瘤」,可能有惡性的風險,和家屬討論後,考量到A姓生年紀輕,決定開刀以「乳房腫瘤摘除手術」早一點拿掉,確認不會變化成惡性腫瘤。A 姓生目前恢復狀況良好,開刀後並不會影響外觀和未來發育,只要一到兩年持續超音波追蹤即可。少吃油炸食物 以免刺激女性荷爾蒙古君平醫師表示,一般乳房纖維腺瘤好發在20到30多歲女性,這次發生在年僅14歲的國二生比較少見,年齡層有降低的趨勢,可能和飲食習慣和環境有關,建議少吃油炸食物,例如炸雞或是鹽酥雞等,因為比較早接觸油炸食物,女性荷爾蒙表現比較早就會比較旺盛,刺激乳房纖維腺瘤。乳房纖維瘤大多是良性 建議切片確診尤其,現在國中女生正值青春期非常重視自己的隱私,父母親可提醒女兒,在經期1~2週後可以自我觸診檢查,如果胸部出現像湯圓或貢丸圓圓的、鼓鼓的、移動式的硬塊,或乳房有分泌物,一定要儘速就醫,找出原因,但也不要恐慌,95%的乳房纖維瘤是良性的,如果影像出現不規則,建議切片確定診斷。飲食西化 罹癌年齡層年輕化古君平指出,預防乳癌的方法,除了避開高油脂飲食、控制體重也有助益,最重要的是女性應定期做乳癌檢查,乳癌高風險年齡層為45到69歲,政府也補助45歲以上每2年1次乳房攝影檢查,但因飲食西化,罹癌年齡層也有年輕化跡象,建議最好40歲之後每年檢查。

疫苗佐劑已成熟?有助控制武漢肺炎

疫苗佐劑已成熟?有助控制武漢肺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武漢肺炎疫情延燒,前中研院院長、現任生策會會長翁啟惠提出,觀察目前趨勢,2019新型冠狀病毒未來或將演化成如同流感的季節性傳染病,並認為最有效的防治方式是疫苗。不過,研發疫苗首重抗原,後續可搭配的疫苗佐劑卻非一蹴可及,多掌握在各國大廠手中。所幸,昱厚生技開發的LTh(αK)黏膜佐劑技術平台,二期臨床試驗已證實安全和有效性,有望加速疫苗開發。昱厚生技總經理兼任研發長徐悠深博士表示,該佐劑不僅可加強疫苗免疫反應,且可製成鼻噴劑型疫苗,對於呼吸道黏膜感染的新型冠狀病毒預期可提供更好的保護效果,只待各界開發出疫苗抗原,可馬上投入人體臨床試驗!疫苗研發費時 佐劑平台技術加速研發武漢肺炎讓全球聞之色變,專家指出美國國衛院的疫苗可能要等3年,針對疫苗開發難度,徐悠深博士表示,必須短期內製備出抗原,又製備出抗原不代表疫苗完成,還要經過動物實驗,才能進入人體一至三期臨床試驗,進而大規模接種,坦言需要很長的時間,三年已是保守估計。此外,抗原的產量是疫苗發展須考慮的瓶頸,有時製造的抗原會不夠,若有佐劑平台技術加入,可以減少抗原使用量,等量生產的抗原可以施打更多人。進一步而言,若是一般肌肉注射疫苗,無法在黏膜產生抗體,病毒還是會在黏膜處複製後進入血液,這時血液中的抗體才能發揮作用。而加入黏膜佐劑,可將疫苗製成噴鼻劑型,在黏膜組織誘導出抗體,只要病毒進入呼吸道,可以馬上中和,避免進一步感染,無論針對SARS、這次武漢肺炎病毒都能提供更好的保護效果。噴鼻式疫苗已成為現今疫苗發展的趨勢之一,2003年發現SARS病原體的香港大學傳染病權威袁國勇教授,日前也發布其團隊亦投入研製噴鼻式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疫苗分兩部分:抗原+佐劑 佐劑能增強抗原免疫反應徐悠深博士解釋,疫苗分成「抗原」和「佐劑」兩部分,抗原是病毒上面的蛋白質、醣類等,可以經由生技技術量產製成疫苗,接種進人體後可誘導免疫系統產生免疫反應。待病毒感染人體,免疫系統可快速啟動抵抗病毒,因此疫苗是預防傳染病的最好方法。然而,單獨使用抗原接種的免疫反應可能不穩定,尤其是新興傳染病,添加佐劑後,抗原免疫反應可以增強,例如佐劑會吸引免疫細胞吞噬抗原,進而將病毒抗原資訊帶回免疫系統,使身體產生更多有效抗體。LTh(αK)黏膜佐劑技術平台Ready 催生噴鼻型疫苗SARS之後,政府積極推動疫苗及佐劑之研究,徐博士經多年研發成功利用基因工程方法,將大腸桿菌的LT蛋白去毒,並保留其生物活性製成「疫苗黏膜佐劑LTh(αK)」。徐悠深博士提到,此佐劑加入季節性流感抗原,製成鼻噴劑型的流感疫苗,已在台灣完成臨床一、二期試驗,證實安全性,且能有效在呼吸道黏膜誘導產生很高的專一性抗體,結果發表國際期刊,規劃進入臨床三期。該佐劑技術平台如何加速疫苗開發?由於徐悠深博士解釋,沒有添加適當佐劑的疫苗,可能在後續臨床試驗容易因免疫效率難以掌握而失敗,因此,「只要武漢肺炎疫苗的抗原製備完成,就可添加LTh(αK)黏膜佐劑,增加試驗成功率,若情況緊急,可能從一期試驗進展至三期,通過後盡快接種高風險的族群。」由於因應流行性傳染病時,疫苗研發是不可或缺的,專家學者也體認到想要儘快找出疫苗,得預先開創所謂的「平台技術」,當傳染疫情爆發時,可按病毒的特異基因序列依已建立的平台技術,快速製成疫苗。抗原與佐劑平台技術因預防醫學的興起,吸引世界級科學家與藥廠致力投入,徐悠深博士說,在這2019冠狀病毒爆發的緊要關頭,昱厚生技的LTh(αK)佐劑平台技術已成熟並完成量產準備,願意與產學研各界積極合作新疫苗開發,盡早製作出有效疫苗,儘快解除國民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恐懼。(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反覆流鼻血近一個月 意外發現鼻咽癌

反覆流鼻血近一個月 意外發現鼻咽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反覆流鼻血近一個月的62歲男性,原以為經常挖鼻孔導致流鼻血,後來至醫院就診,經醫師執行鼻咽鏡檢查,後續經病理切片,以及影像醫學檢查確診為「鼻咽癌第三期」。鼻咽位於鼻腔的最後方,一般的檢查並不容易發現鼻咽癌,鼻咽癌的病人中5成會有頸部淋巴腺腫情形、單側耳朵悶塞感持續2週以上、中耳積液、鼻塞、鼻涕中帶有血絲或有複視等病症,平均發生年齡為40~50歲間,男性比率較多。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放射腫瘤科醫師洪文欣表示,病人過去有胃潰瘍及痛風病史,也無抽菸、喝酒及嚼食檳榔等習慣。但檢測出曾感染過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 EBV)。經頭頸癌團隊建議同步化學放射治療。化學治療為cisplatin三次療程,再加cisplatin及5-FU三次療程;同時放射治療為每周五次,為期35次,總劑量為70葛雷的療程。 圖為治療前的核磁共振影像,圖中顯示左側咽隱窩(fossa of Rosenmüller)長出一個約三公分大小的腫塊病灶。右圖為接受完同步化學放射治療後追蹤的核磁共振影像,圖中顯示腫瘤明顯縮小。病人順利完成整個療程,在放療期間發生照射患部皮膚發紅乾癢脫皮變黑,口水變少導致口乾,吞嚥疼痛等症狀,這些症狀在放療結束一至二個月即逐漸改善。洪文欣指出,鼻咽癌主要好發在中國東南沿海一帶,發病原因至今不明,在台灣本土研究中,吸菸會增加鼻咽癌的發生率,另外兒童時期攝食亞硝酸鹽及亞硝胺(添加在香腸、火腿等加工肉品中,用來防止食物腐敗)也會增加鼻咽癌的發生率。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 EBV)與鼻咽癌具有很強的關聯性。常見症狀為頸部腫塊、流鼻血、鼻塞、頭痛、複視(侵犯第六對顱神經),顏面的麻木感(侵犯第五對顱神經),以及聽力障礙、耳鳴、耳悶塞感。由於鼻咽癌對放射線及化學藥物具有很高的敏感度,因此主要治療方式就是放射治療及化學治療。化學治療皆以cisplatin(順鉑)為主,輔加5-FU(5-氟尿嘧啶)及paclitaxel(太平洋紫杉醇)或Docetaxel(歐洲紫杉醇)。放射治療則採用弧形調控放射治療(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 VMAT)及強度調控放射治療(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 IMRT),可提供腫瘤均勻分佈的劑量並能減少正常組織的劑量,每次1.8至2.0Gy的分次劑量(dose fractionation),每週五次,在六至七星期內給予70-70.2Gy的總劑量。目前頭頸癌皆由多專科不同領域醫療團隊進行療護,達到最大的治療效益。而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的治療儀器,亦能提供最先進的放射治療技術,提供各類癌症病人最佳的醫療服務。

高醫設慢箋領藥得來速 3分鐘搞定

高醫設慢箋領藥得來速 3分鐘搞定#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情(俗稱武漢疫情),為減少病友進出醫院,自今(3)日起,週一至週五上午8:30-下午5:00(中午不休息),於醫院自由路啟川大樓門外車道旁,增設戶外慢性病連續處方箋【預約領藥】的貼心服務。開車進到高醫自由路啟川大樓,就可看到「得來速」領藥區的指引,民眾只要事先在網路上預約,就可憑預約號碼及健保卡,最快3分鐘內即可領到藥。領了兩年慢性病藥的簡女士說,武漢肺炎疫情擴大,讓她不太敢上醫院,現在醫院提供預約領藥服務,就可以不必進醫院,讓人覺得心安又便利。另帶著小孩的張簡小姐說,她前幾天看診時,護理師就主動幫忙網路預約領藥,今天不用帶小朋友進醫院,減少感染風險,這項措施很便民。高醫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藥學部主任王雅玲表示,病友可在領藥當日或之前,透過網路或APP操作高醫【慢性病連續處方箋領藥預約系統】預約領藥,預約完成後,再到醫院啟川大樓門口即可領藥,無需再進入醫院內,以節省領藥時間與減少出入醫院的次數,而院內原有的慢性病連續處方箋領藥仍照常運作。高醫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副院長吳登強表示,這項措施將視疫情狀況而有所調整,目前「得來速」領藥僅限慢性病處方箋,只要提前預約完成,可以不下車就能快速領到藥,縮短病友等待的時間。如果沒有預約,也可在戶外等候領藥。此外,高醫今天在啟川大樓戶外增設「自中港澳返國人士非感染症門診」,有內、外科兩診,提供來自中港澳返國人士本身(或同住家屬),在28天(含)入境者於戶外就診、抽血,返台29天以上者,則可依正常看診流程就診。

運動後頭痛?3大預防方式助改善

運動後頭痛?3大預防方式助改善#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有不少頭痛病友在養成固定運動習慣後,頭痛的狀況有跟著改善,所以,林新醫院腦神經內科林志豪醫師經常鼓勵大家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運動來幫助改善。但最近有不少人,在運動完突然頭兩側開始抽痛、整個頭脹脹的,是為什麼?林志豪醫師表示,其實運動後會頭痛,主要和運動時心跳變快、血管擴張所導致,另外則可能和天氣因素、身體脫水或突然進行太高強度的運動等等有關。一般人運動後的頭痛大多在短時間內就會緩解,但如果是頭痛體質的朋友們,就要特別留意身體狀況,盡量避免太高強度的運動。以下這幾個運動是比較推薦的:瑜珈、皮拉提斯、太極、舞蹈、游泳和走路。另外這幾年蠻夯的 飛輪課,也是有不少國外專家推薦給容易頭痛的人,比起在室外,室內的腳踏車運動比較能避免因為天氣誘發頭痛。林志豪醫師提供幾個能夠幫助「預防」運動後頭痛的方法一、隨時補充水分不管是在運動前、中後,都要持續補充水分,讓自己保持嘴巴不乾燥並持續出汗的狀態,如果水分不足就可能會誘發頭痛。二、補充足夠能量大家都知道運動會讓人血糖降低,因此要維持足夠的能量來源。像是在運動前,可以吃一些含蛋白質的食物,像是茶葉蛋、無糖豆漿或燕麥棒等等。三、記得熱身‍突然進行太劇烈的運動,也會容易引發頭痛。建議不管從事任何運動,都要先熱身一下,像是可以先走路走個幾圈再接著慢跑、或進行重訓等比較激烈的運動。林志豪醫師提醒大家,如果你運動中會出現劇烈的爆炸性頭痛,還是要盡快找醫師評估喔!(文章授權提供/腦神經內科林志豪醫師)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長者易缺5營養素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長者易缺5營養素#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忙碌打拼一整年,平時也要好好關心長輩,返鄉團圓更要注意長者營養問題!根據調查發現,長者前「5大缺乏的營養素」:鈣、維生素E、維生素D、鋅及鎂,攝取不足比例高達5-7成,面臨營養失衡危機。而近年養生風盛行,營養補給品成為超夯送禮佳品,更有業者推出營養配方,補足營養素,讓患者「吃得下、吃得好、吃的均衡」,若家中有營養失衡虛弱及營養不良的患者,不妨與醫師或營養師討論,挑對營養品。老人這些原因 容易營養失衡台灣65歲以上人口已突破350萬人,約佔台灣人口數的15%,推估115年老年人口將超過20%,邁入超高齡社會。長者因感覺功能變差,面臨咀嚼、吞嚥能力,腸胃消化功能漸弱等情況,容易衍生營養不良問題。45歲以上: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逐漸失衡 你吃對了嗎?45歲開始,健康、體力便逐漸下降,平日飲食不均衡造成營養問題,導致陸陸續續出現虛弱、慢性病等問題;依據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2013-2014年長者的飲食「熱量」攝取不足盛行率為42%,前5大缺乏的營養素的鈣、維生素E、維生素D、鋅及鎂,攝取不足比例高達5-7成。如此現況若再加上長者牙口不佳、咀嚼退化、備餐不便,甚至因為慢性病或服用多種藥物造成飲食限制或食欲不佳,極易導致熱量及蛋白質營養不足,進而引發營養失衡、虛弱、營養不良等問題。前5大缺乏營養素 「鈣」:鈣為組成身體骨骼及牙齒的主要成分,若攝取不足,長者容易骨質疏鬆,應多攝取鈣質、維生素D、多運動預防。 「維生素D」:協助鈣、磷的吸收與運用,幫助骨骼和牙齒發育,也是神經和肌肉運作所需。 「維生素E」:減少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的氧化,維持細胞膜完整性,有助皮膚及血球細胞的健康。 「鋅」:鋅營養狀態與免疫、生長、神經傳遞、生殖功能的維持息息相關。 「鎂」:鎂是人體含量第四多的陽離子礦物質,是維持骨骼結構及功能的重要元素,若含量太低,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骨質疏鬆、焦慮及憂鬱等疾病風險有關。六大營養素均衡攝取 長者健康好過年如何透過均衡的營養來減少營養不良的問題,同時提升體能和活力便十分重要。除了注重飲食六大營養素均衡攝取,補充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等,營養補給品更成為一種方便、呵護的選擇。民眾可適時與醫師和營養師討論,比較各廠牌營養素不同,若腸胃不適患者,也可注意是否無纖、等滲透壓等,減少腸胃刺激,幫助營養吸收。(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血壓忽高忽低 中醫以調理肝腎來控壓

血壓忽高忽低 中醫以調理肝腎來控壓#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某銀行高階主管,常常因為總行一個通知下來,就要立刻提出可行方案,導致他突然有一天頭痛快痛死了,只好去醫院掛急診,血壓高達170。急診醫師說檢查沒有甚麼大礙,用藥降壓之後,觀察沒事就回家了。但回家後,有時血壓偏高有時卻低於100,回心臟科調整藥物好幾次依然不穩定,除了頭暈之外,有時還有水腫、性功能障礙的問題。杏儒中醫診所院長蔡易昌中西醫師表示,在我國的十大死因當中,高血壓雖然位居第8,但死亡率卻是上升最明顯的,根據統計,在超過20歲以上成年人當中,每4人就有1人罹患高血壓,但將近500萬高血壓病患中,卻有三分之一患者不自覺,這是非常危險的,有可能隨時會出現中風、心肌梗塞、主動脈剝離…等等重大疾病的風險。收縮130、舒張80以上 即為高血壓高血壓,過去認定的高血壓是140/90,但許多患者在血壓低於這些數值時,也是會出現高血壓併發症。因此,美國心臟協會已經調整了高血壓的最新治療指引,重新定義血壓達130/80毫米汞柱(收縮壓130毫米汞柱、舒張壓80毫米汞柱)以上就是高血壓,正常血壓的定義則維持120/80毫米汞柱以下,希望讓大家對於高血壓可以有更多的警覺性。沒有症狀並非不用治療 恐增加動脈硬化風險根據研究,未經治療的高血壓患者,因動脈硬化帶來的風險,平均壽命可縮短20年。未服藥的高血壓患者發生腦中風的機率是有服藥控制者的21倍、發生腎臟病變的風險是健康者的2倍、發生心臟衰竭的機率是一般人的6倍,另外也比一般人容易發生心肌梗塞、心律不整、眼部病變、腦部病變等。因此高血壓治療的目的,是透過維持血壓正常穩定,預防及降低併發症的發生。中醫對於高血壓的治療,並不是著重在於『用藥降血壓』,而是在於『讓身體自己可以調控血壓』。高血壓在古時候,多稱為「眩暈」、「頭痛」、「中風」,大多屬於肝、脾、腎功能的失調。《素問·至真要大論》:「諸風掉眩皆屬於肝。」《靈樞·海論》:「髓海不足,則腦轉耳鳴」。元《丹溪心法》:「無痰不作眩」明《景岳全書》:「眩運一證,虛者居其八九……」,「當以治虛」。調理肝腎陰陽 為中醫治療高血壓的重點中醫認為高血壓主要是為肝腎陰陽失調,陰虛為本、陽亢為標,所以,透過中醫調理,讓這個陰陽失調的情形重新調整回來,就是中醫治療的重點。像是肝火亢盛、陰虛陽亢、肝腎陰虛、陰陽兩虛、痰濕阻逆、氣虛血瘀…等等,都是臨床上常見的體質分型,依照每個人不同加以不同調理,就可以讓我們身體逐漸找回調控血壓的能力,就能讓血壓更穩定。(文章授權提供/杏儒中醫診所)

用塑膠盒裝食物 微波後恐溶出塑化劑

用塑膠盒裝食物 微波後恐溶出塑化劑#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超商所販售的微波食品,包裝都是塑膠製品,雖然這些材質都必須通過耐熱測試、溶出測試,確保耐熱程度,以及溶出的有害物質、塑化劑沒有超標。不過陽明大學環境衛生研究所曾檢測微波加熱後的DEHP(塑化劑的一種)釋出量,可能激增3至5倍。微波不安全的關鍵因素,不在於「微波」本身,而是溫度太高及時間太長!火力太強或加熱時間過長,超過塑膠耐熱的溫度,就可能會有溶出塑化劑的疑慮。塑化劑又稱可塑劑,是一種增加材料柔軟性或使材料液化的添加劑,塑化劑種類多元,常被關注衛生安全問題的塑化劑為鄰苯二甲酸酯類,例如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質地堅硬的聚氯乙烯(PVC) 材質,透過添加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可製成各種軟硬度、韌性之製品,例如:PVC保鮮膜、PVC軟墊、雨衣、水管等。但並非所有塑膠製品都含有塑化劑,例如: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材質則沒有必要添加塑化劑。塑化劑常用來當作各種商業產品,如食品包裝、玩具、家具、化妝品之增塑劑或軟化劑。國家衛生研究院表示,兒童早期,持續性地暴露於塑化劑環境中,可能影響往後認知功能的發展,所以建議孕婦減少含有塑化劑之相關產品的使用,兒童於玩具使用後與吃東西前多洗手、盡可能避免幼兒將玩具等物品放入嘴中。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