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

桃園衛生局抽查咖啡因含量 日本MisterDonut含量最高

桃園衛生局抽查咖啡因含量 日本MisterDonut含量最高#心悸

許多人都有喝咖啡的習慣,甚至一天要喝上好幾杯,但是喝多了導致咖啡因過量就不好了,桃園縣衛生局為了知道桃園縣連鎖西式速食店、便利商店、咖啡店販售的不含糖及奶精黑咖啡,咖啡因含量究竟多少,5月抽樣調查,昨天公布隨機抽驗市售32件黑咖啡調查,其中「日本Mister Donut」含量最高,每杯達一百六十六毫克,最少的則是星巴克的五十三毫克。衛生局長劉宜廉建議,成人每天咖啡因攝取量不宜超過三百毫克,相當於兩至三杯咖啡,才不致影響健康。桃園縣衛生局衛生檢驗科科長劉麗文則表示:該調查採隨機採樣連鎖西式速食店、連鎖便利商店、連鎖咖啡店共計15家,以1杯咖啡飲料平均240cc計算其咖啡因含量,西式速食店平均咖啡因含量 101毫克、便利商店平均咖啡因含量115 毫克、連鎖咖啡店平均咖啡因110毫克。根據歐盟食品科學專家委員會評估,每人每天咖啡因攝取量在300毫克以下,因此咖啡因含量偏高的黑咖啡,每天飲用最好不要超過2杯,以免危及身體健康,根據衛生署台東醫院衛教文章中表示,咖啡因過量時會使人有心悸、焦躁不安、失眠、頭痛、胃痛、臉紅、噁心、頻尿、甚至肌肉震顫等症狀,長期喝咖啡會產生心理依賴,當停用咖啡時,即會出現戒斷症狀,主要是頭痛、疲倦感、煩躁不安、噁心嘔吐、迫切想喝一杯咖啡等,少數人甚至脾氣變得暴躁易怒,甚至心情憂鬱,另外長期使用咖啡因會使胃不好的人潰瘍惡化,心臟病患者心悸或心律不整,焦慮症的病人症狀惡化甚至達恐慌程度,孕婦增加胎兒畸形、體重不足、早產、甚至死亡的危險,都應避免使用。咖啡喝太多 當心焦躁、易怒、心悸http://www.uho.com.tw/health.asp?aid=11967你知道喝下肚的飲料 含有多少咖啡因嗎?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7782女性每天喝咖啡 能降低罹患子宮內膜癌風險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701 

男胸悶、猛喘 原來是二尖瓣瓣膜逆流

男胸悶、猛喘 原來是二尖瓣瓣膜逆流#心悸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心臟內科謝慕揚醫師表示,一位37歲陳先生於日前因為胸悶,喘到沒有辦法像平日一般工作,且症狀持續約一週,於是請假在家休息,仍然沒有改善。當天晚間心悸加重,感覺心跳越來越快,喘的症狀也更加惡化,變得沒有辦法平躺,必須要坐著直挺挺的才能夠呼吸。男子被送到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在急診很快地被診斷為「重度二尖瓣瓣膜逆流」,導致肺水腫合併急性呼吸衰竭。因發生低血氧的情況,需要緊急插上氣管內管,接呼吸器救治。急救後於加護病房治療三天,很快地控制住心律不整,在給予利尿劑脫水改善肺水腫之後,順利地在三天後拔管了。重度的二尖瓣瓣膜逆流會造成肺水腫,引起喘及咳嗽的症狀,嚴重的話會造成低血壓甚至休克,引起多重器官衰竭,引起尿少,意識障礙,甚至昏迷的症狀。謝慕揚醫師表示,瓣膜性心臟病是造成心衰竭的原因之一,常常是除了藥物以外,需要靠手術治療的心臟疾病之一。

拒不「開心」差點死亡 男子插管後救回一命

拒不「開心」差點死亡 男子插管後救回一命#心悸

日前一名37歲男子,因為「重度二尖瓣瓣膜逆流」送到台大醫院新竹分院急救,經過瞭解後才發現,原來男子早在3年前就已經診斷出「中度二尖瓣瓣膜逆流」,但是卻遲遲不肯開刀,最後導致心悸、心律不整後才同意開刀治療。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心臟內科醫師謝慕揚表示,重度的二尖瓣瓣膜逆流,會造成肺水腫 ,引起氣喘及咳嗽的症狀,嚴重的話會造成低血壓甚至休克。37歲男子因胸悶、氣喘惡化為心悸加重,沒辦法平躺,必須坐著直才能夠呼吸,最後因為呼吸與心臟問題惡化,只好送到醫院急救,謝慕揚醫師表示,患者到院急診時,產生低血氧情況,需要緊急插上氣管內管,並接上呼吸器救治才救回一命。而後患者於加護病房治療3天,控制住心律不整的情況,並且給予利尿劑脫水改善肺水腫之後,才在3天後拔管。謝慕揚醫師表示,雖然已經拔管,但是心臟的問題還是得改善,患者經過建議後,同意將損壞的心臟二尖瓣瓣膜,換成機械瓣膜,還一併修復心房中膈缺損,進行心律不整燒灼手術;經過4個多小時手術,與術後3週的藥物治療,患者已經很順利地出院並回到工作崗位上。謝慕揚醫師表示,瓣膜性心臟病是造成心衰竭的原因之一,現今醫學對於各種心臟的瓣膜疾病,診斷與治療已經不是難事。治療上的困境,往往是病患們對疾病的不認識與不瞭解,往往擔心手術風險很高,而拒絕手術。其實病患只要能夠接受醫師的建議,勇敢接受合適的治療,都可以避免這樣的生死關頭。他呼籲瓣膜性心臟病的病友,好好地與自己的醫師溝通,把握手術的時機,不要延誤自己恢復健康的機會。眼瞼下垂無神是睡不飽?小心肌無力症找上門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917季節轉換增睏境!好眠寢具單手壓床墊1至3公分較佳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791炎夏陽光曝曬產生細紋 BBL脈衝光可治療?!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943

止痛藥吃多引起腎臟癌?醫師:濫用任何藥都會!

止痛藥吃多引起腎臟癌?醫師:濫用任何藥都會!#心悸

網路上面流傳一則消息,止痛藥吃太多會導致腎臟癌,引起熱烈討論,這則消息來源是美國醫學期刊「內科學文獻(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統計發現,長期使用止痛藥的病人,容易罹患腎癌。台灣癌症基金會董事林青穀醫師表示,罹患癌症的風險因子很多,無法使用簡單的流行病學統計就認為這一定是有關連的,在醫學上的認定除了統計相關性之外,最重要的是致病的機轉。不管中、西藥,只要是藥物本身就容易造成腎臟負擔,也容易罹患相關疾病。

恐慌症發作別怕 找專家協助最好

恐慌症發作別怕 找專家協助最好#心悸

恐慌症,顧名思義,指的是反覆的恐慌發作,而且會擔心之後有更多恐慌發作。恐慌症發作時,常被誤認為是一般身體問題,例如甲狀腺方面的疾病、心臟僧帽辦脫垂、心悸、心臟功能不良等。臺大醫院竹東分院精神科醫師吳佳憬表示,恐慌症發作往往開始於青春期的晚期到成年期35歲左右。發作時會有一段時間感到強烈害怕或不舒服的感受,並突然發生下列四項(或四項以上)症狀,而且在十分鐘內達到最嚴重程度,例如:心悸、心臟劇烈跳動、出汗、發抖、感覺呼吸困難或窒息、哽塞感 、胸悶、噁心或腹部不適、頭暈、失去現實感或感覺失去自我、害怕或感覺即將失去控制、害怕即將死去、麻木或刺痛感、冷顫或臉潮紅。曾經有恐慌發作的朋友,其實不必恐慌,每一百人可能就有四個人曾經這樣發作過。當您有上述這些情形,持續一段時間,而且已經造成生活上的困擾時,可以前往醫療院所精神科尋求精神科醫師的建議與協助,幫助恐慌症狀的改善。延伸閱讀「恐慌症」: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12316

「ㄍ一ㄥ」到極點! 焦慮症讓你 「頸肩緊繃」

「ㄍ一ㄥ」到極點! 焦慮症讓你 「頸肩緊繃」#心悸

壓力過大,容易焦慮感到緊張,是不是會覺得肌肉痠痛、頸肩緊繃?但就診醫生又找不出病因?小心是罹患焦慮症。根據美國精神醫學會精神科診斷準則,若常常對很多事情都容易感到過度擔心,且擔心已經持續至少6個月,加上易怒、不耐煩、睡不好、肌肉痠且緊繃等症狀,可能就是得到焦慮症。代謝型態公司專業心理師王淳表示,焦慮症是一種長期性的精神官能症,患者常被相關症狀長期困擾;他說,有焦慮症的患者,個性通常都是容易緊張、擔憂、壓力大,且容易鑽牛角尖、胡思亂想,許多病患也有睡眠障礙的困擾;焦慮症的治療多是以藥物與心理治療為主,加上認知行為療法,通常會有不錯效果。身心科醫師陳柏妤曾接受優活訪問表示,焦慮症合併的心理治療,通常包含衛教、教導病患自我監測焦慮症狀、學習放鬆技巧(例如漸進式肌肉放鬆運動、腹式呼吸及冥想)、認知的重建(改善病患的悲觀性預期及毀滅性思考)等。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睡眠中心資料指出,肌肉放鬆治療也很重要,透過生理迴饋儀的訓綀,教導認識身體各部位肌肉的放鬆程度,以減輕壓力感或增強承受能力。(資料來源:優活健康網知識庫)成大醫院精神部網站資料指出,焦慮症也可採用生理回饋治療,生理回饋治療是行為治療的一種,一般而言,治療平均約需8次左右,每次30分鐘,病人即可學會放鬆技巧或透過儀器而找到自己最放鬆時身體的感覺,讓自己頸肩緊繃、手麻、身體繃緊的狀態可以舒緩,而以這種感覺為放鬆的指標,在家進一步自己練習。除了原來的藥物治療外,因病患已學到如何讓自己放鬆的方法,故較不易因慌亂而造成焦慮症狀發生惡性循環的情形。˙怎麼會暈眩到感覺快死了?小心是「恐慌症」發作!˙英歌手精靈女孩即患恐慌症 難以踏出家門一步˙別被壓力壓垮 許多人患「心身症」恐不自知˙長期焦慮變憂鬱 女子體重狂降15公斤˙雪隧突然走不下去 幽閉恐懼症發作!

脖子莫名腫大一倍 年輕女子罹患「亞急性甲狀腺炎」

脖子莫名腫大一倍 年輕女子罹患「亞急性甲狀腺炎」#心悸

25歲的陳小姐爬山之際,被家人意外發現脖子腫脹,要她去看醫生,經醫師診查才發現她是罹患了「亞急性甲狀腺炎」,經過2個多月的藥物治療才改善症狀。童綜合醫院新陳代謝科主任蔡政驎說,「亞急性甲狀腺炎」的症狀與一般感冒的症狀類似,使得患者容易忽略,所以提醒民眾,若是脖子莫名的腫大、喉嚨痛等症狀,應儘快尋找專業醫師的協助。該院新陳代謝科主任蔡政麟表示,患者在假日與家人去爬山,突然覺得胸悶、呼吸喘,休息片刻,想繼續前進,卻因為心跳好快、頭暈、人站不穩,而無法繼續攻頂,此時患者的媽媽發現她的脖子腫脹,覺得怪怪的,要她看醫生。回家照鏡子她才發現脖子比平常大了一倍,加上前兩週感到喉嚨痛,吞口水痛、全身酸痛、倦怠、及輕微發燒的症狀,以為是感冒,便自行服用普拿疼,但症狀並未獲得改善。因脖子腫大才就醫,經超音波與抽血檢查,診斷為「亞急性甲狀腺炎」,由於她的甲狀腺已遭到暫時破壞,藉由短期的類固醇加以治療,病情才獲得改善。蔡政麟主任說,「亞急性甲狀腺炎」好發於年輕或中年女性,臨床病患常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史,所以目前認為可能由濾過性病毒感染所導致。在發炎初期,因甲狀腺組織受破壞,可能過度釋放出甲狀腺荷爾蒙,產生短期的甲狀腺亢進。有些病患會有心悸、怕熱及緊張等症狀,之後卻又可能演變成暫時性的甲狀腺功能低下。但絕大部份病人的甲狀腺機能最後會回復到正常,甲狀腺自然的消腫。其症狀多半因頸部前方感覺疼痛,且可能合併持續發燒情形。頸部疼痛可延申至耳朵、下巴、或喉嚨。其他症狀包括倦怠、聲音沙啞、吞嚥疼痛、肌肉或關節酸痛、心悸、怕熱、緊張等甲狀腺亢進的症狀。治療方面可採取藥物治療,多數病人需服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來緩解症狀。若症狀較輕,用普拿疼來止痛即可。較嚴重者,則須服用皮質類固醇。一般而言,服用類固醇之後可快速改善症狀。在一週後便可逐漸減少類固醇劑量。但少數較嚴重的病人可能須使用類固醇長達三個月或更久。若病患有暫時性的甲狀腺機能亢進,並不須抗甲狀腺藥物,而以症狀治療為主。反之,若有暫時性的甲狀腺機能低下時,則必須暫時服用甲狀腺素補充。「亞急性甲狀腺炎」由於初期症狀與感冒類似,容易被病人忽略而看錯科別,加上在季節交換之際感染呼吸道疾病的患者眾多,若是民眾脖子出現異常脹痛,應尋找新陳代謝科醫師協助,診斷方式可以身體理學檢查、抽血檢查方面或超音波檢查,查出病因並對症下藥。延伸閱讀「甲狀腺超音波」: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10088

常心悸、胸悶 罹患心律不整的風險高

常心悸、胸悶 罹患心律不整的風險高#心悸

您是否曾經有心臟不規則跳動或心跳加速的情況?小心!這有可能是心律不整的症狀!與正常心跳相較之下,當您的心跳呈現不規則的速率及節律時,除了會產生令人疲弱的症狀,長期下來可能導致嚴重的心血管併發症,包括心臟衰竭和腦中風等病症,進而增加罹患心律不整的風險。高雄榮總心臟科邱春旺醫師表示,門診中曾有一名女性患者經常有胸悶、頭暈、呼吸急促及手腳冰冷的情況,起初以為是工作壓力大,後來伴隨呼吸困難、臉色蒼白的症狀,到醫院檢查時才發現罹患心房顫動。邱春旺醫師說,人類的正常心跳次數平均每分鐘約60至100次,民眾若有心跳突發性過快、心臟不規則跳動、心跳超過100次或低於50次的症狀,就可能患有心律不整,其中又以心房顫動最為常見。台灣心房顫動罹病率約占全人口的1%,每年有近25萬人受害;年紀愈大罹患率愈高,80歲以上民眾中約有9%患有心房顫動,若是高血壓、糖尿病及心臟病的患者,更可能增加罹患心律不整的風險。邱春旺醫師指出,心房顫動是造成住院和死亡的一大因素,若未進行適當的治療將造成血栓,容易導致中風、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病變等嚴重併發症。邱春旺醫師說,患有心房顫動的患者,剛開始會有心跳紊亂、極度疲倦、呼吸困難、頭昏眼花及胸部悶痛的症狀,因此常被誤診為焦慮症或神經衰弱,但經過詳細檢查及診斷,皆可獲確診。目前心房顫動藥物治療,主要在維持正常心律及或控制心室跳動次數在每分鐘100下以內。邱春旺醫師指出,傳統用藥如Amiodarone,可能造成肺纖維化、肝功能異常、神經病變、視力模糊、甲狀腺功能異常等副作用,嚴重可能引發致命性心律不整,造成猝死;目前另一種新型抗心房顫動藥物Dronedarone,較少前述之副作用,是第一個在美國被批準上市的心房顫動治療新藥,適用於患有陣發性或持續性心房顫動患者,能有效降低因心血管事件住院的風險。根據一項國外大型研究指出,對心房顫動病患投予藥物Dronedarone,不僅沒有肺纖維化副作用,同時還可減少34%的中風危險、24%的死亡及心血管疾病住院的風險,但國內衛生署尚未核准。邱春旺醫師提醒,民眾若有心跳速率或心跳節律異常的情況,尤其是年長及症狀嚴重者,應儘早就醫檢查,並配合專業醫師的治療及按時服藥,同時也要維持正常生活習慣,像是戒菸、限制飲酒、少吃刺激性食物或含咖啡因飲料,才可有效改善症狀及降低心律不整所帶來的疾病風險。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