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

骨刺與關節退化有關

骨刺與關節退化有關#針灸

『骨性關節炎』俗稱『骨刺』,即是指關節因種種原因造成軟骨的磨損、破壞,並促成骨頭本身的修補、硬化與增生。由於骨頭增生成尖刺狀,故俗稱『骨刺』,此病與關節退化有關,所以又稱『退化性關節炎』。主要症狀是膝關節於活動時(如:蹲、跪、上下樓梯時)有疼痛感。此外,患者久坐、久站或剛睡醒時會有僵直感,嚴重時膝關節也會積水腫漲。外觀上可到膝關節腫大、變形,在關節處有壓痛感,此外大腿肌肉也常會萎縮、無力。聖功醫院 復健科醫師群建議治療方式有包括了:休息、復健、藥物治療、關節注射及手術治療等。若關節有急性發炎腫脹現象,須讓關節充分的休息,並須抽取關節液,必要時亦可作局部關節類固醇注射。藥物治療可使用單純止痛劑或非類固醇抗炎止痛劑以減輕關節的疼痛及發炎,手術治療則適用於較嚴重的患者。【復健方式】        1.) 冷熱療法:急性發炎腫脹時可使用冰敷來消腫、止痛。關節僵硬但不腫脹時則可使用熱敷包、電熱毯或泡熱水。        2.) 針灸及電刺激:針灸、經皮神經電刺激及中頻干擾波等,可減輕關節疼痛。        3.) 運動:關節不發炎時須加強大腿、臀部的肌力訓練及拉筋運動以減輕膝關節的負荷。其他如:游泳、腳踏車、網球、高爾夫球、步行(平地)或輕度的有氧運動,都值得推薦。        4.) 預防與保健:避免蹲、跪、爬山、上下樓梯及久坐、久站,保持理想體重,避免關節受傷,並養成經常運動的習慣。

針灸時的注意事項

針灸時的注意事項#針灸

1、針炙時,應保持自己最舒適的姿勢,身體應放鬆,不要隨便移動身體或改變姿勢,以免造成疼痛及危險。 2、治療中如有不適:如頭昏、噁心、心悸、眼前發花、呼吸短促、呼吸困難等現象的話,這是暈針的前兆,請立即告訴醫護人員處理。 3、艾灸或紅外線治療時若有灼熱感;電針治療時如感電流減少或增強等不適;拔罐時若覺太緊或疼痛不舒服,請隨時告訴醫護人員。 4、針炙後,如有皮下出血或青腫瘀血等現象,勿需緊張,它會自行吸收或消失,也可以略用熱敷以加快吸收或消失。如仍感痠、麻或有瘀青持續一、二天,數天後它會自行吸收、消失。 5、針刺後之部位若仍有痠、麻、腫、脹的遺針感,可能會留存好幾個小時,甚至一到二天,此乃正常現象,不必驚慌。 6、針炙屬於安全的物理療法,所以完成治療後可以照常洗澡、工作、勞動、運動。 7、拔罐後,會造成皮下點狀出血,屬正常現象,若要再進行拔罐治療,應待其瘀血情況消失或減淡方可再次拔罐。(資料由 聖功醫院 中醫醫師群 所提供)

Menu