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

不同年齡孩子 這樣表達對他的尊重

不同年齡孩子 這樣表達對他的尊重#孩子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美國的聯合家族治療(Conjoint Family Therapy)模式創始人維琴尼亞‧薩提爾(Virginia Satir)女士,更有系統地解讀了每個人內在的冰山。她認為在每個人生命的底層,有一顆生命力的種子,如同一棵大樹的種子要發芽,滿足渴望,便是這顆種子發芽與成長的養分。如何滿足,是我們每個人的功課。如果你小時候充滿匱乏,充滿了A‧H‧阿瑪斯(A. H. Almass)所謂的「心理坑洞」,你不僅不知道如何滿足孩子,你還會過度期待孩子能夠得到你曾經渴望獲得的一切。這包含了物質、心理乃至精神層面。這樣的養育,夾雜了太多自己的期待和功利的色彩。那麼,孩子到底是在成為他自己,還是在成為曾經未被滿足過的那個「你」?在我看來,二十年後的今天,父母們需要再學會重建自我,我稱之為「父母的再成長」。如果說,你的人生前三十年是由父母創造的,那麼後三十年,你完全可以自我創造。在自我創造的歷程中,你開始學會自我關愛、自我滿足、自我接納、自我尊重。這一歷程並不容易,但若經歷了它,你就真正懂得用一份成熟的情感和心智,去愛你的孩子,去滿足他的心理需求。這份滿足,是一種全然的接納,客觀、中正乃至於真正的尊重。成人不再和孩子糾纏在一起,而是帶著覺知的眼睛,去接受一個孩子生命的需求。那一刻,當下的臨在與連結就會在兩者之間產生,兒童心靈的胚胎就開始得以滋養。【給父母的建議】-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這樣表達對他的「尊重」0-3歲 不強迫孩子分享。孩子的語言來自於心靈,源於內心真實的流動,需要在放鬆的環境下表達。 允許孩子哭。哭是釋放情緒的一種方式,當孩子還無法用言語表達情緒時,通常會用哭來替代,同時孩子們還不會用「壓抑」這一防禦機制來保護自己,自然,哭就成了一種情緒釋放的管道。 任何場合,不要去逗別人的孩子,也不允許別人逗自己的孩子。在孩子的世界,一切都是真的,他們無法理解成人用「善意的玩笑」來讓大家開心的這種表達方式。3-6歲 在孩子提出需要幫助的時候,才給予幫助。沒有要求幫助的時候,就不要打擾。 帶孩子出去玩的時候,盡可能和孩子保持同一節奏,切勿自己走在前面,把孩子留在後面。 用邀請和感謝的口吻與孩子溝通,而非命令式的口吻。 當孩子專注做事的時候,不要隨便打擾。興趣產生專注,而長久的專注有助形成意志。6-12歲 給孩子表達奇思妙想的機會:「對於……,你怎麼看?」 尊重孩子的獨立空間,不隨便翻閱孩子的私人物品。 尊重孩子的興趣、愛好,給孩子自己做選擇的機會。 不隨便在孩子面前評判他的朋友。 遵守和孩子的約定。 尊重孩子的努力,即使結果不如我們的期待。(本文摘自/覺知教養:看見自己和孩子的內在需求,療癒每個迷失在育兒焦慮的父母/野人出版)

別讓3C產品 耽誤了孩子的社交能力

別讓3C產品 耽誤了孩子的社交能力#孩子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隨著現代科技的進步,有些父母以3C產品餵養孩子,就連吃飯都要看卡通。因此養成許多孩子離不開手機平板,甚至開學後還欲罷不能,嚴重影響正常學習時間,形成開學症候群。根據2019年4月發表於《兒童發展期刊》的最新研究指出,孩子花太多時間玩電玩將影響其社交能力,尤是10歲時經常玩電玩遊戲的女孩,其社交能力到了12歲時比不常玩電玩遊戲的女孩低。沉浸在電玩遊戲裡的女孩 社交能力較差衛生福利部桃園療養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陳質采表示,社交能力有限的兒童可能會增加他們花在電玩遊戲上的時間,因電玩遊戲可以讓他們不須面臨面對面社交時造成的尷尬與掙扎,且某些電玩遊戲需團體互助合作,會讓他們覺得是有凝聚力、彼此是在一起的,感覺就像自己可掌握與他人間的關係。常玩電玩遊戲的女孩,由於較缺乏在現實生活中和其他女孩一起互動、練習社交技巧的機會,在社交方面可能更加孤立,也使得之後的社交能力受到影響。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說明,男孩一般而言戶外活動多,本就有助於社交技巧的提升。因此在時間分配上,女孩花在玩電玩的時間多,自然擠壓其實體練習社交能力的機會。玩電玩就像成人追劇一樣,容易變成生活中的話題,和同儕間有共同話題,彼此容易建立關係,有時為了增進與同儕間的互動,就會花較多的時間在上面。父母應重視孩子身心 別用3C產品填補孩子的童年陳質采表示,要禁止讓孩童玩電玩實屬不易,身旁的家長或老師當發現孩童社交能力面臨困境時,要能適時協助他們與人開心互動交流,培養快樂健康的休閒,才能過著健康的生活與人生。同時葉雅馨也提醒,如果孩子不玩電玩,會出現焦慮、空虛感、覺得生活中失去重心,甚至影響日常生活作息,則需正視。3歲以下兒童 不宜使用任何螢幕產品雖科技產品如此方便,但美國醫師就指出,依照年齡來看,3歲以內的孩童,其大腦最為脆弱,不建議讓他們接觸任何的螢幕產品,3至7歲每天使用螢幕的時間也最好控制在一小時以內。根據長年的研究指出,兒童與青少年每天待在螢幕前面,除了會影響視力之外,更可能會產生孩童認知困難、注意力不集中、社交困難等問題,甚至也容易罹患肥胖症與增加罹患第二型糖尿病之風險。事先約法三章 戒除孩子對3C產品的成癮不讓孩子玩手機的最好方法,就是家長以身作則,在陪伴孩子時丟開手機。家長若給孩子使用3C產品,可先釐清評估孩子的狀況,如花多少時間在電玩上、影響哪些生活作息(熬夜晚睡、省略三餐)、課業成績顯著落後….等,接著與孩子討論,取得玩電玩與正常生活作息兩者間平衡的方式,如無法達成,就收回彈性並制定打電玩時間。另外加入實體面的行動:與孩子一起玩電玩;或邀請他的同學、朋友來家裡來,也是增加孩子實體面的互動,以約法三章的方式讓孩子減少網路成癮問題。

12歲以下孩子 安全感培養術!

12歲以下孩子 安全感培養術!#孩子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用「愛與尊重」對待孩子,為何換來孩子的自私和不尊重?讀了不少教養工具書,那些妙招對我的孩子都不管用?明明很愛孩子,卻常在某個瞬間理智斷線,忍不住對他抓狂?不知不覺間,發現自己成了曾經最討厭的那種父母?該怎麼做,才能讓教養不再是「知道但是做不到」的理論? 好的教育,不應只局限於對孩子行為的訓練和矯正,更重要的是看見孩子行為背後的心理需求和精神需求。看見自己和孩子的內在需求,療癒每個迷失在育兒焦慮的父母。覺知,讓你探索自己,真正連結到孩子的心,讓內在智慧指引你與孩子一起成長,共同完善自我。0~12歲孩子的「安全感」這樣培養!0-3歲母乳餵養,擁抱、撫觸孩子,經常告訴孩子:「我愛你。」讓孩子與你的生活保持在一種有秩序、有規律的環境中。和諧的夫妻關係,是父母送給孩子最好的安全感禮物,所以父母親彼此應時常說。3-6歲任何情況下必須與孩子分離都要如實地告訴孩子原因,並讓孩子知道什麼時候可以再見面,同時遵守約定。盡可能不在孩子面前發生衝突,如果發生爭執,要明確地告訴孩子:「這是父母的情緒導致的事情,與你無關,爸爸媽媽永遠愛你。」到達一個新環境時,首先為孩子介紹新環境,並陪伴孩子適應新環境,直到孩子。6-12歲讓孩子感受到「不論發生了什麼,爸媽都會和我站在一起,支持我」。時常和孩子分享:自己今天犯了一個什麼錯,在錯誤中發現了什麼。讓孩子體驗到「錯誤是最好的學習機會」。示範或者告訴孩子如何去彌補自己的失誤。(本文摘自/覺知教養:看見自己和孩子的內在需求,療癒每個迷失在育兒焦慮的父母/野人出版)

親子教養 傾聽孩子說話很重要

親子教養 傾聽孩子說話很重要#孩子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阿德勒心理學課程採取不獎賞,也不懲罰,是沒有「賞罰」的教養方式。我們認為,使用賞(讚美)和罰(責罵)的教養方式,其目標只是教導,而非培養孩子產生「我有能力」、「大家都是我的夥伴」的感覺。例如:當孩子不肯唸書的時候,你嚴厲的責罵他說,不唸書的話,會得到「沒有點心、不可以看電視」等等他討厭的懲罰。如此一來,孩子學到了什麼?反之,如果孩子認真唸書,你便拚命的讚美,甚至買他喜歡的東西,作為鼓勵的獎品。這樣的孩子又學到了什麼呢?家長一旦使用賞罰的模式來進行教養,代表從外界來刺激孩子,就像訓練動物一般,或許短時間見效,但長期下來會發生什麼事呢?請大家仔細思考一下。這個單元,我們建議家長用「賦予勇氣」取代賞罰,讓孩子明瞭,在社會上我們要做該做的事,不做不該做的事。而身為父母既不能像皇帝,高壓權威式支配孩子生活;也不能像奴隸般,永遠服務孩子。那麼,「賦予勇氣」到底是怎樣的教養方式呢?讓我們來看看山野家的案例。看了剛剛的實例,你認為阿楓的回應,符合阿德勒心理學中教養孩子的心理層面目標嗎?有傳達了「我有能力」、「母親是我的夥伴」這樣的信念給大樹嗎?從大樹的立場來看──或許他感覺:「本來想跟媽媽分享和朋友玩耍的快樂,想跟她聊晚餐的話題,卻被拒絕。原來我就像媽媽說的,是個一無是處的壞孩子啊!真難過︙︙媽媽好恐怖!她如果不肯給我吃最愛的飯後甜點,那可就糟糕了!沒辦法,還是快點去寫功課吧!」他也有可能認為:「媽媽不但不聽我說話,狠狠的罵了我一頓,還抓住我的弱點,叫我照她說的話行動,我又不是她的傀儡!管他的,別生氣!只要把功課寫完,就沒事了!」說不定大樹會想:「是啊,原來像媽媽那樣,非常生氣的大聲說話,抓住別人的弱點,就可以讓別人聽話。真可惜,下回要用這個方法對付媽媽。」以上不管是哪一種想法,大樹都極可能從阿楓的回應,學到不太好的事情。(本文摘自/3歲起,阿德勒式勇氣育兒/遠流出版社)

親子教養:5個處理孩子情緒的練習

親子教養:5個處理孩子情緒的練習#孩子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孩子多麼希望,你能看見並接納當下的他,不去譴責過去的他,也不去預設未來的他。請放下手機、電腦、處理不完的公事和待辦事項……就這一刻,心無旁騖,和你的孩子在一起。用「活在當下」的方式,建立你們超越語言的深層連結!這或許是為人父母者,最難面對的真相:孩子的問題,大多都是你自己未解課題的反映。這是一份覺醒的邀請,讓親職轉化為你最好的心靈修行。練習1:大大的擁抱哎呀,小孩喜歡擁抱,大概再明顯不過了。但請容我談一下擁抱,以防有來自禁止示愛的原生家庭的人低估了擁抱的價值。孩子幾乎都能從緊緊的擁抱中得到情感的滋養。來自慈愛照護者的肢體接觸,能夠調節孩子尚在發育、往往仍不穩定的神經系統,讓它們安定下來。但更重要的是,擁抱能直接向孩子傳達他們最需要知道的事:自己深深受到珍愛。在長時間溫情擁抱的無聲交流中,一切該說的話都說完了。的確有些孩子對親密的碰觸會不自在,假如你有這樣的孩子,你自然會知道。大致上,我會建議多多給孩子擁抱,以及擁抱的近親,亦即親吻孩子的頭頂。有些家庭會採用在事態急遽惡化時互相擁抱的做法。他們會停止咆哮,放下所有的談判,大大地張開雙臂。擁抱你的孩子。萬一他們不給你抱,你就用眼神擁抱他們,他們會收到你的愛意的。練習2:允許掉眼淚父母花了太多力氣阻止小孩哭泣。「別難過了。」「擦乾眼淚。」「又沒那麼糟!」正如同人體所有的神奇系統,哭泣機制也極度重要。記得「乾眼症候群」嗎?心理學家用這個詞描述不在乎我們恫嚇或拿走東西的小孩。他們的心腸變硬,情感凍結。當我們撥出時間放慢腳步,靜靜地臨在當下,長期壓抑的痛苦情緒或許會浮現。很多人讓自己片刻不得閒,以逃避尚未排解的悲傷或哀慟帶來的痛苦,但其實感受這些感覺,才能讓情緒在流通後消失。若能讓孩子了解可以准許自己感受情緒,包括棘手的情緒,那該多好。有時候,我們能為孩子或我們自己做到最慷慨的事,就是靜靜坐著流淚。作者馬克.嘉夫尼(Marc Gafni)說,眼淚披露了我們在乎的事。我喜歡他的說法。鼓勵孩子在情緒強勢來襲時,允許液態的喜悅和哀愁從眼睛滲出。尊重這些撼動孩子以及你的激動情緒。讓淚水帶你回家,回到心扉內。練習3:單足站立金.英(Kim Eng)教導的「動態臨在工作坊」(Presence through Movement),是一種從肢體動作進入臨在的靈性修持。她提供了下面這個走出憤怒的方法。下一回,當你和孩子爆發激烈舌戰或陷入權力角力時,在你爭辯的時候,用單腳站立。爭執得愈熾烈,腳就要抬得愈高,如此一來,怒火幾乎不可能延燒下去。你可以請孩子也做做看。練習4:創造一個和平角落很多小孩告訴我,當兄弟姊妹的惱人行為或父母的嘮叨令他們生氣,他們只想獨處一下。獨處,其實是照顧自己的健康方式。有個落實「獨處時間」的方法是在家裡規劃出一塊空間,供孩子在情緒風暴過後去重拾平靜。這跟孩子不規矩時罰他們坐禁閉椅或面壁思過相反。在這個空間裡放一張懶骨頭沙發、一條舒服的毯子,把這裡命名為「和平角落」或「我們的安全小窩」。在裡面擺一些東西,諸如舒壓球、毛根、蠟條、柔軟的填充動物、毛毛空氣球、散發宜人芬芳的東西、磁鐵、心愛的書籍或玩具、無限扭轉抒壓雕塑繩或布偶等等。孩子心情不好時,讓他知道可以到這裡放鬆心情、避開惹惱他的每個人。說不定,你也會不時地使用這個空間!練習5:約定訊號我在工作上,常說以斷除根源的方式避免親子問題很重要。但有時候,再怎麼努力避免孩子掀起情緒的風暴也是枉然。跟孩子約定一個訊號,當孩子被失控的感受淹沒、需要援助時,就用這個訊號告知你。這個做法是幫助孩子思考自己需要什麼才能回歸平靜,為預防情緒爆發負起責任,而不覺得因為喪失冷靜而被我們批判。(本文摘自/當下的父母:你是孩子自愛與自覺的典範/橡實文化)

我的孩子不乖? 別輕易為孩子貼標籤

我的孩子不乖? 別輕易為孩子貼標籤#孩子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你慶幸有個「乖孩子」嗎?你煩惱於你的孩子「不乖」嗎?「乖」讓人疼,「不乖」讓人愁,就像破壞和革新的過程總是讓人不安,一個「不乖」的孩子,也讓大人「不舒適」。 今年高雄地區以雄女和雄中為主的學子們,成立了「風狗浪.港都學生思潮」粉絲頁,他們在學測正式放榜前夕,發起「終結放榜新聞:拒絕成功模板,停止製造神話」的連署運動,這群大孩子們說「做為學生,我們要求學校停止在學測、繁星、第一階段申請、第二階段申請、指考、指考分發等結果放榜後,主動發送採訪通知、主動將學生成績或錄取結果資料洩漏給媒體,並拒絕接受相關採訪」、「當這些放榜新聞出現後,社會對其的詮釋卻是『滿級分人數競賽』、『怎麼樣的學生才是模範』。更甚至是, 當放榜新聞高度強調個人努力,進而忽視原生家庭的階級和社會地位等因素對學習成就的影響。」 他們的訴求在短短二十四小時內,獲得多所學校和學生的善意回應,教育部國教署也發出支持的聲明:「在宣傳學校辦學時,不應局限於少數學生的單一成績表現,避免刻板成功定義,而更應用心發掘多元成就,鼓勵不同專長、面向的奮發精進過程。並在安排媒體採訪前,應尊重學生的意願和保護學生隱私。」 看到這群十幾歲的學生群集站出來,理性而嚴詞控訴成人世界的謬假,突然想到這不正是一群「不乖」的孩子麼?不願再受大人的擺布,捍衛自己的隱私,指控媒體對滿級分的噬血追逐,控訴學校長年來以學生滿級分人數做為辦學業績的不應該,這麼有想法且具有高度行動力的學生,不輕易「束手就擒」,勇敢高聲爭取屬於他們的正義與權利,這麼說,不正是群讓學校和父母都「頭疼」的孩子嗎?「乖孩子」這三個字成為正面的讚頌詞在華人社會由來已久,「乖」,多半意味著「聽 話、體貼、順從大人的心意」。有些人將「乖孩子」視為父母教養成功的指標,家有乖孩子,最讓人羨慕的,就是父母的育兒生活想必省力、方便許多。乖孩子不頑抗父母的心意、不敢或不能護衛自己內心的聲音(否則就不符合「乖」的定義了),當他的想法或意願,與大人的期許產生衝突時,他傾向迎合大人的心意、接受大人的安排,走上那條大人要他走的路;乖孩子不製造麻煩,總是更容易獲得父母和老師的肯定與讚揚。 然而我卻很怕自己養出兩個乖孩子,養出經常回答「好」、「媽媽你告訴我該怎麼做」、「我喜歡你幫我做決定」的孩子。 成為母親以後,我提醒自己不要過度讚揚「乖」來引導或約束孩子的行為發展,避免有意無意在孩子面前,強化「乖」的意涵與價值。當我真心期待孩子能夠「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那麼我便不能迴避與孩子之間衝撞產生的可能,一個擁有獨立思考能力的孩子,很難事事與父母同步同調,大人若不做好這種心理準備,就會輕易為孩子貼上「不乖」、「叛逆」、「頂嘴」的標籤。(本文摘自/你可以跟孩子聊些什麼?/麥田)

孩子忍不住拔自己的頭髮 怎麼辦?

孩子忍不住拔自己的頭髮 怎麼辦?#孩子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孩子為什麼忍不住要拔自己的毛髮?無法忍受想要拔頭髮的衝動,只拔特定部位或特殊形態的頭髮,拔頭髮之後,心情會如釋重負,覺得鬆了一口氣,有可能合併咬指甲、摳皮膚等行為,可能會把玩拔下來的頭髮,或甚至把頭髮吃下去,這樣的病症,醫學稱作「拔毛癖」。拔毛癖導致的落髮部位可見殘餘的短髮。■拔毛癖外觀:特定部位塊狀的落髮,可能只有一塊或甚至一大片落髮,但並非光禿禿的完全沒有頭髮,而是殘存一些兩公分以下的頭髮,這些殘存的頭髮,有可能是因為長度太短,不容易被捲起來或拔下來而逃過一劫,或是新長出來的頭髮。除了頭髮之外,患者也有可能拔睫毛、眉毛或身體任何部位的毛髮。■好發族群:最常見發生於十歲到十三歲青春期前或中的男、女生,在這年紀發生拔毛癖,女生比男生常見。第二常見的年紀為上小學之前大班左右的男生或女生。成人也有可能還持續有拔頭髮的習慣。■發生原因:病患通常有心理方面的狀況,例如:憂鬱、焦慮或對現狀感到無力或無法適應。有些疾病的患者,無法克制拔頭髮衝動的比例較正常人為高,例如:強迫症或妥瑞症候群的患者。■合併症:咬指甲或摳皮膚等行為控制問題。■併發症:頭皮受傷、頭皮傷口感染或受傷後形成瘢痕性落髮。有些患者會將拔下來的頭髮吃下肚,導致腹痛,或需要進行手術取出在胃裡糾結成團的毛球(Hair balls)。■治療方式:習慣反向訓練:建議患者有想要拔頭髮的衝動時,緊握拳頭或其他物品,或將雙手放在大腿下方壓住,忍住不要去拔頭髮,直到想拔頭髮的衝動消退為止。認知行為療法:經由精神科醫師的協助,以談話的方式,瞭解患者心中認知、情緒、習慣及行為的問題,並改變行為來控制想法,達到治療的效果。■藥物:以抗憂鬱藥物,達到控制患者行為的目的。經由精神科醫師診療後,確認是否需要藥物治療。很多家長對於小孩因為壓力或情緒問題,導致皮膚疾病時都會說:「她只是個孩子,孩子會有什麼壓力?」就像莊子說:「鯈魚從容自得的游來游去,這就是魚的快樂啊!」惠子問莊子:「你不是魚,怎麼知道魚的快樂?」每個人心中的世界,比我們想像的更複雜。不是每個拔毛癖患者都可以找到拔頭髮的原因,有些患者需要精神科醫師的協助,必要時也有可能需要口服藥物來控制行為。愛並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如果您的家人或您的身邊有拔毛癖的患者,不代表您的付出不夠多,或是做錯了什麼事。並不是每個疾病都可以找到一個原因或一個解釋。牛媽醫師的小紙條拔毛癖是一種心理方面的疾病,患者無法控制想要拔頭髮的衝動。拔毛癖的患者需要更多的關心與理解,打罵或禁止不能解決問題。拔毛癖患者的頭皮可能出現破皮或傷口感染。牛媽醫師的生活照顧小叮囑拔毛癖患者常常會捲頭髮以及拔下頭髮,再加上尋覓要拔下的頭髮時,會用手或指甲反覆碰觸頭皮,這些行為會讓頭皮皮膚出現小傷口甚至感染現象。因此清洗頭髮時,建議使用的洗髮精用量不要太多,而且動作要輕柔,不可用力搓洗頭皮,以免造成二度傷害。拔毛癖患者以外用藥物治療時,建議薄塗藥物,如果塗藥時會造頭皮刺激感,應與醫師討論是否需更換藥物。因為頭皮刺激感會導致患者更想用手觸摸頭皮或拔頭髮。(本文摘自/秒懂肌膚/凱特文化)

孩子出現懼學症?找出恐懼之因

孩子出現懼學症?找出恐懼之因#孩子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懼學症的形成有很多不同的因素。有些與孩子的分離焦慮有關,例如無法與主要照顧者分開而害怕上學,這部分可以參考前面章節的敘述,另外則是孩子對於特定的情境,比如學校,產生過度的害怕、恐懼。只要預期或觸及到這些情境,像是學校,很容易喚起當事人身心的過度反應,如呼吸急促、心跳加快、過度換氣、盜冷汗等,同時,明顯感受到害怕、恐懼與焦慮,而想要迴避類似情境,導致無法順利上學。 情緒行為障礙的輔導與教養祕訣釐清孩子恐懼上學的壓力來源首先,進一步確認孩子是害怕進入「學校」,還是害怕進入「教室」。有些孩子願意進入學校,待在輔導室或資源班,但就是不願意進入原班教室。這時,我們必須要釐清,對孩子來說,原班教室是否為主要的壓力來源。而這當中,是否存在老師在教學上的不當管教,或是同學之間的霸凌,或者來自於孩子在課業上落後,或是在教室裡的人際衝突。當然,也有孩子對於學校情境產生莫名的恐懼。試著讓孩子具體說明讓他害怕、恐懼的原因。與焦慮相較,害怕與恐懼的感覺一般應該是很明確的,照理,孩子應該說得出來是什麼令他害怕、恐懼。 找出轉折點試著回想,從孩子原本願意去學校到不願意上學,這當中的轉折點。是否曾經發生什麼事件,造成孩子拒絕或懼怕到學校。有些孩子是漸進式地不上學,有些孩子則是突然拒絕到學校。尤其是後者,找出特定的事件會是很重要的關鍵。當學校存在這些恐懼的來源,如果沒有獲得進一步地釐清或解決,我們卻一味地要求孩子到學校上課,很容易讓孩子恐懼的情緒升到最高點。 試探願意上學的誘因可以和孩子討論:在什麼情況下,他願意上學?這並非在談條件,而是過程中,試著找出可能存在的誘因是什麼。有些孩子會主動提及想轉學,這時可以陪伴他進一步釐清:原來的學校與下一所學校之間,到底有什麼差異。 留意「雙重獲得」,而更強化拒學避免孩子因為懼學在家而有「雙重獲得」:一是解除了上學的壓力源;二是留在家裡,可以做自己喜歡做的事。這樣的雙重獲得,很容易讓孩子日後更不想到學校。 是否需要完成家庭作業?當孩子沒有到學校,學校的課業是否需要繼續完成?這是值得探討的部分。有些孩子雖然沒到學校,但是依然會在家裡準備功課,完成作業,或到補習班去補習。這時,可以先排除懼學是由於課業壓力。但是孩子如果未上學,留在家裡,卻不願意做學校的功課,就需要進一步釐清:當中的理由會是什麼?恐懼上學和完成課業之間,究竟是怎樣的關係? 了解激烈行為背後的訊息我們必須思考要求孩子上學,他卻出現激烈的反應,這時他想要傳達的訊息到底是什麼。是情緒勒索?或是校園裡,實際存在著讓他害怕、恐懼的事情?例如有些孩子的壓力源,來自於他無法改變的事物,像是老師不合理的要求,考試答錯的部分得訂正到全對,否則不准下課,這使得孩子得一直面臨時間被剝奪,無法下課的現實狀況。 漸進式地入班當孩子明顯害怕上學,但我們尚未找出問題的癥結,這時,先不急著馬上要求孩子得回到教室上課。但是,請試著和孩子討論採「漸進式入班」的方式,例如到學校後,先待在輔導室或資源班,或有些課程上課,有些課程暫時先不上。過程中,慢慢了解孩子真正恐懼的到底是哪些事情。(本文摘自/陪伴孩子的情緒行為障礙/寶瓶文化)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